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电影银幕上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c属于实像的是d属于虚像的是2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b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c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3对于光学器材成像的性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c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4下列物理现象中:老人用放大镜看书;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太阳灶烧水;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bcd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60b折射角等于4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6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再大一些,应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a焦点以内,且远离焦点b焦点以外,且在焦点附近c焦点以内,且在焦点附近d焦点以外,且远离焦点7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华同学拍照,洗出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a小红和小明离小华的距离相同b小明离小华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c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靠近小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远离小华,再缩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8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9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以外b50 mm以内c略大于50 mmd恰为50 mm10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a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b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11用分度值是1mm的尺子去测量一支铅笔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a7.2mmb0.073dmc0.72cmd7.18mm12教室的宽度大约是()a60mmb60cmc60dmd60m13天文学上的“光年”是()a速度单位b时间单位c长度单位d质量单位14下列各物体中最接近8104m的是()a一张课桌的长度b一支粉笔的长度c一只文具盒的长度d一只乒乓球的直径15你身体上接近50mm长度的部位是()a脚掌的长度b手掌的长度c小手指长度d小腿的长度16几个同学在讨论测量时出现的错误和误差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c只要选择较精确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d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17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0”刻度线,把物体的右边缘所对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当作物体的长度b测量估读时,有人估计大些,有人估计小些c用刻度尺测量时,未能在最小刻度值下面再估计一位数字d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18小萍使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来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测得三个数据为7.48dm、74.80cm、748.0mm,则分度值相同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都不相同二、填空与作图题19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光速将(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筷子斜插入水碗中,在水面外斜着看去,水中的那部分变得向弯折;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这是因为光从中斜射入中时发生了折射20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已知入射光线与玻璃表面的夹角是40,反射线和折射线夹角为95,则反射角是度,折射角是度21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有时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游客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发火灾2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中间的空格填换算的过程)(1)3.8km=m(2)60m=nm(3)24nm=mm(4)50km=m23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b测同一物体长度,其中b尺的分度值是,则:la=cm,lb=cm24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一位同学对物体长度的四次测量中得的数据分别是1.41cm、1.42cm、1.41cm、1.43cm,则此物体的长度为cm25如图秒表读数是26(1)补全图1图的光线,使光路完整(2)在图2中的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3)如图3所示,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的观察口看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路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三、计算题(必须按照规定格式运算和书写,否则不得分!)2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5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8km,则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少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8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个长900m的隧道需要多少时间?29一名同学在参加马拉松长跑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以18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跑了5分钟,这一阶段他一共走了多少米的路程?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电影银幕上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c属于实像的是d属于虚像的是【考点】光的反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比较思想;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故c正确;属于虚像的是,故d错误;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故a错误;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故b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区分2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b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c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专题】实验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2)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距等于像距;正立、等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像特点: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而凸透镜有三种情况,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b【点评】知道并理解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对于光学器材成像的性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c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像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知道在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像距也越大知道实像都是倒立的,可能放大或缩小;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凹透镜成像规律:成缩小的正立的虚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解:a、凸透镜成像时,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a说法正确b、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所以b说法正确c、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的像越大,所以c说法错误d、凸透镜成像时,可以成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也可以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凹透镜成缩小的正立的虚像所以d说法正确故选ab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凹透镜成像特点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要更善于总结4下列物理现象中:老人用放大镜看书;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太阳灶烧水;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即可判断出,用放大镜看书、看谁中的鱼以及水中的筷子变弯都属于光的折射,太阳灶烧水是光的反射【解答】解:根据折射现象可以得出,用放大镜看书、看谁中的鱼以及水中的筷子变弯都属于光的折射,故选项b正确;太阳灶烧水属于光的反射,故a c d 错误故选b【点评】会准确判断出折射现象,会区分出光的反射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60b折射角等于4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首先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及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其次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内容【解答】解:根据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水平方向的直线nn为法线,竖直方向的直线mm为界面;由图中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60可知,入射角为60,则反射角也为60由图可知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9050=40,所以折射角为40光从空气斜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mm的右边是玻璃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光路图的解析,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从而确定反射面和法线6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再大一些,应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a焦点以内,且远离焦点b焦点以外,且在焦点附近c焦点以内,且在焦点附近d焦点以外,且远离焦点【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解答】解: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物体一定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要使透过放大镜看到物体的像越大,物距越大,所以物体越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故选c【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在凸透镜成像中经常用到,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区分掌握7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华同学拍照,洗出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a小红和小明离小华的距离相同b小明离小华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c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靠近小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先远离小华,再缩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考点】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解答】解:a、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华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华同学的距离远;故a错;b、照相时,小明离小华的距离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错;c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像要变小,小明要远离小华,镜头要往后缩,即再缩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只要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掌握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便可以解决此题8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2016届中考的热点9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以外b50 mm以内c略大于50 mmd恰为50 m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照相机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并且照相机工作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因此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而像距必须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此时焦距为50mm,所以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即像距应略大于50mm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当物体离凸透镜无限远时,像在焦点附近,像和凸透镜的距离略大于一倍焦距10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a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b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刻度尺使用规则:首先要了解刻度尺:量程是多少;零刻度是否磨损;分度值是多少;使用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答】解:a、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线是否磨损,已经磨损的,应该从其它刻度量起,然后减去前面的刻度作为物体的长度,此说法错误;b、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此说法正确;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此说法正确;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没有单位数字无意义,此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刻度尺是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基本测量工具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1用分度值是1mm的尺子去测量一支铅笔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a7.2mmb0.073dmc0.72cmd7.18m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记录结果时应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二位是分度值所在的单位【解答】解:a、7.2m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mm故a正确;b、0.073dm=7.3m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mm故b正确;c、0.72cm=7.2m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mm故c正确;d、7.18m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0.1mm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度值的意义,关键是知道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对应于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单位12教室的宽度大约是()a60mmb60cmc60dmd60m【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题【分析】对教室的宽度进行正确的估测,利用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选出符合条件的选项【解答】解:教室的宽度约6m,6m=60dm=600cm=6000mm,只有选项c符合要求故选c【点评】这种题型首先用m做单位作出准确估测,再利用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四个选择项长度一般相差十倍左右,不会影响你估测时的微小偏差当然,要求你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动脑思考13天文学上的“光年”是()a速度单位b时间单位c长度单位d质量单位【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应用题【分析】宇宙中恒星间的距离都非常大,为了表达起来方便一些,天文学家使用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光年,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解答】解: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3108m/s3600s24365=9.46081015m=9.46081012k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由于在生活中我们很少用到这个单位,所以很多学生看到光后面有个年,就误认为它是个时间单位14下列各物体中最接近8104m的是()a一张课桌的长度b一支粉笔的长度c一只文具盒的长度d一只乒乓球的直径【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题【分析】我们在生活中很少使用微米这个长度单位,对它比较陌生,所以我们应先将长度单位微米算成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或毫米,然后再进行判断【解答】解: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m, 所以 8104m=80mm=8cma、一张课桌的长度应该是1m左右;b、一支粉笔的长度大约是8cm左右;c、一只文具盒的长度应该是25cm左右;d、一只乒乓球的直径是4cm故选 b【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15你身体上接近50mm长度的部位是()a脚掌的长度b手掌的长度c小手指长度d小腿的长度【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将50mm换算成我们最熟悉的厘米作单位,更容易进行判断,必要时借助文具盒里的直尺或三角板定能解决【解答】解:50mm=5cm,这是一个比较容易估测的长度,与身体的对应部位比较,abd都明显长于5cm,最接近的答案应该是小手指的长度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一般将不易估测的单位先换算到我们更熟悉的、易于估测的单位,这样会提高估测的准确度16几个同学在讨论测量时出现的错误和误差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c只要选择较精确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d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正确做法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刻度尺的原因、由于人在估读时造成的误差等;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精密仪器测量等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解答】解: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b、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b错误;c、选用精密测量工具只能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d、测量中的误差是可以避免的,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17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0”刻度线,把物体的右边缘所对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当作物体的长度b测量估读时,有人估计大些,有人估计小些c用刻度尺测量时,未能在最小刻度值下面再估计一位数字d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定性思想;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是由测量工具不够精密、测量方法不够科学等因素引起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2)错误是由于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或读数方法不正确而造成的【解答】解:a、物体左边缘没有对准零刻度时,读数时应该用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减去左边缘对应刻度,而直接读数是由于测量者的失误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b、记录长度测量结果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估读时,有人估计大些,有人估计小些,这是误差;c、记录长度测量结果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没有估读,数据是错误的,不是误差;d、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尺垂直,如果不垂直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8小萍使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来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测得三个数据为7.48dm、74.80cm、748.0mm,则分度值相同是()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都不相同【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值,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解答】解:甲:对于“7.48dm”,“4”对应的单位是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乙:对于“74.80cm”,“8”对应的单位是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丙:对于“748.0mm”,“8”对应的单位是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分度值相同的是乙和丙,故b正确故选b【点评】个正确的长度测量值,包括两部分:准确值和估读值其中,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二、填空与作图题19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光速将变快(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筷子斜插入水碗中,在水面外斜着看去,水中的那部分变得向上弯折;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所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光速将变快;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像是筷子的虚像;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这是由于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光造成的故答案为:变快;上;浅;水; 空气【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已知入射光线与玻璃表面的夹角是40,反射线和折射线夹角为95,则反射角是50度,折射角是35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4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算出入射角,也就知道反射角的度数,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95,再根据折射角等于180减去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和反射角【解答】解: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40,所以入射角为:9040=50,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50,因为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等于95,故折射角为:1809550=35故答案为:50;35【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此类型问题的关键是牢记反射定律内容和折射定律内容21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有时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游客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火灾【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后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茂密的树叶间的空隙相当于小孔,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地上形成太阳的实像,即明亮的光斑;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光可看做是平行光,当太阳光射到凸透镜上时被会聚成又小又亮的光斑,这个又小又亮的光斑即是凸透镜的焦点;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故答案为:光沿直线传播;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会聚【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以及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等知识的灵活运用,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注意认真审题2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中间的空格填换算的过程)(1)3.8km=3.8103=3800m(2)60m=60103nm=6104nm(3)24nm=24106mm=2.4105mm(4)50km=50109m=51010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m=1012nm进行换算【解答】解:(1)因为1km=103m,所以3.8km=3.8103m=3800m; (2)因为1m=103nm,所以60m=60103nm=6104nm; (3)因为1nm=106mm,所以24nm=24106mm=2.4105mm; (4)因为1km=109m,所以50km=50109m=51010m故答案为:(1)3.8103;3800;(2)60103nm;6104;(3)24106mm;2.4105;(4)50109m;51010【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23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b测同一物体长度,其中b尺的分度值是1mm,则:la=2.2cm,lb=2.20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a刻度尺最小刻度值为1cm;物体起始端在7.0cm处,末端在9.2cm处,所以物体长度为l=9.2cm7.0cm=2.2cm;(2)图示b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在7.00cm处,末端在9.20cm处,所以物体长度为l=9.20cm7.00cm=2.20cm故答案为:1mm;2.2;2.20【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4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一位同学对物体长度的四次测量中得的数据分别是1.41cm、1.42cm、1.41cm、1.43cm,则此物体的长度为1.42cm【考点】长度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分析】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算出四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来减小误差【解答】解: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物体的长度=1.42cm在求平均值时,若出现除不尽的情况,并不是小数点后的小数点位数越多越好,而是保留和题目给出数据的小数点位数相同故答案为:刻度尺;1.42【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考查刻度尺的用途;二是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25如图秒表读数是4min42s【考点】时间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4”和“5”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42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2s,即秒表的读数为4min42s故答案为:4min42s【点评】在日常生活、物理实验和体育活动中经常使用秒表、停表等,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6(1)补全图1图的光线,使光路完整(2)在图2中的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3)如图3所示,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的观察口看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路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2)根据凸透镜起汇聚作用,凹透镜起发散作用,选择合适的透镜(3)根据光是从空气进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像比实物的位置偏高;首先确定光的入射点;画入射光线,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