孙思邈撰.doc中风(脑出血).doc_第1页
孙思邈撰.doc中风(脑出血).doc_第2页
孙思邈撰.doc中风(脑出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思邈撰千金方论治中风证涉及针灸理论1首、针灸疗法80首,略述于后。1病因病机 千金认为中风皆因正气虚弱,风邪侵入,或由饮酒、汗出、房劳、大怒、悲伤、思虑,伤寒热之、阴阳错乱而风中人体,痰火内生,浊阴内停;风邪归于六腑为热,归于五脏为寒;风善行数变,因人阴阳动静,乃变其性,有寒、热、虚、实之分。要方卷八诸风曰:“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房,中风则为肠风;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邪客于肌肤,血虚则成风疹斑疮;邪入肌腠,寒热相搏,灼阴肉枯;邪客于半身,气血瘀滞,经络失养则偏枯。以上为中经络。邪中关节、筋脉,则关节筋脉失润养而挛痉。风入脏则寒客于中,使卒喑、缓纵、噤痉致死;缓纵者脱,噤痉者闭;风入于阳经则狂,入于阴经则癫;阳邪入于阴病则静,阴邪入于阳病则怒。此为风中脏腑,有阴阳闭脱之异。孙氏引论曰:“脾脉络胃侠咽连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2论治法则 2.1预防中风:千金方主张在未中风或初中风时即用汤药、针灸、蒸、熨,诸法之一法“防御风邪”,“火艾特有奇能,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要方卷八)取穴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依次施灸,除足三里五壮外,其余为三壮,其炷如苍耳子大,熟灸,日一次。至随年壮。2.2卒中急救:卒然昏仆,或卒喑、缓纵噤痉致死者,盖为风入五脏,证虽有缓纵、噤痉、闭脱之分,但法从救急,可速取“防御风邪”之穴,依次灸急。或“急灸足大指下横文,随年壮”,取百会、人中、大椎等救急穴。 若卒中风口歪,以苇筒长5寸,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封,勿令泄气;一头内装大豆一颗,并用艾烧此端,使燃着,灸七壮。患左灸右,患右灸左。又可灸交脉三壮,左灸右,右灸左,艾炷如鼠矢大小,灸时横置之,两头同时放火。(翼方卷二十六) 凡卒中风,口噤不开,灸机关(颊车)二穴各五壮。若不语,灸身柱七壮;若不识人,灸季肋头七壮;若服反口噤,腹中切痛,灸阴囊下第一横纹理十四壮。3辨证施治 孙氏对中风症辨证施治的原则是:以灸为先,药、针刺为辅,精神、饮食调养为佐。 3.1主穴: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五脏俞各穴。 3.2治法:中风初,先取主穴依次酌情而灸,其壮数皆为七壮。但脱证取百会、风池、足三里及五脏俞等穴可灸百壮。 3.4加减变化 3.4.1风中五脏之某脏者急灸主穴、本俞穴,并服续命汤。 3.4.2偏枯: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而神志清晰,宜针药并用“温卧取汗”。方用防风汤,针灸依次交替取身之一侧穴,先针刺,后灸。穴取风池、肩裄、曲池、支沟、五枢、阳陵泉、巨虚下廉。日服药一剂,针一次,九剂九针。灸更良。 3.4.3风痱:半身不遂,四肢强直,身不知痛,智乱不甚,言微可知,甚则不能言,冒昧不识人,拘急反折不得转侧。急者同“卒中”治法。若“不能语,手足不遂”宜灸法,以病者小手指内歧间至指端为度,以置脐上,直望心下丹注度上端毕其状如倒作字形也。男度左手,女度右手,嫌不分明,故以丹注三处,同时起火,各一百壮愈。若眼目闰动,口偏歪舌不转者,灸口吻边横纹赤白际,遂左右,随年壮,三报之。不瘥更报。(要方卷八) 3.4.3风懿:卒不知人,咽中塞窒然,舌强不言,四肢不收,手足弹曳,病在脏腑,先入阴后入阳,汗不出者病危。先取“卒中”诸穴急救,后口噤不开者灸颊车二穴各五壮;失喑,不能言语,四肢缓纵不收者,先灸天窗五十壮,息火,再灸百会五十壮,又灸天窗五十壮。始发先灸百会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喜闭伏仍失音也,所以行灸天窗,次百会佳。”(要方卷八)复久时,视病之轻重施灸,轻者悉取二壮,重者可灸百壮。 3.4.5猥退:半身不遂,失音不语,庶事皆废。针刺艾灸百会、本神、承浆、风府、肩骨禺、心俞、手五里、手髓孔、手少阳、足五里、足髓孔、足阳明各灸三百壮。(要方卷八)但不可过多,多则臂强。若风热耳聋耳鸣,手不仁,冷风手战者加针支沟、阳池,忌灸。若半身不遂,脚不得履也,刺商丘三分,留三呼,泻五吸,忌灸。(翼方卷二十六)4康复调养 孙氏认为中风一证,若不注意调养休息,“还同俗类名利是务,财色为心者,幸勿苦事医药徒劳为疗耳。”(翼方卷十七) 孙氏中风证之防治及调养大法是古代医家疗本证之经验总结,其主要特点:一是确立预防和及时治疗中风的思想。千金方认为,中风发病卒然,皆由体虚风袭,或初中风后,无自觉不舒感,或有轻微证状而不及时防治,风邪蓄内,酿成卒中。因而提出适四时,避风邪,节劳逸、性欲等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中风的科学见解。孙氏在预防中风中全面强调养生,但尤注重人之精神和饮食调养。告诫人们不要贪财纵色,思劳费神过度,亦不能醉酒成癖,食辛辣油腻为常。孙氏这一思想与现代医学预防中风的思想是一致的,说明孙氏医学造诣的高深及对医学科学的卓越贡献。二是强调辨证辨病论治。孙氏对中风证的辨证施治,可取主穴百会、风池、风府、大椎等穴。但因病程、病性及患病部位不一,其治法也不同。孙氏这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后世防治中风证是有启迪的。据统计国内用针灸治疗急性发作的中风(脑出血)证,有效率在60%以上;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急性期有效率达90%左右。应用内关、人中等穴治疗急性脑梗塞及后遗证617例,总有效率达99.94%。有人曾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针刺和烟酸治疗的对比观察,结果两组间疗效未见显著差异。通过对卒中风患者脑电图、脑血流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脂蛋白等治疗前后的测定,提示针灸可使卒中风患者的脑部血循环量增加,促进脑组织的修复。三是灵活运用针灸方法。孙氏在急危重证的抢救中灵活选择多种方法。如放血疗法、炷如鼠矢两边灸、以苇筒纳大豆入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