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2016年4月27日第卷 ( 阅读题,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逆商:幸福者的必备 智商iq和情商eq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又流行一个新概念aq,它是adversicy quo-tient的缩写,指人们面对逆境的反应能力,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通常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iq、eq和aq并称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等于20%的iq加80%的eq和aq,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说法毫不夸张。 逆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情商的一部分,但由于它在人生事业成功中的特殊地位,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了“逆商”这一概念。他认为逆商包括四部分: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控制感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主观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控制感强的人会尽力改变环境,控制感弱的人则只会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起因和责任归属指造成我们陷入困境的原因。高逆商者往往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并愿意承担一切责任,积极采取有效行动,痛定思痛,在跌倒处尽快爬起来。影响范围指困境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面有多大。高逆商者通常能够将某方面逆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他们不会因为工作中的逆境而影响家庭生活。持续时间指我们主观上认为逆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持续的时间。逆商高者往往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逆商低者则会认为逆境将长时间持续,他们甚至会因此丧失努力改变的希望。 例如,被领导批评恐怕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挫折。但是,同样的打击,逆商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逆商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逆商高的人会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逆商低的人则会怨天尤人,哀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智商、情商和逆商这3q在整个人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情况下,三者的重要性不同。有人认为,20岁前,智商显得最重要,情商和逆商作用一般;2030岁,智商作用一般,情商很重要;3040岁,智商作用一般,情商最重要,逆商很重要;40岁以上,智商作用一般,情商很重要,逆商最重要。可见,除了在校学习期间,在我们大部分人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和逆商。情商让我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智商和情商共同帮助我们一步步迈向自己的目标;逆商让我们在摔倒时用最快的速度爬起来继续前进。这三者,少了谁恐怕都很难幸福。 有言道:成功没有尽头,生活没有尽头,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当你完全懂得了“成功永远没有尽头”这句话的含义时,幸福的生活也就向你绽开了她迷人的笑容。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2年第8期)1下列对逆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逆商即aq(adversicy quo-tient),指人们面对逆境的反应方式,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通常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b逆商是人们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逆商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情商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获取成功既要有iq,又要有eq和aq。c逆商主要表现在对被领导批评的反应上,逆商高的人被批评时产生的挫折感低,逆商低的人被批评时产生的挫折感强烈。d逆商的概念是由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他将逆商分为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四部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控制感强弱不同的人在对周围环境的主观控制能力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会尽力改变环境,而有的只会逆来顺受,听天由命。b影响范围指困境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面的大小,高逆商者通常能够消除某方面逆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他们不会因为工作中的逆境而影响家庭生活。c逆商低的人往往不能很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他们在承担责任以及采取有效行动上往往不积极。d对待困境,逆商低的人会认为逆境将长时间持续,由此甚至会丧失努力改变的希望,而逆商高的人往往相信困难很快就会过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逆商的规律来看,挫折感低的人需要提高挫折感才能应对逆境,挫折感强的人则要降低挫折感,以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b智商、情商和逆商这3q在整个人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我们大部分人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和逆商。c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对我们的考验没有尽头,在艰苦奋斗后我们所得到的收获和喜悦也没有尽头。只要提高逆商,提高我们面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我们就一定会收获幸福。d保罗斯托茨认为逆商包括四部分,在这几个方面,逆商高的人面对逆境都会从积极方面思考和行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幕 / 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b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从事 / 令狐楚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c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 / 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d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从事 / 令狐楚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关,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b古代男子15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15岁左右的年纪。c古代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自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多以年号纪年。如文中的“开成二年”“会昌二年”“大中初”均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d“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指降级。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b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过陈琳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陈琳:三国时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之一。被曹操任命为掌书记,重要的军国书檄,多出其手。 石麟:石麒麟,墓道前的陈列品。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西。 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9本诗是咏怀古迹之作,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伤身世,作者将自己与古人作了哪些对 比,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杜甫登高中有一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这一联是“_,_”。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做答案。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教 父赵 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的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 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便去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 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 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 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 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 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来了脾气。旁边正好有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鱼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 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 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开篇描写了北方城市里的教堂、钟楼和修女,营造了浓浓的宗教氛围,属于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b“我”生活在这座北方城市里,小说以“我”的见闻串联情节,内容更加紧凑,更具有真实感。c神父待人谦恭、和善,虽然觊觎外公的大衣,但事后又幡然悔悟,所以得到了外公的原谅。d两个舅舅一直对教父言听计从,外公“遇难”后,舅舅们不知所措,这是神父阴谋得逞的原因。e小说以外公的叹息结尾,临终微弱的声音却展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给读者心灵以巨大的震撼。(2)小说结尾外公突然活着回来,出人意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匠心?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3)小说中外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4)小说题为“教父”,但写外公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有些唏嘘。他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孤寂”。 梅小璈说,虽然上世纪 60年代初,父亲尚不足花甲之年,可他心知肚明,属于他的那个“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时代已经逝去了。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据梅小璈说,现在他家还能找到父亲当年抄写俄文单词的小本。在苏联法学教材上,还有父亲留下的铅笔批注。 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这是法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显然,这一切已不合时宜。“文革”中,梅汝璈在一份“检查”里写道:“我实际上只是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而已。” “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 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充盈其间的,不是这个人的赤子情怀和渊博学识,而是一个随“形势”沉浮的抽象指称。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 但梅汝璈注定名垂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当日,中央日报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 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者2人。今天,由梅汝璈亲属捐赠的东京审判判决书底稿和梅汝璈当时身穿的法袍,已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相关联接:(1)东京审判中,一些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甚至有人主张以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无罪释放25名战犯。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主张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必须处以死刑,并全力争取将几个侵华首恶判决死刑。最后,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绞刑架!(2)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意识形态操纵,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屠杀。当时梅汝璈写的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遭到了莫须有的指责,被扣上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战争报复”的帽子,还有人甚至从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责该文章夸耀侵略者的勇猛,为军国主义张目,近乎“汉奸”、“卖国贼”。(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面对新中国“苏联式”的学科建制和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学保留法律系,且只讲授苏联社会主义法学的现实,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b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法学观念是以孟德斯鸠理论为基础,由杰斐逊等人在实践中完善的。曾在美国留学的梅汝璈曾执着坚持这些法学信念。c以季羡林等人的遭遇为参考,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但是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这使他遭受了精神的孤寂。d梅汝璈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的态度,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但是在一些历史时期,梅汝璈的观点和作品被误解和曲解。e在长达两年半、人类司法史上规模罕见的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孤军奋战,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分别处以相应的惩罚。(2)文章首段介绍梅小璈对父亲的回忆和评价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作为一位法官,梅汝璈在东京审判中表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4)本文的题目“孤寂的大法袍”有怎样的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第卷 (表达题,共80分)5、 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因小孩哭闹而手绘致歉卡送给邻居,是时代文明的展示。这种发自内心的展示不做作,是 的愧疚感的自然迸发,是多年沉淀的个人素养助推的结果。我在一些地方说过,历史学可能并不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历史学不仅需要史料,而且需要还原历史时空,需要知人论世,需要 。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父母将自己认为是最好的给孩子,剥夺了孩子培养自己独立判断能力的机会;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之所以会有抵触心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在 。a以己度人 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 b以己度人 设身处地 推己及人c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 以己度人 d设身处地 推己及人 以己度人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乡贤文化作为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更是探寻文化血脉、弘扬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b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了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c随着成渝高铁的调试运行,不少资阳市民纷纷利用国庆假期,与家人一起前往成渝高铁资阳站参观游览,目睹其风采和资阳发展的美好前景。d春节期间,网上热传一篇一个上海女孩跟随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在见到男方家庭准备的第一顿饭后便提出与男友分手,并以最快速度返回上海。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广大的诗歌需求,甚至有一种诗歌崇拜的氛围,在其背后,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心灵市场。 , , 。 , , 。而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境界也就是心灵层次,从而不断自我超越,最终达到安心而诗歌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心灵的学习或者说学问好的诗歌作品能让他人读了以后感到动心而这一点,也许正是当代人最需要和最渴求的体验诗中情感,领悟诗中意境,同样达到安心的效果诗歌的起源是感于心动于情,其过程是从心出发,用心写作,也可以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a b c d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要养成道德的勇气,必定要有两个先决条件, ,第二是体魄的雄健。就第一个条件说,一个人有无作为,先要看他的天性是否敦厚。不要说看人能否担当国家大事,就是我们结交朋友,也要先认定他天性是敦厚还是凉薄。 ,则体力与胆量关系,实在密切极了。体力好的人不一定胆子大;体力差的人却常常易于胆子小。具备这两个先决条件,然后才可以谈 。17下图是o2o(即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图,请根据图示概述这一模式,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80字以内)(6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块普通的石头,每一处平凡的花草,都有着迷人的故事、独特的美丽,它等待着你用发现的眼光去亲近、去解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生命由此觉醒,人生走向深邃 请以“蓦然发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生动的细节描写;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答案 1.c (主要表现错,从原文看,作者只是列举一个事例,意在说明逆智商高低不同的人的抗挫折能力。 )2.b ( 能够消除错,应是能够将某方面逆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降至最小程度。 )3.d (a挫折感低的人需要提高挫折感才能应对逆境错,挫折感低的人应是逆商高的人,无需提高挫折感。b而在我们大部分人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和逆商。错,应为除了在校学习期间,在我们大部分人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和逆商。c“只要”“就一定”太绝对。)4. a5b应该是20岁,女子15岁成年称“及笄”。6a 李商隐在令狐楚麾下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7(1)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品行不端。(“卒”“以”“无行”各1分,整体大意2分。)(2)第二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多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不理睬他。(“明年”“启”“省”各1分,整体大意2分。)8. 颈联描绘了一幅荒凉寥落的景象。(1分)前句写眼前实景,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冷落萧条(1分);后句写联想之景,曾经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了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1分)整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2分)9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1分)同样有着盖世超群之才,陈琳遇到曹操那样一位豁达大度、爱惜才士的主帅,而自己却生不逢时、徒留羡叹;(2分)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1分)陈琳“青史遗文”,文章名传后世,而诗人自己“今日飘蓬”,甚至有弃文就武、持剑从军之念。(2分)10.(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1.(1)选e给3分,选b给2分,选d给1分,选ac不得分。解析:a项表述错误,属于社会环境描写。c选项对神父幡然悔悟的表达不准确,文中没有提及。d选项神父阴谋得逞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神父因贪婪编造了一个“外公受冻”的谎言,这是主要原因;另外舅舅们对他的言听计从和遇事的慌乱,也是他阴谋得逞的一个原因。 (2)从故事情节安排的角度来看,故事的结尾与前文相呼应,增加了小说情节的曲折和波澜,出人意料,引人人胜。(2分)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故事的结尾粉碎了神父的谎言,让我们认清了他的本来面目;外公的临终忏悔则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凸显其形象的高大。(2分)从小说主题表达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结尾歌颂了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深化主题,发人深省。(2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故事情节安排的匠心,可以从情节、人物和主题三个角度来思考。作者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不仅完成了故事的叙述,而且增加了情节的曲折和波澜,对表现人物形象的特征和作品主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信仰虔诚。外公自己信教,还带着家人去教堂做礼拜和弥撒。热爱生活。外公兴趣广泛,不甘于生活的寂寞。宽容大度。外公一生施人恩惠,不求回报,对待神父,宽容大度,堪为楷模。(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小说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呈现外公的形象特点,分别是对待信仰、对待生活和对待他人。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不能只贴标签,要联系文章内容解说,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4) 标题虽为“教父”,但文中的神父只是线索人物、次要人物,外公才是表现小说创作意图的主人公。文中用大量笔墨描写外公的为人行事,有助于突出外公的形象特点,使外公的形象丰满。标题虽为“教父”,但促进神父性格前后发生巨大变化的是外公“死而复生”这一情节,在相对集中的情节中神父的虚伪贪婪的本来面目得以暴露,这样的匠心安排使情节紧凑,行文波澜起伏。标题虽为“教父”,但对外公着墨较多,看似矛盾却能引发人们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神父作为身份上的“教父”与外公作为人生指导意义上的“教父”形成鲜明对比,外公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诠释了“教父”的真正的内涵,主旨深刻。标题虽为“教父”,但对外公着墨较多,这样小说的标题内涵,就有了两层意味:表面上是指文中的神父;深层意味是指外公,外公品德高尚,为人宽容,能给人人生教义上的指导。标题巧妙,一语双关,耐人寻味。以“教父”为标题,而对外公的着墨较多,这样的安排富有对比性,使小说在塑造人物上使用的对比艺术手法更加突出。神父由谦恭和善到贪婪虚伪,神父对外公由情同手足到避而不见,而外公却不计前嫌甚至临终忏悔,在对比中揭示人性的善恶。(任意回答四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12.(1)bd(答b给2分,答 d给3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a项“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表述不准确,原文说到了“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 c项“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表述有误,原文是“他没有受太大的罪”。e项“孤军奋战”不准确,有一些法官支持梅的做法。)(2)这段回忆表现了梅汝璈对自己年轻岁月的追忆,对自己坚持法理信念的追思。通过梅小璈的回忆和评价,引出了梅汝璈所处的处境孤寂。儿子的回忆,使传主的事迹更加真实可信。描写具体鲜活,吸引读者阅读兴趣。(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3)强烈的爱国精神。严惩战犯以慰同胞,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崇尚法理的精神。主张法治时代,先审后斩;依据收集证据审判;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头上。坚持正义的精神。面对其他法官无罪的意见,梅汝璈据理力争,对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给予了相应的审判。(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4)“法袍”是梅汝璈法理信念的象征,“孤寂”表明坚守这种信念的困境。东京审判中,他力排众议,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理为准绳,使战犯得到应有的判决。新中国的学科建制使梅汝璈的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梅汝璈的法理信念只能成为一种追忆。在法理信念失落的“孤寂”中,梅汝璈没有放弃对这种信念的向往,才会更加孤寂。(8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3.c(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思来推想别人的心思;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以己度人,拿自己的心思来衡量或揣度别人。)14.a(b句式杂糅,可删除“理由”或“因为”;c搭配不当,“目睹”与“美好前景”不搭配;d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帖子”)15.c(句阐述诗歌的本质,排在最前,共同阐述诗歌与心灵的关系,共同阐述好的诗歌的作用,得出结论)16. 第一是天性的敦厚;就第二个条件说;如何修养道德的勇气17.o2o模式是实体门店将服务、打折等信息提供给网络平台,消费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挑选并下单,之后凭借平台给出的订单凭证到实体门店提取商品或享受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18. 作文参考立意: 借助提示语,我们可以看出此题旨在唤醒习作者对于生活的觉知和反思。平庸的生活,使得感官逐渐麻木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