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课件6.ppt_第1页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6.ppt_第2页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6.ppt_第3页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6.ppt_第4页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1 作者名片简介 曹操 字孟德 沛国谯县 现在安徽亳州 人 东汉末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 作品 著有 短歌行 蒿里行 观沧海 龟虽寿 等 2 背景介绍 观沧海 是曹操征乌桓时所作 建安十二 207 年 曹操率大军北上 追歼袁绍残部 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 九月大获全胜 深秋胜利归来 途经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 登山观海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 触景生情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1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写景时 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答案 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2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案 示例 草木凋零 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 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 感慨万千 3 简要分析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表现手法 答案 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 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想象夸张 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知识链接 诗歌赏析 观沧海 是建安十二年 207 九月曹操北征乌桓 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 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 又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 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开头两句点明 观沧海 的位置 诗人登上碣石山顶 居高临海 视野开阔 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 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 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澹澹 形容大海水面浩渺的样子 何 何其 今言 多么 是叹美之词 澹澹 前加叹美之词 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这水波 澹澹 的海上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 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前两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 草木凋落的季节 但岛上树木繁茂 百草丰美 给人生意盎然之感 后两句则是对 水何澹澹 一句的进一层描写 定神细看 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 汹涌起伏 这儿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 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境 在我国文学史上 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 自宋玉 九辩 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 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 见落叶而触景伤情 然而 曹操却能 面对萧瑟秋风 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 在秋风萧瑟中 大海汹涌澎湃 浩渺接天 山岛高耸挺拔 草木繁茂 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 新的格调 正反映了他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的 烈士 胸襟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 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 这四句则联系无垠的宇宙 纵意宕开大笔 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呈现在读者面前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 空蒙浑融 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 日 月 星 汉 银河 都显得渺小了 它们的运行 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 既是眼前实景 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 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 这种 笼盖吞吐气象 是诗人 眼中 景和 胸中 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言为心声 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 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 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 时露霸气 沈德潜语 指的就是 观沧海 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 与诗的内容无关 次北固山下 1 作者名片简介 王湾 唐代诗人 洛阳 今属河南 人 玄宗开元年间进士 作品 全唐诗 录存其诗十首 次北固山下 是传诵的名篇 2 背景介绍古时交通不发达 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 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 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诗人曾往来于吴 楚之间 不得归家 故有此作 并以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 1 展开想象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展现的画面 答案 示例 春潮涌涨 大江直流 江水浩渺 放眼望去 江面似乎与岸齐平 江水中央一桅船帆高高挂起 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 2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一联 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 做简要赏析 答案 示例 透露出自然的理趣 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 冬去春来的变化 透露出乐观 积极 向上的感情 把 日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生 入 用拟人的手法 更有情趣 3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几句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为什么 答案 最后两句 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 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知识链接 诗歌赏析首联写诗人在江南 于岁末春初之季正舟旅兼程返还故乡 诗人先写 客路 而后写 行舟 表明诗人在返乡旅途中 时而鞍马陆路 时而行舟水上 日夜兼程 并与尾联的 乡书 归雁 遥相呼应 其思家赶路的急切心情 流露于字里行间 颔联写诗人伫立船头眼前所见江面上的景物 江面上是 潮平两岸阔 行舟是 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 阔 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 水面变得宽阔了 由于春到江南 雪消雨降 因而江水上涨 与岸齐平了 既然江水高与岸平 那么严冬枯水季节高出江面的两岸自然就消失不见了 展现在船上人视野中两岸上的景物也尽收眼底 显得更加开阔了 风正一帆悬 风正 指顺风 诗人不用 风顺 而用 风正 是因为光 风顺 还不足以保证 一帆悬 风虽顺 但如果猛烈 那船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 又是和风 帆才能够平顺地 悬 着 悬 反映了风顺而和 行船平稳 可见诗人写景遣词之传神 颈联继续写诗人伫立船头眼前所见江面上的景物 远处是 海日生残夜 近处是两岸 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 含有 江中日早 的意思 江中 为什么 日早 在 潮平两岸阔 一句中 诗人已做了暗示 长江下游 由于潮水上涨 江面宽阔 水天一线 恍若与大海相连 诗人行舟江上伫立船头 视野开阔 所以 当残夜还未消退时 一轮红日从东方与海水相接处冉冉升起 诗人便能很远地望见 此处诗人用一 生 字 把红日初生之际的情形拟人化地表现出来 非常贴切生动 江春入旧年 指残冬未尽 春之气息已到 点明已到初春 诗人用 入 字形容春天的来临 非常生动 把春天到来的势不可当的气势形象地描绘出来 诗人在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句中 用 生 和 入 把自然景象拟人化 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使诗意更显得生动有趣 而且诗人在描写景物 节令中 虽无意说理 但却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日生残夜 春入旧年 都表示时序的交替 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当旧年尚未逝去 江上已呈露春意 海日生 于残夜 必将驱尽黑暗 江春闯入旧年 必将赶走严冬 诗人不仅写景逼真 叙事确切 而且在诗中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 给人以乐观 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写诗人因触景而生发出的思乡之情 诗人伫立舟头 这时候 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诗人头顶上的晴空 触动了诗人思乡的情愁 于是诗人想起了 鸿雁传书 的故事 大雁北归不是正要经过故乡洛阳吗 那就托北归的大雁捎个信吧 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 替我问候一下故乡的亲人吧 尾联紧承前三联而来 遥应首联 使全篇诗意在清新明快中又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钱塘湖春行 1 作者名片简介 白居易 字乐天 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 后迁下邽 今陕西渭南 唐代著名诗人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作品 著有 白氏长庆集 2 背景介绍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 到西湖游玩 骑马走在白沙堤上 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 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 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 他心旷神怡 诗兴大发 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1 全诗以为线索 以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诗中的 钱塘湖 是指 答案 行春杭州西湖2 展开联想和想象 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 示例 莺是春的歌手 在明媚的春光中 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 燕是春的信使 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 筑建新巢 3 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 最爱湖东行不足 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迷恋与赞美 知识链接 诗歌赏析首联总写了西湖的景色 天色与湖光相接 交相辉映 一个 初 字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水初涨的样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表现了作者对初春的热爱 这时诗人放眼望去 只见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心情也开朗了起来 颔联是千古名句 初春时节 气温还没有上升 所以 争 字写出了鸟儿们极强的生命力 写出了万物复苏的景象 几处 就是很少数 这时的莺鸟应该是早来的 而不是新出生的 暖树 是向阳的树 在这里作者又强调突出了早春的时节与景象 后半句又写了燕子的活动 燕子是春天的信使 燕子来了也就说明春天来了 又强调了初春的时节 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 颈联写出了西湖两边的景色 渐欲 两字用词巧妙 说明这时还没有 山花烂漫 待到山花烂漫时 景色一定会 迷人眼 也就是让人眼花缭乱 说明这些山花有 迷人眼 的趋势 乱花 是五彩缤纷的小花 作者在这里再次表现了生命的活力 浅 写出了新生的草儿的低矮 此联让人联想出一幅骑马游春的情景 天净沙秋思 1 作者名片简介 马致远 号东篱 大都 今北京 人 元代著名散曲家 与关汉卿 郑光祖 白朴并称为 元曲四大家 作品 著有 汉宫秋 等杂剧共15种 天净沙秋思 最为有名 被誉为 秋思之祖 2 背景介绍马致远仕途不如意 曾任浙江省官吏 不久即跳出宦海 长期漂泊 足迹所到之处 总有与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婉 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连接在一起 作者倾注笔端 用心苦吟 写出许多 叹世 之作 天净沙秋思 就是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凄婉的曲子 1 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 写了哪九种景物 答案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 树 鸦 桥 水 人家 道 风 马九种景物 2 说说曲中之人为何 断肠 答案 曲中之人之所以 断肠 是因为他远离故乡 骑着瘦马冒着西风 漂泊在天涯 乌鸦归巢了 路人也回到了小桥流水边炊烟袅袅的家 而他 依旧漂泊 这一切 怎不令他痛苦得犹如断肠 3 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渲染出怎样的意境 烘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答案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作手法 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 烘托出游子孤寂 悲凉的心境 4 从 天净沙秋思 最后两句看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表达了作者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孤独寂寞的乡愁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知识链接 诗歌赏析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 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 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 游子思归图 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由精心选取的几组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是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 九个名词 其间无一虚词 却自然流畅而含蕴丰富 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 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之下 像电影镜头一样 以 蒙太奇 的手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 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 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 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 天空中点点寒鸦 声声哀鸣 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 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 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 我们可以想象 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 而游子却漂泊无着 有家难归 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 接下来 眼前呈现一座小桥 潺潺的流水 还有依稀炊烟的农家小院 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 静而甜蜜 安逸而闲致 这一切 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 流水和亲人 在这里 以乐景写哀情 令人倍感凄凉 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内心彷徨无助的悲伤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