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卷 Volu me 35 期 Number 1 总 S UM 128 页 Pages 118 127 2011 2 February 2011 大 地 构 造 与成 矿 学 Geotectonica etM etallogenia 收稿日期 2010 03 25 改回日期 2010 08 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473029 国土资源部项目 200814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覃娴瑟 女 硕士研究生 矿床地质研究方向 Emai lzhwandxh 163 com 冶金部第三地质勘查局 312队 1993 山西省灵丘县高家庄乡支家地银矿勘探地质报告 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矿石微观组构及 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 覃娴瑟 1 吴堑虹1 于洪立2 1 中南大学 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育部有色金属成矿预测重点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10083 2 中国冶金地 质总局三局 山西 太原 030002 摘 要 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床为中生代隐爆角砾岩型多金属热液矿床 通过显微镜 扫描电镜对矿石进行 观察 发现矿石发育显示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 矿物溶蚀结构 硫化物角砾 脉状 环带等结构构造 并分析了 这些结构构造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 黄铁矿 闪锌矿 方铅矿等硫化物的 S Fe Cu Zn Pb Ag In Sn Sb元素含量 分布显示早期成矿阶段形成的硫化物较晚期的富 Ag In Sn Sb 不同成矿阶段的方铅矿 Pb同位素组成没有明显差 别 矿石的微观结构构造 硫化物元素组成特征说明该矿区发育两次成矿作用 而且二者间存在构造及热液蚀变 的间断 Pb同位素特征则说明两次成矿发生于同一大地构造背景 该认识为该矿成矿模型的建立及找矿工作提供 了新思路 关键词 支家地铅锌银矿 矿石微观特征 成矿期次 中图分类号 P611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1552 2011 01 0118 10 0 引 言 支家地铅锌银矿所处的华北地块北缘中生代多 金属成矿带中存在众多与支家地铅锌银矿特征相似 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陈毓川等 2003 毛景文等 2003 祁进平等 2004 李兆龙等 1994 1995 白瑾 1993 沈保丰等 2001 毛德宝等 2002 陈昌勇等 1999a 1999b 夏学惠等 2003 冯建忠等 2000 王 莉娟等 2003 因此对支家地铅锌银矿成矿期次问 题的研究 不仅将为支家地矿区的成矿模型的建立 及找矿勘探工作部署提供有效的认识依据 同时可 为更深入认识华北地块北缘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模式 提供有效的实例 不少学者对灵丘地区的金属矿床开展过矿床地 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 如高昊 2004 讨论了小青 沟银锰多金属矿床的控矿构造及热源 李兆龙和张 连营 1999 李树臣和周利霞 2008 从矿化特征 矿石结构构造 矿物共生组合和形成温度的角度 将 支家地矿区矿床成矿作用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 成矿期 且把热液成矿期细分为 3个主要金属硫化 物的结晶阶段 前人对该区成矿的共识目前局限于 中晚侏罗世的岩浆热液一次成矿 冶金部第三地质 勘查局 312队 1993 张北廷等 1995 李兆龙等 1992 金属硫化物的三个结晶阶段只是岩浆热液 从高温到低温的连续演化的结果 作者在对该矿进行野外调查中 观察到矿区存 在富银及贫银两类矿体 且两类矿体空间分布及倾 向差别明显 深部石英斑岩中出现纯方铅矿脉 角砾 状铁闪锌矿 黄铁矿矿石为方铅矿脉穿插等现象 这 些现象启示我们思考该矿区可能存在构造 岩浆活 第 1期覃娴瑟等 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矿石微观组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119 动时间不同的两次成矿 显然两次成矿的认识对扩 大矿床资源量有积极意义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研究是目前矿床学 研究的热点领域 曾乔松等 2009 Aroldo et a l 1999 Scott et a l 2001 Leonardo 2008 Schardt et a l 2003 Parr and Pli mer 1993 但目前人们主要 从服务于选矿工艺的角度开展矿石显微结构和构造 分析 通过矿石显微结构 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的结 合分析探讨成矿意义的工作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 视 作者认为矿石结构构造显微特征与地球化学相 结合是探讨矿床成矿期次有效的地质方法之一 如 Y ksel et a l 2005 从方铅矿 闪锌矿和黄铜矿显 微细脉穿切早期硫化物的事实确定了 Arapucan铅 锌铜银矿的两期次成矿 黄耀平和马义泰 2008 根 据黄铁矿的产状 形态及其微量元素的时空变化特 征 得出广西龙山金矿田的黄铁矿为多期多阶段形 成的结论 朱文凤等 2007 由龙头山金矿床矿石的 微裂隙特征 结构构造和金矿物成分确定该矿区有 三期以上的成矿 杨斌等 2000 以两种不同的闪锌 矿为标志 将佛子冲铅锌矿划分为两个成矿世代 本文基于矿体特征的野外观察 矿石空间分布 特点 采用显微镜观察分析及能谱 电子探针原位分 析方法 朱维光等 2002 张春红等 2009 通过不 同类型矿石的微观结构构造 主要硫化物的元素组 成分布特征的比较分析 挖掘了其对成矿期次的示 踪意义 最终提出支家地铅锌银矿存在两次成矿的 认识 1 地质背景 支家地铅锌银矿位于华北北缘多金属成矿带中 段 太白维山火山口环形构造边缘 图 1 山西省地 质矿产局 1989 秦明宽和叶荣 1997 与矿化关系 最密切的侵入岩为燕山期石英斑岩 可分为两期 早 期石英斑岩呈岩株产出 后期石英斑岩呈脉状沿裂 隙侵入 矿床主要分为断裂热液充填型和隐爆角砾岩型 两类矿体 断裂热液充填型矿体为似层状 脉状 矿 体走向为 NW 但有 S W 倾向和 NE 倾向两种 前者 沿 F2断裂呈北西向分布 NE倾的矿体主要分布在 矿区的北部 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的分布受 F2断裂 和石英斑岩岩枝体控制 呈北西西 南东东展布 矿 体呈筒状 岩枝状 2 样品及方法 2 1 样品采集 样品采自断裂热液充填型及隐爆角砾岩型两种 矿体 1 2 4 6 12号和新 1 新 2号 的各种矿石类型 块状 角砾状及脉状矿石 其分布标高为 1280 1550m 水平分布范围为 0号勘探线至 10号勘探线 图 1 灵丘铅锌银矿区域地质图 Fig 1 Regional geologicalm ap of the Lingqiu Pb Zn Ag deposit 120 第 35卷 2 2 分析测试方法 样品被制作成光片和光薄片 采用显微镜与 扫描电镜对其进行显微结构和构造观察 由于不同期硫化物呈叠加 伴生关系 同一矿石 样品中可能发育不同期的硫化物 无法通过单矿物分 离方法将之分离 因此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电子探 针方法对主要硫化物的元素含量进行原位分析 矿物的元素组成原位能谱分析在中南大学完 成 分析仪器为 Sirion 20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及 GENESIS60S 能谱仪 EDAX 在加速电压为 20KV SE模式下观察矿物并进行微区成分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所完成 分析仪器为 JXA 81000型电子探针 分析 条件 加速电压 20kV 电流 20nA 计数时间 20s 分 析束斑直径为 5L m 采用黄铁矿为 S Fe标样 方 铅矿为 Pb标样 闪锌矿为 Zn标样 黄铜矿为 Cu标 样 硫酸锶为 Sr标样 硫化锑为 Sb标样 Ag Cr Co N i及 Sn元素则采用各自的单质矿物为标样 显微镜下人工挑选出各矿体矿石或矿化岩 石中的方铅矿 以测定铅同位素组成 铅同位素测 量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固体质谱仪上测试 标样 NBS981 206 Pb 204 Pb 207 Pb 204 Pb和 208 Pb 204 Pb的分 析精度在 2R水平上分别为 0 1 0 09 和 0 3 3 结 果 3 1 具有二次成矿意义的结构构造 矿区的矿石中除了发育肉眼所见的早期硫化物 角砾 或矿石被脉状硫化物穿切等构造外 显微镜下 也观察到黄铁矿 闪锌矿 方铅矿产状 形态 结构构 造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差异 且同一样品中的同种矿 物也发育不同的显微特征 野外及显微镜观察到的 具有二次成矿意义的结构构造特征分述如下 1 矿化角砾构造 矿区凝灰角砾岩是矿体的主要围岩 但其中发 育矿化角砾 如 ZK8205号钻孔揭露了两层矿化凝 灰角砾岩 其中均发育棱角状铁闪锌矿和黄铁矿角 砾 图 2 角砾还为后期硫化物细脉穿切或为后期 黄铁矿包裹 区内还可见方铅矿角砾为富黄铁矿基 质包裹 图 3 说明矿区存在较早期的方铅矿及较 晚期的黄铁矿 2 脉状构造 沿裂隙分布的方铅矿 闪锌矿脉体穿切早期硫 化物矿石 如 ZK8207号钻孔中早期富黄铁矿矿体 倾角为 50b 左右 而穿切矿体的方铅矿脉产状近于 垂直 图 4 显微镜下同样观察到方铅矿细脉穿切 黄铁矿 闪锌矿角砾 脉中的方铅矿及闪锌矿较角砾 中的方铅矿 闪锌矿纯净 图 5 镜下还观察到方铅 矿 闪锌矿微脉穿切热液蚀变方解石 图 6 3 溶蚀结构 区内除了发育与矿物正常结晶顺序一致的溶蚀 结构 如方铅矿溶蚀或包裹黄铁矿 闪锌矿 还普遍 发育违反通常结晶次序的溶蚀结构 如早期方铅矿 被闪锌矿溶蚀呈港湾状 孤岛状 图 7 被石英和绢 云母溶蚀呈骸晶 图 8 状的现象 还观察到透明 纯净的晚期闪锌矿脉溶蚀含较多乳滴状黄铜矿的早 期闪锌矿 图 9 4 具有二次成矿意义的矿物结构 矿石中硫化物 碳酸盐矿物具有二次成矿意义 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 矿石中发育含乳滴状黄铜矿闪锌矿和纯净闪锌 矿两种 前者多与黄铁矿伴生 或分布于黄铁矿的边 缘 亦可为角砾 并含较多杂质 并可为纯净闪锌矿 细脉穿切 图 9 显微镜下观察到两种特征差异明显的黄铁矿 一种为粒径较大的黄铁矿 图 10 具碎裂结构 并 为闪锌矿 方铅矿胶结 一种为粒径较小的自形晶 图 11 黄铁矿 呈星点状分布在石英斑岩或脉石 中 含粒径较大黄铁矿闪锌矿细脉穿切了含小粒径 黄铁矿的围岩 反映了两种黄铁矿的非共生关系 区内也发育两种方铅矿 图 12显示两种方铅 矿与同一闪锌矿颗粒的接触 晚期方铅矿在接触带 处溶蚀闪锌矿 使闪锌矿呈港湾状 早期方铅矿与闪 锌矿间未发生明显溶蚀 矿区发育两种热液蚀变方解石 一种杂质含量 较高 粒径较小 常与石英 绢云母及细粒黄铁矿伴 生 图 13 一种较为纯净 粒径较大 常与较自形石 英 颗粒较大的黄铁矿伴生 图 14 5 环带构造 矿石中发育环带构造 图 10显示了由两期闪 锌矿所构成的 核环 0构造 核 0的闪锌矿已为基质 溶蚀 但 环0中的闪锌矿保留完整 核环 0之间分 布石英脉石 图 15 16的多层环带构造中重复出现 相间分布的方铅矿和闪锌矿环带 且各环带之间为 交代溶蚀关系 内环为方铅矿 黄铁矿 微量 闪 锌矿 微量 中环为闪锌矿 黄铁矿 方解石 图 15 外环为方铅矿 石英组合 最外环为闪锌矿 石英 图 16 其排列顺序说明区内存在晚于方铅矿 第 1期覃娴瑟等 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矿石微观组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121 的闪锌矿 3 2 主要硫化物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为进一步确认矿区存在二次成矿 对不同阶段 形成的硫化物开展了元素含量的原位分析 拟通过 同种硫化物的元素分布特征差异发现不同阶段成矿 的信息 伍跃中等 2009 分析结果列于表 1 表 1结果显示 1 被闪锌矿溶蚀 图 17 含杂质较多的方铅 矿 图 19 Ag含量 0 025 1 56 比溶蚀闪锌 矿 纯净的方铅矿 图 18 Ag含量 0 0 45 高 2 含乳滴黄铜矿的闪锌矿 图 18 Ag 01014 2119 In 0 2147 Sn 0 1197 Sb 0 表 1 矿石中方铅矿 闪锌矿及黄铁矿能谱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Table 1 Che m ical com positions of the sulfides in the ores by EDS and EPMA m ethods 矿物 测试 方法 采样位置样号SFeCuZnPbAgI nSnSb 方 铅 矿 能谱 1360中段 0 8线 0503 13 图 17 1 571 374 3690 720 63 1 36 0503 13 图 18 1 321 752 1590 31 0 791 212 48 1550中段 2线 0507 220 450 380 7494 511 560 381 370 6 0507 22 图 19 0 330 40 3997 520 450 31 0 6 电子 探针 1360中段 5 5线 0503 412 4390 1450 0483 23184 5790 025 0 045 0503 413 2710 040 023 87 491 1320中段 9 5线0505 913 611 0 06487 146 0 051 ZK4203深 81m0502 1413 4020 0650 020 01885 633 0 0040 004 闪 锌 矿 能谱 1360中段 0 8线0503 13 图 18 28 682 94 0455 172 192 471 972 58 ZK4203深 111 5m0502 21 图 20 33 442 020 9662 120 160 750 330 21 1550中段 2线0507 2232 560 50 6264 810 370 490 440 2 1320中段 9 5线0505 930 674 224 3960 72 电子 探针 ZK4204深 58 3m0501 434 0892 3770 0463 5280 0140 014 0 015 ZK4203深 283m0502 3533 6355 650 08659 703 0 008 1320中段 6线0507 833 231 2040 14865 489 0 3290 064 1320中段 9 5线0505 934 013 6881 28161 7810 044 0 001 黄 铁 矿 能谱 ZK4203深 81m0502 14 图 21 47 7341 62 2 272 082 581 342 38 ZK4203深 111 5m0502 21 图 20 52 5844 720 510 670 240 550 260 47 电子 探针 1360中段 5 5线0503 453 05545 427 0 7570 0020 236 0 009 ZK4204深 58 3m0501 452 39846 2840 0721 67 0 006 ZK4203深 81m0502 1453 04146 068 0 123 0 0560 016 ZK0201深 105m0506 2153 25145 7230 1010 038 0 011 注 表中空白处表示该元素未测或测不准 0表示该元素含量过低 已超出仪器的检出限 图 2 凝灰角砾岩中矿化角砾 Fig 2 M ineralizabled breccia in tuffaceous breccia 图 3 方铅矿角砾为富黄铁矿基质包裹 Fig 3 Pyritem atrix around galena breccia 122 第 35卷 图 4 方铅矿脉穿切黄铁矿角砾 Fig 4 Vein of galena through pyrite breccia 图 5 早期闪锌矿角砾及晚期方铅矿闪锌矿脉 Fig 5 Sphalerite in breccia and in vein 图 6 方铅矿闪锌矿微脉穿切方解石 Fig 6 Vein of galena and sphalerite through calcite 图 7 早期方铅矿被闪锌矿溶蚀 包裹 Fig 7 Sphalerite ablate galena 图 8 方铅矿被绢云母和石英溶蚀交代为骸晶 Fig 8 Galena skeleton crystal 图 9 晚期纯净的闪锌矿溶蚀早期闪锌矿 Fig 9 Later sphalerite ablate earlier sphalerite 第 1期覃娴瑟等 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矿石微观组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123 图 10 闪锌矿环带构造 含乳滴黄铜闪锌矿为 核0 Fig 10 Biggish pyrite and t wo types of sphalerite 图 11 星点状黄铁矿 Fig 11 Granule pyrite 图 12 两种方铅矿 Fig 12 Two types of galena 图 13 与硫化物共生的方解石 Fig 13 Impure calcite 图 14 纯净并溶蚀硫化物的方解石 Fig 14 Pure calcite 图 15 角砾多层环带构造 中环 外环 Fig 15 M ultilayer zone structure of breccia 124 第 35卷 图 16 角砾多层环带构造 外环 最外环 Fig 16 M ultilayer zone structure of breccia 图 17 被闪锌矿溶蚀的方铅矿 SEM Fig 17 Sphalerite ablate galena 图 18 方铅矿溶蚀含乳滴黄铜矿的闪锌矿 SEM Fig 18 Galena ablate sphalerite with guttate chalcopy rite 图 19 溶蚀闪锌矿且含杂质较多的方铅矿 SEM Fig 19 I m pure galena ablate sphalerite 图 20 不含乳滴黄铜矿的纯净闪锌矿及粒径较大的自 形黄铁矿 SEM Fig 20 Pure sphalerite and biggish idiom orphic pyrite 图 21 小颗粒黄铁矿 Fig 21 Granule pyrite 照片矿物代号及说明 Spha 闪锌矿 Ga 方铅矿 Py 黄铁矿 Cha 黄铜矿 Qua 石英 Ca l方解石 Ser 绢云母 M u 白云母 earlier 早期成矿 later 晚期成矿 第 1期覃娴瑟等 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矿石微观组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125 2 58 含量相对于不含乳滴黄铜矿的纯净闪锌矿 图 20 Ag 0 0116 In 0 0175 Sn 0 0133 Sb 0 0121 稍高 3 小粒 径黄铁 矿 图 21 Ag 01056 2108 In 0 2158 Sn 0 1134 Sb 0 2138 Zn 01123 2127 含量比较大粒径的 自形黄 铁矿 图 20 Ag 0 0124 In 0 0155 Sn 0 0126 Sb 0 0147 Zn 01038 1167 稍高 原位分析表明 晚期方铅矿银含量低 为未检出 或含量极低 晚期闪锌矿相对于早期闪锌矿也具有 低银 低锡 低锑 低铟的特征 晚期黄铁矿中的银 锌 铟 锡 锑较早期黄铁矿低 4 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选取 9件方铅矿样品测试其铅同位素组成 表 2 由表 2可知 该区方铅矿 206 Pb 204 Pb 207 Pb 204Pb 208 Pb 204 Pb 分 别 为 161388 01004 161598 01004 151150 01003 151265 01004 361249 01010 361829 01007 通 过计算得出特征参数 5 L Th U的值分别是 8180 9109 34112 37156和 3175 4 反映该区方铅 矿的铅同位素值很近似 组成较均一 毛德宝等 2001 矿区矿石特征说明矿区发育不同时期的硫化 物 它们不是同一成矿阶段结晶温度差异所致 而是 不同成矿阶段的产物 表 2 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方铅矿铅同位素测定结果 Table 2 Pb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the galenas from the ZhijiadiPb Zn Ag deposit 样号 铅同位素比值 206Pb 204Pb207Pb 204Pb208Pb 204Pb 表面年龄 M a 5 值L值Th U 0322 416 464 0 00515 161 0 00536 416 0 01010780 688 883 8 0323 2 116 388 0 00415 117 0 00436 249 0 01010860 6818 83 75 0507 2216 598 0 00215 150 0 00336 628 0 0079660 6668 823 83 0505 916 480 0 00215 221 0 00336 518 0 00811300 68793 86 0331 2 216 489 0 00715 219 0 00536 526 0 01511210 68693 86 0503 1316 511 0 00515 194 0 00436 471 0 01010790 688 943 81 0410 2 216 533 0 00515 265 0 00436 829 0 00711380 6889 094 0503 416 454 0 00415 160 0 00536 382 0 01310840 6818 883 79 0323 1 416 454 0 00215 179 0 00236 396 0 00911040 6848 923 8 5 讨 论 5 1 矿物组合特征显示了不同的成矿期 矿石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矿区早期 晚期两期 成矿的矿物组合 早期组合为星点状黄铁矿 含乳 滴黄铜矿闪锌矿 被溶蚀包裹的方铅矿 黄铜矿 杂质含量高的方解石 晚期成矿矿物组合为粒度较 大的自形黄铁矿 纯净闪锌矿 方铅矿 石英 绢 云母 方解石 晚期矿物组合中出现结晶温度较方 解石高的硅化和钾化 石英 绢云母 组合 说明后 期成矿期较高温度热液蚀变与早期成矿期的低温热 液蚀变在空间上形成叠加 两种矿物组合不是一次 成矿阶段的热液由高温到低温演化的结果 而是两 次热液成矿的结果 早期矿物的杂质含量较晚期的 高 说明早期成矿时温度相对较高 矿物结晶速度较 快 结晶分异较差 而晚期成矿热液分异程度高 形 成的硫化物杂质少 矿物组合的特征除了反映矿区 存在不同的成矿期外 同时反映不同期的成矿环境 存在一定差异 5 2 矿石构造显示了成矿的多阶段性 脉状硫化物 方铅矿 闪锌矿 细脉穿切硫化物 角砾 方铅矿 闪锌矿微脉穿切热液蚀变方解石 晚 期方解石细脉穿切早期蚀变方解石 这些构造特征 说明早期硫化物形成后 矿区的再次构造活动使早 期硫化物角砾化 之后再次成矿产生的方铅矿 闪锌 矿细脉穿切了早期硫化物角砾 一次成矿期内 矿物正常的结晶顺序为闪锌矿 方铅矿 方解石 而区内出现的方铅矿 闪锌矿微 脉穿切热液蚀变方解石 晚期热液方解石脉穿切早 期蚀变方解石 方铅矿 核0 闪锌矿 幔 0的核 幔 构造以及方铅矿为闪锌矿所溶蚀等现象显示了与正 常结晶次序不一致的特征 一次成矿事件无法对之 进行合理解释 而二次成矿的认识则可完全合理地 解释矿区存在两次碳酸盐化 并有晚于碳酸盐化和 126 第 35卷 方铅矿化的闪锌矿的现象 另外 对矿石结构构造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矿区北西端及南东端的矿石结构构造存在 差异 总体反映出早期成矿的结构构造主要分布在 矿区北西端 具有多次成矿意义的结构构造主要集 中在矿区的南东端 因而可以认为 矿区早期成矿 的主要成矿空间分布在矿区的北西端 而晚期成矿 的中心位置应处于矿区的南东端 5 3 硫化物元素组成 硫化物的主要元素含量原位分析结果显示晚期 方铅矿的银含量极低 晚期闪锌矿 黄铁矿银 锡 锑 铟等元素的含量也低 元素的这种分布显示早期 成矿阶段的硫化物较富银和其它元素 硫化物与其 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综合反映了矿区的硫化物可分属 不同成矿阶段 其形成机制应是早期成矿温度高较 高的热液接近地表时快速冷却 硫化物快速结晶 导 致其杂质含量高 尽管不同成矿阶段硫化物中相关 元素含量差别显著性不是特别强 但这种差别具有 趋势性 基于 5 2所述 早 晚期成矿间存在构造间 断 因此 硫化物元素组成的趋势差异是区内存在成 矿环境和物质来源二次成矿的反映 5 4 铅同位素组成对成矿背景的约束 矿区方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均一 显示方铅矿 的物源一致 而矿区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 元素含量 及空间分布特征指示该区成矿间存在构造 热液蚀 变的间断 因此矿区的成矿是同一成矿背景下的多 阶段成矿 6 结 论 支家地铅锌银矿的矿石结构 构造及相应的硫 化物的元素组成特征指示矿区成矿具有多 两 阶 段成矿的特点 成矿间存在构造及热液蚀变的间断 空间上的差异 该观点为建立支家地铅锌银矿新的 成矿和找矿模式提供了支持 对华北北缘系列中生 代浅成岩与次火山成因的多金属矿成矿机制的认识 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说明微观结构构造与原位元素 分析结合的分析方法是探讨矿床形成机制的有效方 法之一 致谢 审稿老师给予了详细的评阅 提出了中肯的修 改意见 作者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白瑾 1993 华北陆台北缘前寒武纪地质及铅锌成矿作用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 132 陈昌勇 李守义 范继璋 许亚光 1999a 华北地块北缘金 银铜铅锌成矿系列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世界地质 18 1 25 31 陈昌勇 李 守义 范继 璋 许 亚光 1999b 华北地 块北缘 AuAgCuPbZn成矿规律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9 3 227 231 陈毓川 薛春纪 王登红 李华芹 路远发 2003 华北陆块北 缘区域矿床成矿谱系探讨 高校地质学报 9 4 520 535 冯建忠 王京彬 梅友松 2000 论中国火山次火山岩 斑岩 金银矿成矿系列 地质与勘探 36 3 1 4 高昊 2004 山西省灵丘小青沟 流砂沟银锰多金属矿床特 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地质找矿论丛 19 2 87 91 黄耀平 马义泰 2008 广西龙山金矿田黄铁矿特征及成因 南方国土资源 9 46 48 李树臣 周利霞 2008 山西省灵丘县支家地铅锌银矿床地 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地质与勘探 44 3 18 21 李兆龙 张连营 樊秉鸿 唐耀林 马丽华 1992 山西支 家地银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矿床地质 11 4 315 324 李兆龙 张连营 骆华宝 1995 晋东北地区中生代次火山 岩及金银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地质找矿论丛 10 l l 8 李兆龙 张连营 骆华宝 1994 晋北火山岩型金银矿床同位 素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学报 Z1 145 151 李兆龙 张连营 1999 山西省刁泉银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 因机制 矿床地质 18 1 11 21 毛德宝 钟长汀 陈志宏 胡小蝶 2001 铅同位素特征对成 矿物质来源的制约 以华北地块北缘中段铅锌银矿 床为例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4 4 193 200 毛德宝 钟长汀 陈志宏 胡小蝶 2002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 铅锌银矿床成矿作用讨论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5 2 105 112 毛景文 张作衡 余金杰 王义天 牛宝贵 2003 华北及邻区 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从金属矿床年龄 精测得到启示 中国科学 D辑 33 4 289 299 祁进平 陈衍景 李强之 2004 华北克拉通北缘浅成低温 热液矿床 时空分布和构造环境 矿物岩石 24 3 82 92 秦明宽 叶荣 1997 太白维山大型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 征 铀矿地质 13 1 30 36 山西省地质矿产局 1989 山西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 地质 出版社 沈保丰 李俊建 翟安民 曹秀兰 2001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 金矿床类型分布和地质特征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4 2 65 74 王莉娟 王京彬 王玉往 朱和平 2003 蔡家营 大井多金属 第 1期覃娴瑟等 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矿石微观组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127 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 中国科学 D 辑 33 10 941 950 伍跃中 王战 过磊 唐卓 2009 阿尔金山西南段花岗岩类 的时空变化与构造作用 来自钾钠含量变化的证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3 4 573 587 夏学惠 袁家忠 赵玉海 阎飞 2003 华北地台北缘多金属 硫铁矿床地质及其成矿远景区划 化工矿产地质 25 3 129 144 杨斌 骆良羽 罗世金 2000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成因刍 议 广西地质 13 1 21 27 曾乔松 陈广浩 蔡佑星 王核 王梦飞 2009 阿尔泰南缘冲 乎尔盆地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大地构造 与成矿学 33 4 603 612 张北廷 李占新 刘凤歧 1995 山西灵丘支家地银矿地质特 征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2 257 268 张春红 范蔚茗 王岳军 彭头平 2009 湘西隘口新元古代 基性 超基性岩墙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及其构造意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3 2 283 293 朱维光 李朝阳 邓海琳 张文兰 侯国富 许远平 李金忠 李 静 2002 呷村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银的赋存状 态 矿床地质 21 4 399 407 朱文凤 杨国高 张芳 2007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矿石显微结 构构造和金矿物成分特征 矿产与地质 21 2 192 195 A roldoM is i Sundara m S Iyer Colo mbo C G Tassinar i JR ich ard Kyle Carlos E S Coelho W ashington J S Franca Rocha Adriana S R Go mes Ion A Cunha and Ilson G Carvalho 1999 Geological and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metallogenic evolution of the Proterozoic sedi ment hosted Pb Zn Ag deposits of Brazi l Gondwana Research 2 1 47 65 Leonardo Feltrin 2008 Predictivemodelling of prospectivity for Pb Zn deposits in the La wnH illRegion Queensland Aus tralia OreGeology Reviews 34 3 399 427 Parr JM and P li mer I R 1993 M odels for Broken H il l type lead zinc silver deposits K irkha m R V et a l ed M ineral depositmodeling Geo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 da SpecialPaper 40 253 288 Schardt C Yang J and Large R 2003 For mation of massive sulfide ore deposits on the seafloor constraints fro m numer i calheat and fluid flow modeling Journal of Geoche m ical Exploration 78 79 257 259 ScottK M Ashley P M and Lawie D C 2001 The Geochemis try m ineralogy andmaturity of gossans derived fro m volca nogenic Zn Pb Cu deposits of the eastern Lachlan Fold Belt NSW Australia Journal of Geoche m ical Expl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000-6-1:2005 FR-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6-1: Generic standards - Immunity for residential,commercial and light-industrial environments
- 校园防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测绘法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防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防腐廉洁面试题及答案
- 编导运营面试题及答案
- 报账员考试题及答案
- 球馆分级考试题及答案
- 流管员面试题及答案
- 方程运算面试题及答案
- 2020低压交流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培训
- 麻醉药品应急处理制度及流程
- 附件2:慢病管理中心评审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
- 【建筑专业】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完整)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邮政市场业务员(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消化内镜进修总结汇报
- 兽医检验题库与答案
- 换电柜地租赁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