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保护性耕作玉米抗旱情况调查.doc_第1页
白城市保护性耕作玉米抗旱情况调查.doc_第2页
白城市保护性耕作玉米抗旱情况调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城市保护性耕作玉米抗旱情况调查 2009-10-228月17 18日,白城市农委针对我市入伏以来遭遇罕见干旱,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实际情况,对通榆县向海乡金星村长发社和白城市林木良种场职工、玉米种植大户邹贺军,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两地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情况通榆县向海乡金星村长发社共有73个农户,327口人,耕地面积210公顷。土质多为沙土地,是以种植玉米、杂豆、葵花为主的社。这个社2006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从当年的一户 1公顷,到第二年发展到9户,10公顷。今年是保护性耕作的第四年,玉米播种面积82公顷,其中保护性耕作户50户,保护性耕作玉米面积达到50公顷,分别占全社户数和玉米面积的 68% 和 61% 。白城市林木良种场职工邹贺军,是今年首次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户。他在洮北区青山镇承包的35公顷土地,除留下2公顷作为对照外,其余全部采用了隔垄休闲宽窄行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二、保护性耕作的抗旱优势调查发现,通榆县向海乡和洮北区青山镇有很多地块的玉米、高粱、葵花等作物出现了“黄脚”现象,特别是向海乡一些灌不上水的地块,农作物甚至干旱致死。但两地保护性耕作玉米,却依然郁郁葱葱,干旱,让农民们真正体验到了保护性耕作的明显抗旱优势和潜力。农民们说:保护性耕作玉米,比传统耕作玉米抗旱时间能够延长1015天,小旱可以不灌水,大旱之年起码少灌一次水,仍可保持较高产量。向海乡金星村长发社的宋守文,是2006年全市第一个采取保护性耕作的户,今年旱情发生后,由于社里灌溉井严重不足,直到8月17日,也就是干旱发生 26天后,才给玉米浇了一遍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一公顷玉米不但没有出现“黄脚”现象,而且仍然一片碧绿。和他相邻的刘玉泉传统耕作玉米,只比他晚浇了 2天水,就黄了六七片叶子。白城市林木良种场职工邹贺军告诉我们,他传统耕作的2公顷玉米,到8月18日,一共灌了3次水,而33公顷保护性耕作玉米只浇了2遍。不仅为他节省了一万多块钱,而且,长势远比传统耕作玉米好得多。现场我们看到,实行保护性耕作的玉米,尽管比传统耕作少灌12次水,但仍旧植株繁茂,长势喜人。置身其中,如果不是看到传统耕作玉米的“黄脚”现象,甚至想不到大旱的字眼儿。尤其是农民桑永山采用隔垄休闲宽窄行播种保护性耕作方式种植的 1 公顷玉米,在大旱之年虽然也只灌了一遍水,不但植株生长茂盛,一片郁郁葱葱,而且,还表现出明显的增产的优势,使全村农民深受震动。三、保护性耕作抗旱的原因通过几年的保护性耕作推广实践,和这次调查与农民的广泛座谈,我们觉得,保护性耕作种植玉米所以抗旱,原因主要有四:一是机械深松,土壤蓄水量大幅度增加。保护性耕作玉米一般机械深松3035厘米,既打破了犁底层,减少了地表径流,又使疏松土层深度增加,水分入渗量提高了510倍,从而自然降水蓄存较多。二是变垄作为平作,减少了水分散失。我市传统耕作玉米,祖祖辈辈采用垄作,虽然提高了地温,但由于垄作三面失水,用水量相对较大。而实行保护性耕作,一年后基本变成了平作,蒸发量仅为垄作的三分之一左右。三是少动土,有效保存了土壤水分。保护性耕作玉米,不但不刨茬子不翻地不打垄,而且不铲地不趟地,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土壤翻动次数,因而使土壤水分损失较少。四是秸秆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保护性耕作采取作物根茬或者秸秆覆盖地表,既通过腐烂有效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又遮挡了阳光辐射,减缓了热交换,降低了水分损失数量。四、几点建议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 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 2015年),计划在全国建设 600 个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建设面积2000万亩,中央投资18.7亿元。我们要抓住国家对保护性耕作进一步加大投入的难得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做好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各项准备。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抢在玉米收获前,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农民参观等形式学习典型经验,用典型经验引导、带动农民,形成有利于保护性耕作发展的舆论氛围。二是积极争取项目。按照国家 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要求,省里正在向国家申报此项目,为此,各县(市、区)要积极运作,全力争取,力争把本县(市、区)列入到规划的600个示范区当中,为保护性耕作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三是提早谋划明年工作。留整杆和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