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气体的压强教案 苏科版 (2).doc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气体的压强教案 苏科版 (2).doc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气体的压强教案 苏科版 (2).doc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气体的压强教案 苏科版 (2).doc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气体的压强教案 苏科版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3气体的压强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的值。3、通过观察和探究,形成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能够用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值教学难点: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设计教具准备:易拉罐 酒精灯 铁架台 注射器 弹簧测立计等教案实施过程:(一) 预习作业的展示与交流:1、压强的计算公式: ;液体对容器 和 有压强,液体 有压强。2、由于地球周围包围着厚厚的一层大气,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叫做 ,简称 。3、1654年,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4、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他测出的大气压值约为 pa,相当于 cm水银柱对底部产生的压强,人们把这一数值称为1标准大气压。(二)巩固重点、突破难点(一)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思考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内部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气体也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性,气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实验按课本图10-16组装实验器材:(1)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2)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3)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现象: 。 说明: 。活动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和体验大气压强。阅读“读一读”: 实验(在德国马德堡市做的)成功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如:1 ; 2 。总结11.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向 都有 .2.历史上最著名的演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二)估测大气压的值 器材 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实验原理 。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读出注射器筒上标注的容积v 。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表达式为: 。(4)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实验数据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f/n注射器的容积v/cm3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cm活塞的横截面积s/cm2大气压强的值p/pa讨论(1)注射器内气体有部分残留,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2)注射器活塞与筒壁有较大摩擦,可造成测量结果 (偏大或偏小),可采取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带来的误差? ;(3)该实验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原因还可能有哪些? 。拓展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标准大气压= 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 _pa。总结2 1. 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 实验.2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约等于 pa.(三)气压计了解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三)反馈练习,总结提升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 )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 b橡皮管有吸引力c手对橡皮管有压力 d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2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3用嘴吸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因是_ 。4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 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为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超过其量程,应该注意选择量程比较 的测力计和选择活塞面积比较 的注射器(均选填“大”或“小”)。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p=_ _。 (四)作业课堂作业纸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变化,知道高压锅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简单解释飞机如何获得升力。3、通过观察和探究,形成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气球 纸片 硬币等教案实施过程:(一) 预习作业的展示与交流:大气压的变化思考(1)大气压是不是永远不变呢?它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大气压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自学教材“大气压的变化”,并参照下图,完成下面问题。总结11.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2.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说来,晴天比阴天 ;夏天比冬天 。3. 大气压的变化还会引起 等自然现象。拓展在海拔2000m范围内,高度每增加12m,大气压下降133pa。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的关系”1.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 ;气压越小,沸点 。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2.完成图10-20实验,想一想,这是为什么?【问题2】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的压强与流速大小有什么关系呢?展示使用自己制作的漏斗吹乒乓球实验活动10.8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1) 按照图10-21a所示,把纸条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起,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 按照图10-21b所示,把气球悬挂起来,向气球的一侧吹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3)(3)按照图10-21c所示,你能把气球吹入盘中么?应当如何吹?方法: ;总结21通常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称为 。2 流体压强与 有关。流速越大,压强 ;流速越小,压强 。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阅读生活物理社会_“飞机的升力从何而来”观察图10-23并解释:飞机机翼的形状是: 表面平直, 表面呈弧形凸起,当飞机加速前进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 (选填“大或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 (选填“大或小”),这样,“飞机机翼”受到一个向 (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即获得向上的升力。(二)巩固重点、突破难点例1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 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水压的作用例2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例3根据关系在如图所示的三根细管中画出液面的大致高度例4探究的的关系:如图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问用力吹气;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右图是小丽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她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 车子下方空气的,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 车子下方气体的,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 车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反馈练习,总结提升1、如图是高压锅的结构示意图,锅盖紧扣在锅体上,盖上装有一金属管作排气孔,金属管上方倒扣一个像砝码一样的重锤起限压作用当锅内蒸汽压强过大时,蒸汽顶起限压阀,通过金属管向外排气 (1) 高压锅煮饭熟得快,原因是:_(2) 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为了提高锅内蒸煮时的温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适当减小锅内容积 b适当增大排气管的直径 c适当增大限压阀的质量 d适当增大火力蒸煮(3)现测得限压阀的质量是100g,排气孔截面积约为8mm2。 这个压力锅正常工作时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多少倍? 2、如图所示的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看到管中的液面比管中的液面_,这说明处的压强比处的压强_,而处的横截面积小,水流速显然比的_ 3、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