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可拓学期末论文.doc_第1页
江苏大学可拓学期末论文.doc_第2页
江苏大学可拓学期末论文.doc_第3页
江苏大学可拓学期末论文.doc_第4页
江苏大学可拓学期末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对可拓学的认识在这学期没选可拓学这节选修课之前,我根本都没有听说过可拓学这个概念。后来在上选修课的时候才知道可拓学是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的新学科。以下则是我对可拓学的一些简单的认识。可拓学是以蔡文研究员为首的中国学者创立的新学科。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以解决矛盾问题,有别于生物学,机械学,电工学等纵向学科,是与数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相类似的横断学科。可拓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是可拓论,特有的方法是可拓方法。可拓工程是可拓论和可拓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该研究从1976年开始,1983年发表第一篇论文。目前,已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管理、控制、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方法 。从广东发展到大陆各省,逐步发展到香港、台湾,美国、日本、南美洲等地。建立了专职的研究所和全国性的二级学会,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可拓学是一门寻求创新规律的新学科,下面就列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曹冲称象”的故事人所共知。一杆秤不能称数千斤重的大象,可驱象上船,再以石替换,称石即得象重。曹冲的方法就是变化事物的质把大象换成能称重的石头。香港的交通规则是汽车靠左行驶,内地则靠右行驶。两地往来如何处理?深圳修建的皇岗桥使得靠左行驶的香港来车经过它,变成靠右行驶进入内地;内地去的车经过它,变成靠左行驶进入香港。这个桥把对立运行规则的两个交通系统连接成一个大系统。诸如此类的矛盾问题比比皆是。它们可分成两类,一类叫作不相容问题,就是在给定条件下无法达到人们要实现的目的,如称象。还有一类是在一定条件下要实现两个对立目标,如上述车辆行驶问题,这叫做对立问题。我们遇到它们是否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呢?能否找到解决它们的规律,能否建立一套理论,按照一定的方法可以去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可拓学就是这样一门以解决矛盾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可拓学把解决问题的对象、目的、方法用一定的符号和规则表示,按照一定规律,拓展出众多策略,然后再评价选优,这样选择出的“点子”肯定是比较好的。以称象为例,曹冲用船把大象换成等重的石头,但这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也可以用水,用木头,用沙子代替石头;可以用木排、竹排代替船;也不一定到水里去,可以用杠杆做两个大笼子称也行。有的变换不一定都能做到,做不到就不做,费时费力的也不做,只需评价后找一个比较好的就行了。概言之,可拓学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矛盾问题,基本理论是可拓论,方法体系是可拓方法,逻辑基础是可拓逻辑,应用技术是可拓工程。可拓论(包括可拓逻辑)、可拓方法和可拓工程构成了可拓学。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领域中都存在矛盾问题,因此,可拓学必然像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一样,成为一门贯穿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应用较广的横断学科。可拓学创立之初,就在企业中介绍这种方法。国企的经理也好,民企的老板也好,他们天天都在依靠“灵机一动”处理矛盾问题。可拓学从它们的实践中,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应用于企业解决矛盾问题和开拓创新。可拓学在企业管理创新上有很强的实践性。目前可拓学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研究成果有可拓营销、可拓策划和可拓决策等。下面是我在网上看到的相关内容,也是这些内容加深了我对可拓学的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提出“自主创新”的口号以后,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最近,科学时报报道了吴文俊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与吴文俊同辈的老一代科学家都曾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类似的观点,现在我们做的工作很出色。但是,领域是人家开创的,问题也是人家提出的,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工作,有些把人家未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而且在人家的领域做出了使人家佩服的工作,但我觉得这还不够。这就好像别人已经开辟出了一片天地,你在这片天地中,即便翻江倒海、苦心经营,也很难超过人家,这片天地终究是人家的”那么今后做什么?吴文俊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开拓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域,创造自己的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1对形式化处理矛盾问题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可拓学由于可拓学的研究对象矛盾问题无处不有,从横向构成一个很大的新领域。这个领域要研究一般化矛盾问题为不矛盾问题的理论与方法。也要研究各专业领域中化矛盾问题为不矛盾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这项研究,形成了处理矛盾问题的新学科可拓学。其中,提出了处理矛盾问题的新方法体系。用可拓学的方法与专业领域的知识相结合,去处理各个领域中的矛盾问题,又形成这些领域中处理矛盾问题的新分支。10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用了20多个项目支持了这项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构建了一门新兴学科可拓学的轮廓。可拓学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科学。可拓学的研究对象是矛盾问题,理论基础是可拓论,方法体系是可拓方法;逻辑基础是可拓逻辑,应用技术是可拓工程。可拓论(包括可拓逻辑)、可拓方法和可拓工程构成了可拓学。2对可拓学的鉴定和评价科技部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发布可拓学研究成果“可拓论及其应用研究”指出:“本项目是一项原始性创新研究,在海内外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和指导的地位。”中国科学院吴文俊院士和中国工程院李幼平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对“可拓论及其应用研究”的鉴定指出:“经历20多年连续研究,蔡文教授等人已经建立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的新学科-可拓学,它是一门由我国科学家自已建立的、具有深远价值的原创性学科。”由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委和解放军总装备部组办的香山科学会议于2005年12月6-7日在北京召开以“可拓学的科学意义与未来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提出五点共识和四点建议。3可拓学的创建过程(1)形成概念与基本思想孕育阶段可拓学于1976年选题,1983年发表首篇论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2)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 经过20多年的工作,可拓学已初具规模,建立了理论框架,发表在一批论文、专著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可拓学丛书”中,为众多学者所引用。据可拓学创立20年的不完全统计,1994-2003年,有如下引用情况: 1)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可拓学丛书。各出版社出版了10本专著和论文集 2)中国科学院等198个单位的学者发表了有关可拓学的研究成果. 3)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应用可拓学进行研究发表的成果136件 4)232家期刊有一定遂平的发表了有关可拓学的研究论文最后我附上了一些可拓学的基金项目以及著作。有关可拓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开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有关可拓学的项目有:主持者单位项目名称杨春燕广东工业大学获取变化知识的可拓数据挖掘理论、方法及其实证研究何 斌广东工业大学基于相似理论和可拓逻辑的网络管理实验建模方法及实验策略杨国为青岛大学人工脑的信息处理新神经网络模型研究邹广天哈尔滨工业大学可拓建筑策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方法研究杨益民南京财经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修正及待评方案集生成的可拓方法2006年及以前开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有关可拓学的项目有主持者单位项目名称蔡 文广东工业大学可拓策略生成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徐保根浙江大学基于可拓工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策略集生成方法研究余永权广东工业大学可拓检测的物元机制研究李仁旺浙江工程学院基于可拓学的CPC产品开发过程族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李 健清华大学产品和工艺设计协同问题求解研究与实现刘 巍大连海事大学可拓信息的数学处理及其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赵燕伟浙江工业大学基于可拓学理论的智能化概念设计研究杨春燕广东工业大学可拓策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蔡 文广东工业大学决策系统中处理矛盾冲突问题的规律研究王行愚华东理工大学可拓控制蔡 文广东工业大学转换桥的理论与方法黎敬波广州中医药大学可拓方法等对外感病因因素的层次化和量化研究蔡 文广东工业大学关键策略的生成方法与协调问题蔡 文广东工业大学可拓营销方法杨国为中国科学院基于物元动态系统分析的智能化模型化概念设计研究陈孝银暨南大学基于可拓理论的外感病因量化及多维相关研究黎敬波广州中医药大学非小细胞肺癌征候病机关联性知识获取及关键病机规律研究赵燕伟浙江工业大学基于可拓逻辑的产品族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可拓学著作书 籍 名 称作 者出 版 社出版时间物元分析蔡 文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物元模型及其应用蔡 文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从物元分析到可拓学蔡 文,孙弘安,杨益民,陈巨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可拓营销蔡 文,杨春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可拓工程方法蔡 文,杨春燕,林伟初科学出版社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