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案七篇.doc_第1页
《珍珠鸟》教案七篇.doc_第2页
《珍珠鸟》教案七篇.doc_第3页
《珍珠鸟》教案七篇.doc_第4页
《珍珠鸟》教案七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珍珠鸟教案七篇 篇一:初中语文珍珠鸟教案 课型:阅读课 教学思路:美读熏陶探究说话品味领悟创作运用教学目的: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人鸟和谐相处,相互信赖 2、领悟“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3、激发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品位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教学难点: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 教学准备:珍珠鸟的图片和一曲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音乐,了解珍珠鸟的习性。 二、课文美读 1、自由诵读要求读的准确流畅 2、接力赛读要求读的字正腔圆 3、选点精读要求读的有情有景 三、合作探究 4、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你能用简洁语言概括吗? 5、作者对小鸟的神态、动作描写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你喜欢这些句子吗?说说看,谁说的多,用句式:我喜欢,是因为。说话 6、“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样照顾它的?你能把与之相关的语句说出来吗?小鸟还怕我吗?说出相关的语句? 7、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8、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四、阅读视角 补充几则相关的材料,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 五创作天地 篇二:珍珠鸟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掌握常用的短语。 2、了解珍珠鸟与“我”相处过程中的变化,把握课文内容。 3、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习浏览,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关键语句,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 2、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要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二、学习重点: 1、识记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掌握常用的短语。 2、了解珍珠鸟与“我”相处过程中的变化,把握课文内容。 三、学习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通过预习,请问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哪一个主题?(同学们明确“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动物,她是一种鸟,叫做珍珠鸟。(板书题目) (二)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是一篇历史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花的勇气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作品挑山工花脸等已经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这篇冯骥才的珍珠鸟,这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头”起得“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全文是短小、精炼、细腻而又酣畅。 (三)结合字词积累,检查预习情况: 1、齐读生字词。 2、请同学对重点生词、短语释义。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 (四)浏览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问题设置: 1、作者和他的珍珠鸟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找出本课的中心句。 学生交流、明确。 (五)精读课文,感受人鸟相依的美好境界。 问题设置: 1、说说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2、珍珠鸟和作者之间怎样一步一步亲近起来的。 3、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4、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篇三:珍珠鸟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积累描绘珍珠鸟的词语、句子。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珍珠鸟的图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 二、品读课文 学生先自由朗读全文,解决本课的生字词,教师强调几个字词。冰心曾经评价说珍珠鸟是一篇光彩照人的散文,那么它到底光彩照人在哪儿呢? (一)光彩照人的珍珠鸟 学生仔细阅读全文:(1)找出文中描写珍珠鸟光彩照人的语句,并简要概括其特点(2)教师请几名同学朗读,并适时指导朗读 (二)光彩照人的情感 找出文中描写作者照顾珍珠鸟的句子,并分析珍珠鸟信赖作者的原因。 (三)光彩照人的首尾 1.学生齐读开头,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真好”的的精妙,并体会“好、鸟、草、巢”的押韵。 2.学生齐读结尾,体会深澈的哲理,并进行仿写“信赖,往往_” 篇四:初一语文下册珍珠鸟教案4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下课时,出示幻灯片1,让学生聆听鸟儿悠扬的鸣叫。)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提出要改变鸟类对人类的现状害怕,畏惧,学习本文就可以得到改变这种状况的启发 (出示幻灯片2)让学生描述图片中鸟的外形,并抓住“珍珠似的白点”引出本文题目珍珠鸟。 二、分组自学课文,品读文章 (一)、出示自学要求:(出示幻灯片3) 1、自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3、从哪些句子看出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 4、“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将相关的语句画出来。 (二)、组内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三)、班级交流后,教师明确 巢瞅雏呷垂蔓眼睑眸子流泻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 按时添食加水; 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 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合作探究,悟读课文 出示探究问题:(出示幻灯片4) 1、“信赖”的内涵上什么? (自由、宽容、关爱、真诚?) 2、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怕人”? (见参考书P272页) 3、认为小珍珠鸟的哪些动作、神态最传神? (如第8小节中的:“飞啄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这又像一个淘气而又听话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到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脸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把人对动物的关照之情笼罩全篇。) 4、组内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至少一个) (此题较灵活,但应注意深入引导) 四、美读片段,感受“美好的境界”(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一般为616小节中的片段,教师配乐创设环境。 五、发挥想象产生新疑(出示幻灯片6) 试想小珍珠鸟长成大珍珠鸟,还会象现在那样信赖“我”? 为什么?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联系现实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最好是时事类的。答案开放。 六、教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7) 1、摘抄文中你认为的精彩语句。 2、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尽力记录这一过程。 篇五: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与生对话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教学中每一环节的主体中心是学生的每一个人。 教学目标: 智能目标: 1、掌握11个生字、2个二类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并积累其中精彩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在课文中不断纠正自己读错的句子,达到读正确、读通顺。2、初步学习在文中加批注学习方法。 情感目标: 1、愿意把自己朗读中的感受与伙伴交流,愿意向伙伴展示自己的朗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以情导入,展人文精神 1、师生谈话: 你喜欢鸟儿吗? 林间欢飞的鸟儿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人类的朋友,笼中的鸟也能与我们建立和谐的感情,赢得信任。大作家冯骥才就曾养过一对珍珠鸟,那鸟所带来的生活乐趣,你们想了解吗?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不知道大家课文读的怎样,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容易,把课文读的有感情那就更了不起。想给老师、同学一个惊喜吗?再练一练。 2、教师巡回指导。 3、检测学生对于文中难读的词、句的朗读情况。 (1)指导学生读“雏儿”、“球儿”。 (2)适机指导朗读、校错、点评。 4、指名朗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5、小结:看来,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花点功夫可不行呀! 6、交流预习,质疑问难。 在预习、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大家交流一下。 学贵在有疑,同学们能在预习中、在读课文中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就得在学习课文中一步步去体会,解决问题。 三、自读自悟,品佳句美段。 1、过渡句: 老师在读书中也有疑问这对珍珠鸟的雏儿,长得什么样呀?你能向我介绍一下吗?指名介绍文中描写珍珠鸟的有关句子。(出示课件图片及第3自然段的文字) 2、提出品读要求。 文章第3自然段,写得很好,请读读这一节。找出这一节中自己喜欢的几句话,或者一句仔细品味,谈谈你的体会,然后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告诉他,你读后的体会,请你的小伙伴一起欣赏,并点评你的朗读。 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交流、品味 (1)探 (2)换句体会“它好肥,?” 大作家观察如此细致,感受如此细腻,真值得我们学习! 小结:这一节写得那么精彩,作者先写雏儿的鸣叫,再写雏儿的外形特点,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描写了这只()的珍珠鸟儿,字里行间流露了他的喜爱之情。 4、谁能把这第3自然段读好,从你的朗读中,让人感受到珍珠鸟那么淘气。 感受到你与作者一样,是那么的喜欢这只小雏儿。5、指名读。 6、小结学法。 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读的可真好,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呢?就因为大家能用心去读,在读课文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解决疑问。课后的预习也应该按这样的方法去自学。 四、方寸匠心,巧练生字。 1、教师指导钢笔书写生字的要领。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些是难写易错的。 2、我们写字不仅要写正确,更要写得漂亮。这几个生字左偏旁笔画少,右部分笔画多,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在田字格里注意谦让,才能写得漂亮。撇折后的横向上斜,横撇的横要短,捺要舒展。腻右部斜钩要弯度与力度完善结合,而且要写得舒展。 1、学生练习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读词:拨开绿蔓,拔河 (2)雏儿、球儿 (3)舒适而又温暖、细腻的绒毛、珍珠似的白点 (4)句子:“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安全”。 (5)被指名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点评同学的朗读。并参与纠正性地读。 3、交流预习,质疑问难 (1)学生介绍珍珠鸟的模样。 (2)品味朗读。 (学生与同桌交流朗读、感受) 4、学生练习朗读句子 5、学生展示朗读 (1)课后仔细读读课文中一些精彩的段落可在书中做些记号,写上自己的体会与伙伴交流。 (2)学生用钢笔描红。 篇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珍珠鸟教案1 设计说明 课型:品读课 教学创意表现在:引导学生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立足感悟,由情入理,由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力求体现新课改关于完整的感性的把握语言材料的要求。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保护动物,珍视生命,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珍珠鸟为我们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正是这篇作品的人文价值所在。 教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内涵是重点,激发学生超越作品的感悟是难点,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价值所在。所以,此课教学以“阅读品味”、“体验感悟”、“延伸反思”相结合的思路进行。通过阅读法、交流法、渗透法、反馈纠正法等手段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力求达到走进教材、跳出教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文章哲理。 2、学习课文“将人的性灵赋予动物”的写法,学习欣赏文章美。 3、联系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大千世界,一花一木,一鸟一虫都是有生命的。一次,我经过一座花园的时候,一位小女孩拦住了我的去路:“阿姨,请等一下好吗?那儿有一只蝴蝶,您别把她吓跑了。”还有一次,我到花店买花,见到一位有着绅士风度的男士,他对卖花的姑娘说:“小姐,请您把橱窗里的花拿出来一些好吗?我看她们太拥挤了。”因为有爱心,这个世界更美丽。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同样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整体感知: 1、看题目,提问题。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产生了哪些疑问? 2、读课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入意境,读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语气。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明确:文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我”为珍珠鸟布置了一个舒适又温暖的巢。第二部分(616段)写珍珠雏鸟与“我”由疏远到亲近的感情交流过程。 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讨论,大胆质疑问难。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A、为什么文章一开始单独用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怕人”是珍珠鸟的突出特点。鸟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文章的叙事线索,在这条线索的牵引下,文章交代了“我”对鸟儿的爱护和尊重,交代了鸟儿由胆小到完全相信我的变化过程。正因为有开始的“怕人”才会有后文的“信赖人”。 B、划出文中“我”的举动的语句,说说“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在 “我”的努力下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学生可找出相关的语句,朗读,体会“我”对小鸟的关爱之情。明确:小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中,“我”的举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作为一名强者,不但没有以强凌弱,反而用爱心为它们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也因此赢得了它们对人的信赖。 C、划出文中对小鸟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作者融入的喜爱之情。 可引导学生看小鸟对大鸟的两次呼唤反应有什么不同?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第一次“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的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第二次“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回笼子” 这种变化说明小鸟逐渐对“我”产生了信赖和留恋。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品味11、12、14段,体会“将人的性灵赋予动物的写法”。这三段似一幅美妙的图画,可以让学生给这幅画拟一个标题,点明画的含义。学生所拟标题只要和这三段内容有关都应肯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D、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像其他同学推荐。 1、在探究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蕴含的哲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延伸反思:播放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屏显:奇妙的动物大观)教师引导:人与自然赖以生存、生死相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来,为了与动物和平相处,共生共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可联系现实社会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屏显:出示联合国教科文篇人类与环境,以此引导学生加以延伸反思。) 作业:用本节课学到的写法写一个状物的小片段。 小结:珍珠鸟虽是散文,但其盎然诗意并不亚于诗篇,似一首动人的抒情诗。古往今来,大凡真正的文学家,大都热爱世界,热爱人生,热爱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石乃至一花一木,一鸟一虫。正因为有爱,冯骥才先生才为我们谱写了这样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的赞歌。 附:板书设计 珍珠鸟 冯骥才 关爱 人鸟 信赖 创造 出 美好的境界 篇七:【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珍珠鸟教案-xx最新版 教学目标 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