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河中石兽(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河中石兽(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河中石兽(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河中石兽(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河中石兽(第1课时)教学目标 1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3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一预学导航(学情检测) (一)知识领航1搜集有关纪昀及阅微草堂笔记有关知识的介绍,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2朗读文言文需做到:(1)读时要字正腔圆。 “字正”,就是字音准确; “腔圆”,就是发音饱满;(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二)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初步体会其含义。(1)给下列字注音。河干(gn) 圮(p) 棹(zho) 曳(y) 铁耙(p) 木杮(fi)湮 (yn) 啮(ni) 溯(s) 臆(y) 欤(y) 募(m) 2学生疑问(归纳整理学生的主要问题):二共学助行(活动设计)2.指导朗读,扫清障碍。(1)师配乐示范朗读,生注意字音停顿,体会语气语调。(2)指名读(一人读一节,共十二人读)如有读错的字音或停顿,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并板书在黑板右侧。(3)小组赛读,评价。 2. 译读课文,疏通文意。学生各自口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译中的出现问题质疑探讨。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解惑。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重要的实词、虚词需板书)沧州南一寺临( )河干( ),山门圮( )于( )河,二石兽并( )沉焉。阅( )十余( )岁( ),僧募( )金重修,求( )石兽于( )水中,竟( )不可得。以为( )顺流下矣,棹( )数小舟,曳( )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 )寺中,闻之( )笑曰:“尔辈( )不能究( )物理( ),是( )非( )木杮( ),岂能为( )暴涨( )携( )之( )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 )乎?”众服( )为( )确( )论。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曰:“凡( )河中失石,当( )求之于( )上流。盖(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 )反激之( )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 )坎穴( ),渐激渐深,至( )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 )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 )反溯流( )逆上矣。求之下流,固( )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 )言,果( )得( )于( )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但( )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重点句子翻译:(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译文:经历十多年,僧人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文: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4)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学法指导:翻译课文时,可抓住句子中的重点实词,采用添字组词法、词语置换法、利用注释法等,结合具体语境来试着连缀成句,力争做到忠实于原文,语句通畅。具体来说,有“八字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8.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3.朗读课文,熟读成诵。三课堂总结四验学提能(达标评价)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圮( )于河 募( )金重修 棹( )数小舟 曳铁钯( )木柿( ) 湮( )没 啮( )沙 溯( ) 2.本文作者 ,字 ,是 朝的 、 家,也是 的总篡官。3.本文选自 一书,这是一部 小说,全书主要记述 ,其中也有不少 。4.解释下列加点字。山门圮于河( ) 二石兽并沉焉(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 ) 是非木柿 ( ) 湮于沙上( ) 不亦颠乎 ( ) 啮沙为坎穴 ( ) 遂反溯流逆上矣( ) 可据理臆断( ) 竟不可得(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6.翻译下列句子(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2)求之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