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防护.doc_第1页
电离辐射防护.doc_第2页
电离辐射防护.doc_第3页
电离辐射防护.doc_第4页
电离辐射防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辐射测量仪 n-辐射测量仪 开放型工作场所表面污染监测 表面污染的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采用污染测量仪或监测仪进行的表面放射性活度的测量。直接测量是测定固定的与可去除的表面污染之和,但是可能受到来自被检测物件内部的或环境辐射的影响;间接测定是用擦拭法对表面可去除的放射性活度进行的测定。场所表面污染限值见前表A。P255 开放型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监测 操作大量放射性物质的开放型场所中应进行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监测。 监测的目的是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气体、气溶胶放射性浓度,评价工作人员可能吸人放射性物质的量,达到改进操作方式、控制空气污染的目的。 监测方法一般通过空气抽吸过滤的方法采样,样品由实验室进行分析测量。 辐射环境监测 辐射环境监测:辐射源所在场所的边界以外环境和流出物进行的辐射监测。 辐射环境监测内容 环境辐射剂量 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水平(气溶胶、沉降物、氚和氡) 水中放射性核素水平 底泥和土壤中放射性水平 生物中放射性水平(陆生、水生) 环境监测分为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 现场监测是在欲测对象所在地进行的监测。P242 实验室监测是使用室内物理仪器或化学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测量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浓度,并进行评价 现场监测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表面污染测量 现场能谱测量 氡水平测量 实验室监测 样品采集 样品管理 实验室测量分析 样品预处理 (放化分离) 制源 测量 HPGe高纯锗谱仪 X射线机漏射线监测标准:距焦点1m处吸收剂量率对于透视、摄影和X-CT来说不超过每小时1mGy 核医学工作场所监督区:显像室、标记实验室、诊断病人床位区 含密封源核仪表大部分为V类源,少部分为IV类源 现场探伤,时间一般选在晚上 放射诊断降低受检者剂量的技术方法: (1)选用适宜的焦-皮距 (2)适宜的管电压 (3)适当厚度的滤过片 (4) 采用更高X射线检测效率的影像技术 防止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照射的方法(1)利用准直限束装置控制照射野(2)用铅橡胶把非检查部位屏蔽起来(3)使敏感器官避开有用线束的直接照射 含密封源仪表放射源活度较小,数量大、应用范围广、接触人员多、工作场所复杂、安全容易被忽视、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差,容易发生丢源事故或造成射线泄露污染及误照射事件。 ? 谢谢 辐射防护原则: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辐射类型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妇女、学生的职业照射限值 对未怀孕妇女 职业照射控制与男性相同 对怀孕妇女(保护胎儿) 腹部当量剂量:2mSv 放射性核素摄入量不超过摄入量的1/20 对于1618岁的实习学生 年有效剂量:6mSv 年眼晶体当量剂量:50mSv 年皮肤四肢当量剂量:150mSv 医疗照射与剂量指导水平 医疗照射无剂量限值,替代的是剂量指导水平和处方剂量。 辐射防护标准限值的层次有: 基本限值 导出限值 管理限值 导出水平 电离辐射警告标识 电离辐射标识 IAEA 新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2007年2月15日出台 ,以作为传统的三角三叶形国际辐射标志的补充。该标志由辐射波、骷髅头加交叉的股骨图形以及一个奔跑的人形组成。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启用上述新标志是帮助减少大型辐射源事故性照射造成的不必要死亡和严重伤害。新标志旨在警示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注意靠近大型电离辐射源的潜在危险,这是在全世界11个国家实施的一个为期五年的项目所取得的成果。目的是确保其“危险-远离”的信息非常清晰,并为所有人所理解。 外照射防护措施 时间防护:提高操作熟练程度,缩短受照时间; 距离防护:增加与源的距离; 屏蔽防护:设置防护屏障。 内照射防护措施 围封包容;保洁去污;个人防护;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 防止放射性物质从呼吸道进入体内;防止放射性物质从消化道进入体内;建立污染控制和内照射监测系统。 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按所用的放射性核素的毒性、活度和操作方式分为甲、乙、丙三类。 最大等效日操作量:放射性核素的最大日用量分别乘以各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系数的积之和。 分 级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 甲 级 4 109 乙 级 21074109 丙 级 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 放射性工作场所分级 3.7100 3.7102 3.7104 105 103 (Bq/L) (g/L) 放射性核素毒性分组示意图 极毒组 高毒组 中毒组 低毒组 核素毒性组别 毒性修正因子 极毒组 10 高毒组 1 中毒组 0.1 低毒组 0.01 核素放射毒性组别修正因子 操作方式的修正因子 操作方式 修正因子 在工作场所贮存 100 简单湿式操作 10 湿式操作 1 产生少量气体、气溶胶操作 0.1 干式发尘操作 0.01 分 区 年受照剂量 控制区 可能超过年限值的3/10 监督区 不超过年限值的3/10 非限制区 不超过年限值的1/10 开放性放射性工作场所分区 电离辐射监测:为了评估或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剂量或污染所完成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所做的分析和解释。 电离辐射监测按照监测对象可分为: 个人剂量监测 工作场所监测 辐射环境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利用工作人员佩带剂量计进行的测量,或对其体内或排泄物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活度进行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 个人剂量监测包括外照射监测、内照射监测与皮肤表面污染监测。P256 用于现场监测的仪器有:、表面污染测量仪;X-辐射测量仪 随机效应:发生概率与剂量有关,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没有阈值的效应 内照射防护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建立污染控制和监测系统 外照射防护措施: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的个人,都应接受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 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所要测量的量是个人剂量当量Hp(d),d指人体表面指定点下面的深度。根据 d取值的不同,Hp(d)可分成:Hp(0.07),多用于皮肤;Hp(3),多用于眼晶体;Hp(10),在特定条件下也适用于有效剂量评价。 个人剂量计的类型 胶片个人剂量计; 辐射致荧光玻璃个人剂量计; 核乳胶快中子个人剂量计; 固体径迹中子个人剂量计; 热释光个人剂量计 袖珍照射量计等。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热释光个人剂量计。 个人剂量计相关要求 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佩带位置: 监测周期:一般为个月,也可视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对于短期工作和临时进入放射工作场所的人员,应佩带直读式个人剂量计,并按规定记录和保存他们的剂量资料。 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评价一般原则 年受照剂量小于5mSv时,只需记录个人监测的剂量结果。 年受照剂量达到并超过5mSv时,除应记录个人监测结果外,还应进一步进行调查。 年受照剂量大于年限值20mSv时,除应记录个人监测结果外,还应估算人员主要受照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必要时,尚需估算人员的有效剂量,以进行安全评价,并查明原因,改进防护措施。 内污染测量 全身或器官中放射性核素的直接测量; 排泄物或其他生物样品分析; 空气采样分析。 P258 低本底-测量仪 液体闪烁计数器 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管理 辐射工作单位应建立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工作人员调换工作单位时向新用人单位提供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档案的复制件。 个人剂量档案应当包括:常规监测方法与结果等相关资料;应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在工作人员年满75岁之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应妥善保存;在工作人员停止放射工作后,其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至少也应保存30年。 皮肤污染监测 使用非密封放射源的工作场所,应对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进行皮肤污染监测。 使用密封源,一般不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皮肤污染监测,但密封源发生或疑发生泄漏,则应对有关人员进行皮肤污染监测。 人体污染测量的顺序,一般应是先上后下,先前后背。在全面巡测的基础上,再重点测量暴露部位(如手、脸、颈和头发等部位)。 为了有效探测污染,应控制好监测探头离被测表面的距离:测量污染时应不大于0.5cm;测量污染时以2.5cm至5cm为宜。 、表面污染测量仪 工作场所监测 工作场所监测,是为了了解工作场所及临近地区的辐射水平与辐射分布情况,监测数据用以评价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辐射防护标准,达到改善防护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和放射性污染水平符合辐射防护规定的要求,以确保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安全。P254 监测内容 一是监测工作场所射线、X射线、射线和中子辐射等外照射剂量水平; 二是监测工作场所空气污染; 三是监测工作场所、表面污染。 P254 工作场所的外照射监测 监测对象:各种源和中子源、射线装置及中子发生器、射线。 监测时间:辐射工作场所开始使用时,或进行重大维修以后,应当进行全面的监测。如果工作场所的辐射场不会轻易变化,那么此时的外照射监测频率每年1-2次。若辐射场变化较大,无法预测的工作场所,应设置一个监测报警系统。 电离辐射防护 电离辐射防护 主要内容: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辐射防护 吸收剂量 (absorbed dose) 单位质量受照物质(dm)吸收的平均辐射能量(dE)。 单位: J/kg 1 J/kg =1Gy(戈瑞) 1 Gy = 100 rad(拉德) 一、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 辐射生物学特点1: 即使吸收剂量相同, 不同的辐射对同一器官/组织造成的生物学效果不同. ?引入辐射权重因子WR , 定义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HT,R 当量剂量HT 单位:J/kg 专用名称:Sievert, Sv(希沃特) 1 Sv = 1 J/kg 组织或器官当量剂量: 总当量剂量: 辐射权重因子 辐射生物学特点2: 即使当量剂量相同, 不同器官/组织的生物学效果不同。 ?引入组织权重因子WT, 定义有效剂量E 有效剂量E:体内所有组织器官加权后的当量剂量之和 单位:J/kg 专用名称:Sievert, Sv(希沃特) 1 Sv = 1 J/kg 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权重因子WT 其他量: 待积吸收剂量 待积当量剂量 待积有效剂量(内注射) 集体当量剂量 集体有效剂量(人群) 剂量负担 辐射防护标准的层次: 基本限值 导出限值 管理限值 导出水平 二、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辐射对机体的影响 变化:机体对辐射产生的轻微改变,可能有害,可能无害 损伤:改变达到有害程度,人感受不到 损害:临床可观察到有害效应,如躯体效应、遗传效应等 危害:不仅仅有害于个人,还有害于群体及后代 电离辐射的两类效应 确定性效应:效应的发生存在剂量阈值,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的一类辐射效应。 随机性效应: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一类辐射效应。 确定性效应 组织和效应 在一次单次短时间受到的总剂量,Sv 多分次或迁延照射的总剂量,Sv 多年中每次多分次照射或迁延的年剂量率,Sva-1 睾丸 暂时不育 0.15 NA(1) 0.4 永久不育 3.5-6.0 NA 2.0 卵巢 不育 2.5-6.0 6.0 0.2 晶体 可检出浑浊 0.5-2.0 5 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