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1.所有题目都须在答卷纸上(英语、化学、政治、历史选择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答卷纸最左侧),英语、化学、政治、历史的考试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答卷纸上答客观题(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涂在相应的位置,英语、化学、政治、历史选择题均答在答题卡上,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答案时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不要擦破,保持答题卡清洁,不要折叠、弄破,不能任意涂画或作标记;4.答卷纸上答主观题(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若修改答案,用笔划去或用橡皮擦去,不能用涂改液、修正带等。第一部分 基础运用(25分)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推心(zh) 腹 (jn)_透 寂(m ) 自x 2下面句子中有4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经典作品的特点是“奈读”,每读一遍都有可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季羡林是学者,他的文章集毕身治学的体会,自有过来人的甘苦,诚垦而平实;罗吉尔是思维学家、学者,他阐述问题深入浅出,充满智慧;罗家伦是教育家、学者,他分析问题严紧,富有趣味;培根算是言论家,他惜字如金,语句像格言。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 )(5)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6)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7) ,人杰地灵。(集句联)(8)古代诗歌中写到“风”字的诗句不少,请写出1句。 。4选出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2分)( )a.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b.可是我心中总像是缺点什么。c.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d.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5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老师在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专题交流”活动。结合你了解的本书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5分)(1)我认为 (填作者)笔下的汤姆索亚是一个_的孩子,因为:_ (举一实例)。(2)啊呀,这女孩长得可真漂亮,一双可爱的蓝眼睛上闪动着长长的睫毛,一对金黄色头发编成的长辫子在身后晃荡,白色的衬衫扎在宽松的绣花长裤里,显得格外整洁动人。我们刚刚在战场上获得大胜的大将军汤姆心想,像这样的美人,一定属于我这样的英雄。这段话描写的人是谁?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5分)阅读幼时记趣完成610题。(14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6下面各项斜体字的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两项是(4分) ( )( )badce 何不试之以足 先自度其足 徐喷以烟 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时有物外之趣 见藐小微物 至之市拔山倒树而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7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观之正浓”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项为之强b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c反归取之(郑人买履)d驱之别院 8摘出文中的一个被动句。(2分)_9读了本文,你知道作者幼时的乐趣来自哪里吗?(不超过10个字)(2分)_ _ _ _ 10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两句画线句的翻译。(4分)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1)方北面而持其驾。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阅读十三岁的际遇完成1113题。(6分)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一张一张细细地读那些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重温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幽曲径,我喜欢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尽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11.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一句中两个“读”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3分) 12. 品读选文结尾处的诗句,作者强调的是哪一句,请抄录下来并谈谈你的理解。(3分) 阅读文章,完成1710题。(15分) 时 光 冯骥才 (1)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2)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3)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4)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刻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5)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 (6)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7)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8)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9)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10)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11)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12)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13)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13从文中看,北宋天王木雕像保存了哪些“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4分)_ 14从下文中找出与第2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2分)_ 15仿照下面例句造句。(2分)“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16面对宋代天王像的瞪视,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但结尾处却又说:“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如何理解这两处看似矛盾的内容? (4分)_ 17综观全文,作者对“时光”有怎样的看法?请分条阐述。(3分) 第三部分 作文(40分)18.请你以“心中那道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有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感悟;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答题卷第一部分1、 2、错 字改 正3(1) (2) ( )(3) (4) ( )(5) (6) (7) (8) 4、( )5、(1) _ (2) 第二部分6、( )7、( )8、 9、 _ _10、(1) _(2) 11、 _ 12、 _ _13、 _ _14、 _ _15、 _ _16、 _ _17、 _ _第三部分 18.请你以“心中那道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有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感悟;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心中那道风景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1-3答案略4.d5.(1)提示:作者马克.吐温,前面可以填上“正直、勇敢、真诚”等他的优秀品质,还可以填“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成长中等内容,后面填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相关情节。(2)艾美劳伦斯6.de7.b8.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9细心观察,奇特想像10(1)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 (2)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关键词方、北面、持、驾、此、者、善、而,各0.5分,)11.判断不一样,(1分)第一个“读”书,是指看书。(1分)第二个“读”人,不光用眼睛观察,更要用心感悟、思考。(1分)12.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或我是不系之舟,(1分)表达不沉迷于享乐,在北大孜孜以求为了更多收获,更大成就;不停留于北大,将向更高更远处努力。(2分)13.无名雕工的传神的本领和非凡的才气、阳刚之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4分) 14呼应的句子: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2分)15略(2分)16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是因为反思自己这一年的时光,觉得自己一年里把许多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