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传感器专利.doc_第1页
微波传感器专利.doc_第2页
微波传感器专利.doc_第3页
微波传感器专利.doc_第4页
微波传感器专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波棉花湿度测量传感器专利:摘要微波棉花湿度测量传感器,主要由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分别装在两个独立的机箱内。发射天线通过法兰与隔离器连接,再通过法兰与谐振腔连接,稳压电路和方波发生器通过信号线与信号源相连。接收天线通过法兰与衰减器、调整旋钮及检波器相连,测量放大电路通过信号线与检波器相连。该产品具有快速、准确、精度高、无污染,非接触等特点。当采集的棉花样的密度变化很小时,可根据测量微波功率衰减量判定棉花的湿度,充分地体现了微波测量棉花湿度的技术优势。权利要求一种微波棉花湿度测量传感器,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分别装在两个独立的机箱内,具体结构:发射天线()通过法兰与隔离器()连接,再通过法兰与谐振腔()连接,稳压电路和方波发生器()通过信号线与信号源相连;接收天线()通过法兰与衰减器()、调整旋钮()及检波器()相连,测量放大电路()通过信号线与检波器()相连。专利号: 200320104841申请日: 2003年10月13日公开/公告日:授权公告日:2004年10月6日申请人/专利权人:李基好国家/省市: 沈阳(89)申请人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沈阳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邮编:110034发明/设计人: 李基好代理人: 甄玉荃专利代理机构: (21229)专利代理机构地址: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号: 000000000公告日: 2004年10月6日授权日: 20公告号: 2646703优先权: 审批历史: 2007年11月28日因费用终止日附图数: 4页数: 4权利要求项数: 1温度传感器专利:窗体顶端一种微波炉的温度传感器结构,包括:传感器探头、传感器外壳、探头孔,外壳下盖的内部设置多个用于支撑传感器探头的支撑柱,部分支撑柱的顶端设置凸起的定位销,定位销非对称分布,传感器探头上的固定板上设置数量、位置都与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在传感器探头装入传感器外壳时,定位销和定位孔相互对应配合;在外壳下盖的内部空间底部设置突出的定位板;外壳上盖上设置压迫柱。本发明中的传感器探头的固定位置更加精确,使探头的位置与外壳下盖底部的探头孔相互准确对应,避免发生偏差,还可以简化生产和安装流程,进一步节省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申请日:2009年07月10日公开日:2011年01月12日授权公告日:申请人/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申请人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兴淀公路发明设计人:彭飞;张国君;袁准;齐静明;方亚林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宗欣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代理人:常静彬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分类号:F24C7/08;F24C7/02;G01J5/00本产品涉及一种石油持水率测井仪,由持水率雷达传感探头、高频信号收发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以及有线单芯摇传模块电路等组成,其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仪器测定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相移时间,求得介电常数,然后利用DSP技术和无线摇传(WTC)技术,根据介电常数与含水量关系的理论模型和相移时间与含水量的理论模型计算出持水率并通过单芯电缆传入地面仪显示和输出。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即可以方便快速地确定持水的深度和水流的方向,有效地确定油层含水量的大小。1.2摘要附图(略) 1.3权利要求书(略) 1.4说明书1)所属技术领域 本产品涉及油田测、试井领域中从事生产动态测井、产层评价测井及工程技术测井中为了评价生产效率,了解和监测生产井的产出剖面以及注入井的注入剖面、产层评价井投产后的储集层,了解产层含油性、渗透性以及油水界面的变化情况(或残余油饱和度)、渗透率等地层参数以及评价在固井、射孔、地层处理等钻、采工程作业的效果,检查井眼机械状况,需要对套管、水泥环和地层进行持水率测井,求解各层的油、水、气的产量和产出比例等。 2)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用于油田含水率测量的仪器有电容法、阻抗法持水率测井仪,微压差法持水率测井仪和短波谐振法测井仪,它们都因持水率传感器不同而各具特点。用电容法、阻抗法持水率探头的测井仪,因其原理决定不能测量高含水原油持水率(含水60%以上信号失真严重,80%以后无法测试),其原理是借助于油、水介电常数的区别来确定持水率大小,在含水率大于60%的高含水条件下,因为水为连续相,其电导的影响增大,使传导电流远大于位移电流而使电容法对含水率丧失分辨率,无法在高含水条件下作为测井仪含水率传感器使用。而阻抗法在含水率低于40%时,因为水是分散相,含水率的变化对油水混合物的阻抗改变不大,所以阻抗法在含水率小于40%时也丧失对含水率的分辨率,仅在含水率大于80%时,有分辨率。况且阻抗的大小容易受电极表面清洁程度的影响,例如电极上吸附一层油膜,则两电极间的阻抗变大,使输出信号跳动。因此阻抗法仅适用于高含水率、大流量下的原油含水率的测量。这样的测井仪不能满足当前高含水油井的测试要求;而微压差法持水率探头的测井仪,它是按照液压传递原理,在仪器内外压力处静态平衡时一种间接测试方法,面对地层压力复杂变化的环境,压差微弱且很难平衡,无法投入生产应用,更不能应用满足动态测井,尤其对流动方向不定的井根本无法测试,现场作业困难,无法满足实际开发生产的需要,该产品很少应用;由石油大学(东营)的黄正华教授发明的短波谐振法探头,在原电容法测试的基础上,提高了震荡频率,也相对提高了测量范围和精度,但它仍摆脱不了电容法对被测介质的要求,高含水对电导的影响,使传导电流远大于位移电流而对分辨率影响严重,依靠仪器补偿。这样,只有在同介质环境条件下,标定后才能保证仪器的指标,这对变幻莫测和很难预料的井下环境,是很难进行仪器刻度的,这样的仪器现场使用无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且温度和压力以及套管、工具等对高频电磁波影响很大,实际很难实用。在上述传感器基础上的测井仪,各生产厂家应用不同,但对传感信号的处理及输出接口都基本一致。目前,还没有厂家将持水率传感器直接整合成变送器出售。 上述的几种方法只有电容法、阻抗法持水率测井仪在油田中有选择的使用,其它两种仪器还处在改进完善阶段。面对当前持水率测井的困难局面,由石油大学(北京)的吴锡令教授发明的“油井持水率波导测量方法”(发明专利号:ZL93107982.9,专利权人:石油大学)引起大家的关注。该方法从油井内的套管和流体恰好构成有耗媒质填充的大口径圆波导的客观实际出发,独创了利用横电波在套管井中的传输特性测量整个流动截面上含水比例的新思路和新技术,但该方法在试图进行波导含水探头转化时发现:1)在测井过程中套管、流体和仪器构成的是同轴波导还是圆波导实际应用时很难界清,如果是同轴波导,则仪器必须居中,才有对称的电磁波模式存在,不居中则对称的电磁波模式被破坏;如果是圆波导,则套管必须是导体,且流体中的仪器影响严重,在实际测井中要保持仪器居中或套管都是导体很困难(套管也有非导体),特别是斜井和水平井,仪器更达不到预期的理论定位-大口径圆波导。2)同轴电缆是非平衡线,环形天线是平衡线,二者在发射和接收连接时需要作平衡与非平衡的转换和隔离,否则产生严重的干扰。3)波导含水探头没有作平衡与非平衡转换设计,而且动态导波限制使得平衡与非平衡转换不可能,干扰信号将微弱的信号完全淹没,使测试结果没有意义。4)波导含水探头和套管构成圆波导,忽略了金属仪器本身对电磁场的影响。当仪器置于套管中时圆波导的工作模式被改变,套管与仪器构成了同轴波导,此时圆波导理论无法解释。而在同轴波导中有TEM波存在的同时也有可能存在TE波及TM波,其模式与圆波导的不同,在有两种或三种模式的电磁波同时存在时,不利用极化分离器和多模椭圆滤波器无法检测出与持水率有关的电磁波信号。 3)核心内容 将微波雷达技术应用于油田测试井领域中,解决了原油持水率测量范围有限,测量精度差、易受井下环境制约和被测介质干扰的技术瓶颈。 实现了原油持水率和高频电磁波的相位和频率同步检测控制,并转化为标准电信号输出的技术难题。充分利用了柔性制造技术(FMS),将理论分析和设计、制造、仿真等技术结合生产出了无源持水率雷达敏感头,并确定出了检测模式、激励频率和极化分离器腔体;该探头自成系统,独立完成和被测介质持水率相关的频率和相位的检测,不受环境压力、温度,套管、工具等的影响。 检测头只有环型天线和介质接触,其它均用耐高温、高压的隔绝密封护管处理,解决了油田高温、高压环境下无法测试的现状,最高工作温度达175;压力80Mpa; 在信号处理上,采用DSP和MPU双芯片分工合作的模式,使地面测控系统和井下DSP数据处理系统对等互动,高效通讯,克服了传统仪器采集迟滞,实效性差,数据传输缓慢等问题,特别是仪器可以在线软件升级; 仪器在对外接口上,提供了三种模式:直接连接输出电缆模式(CBS)、仪器总线模式(TPS)和单芯摇传短节输出模式(WTC);兼容了国内外多参数仪器连接测井的需要; 由于无源持水率雷达敏感头体积小,重量轻,这样持水率测井仪也能满足多种井的测试需求,最小外25、最大可按实际定制; 总之,经多次充分的现场实验和理论研究,我们巧秒地利用雷达探测技术解决了目前持水率测井仪技术问题,研制出了石油持水率雷达测井仪,该产品不受被测介质和环境的影响,可将原油含水率的测量范围扩大到0-100%,测量精度达0.5%,有效解决了老油田高含水率生产的测量问题。 4)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石油持水率雷达测井仪(Thetoolismeasuredwaterholdupparameterinoilwellforpenetratingradar,简称WPRT),也称为原油持水率雷达测井仪或原油含水率雷达测井仪。该仪器利用于雷达探测技术巧妙完成了地下原油中持水率的测量。雷达探测技术是应用脉冲电磁波来探测隐蔽介质的分布和目标物。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波形将随所通过的介质的电磁性质及参数而变化,根据接收到波的旅行时间(及双程走时)、幅度、频率与波形变化资料,可以确定介质内部结构及其使目标的浓度、性质等。而石油持水率雷达测井仪则利用特定335MHz频率的电磁波在不同介质流体中传播时,其S11相移速度和电磁波频率将随所通过介质的性质及含水量大小而变化,最后得出高精度的持水率。其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WRPT测定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相移时间,因而可以求得介电常数,然后利用DSP技术和无线摇传(WTC)技术,根据介电常数与含水量关系的理论模型(WeiFeng.SimulationoftimedomainreflectometrybasedonsoildielectricpropertiesD.UAS:PurdueUniversity,1999.)和相移时间与含水量的理论模型(吴信民.利用探地雷达测定土体含水量D.杭州:浙江大学,2001.)计算出持水率并通过单芯电缆传入地面仪显示和输出,有特殊要求的也可按要求模式输出.同时,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方便快速地确定持水的深度和水流的方向,有效地确定油层含水量的大小。 2.5具体实施方式 整个仪器的功能框图见图1,整支仪器分成三个部分、。部分处于仪器的关键部位,是探头也是雷达技术应用的核心部位,实物为一端置天线,另一端置同轴线接口的圆柱腔体,天线部分直接和介质接触。通过一个环形天线发射335MHz电磁波的同时也接收来自地下介质界面的反射波。见图2它是雷达探头传感部分的结构框图。由天线(1)、极化分离器(2)、单腔多模椭圆滤波器(3)、同轴信号发射/接受(4)端口等组成。天线(1)设计成环形天线,用来完成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经严格精加工成平衡线式,解决了连接的平衡与非平衡的转换,抑制了信号的干扰。极化分离器(2)的结构如图3所示。内腔精密加工成圆波导型极化分离器,其中一端接天线,另一端短路,与馈线相接的两个同轴接口相互垂直,在两接口之间固定有一块金属极化去耦板,并在接口1、2相对应的波导壁上加有匹配调谐螺钉。我们知道,在同轴线中传播的电波是横电磁波。其电场方向与同轴线内导体垂直;而在圆波导中的电场方向必须与圆波导内壁垂直,图4所示。当微波信号由同轴线接口激发圆波导时,根据理想金属表面电场分布边界条件,只有垂直分量存在,因此在圆波导内的电场必定与同轴线内导体平行。这样在圆波导上开设的同轴线接口1和2相互垂直,它们产生的电场在圆波导内也必然垂直,如上图所示。同理,以圆波导中的电场耦合到同轴线接口时,也只有与同轴线内导体平行的电场才能输入至同轴线。因此在水平端口1接发信信号F1,在垂直端口2接收信信号F1,则发信输出微波信号在圆波导中激发产生水平电场E=,其方向与垂直端口2的同轴线内导体垂直,故发信信号不会进入到接收通道而只能向天线侧传输。而从天线接收到的垂直极化信号进入极化分离器后,在圆波导中只能激励出垂直电场,其方向与水平端口1的同轴线内导体垂直,因此收信信号不会进入发信端口1,而只能送入垂直的收信端口2,发信和收信端口又分别接单腔多模椭圆滤波器。极化分离器中的去耦板是为了进一步减小两不同极化信号之间的相互串扰。极化分离器图中去耦板为水平放置。根据金属的边界条件,由于水平极化波的电场方向与去耦板相平行,因此不能通过去耦板,而垂直极化波则可以通过去耦板。因此发信端口1输出的水平极化信号将被去耦板隔离而不会传到接收端口2,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收发信号之间的隔离度。特别说明,发信口接在去耦板与天线之间的端口,即图中的1口,而不接在2口,这是因为发信信号要比收信信号强得多,因此发在1口可以利用去耦板进行阻挡,而起到减小发信信号对收信的干扰;若放置在2则去耦板将起不到阻挡的作用。另外,为了消除极化分离器短路侧的反射影响,极化分离器中应使端口2至短路侧的距离为信号中心频率的1/4波长。此时在端口2等效的输入阻抗为75欧,因而信号的能量将不会向极化分离器的短路侧传输。单腔多模椭圆滤波器(3)用来选择导波模式。由于在同轴波导中有TEM波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无限多个TEn模和TMn,m模,必须从测量目的出发,结合不同探头结构,选择出TE11模的工作模式和335MHz的电磁波。林为干的单腔多模微波滤波器论文揭示了在一个圆柱谐振腔中存在个兼并模的现象。该理论指导我们使用一个谐振腔就能代替多个谐振腔从而有利于极大地减小了该探头的体积和重量,为仪器的井下工作创造了条件。单腔多模椭圆滤波器也是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研制的。在进行探头的反复设计中,通过网络分析仪选取激励源使探头具有轴对称性,可使场分布具有轴对称性,便于接收探头的选择并可起到抑制杂模的作用。由于只有n=0的模才具有轴对称性,凡是n0的模均存在两个极化方向互相垂直的波(称为极化简并现象),因此选择范围应限于TE01和TM01模之间。TE01模的场分量仅有Hz,Hr,E,TM01模的场分量仅有Ez,Er,H,场结构简单,均无极化简并。根据各场分量的瞬时变化,在z=0处的r剖面和为任意值处的rz剖面,可发现,TE01模的电场在轴线和管壁之间较强,在管壁附近较弱;而TM01模除Ez分量外,管壁附近电场较强。显然选择TE01模比较有利。这样,一方面测量信号可以主要反映流体电性物理参数的影响,另一方面套管壁及其上附着的油污对TE01膜的作用小,而对杂模有抑制作用。此外,TE01模在圆波导内壁处的切向磁场只有Hz分量,故壁电流只有J分量,套管上的横向接缝对波导中场的影响也比较小,最终通过单腔多模椭圆滤波器选择出TE11工作模式并确定出335MHz的激励电磁波。同轴信号发射/接受(4)端口。完成激励电磁波的发射和检测信号的接受。总之,该无源探头经严密的科学运算和反复的现场实验最终定型其工作模式、激励频率和外型规格l685mm(不含天线)。 、DSP信号处理部分。它是WPRT仪器的核心,主要完成信号的处理、运算和输出。 由于WPRT仪器应用电磁波基本理论,运算复杂,信息量大,速度要求极高。通过DSP和MPU双“芯”工作技术实现了激励电磁波的发射、信号采集、转换、存储、处理和I/O等功能,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采集和转换电路、存储器、MPU、DSP等集成在一块模块上实现一个系统功能。这里应用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MPU为核心,集成各种存储器、控制电路、时钟电路,乃至I/O等功能于一个芯片上完成处理后信号的控制、输出和驱动,该部分上接WPRT的I/O口,下端转化成TPS总线,该总线可满足与油田其它系统仪器的配接连接,完成多参数测试。该部分全称也叫有线摇传短接,英文缩写为WTC,一方面完成向其它仪器寻址,另一方面把其他仪器发送的数据重新编码,驱动后通过电缆依次送到地面数控系统。在实际使用时,WPRT模块可以直接和其它各参数仪器并接在总线(TPS)上,当WTC对仪器寻址时,所发出的地址信号被所有并接的仪器接收,而只有地址相同的哪支仪器响应,将数据通过仪器总线发送到WTC。另一部分是以DSP为核心,用DSP技术实现了激励电磁波的发射、信号采集、转换、存储、运算、处理和I/O等,为雷达探头发射激励信号并检测与持水率有关的频率和相位信号,经内核运算处理(内装入WPRT数据处理软件)后将持水率量值送给DSP。两部分的优化组合把系统算法与芯片结构有机地整和成为系统模块(SoM)。原理框图见图1中的、DSPMODEL部分。 由于电磁波基本理论的复杂性,理论计算与正演模拟都是建立在近似基础上的.从而设计了雷达数据处理软件进行WPRT数据处理,并研制适合WPRT特点的专用数据处理软件.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及数据处理软件在DSP中应用将更有利于WPRT关于持水率测量结果的解释。 随着基本理论、仪器、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可及时通过该仪器的网络借口,更新其软件的更新版本。变换算法,WPRT仪器可在地质、水利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部分是WPRT仪器的输入/输出接口。完成井下和地面仪的信号传输通讯,井下仪器的供电和信号分离。由于目前测试井井下仪器大部分是摇传七参数或与DLL-、DLL-相兼容的进口仪器。这种仪器的技术含量很高,一次下井可同时测得一口井中地层的多个参数,且各参数相关性好,时效性强,不存在多参数多次测量容易产生的深度误差,有利于该测井资料的准确解释。我们整和了电缆总线(CBS)技术并兼容其总线协议。该协议是指在仪器总线上采集单片机与下部各参数测量仪器总线接口之间的数据交换约定,仪器总线上的上位机发出的串行数据为不归零码,共11位,它包括一个起始位,8位数据一个奇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8位数据中,低四位为仪器地位,最高位为1,代表地址标志,其余三位为零见图10。WPRT仪器信号(信号波形见图6、7、8、9)通过接口,经电缆送到地面系统的安全开关,在主机的控制下经过接线控制、数据采集接口,送到主机,同时汇同深度系统及地面其它外设的数据,经过数据采集面板送主机处理。地面仪在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完成多道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记录和输出。主机发出的命令经过数据采集接口、接线控制、电缆送至井下,控制下井仪工作。同时该部分也负责完成对井下仪器的供电、信号分离和电源管理,保证系统可靠工作,见图1中的、WPRTI/0MODEL部分。5)WPRT仪器指标 1)测量原油含水率范围:0100; 2)平均灵敏度:1mv/1含水率; 3)重复性误差:0.2含水率; 4)精度:0.5含水率; 5)适用温度范围:-2585、-45125、-55175; 6)供电电压范围:3640VDC/100MA; 7)仪器总成外观尺寸:261000mm、36850mm、38800mm; 2.6附图说明(略)水分、湿度传感器系列专利技术(168元/全套)1、CN00203997.4 一种在线式物料水分传感器壳体2、CN00212739.3 自动擦除式油中水分传感器3、CN00233573.5 新型土壤水分测量传感器4、CN00240673.X 湿度传感器5、CN00256856.X 电子尿裤防渗漏湿度传感器6、CN00261726.9 湿度传感器7、CN00804898.3 绝对湿度传感器8、CN00814589.X 绝对湿度传感器9、CN01106609.1 固体粉粒状物料水分电导式传感器10、CN01117856.6 湿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11、CN01119874.5 电容类型的湿度传感器及其生产方法12、CN01128399.8 仓储用温湿度传感器及测量系统13、CN01136489.0 湿度传感器14、CN01142045.6 具有温湿度补偿功能的微偏二甲肼气体传感器的制造方法15、CN01221173.7 电容式水分测定仪的扦插式传感器16、CN01258742.7 衣物湿度传感器17、CN01819268.8 热辐射湿度传感器和使用其的炊具以及用于控制炊具的方法18、CN02120042.4 带湿度传感器的微波炉19、CN02123302.0 聚合物型的湿度传感器20、CN02136011.1 纸张湿度传感器及其应用21、CN02148067.2 集成温湿度大气压力传感器芯片22、CN02153756.9 不受杂质影响的容性脉冲数字三端式土壤湿度传感器23、CN02229292.6 一种湿度传感器24、CN02245600.7 开关式土壤水分传感器25、CN02800644.5 湿度传感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26、CN03104787.4 微型电阻型湿度传感器芯片、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27、CN03104846.3 微波炉湿度传感器的电源控制电路28、CN03107340.9 带有钝化层的电容型湿度传感器29、CN03123358.9 微波炉的相对湿度传感器控制电路及其烹调控制方法30、CN03123359.7 微波炉用湿度传感器31、CN03131858.4 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32、CN03131859.2 微型湿度传感器33、CN03204218.3 新型智能温湿度传感器34、CN03204370.8 插入式原油水分传感器35、CN03218839.0 新型湿度传感器36、CN03228208.7 高空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37、CN03800112.8 湿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和装置及具有可校准湿度传感器的传感装置38、CN03803070.5 具有湿度传感器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39、CN03814743.2 用于测定毛发水分的定向耦合传感器40、CN86102535 金属一氧化铝一硅结构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41、CN86202206 测量土壤水分的电阻式组合传感器42、CN87200289 插入式水分仪传感器43、CN87213909 片状物水分检测传感器44、CN88203648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45、CN88214250.X 玉米水分仪微波传感器测头46、CN89101695.3 光纤湿度传感器47、CN89205591.X 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48、CN90224139.7 电容式有机膜湿度传感器49、CN91107172.5 一种用于检测微量水分的-三氧化二铝绝对湿度传感器50、CN92100875.9 纸基湿度传感器51、CN92223594.5 能报警带湿度传感器的尿布52、CN92225951.8 电容式水分传感器53、CN92227179.8 宽量限电解式气体湿度传感器54、CN92231465.9 采样管(杆)插入式水分仪传感器55、CN93202241.3 干式数字温湿度传感器56、CN93237319.4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57、CN93241067.7 一种陶瓷湿度传感器58、CN94248018.X 二线制温湿度复合传感器59、CN95107063.0 微波炉湿度逸出控制方法及具有根据该方法湿度传感器控制的微波炉60、CN95116368.X 控制微波炉中湿度传感器的读数时间的方法61、CN95116369.8 控制微波炉中湿度传感器的读数时间的方法62、CN95191843.5 湿度传感器63、CN95239074.4 湿度和水分传感器的线绕电容64、CN96106897.3 复合型湿度传感器湿敏元件65、CN96206614.1 气体湿度传感器66、CN97107834.3 固体材料湿度传感器67、CN97190256.9 湿度传感器68、CN97229468.6 粮食水分在线检测杯式传感器总成69、CN98121842.3 一种湿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70、CN98202948.9 温湿度传感器71、CN98810916.6 水分传感器72、CN99103127.X 无机高温树脂湿敏元件与数字湿度传感器73、CN99230792.9 一种湿度传感器74、CN200310105949.X 一种介电频差式土壤水分传感器75、CN200320104841.4 微波棉花湿度测量传感器76、CN200320109810.8 一种土壤水分传感器77、CN200320110710.7 可作分层土壤水分测量的平行三探针传感器探头装置78、CN200410017966.2 钨酸锌湿度传感器件的制造方法79、CN200410019677.6 除湿器的湿度传感器设置构造80、CN200410044163.6 单片式压电铁电晶体多功能露点湿度传感器81、CN200410066206.0 带重量补偿的电容式种子水分在线传感器82、CN200420030416.X 小型油中水分传感器83、CN200420047603.9 高空气象探测湿度传感器84、CN200420058573.1 植株近地小气候温湿度传感器85、CN200480023022.4用于湿度传感器的聚电解质组合物、聚电解质油墨以及通过喷墨印刷制备用于传感器的聚电解质膜的方法86、CN200510011677.6 二维光子晶体湿度传感器及其实现方法和制备方法87、CN200510037809.2 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88、CN200510038023.2 CMOS工艺兼容的相对湿度传感器89、CN200510041258.7 电容式土壤湿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90、CN200510041392.7 阻抗式土壤水分传感器及其制作工艺91、CN200510056382.0 湿度传感器9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