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学习目标】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基础知识】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原因和条件) (1)开辟原因(必要性):根本原因: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和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根源: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欧洲人想去东方实现“黄金梦”。精神动力:天主教会鼓励向海外传播天主教。直接原因: 土耳其 阻断了东西方来往的商路。思想根源:人本主义提倡冒险精神。(文艺复兴)(2)开辟条件(可能性):科学技术的进步(指南针传入、航海术和造船术提高)。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 地圆 学说)。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2过程时间航海家支持的王室开辟的航路意义1487-1488年迪亚士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到达非洲最南端的 好望角 1492-1493年哥伦布西班牙欧洲到美洲发现 美洲 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欧洲到亚洲到达 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 地圆学说的科学性3影响(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2)世界市场联系之路: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雏形开始出现。(3)社会变革之路:引发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 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价格革命: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工商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封建主衰落。 (4)思想震撼之路:证明了“地圆学说” 正确性,冲击了宗教神学理论。 (5)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灾难。【史料研读】材料一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rr帕帕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1)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2)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其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矫正反馈】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2马克思认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他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殖民地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新航路的开辟使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产生d殖民扩张活动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4.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雇了一个阿拉伯水手引航,横渡印度洋,(返回之时)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60倍。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率领这支船队的航海家应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5“他相信当时已日益流行的地圆学说,只要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拂晓,3艘帆船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士港起航,向西驶去。”这次航行的结果是a完成了环球航行 b到达了印度半岛 c发现了“新大陆” d抵达南非好望角6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形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b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c为商业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7.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的这种贪婪地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需求d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地方时所要的第件东西8.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二、血与火的征服欲掠夺【学习目标】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基础知识】1荷兰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被称为“ 海上马车夫 ”)(1)背景:地理条件:濒临大西洋,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条件:造船业、对外贸易和商业资本发达。政治条件:1581年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2)概况:成立殖民机构,参与殖民掠夺地点殖民情况殖民形式亚洲印度沿岸建立据点,夺取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度尼西亚,一度占领中国 台湾 政府支持下的垄断性贸易公司,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 好望角 北美建立 新阿姆斯特丹 为中心的殖民地(3)结果:17世纪建立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2.法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在17世纪初插足印度,同时向美洲和非洲扩张17世纪下半叶法国占有北美广大殖民地和西班牙向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3英国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1)背景: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制度保障: 资产阶级代议制 的逐步确立;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军事保障: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2)经过:1588年,打败 西班牙 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丹(纽约)。1763年,英国对法国取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从法国手中夺取了新法兰西和法属加拿大。(3)结果: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 日不落帝国 ”4.深入思考:(1)为什么英国能够打败荷兰?说明了什么?荷兰败因:_缺乏,商业资本发达,_薄弱,重视发展航运,忽视发展_。说明:_。 (2)为什么英国能够打败法国?又说明了什么?法国败因:封建统治,工业倾向于奢侈品生产;而英国重于纺织与金属制品、并重视海军建设;法国发展重心在欧洲大陆的争霸,而英国则是争夺海上霸权。说明:_。(3)影响殖民霸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上取决于各国的_。(殖民竞争,既是_的竞争,更是_和_实力的竞争。)4殖民扩展影响 (1)对殖民者: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殖民地: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3)对世界市场: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史料研读】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材料二 航海乃是谋求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航海条例1651年10月(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概括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其出发点是什么?该条例针对哪一国家?为什么?【矫正反馈】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b东西文明的交汇 c工业革命的兴起 d世界人口的迁移2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3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出外打工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4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l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 这种现象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5.下列关于西欧列强早期殖民扩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b.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和扩大资本输出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d.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6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a殖民扩张的残暴 b种植场主的虚伪c英荷之间的矛盾 d垄断组织的扩张7.“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这是一个,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历程开始的地方”诗中的“岛国”是指a澳大利亚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英国 8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a.荷兰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9.英法七年战争后,英国从法国手里夺取的殖民地是a.加拿大 b. 好望角 c.马六甲 d.新阿姆斯特丹三、“蒸汽”的力量【学习目标】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基础知识】1条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资本:海外殖民扩展和掠夺提供了资金来源。劳动力: 圈地运动 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市场: 18 世纪中期,成为最大殖民国家,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圈地运动也扩大了国内市场。(市场的扩大直接导致了工业革命的产生)2进程(1)开始标志: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2)主要发明:时间人物重大发明影响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1807年富尔顿蒸汽轮船推动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的到来。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近半个世纪以后,开始向欧美大陆扩展。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3影响经济: 工厂 得到推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政治:形成 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如英国 1832 年议会改革)思想: 自由主义 经济思想盛行(亚当斯密);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 共产党宣言 发表);国际关系:巩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世界市场: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至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史料研读】工业革命,一方面创造很多奇迹,一方面带来很多问题,如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材料三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1)据材料一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4)综述以上材料,指出英国政府治污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矫正反馈】1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的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个方面的支持? a.技术支持 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 2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2/3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b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c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 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3读英国不同时期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分析此表形成的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67334852a工业企业逐渐增多b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d城市污染严重,英国总人口减少4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5.1769年瓦特制成了他的第一台蒸汽机。这台蒸汽机在当时被形象的称为“恶魔”。因为它不断地吞吐烟火,而且动作像个魔王。但这个“恶魔”日后却对英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蒸汽机给英国社会带的变化有 新的交通工具火车出现 英国采煤业迅速发展,导致空气污染程度上升工厂在城市中大量出现 英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在泰晤士河航行a. b. c. d.6.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利织布机 d改良了蒸汽机7马克垚说“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表明 a烟囱比教堂多 b蒸汽机使用普遍 c空气污染严重 d工业城市开始逐渐形成四、走向整体的世界【学习目标】了解第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基础知识】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德为中心)1.条件: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普遍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资本:工业革命后,大量资本积累提供充足资金。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1831年法拉第)市场: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基本形成。2.主要发明成 果发明者国别发明与创造作用电力广泛应用西门子德发电机电力新能源进入电气时代爱迪生美电灯、发电机、 电影、电车交通工具创制本茨德四轮机车解决发动机,石油新能源,石油工业发展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电讯事业发展贝尔美电 话快速传递信息,世界联系加强马可尼意无线电报化学工业建立诺贝尔瑞典炸 药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改良无烟火药技术塑料、人造纤维3影响经济: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成工业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部门; 垄断组织 产生;政治:自由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国际关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最终形成 。垄断组织(补充知识)原因:伴随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新兴工业(电力、石油工业)需要巨额资金。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评价:(积极)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消极):垄断资本家掌握了经济权力之后开始涉足国家的政治生活,且不断扩大对外侵略,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总结: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过程: (1)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 开始出现 。 (2)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 扩展 。 (3)工业革命:至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 (4)第二次工业革命: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2途径: 殖民扩张与掠夺 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的主要途径。3影响: (1)积极: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缓慢发展起来。(2)消极: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掠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史料研读】工业文明兴起后,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跨越。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揭秘16世纪的中西贸易之路材料二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材料三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人民网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2)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论证材料二的观点。(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20世纪90年代以中国政府进行了怎样的努力?【矫正反馈】1.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a.兴起于重工业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2.我们习惯上把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浪潮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生产方式不同 b.经营模式不同 c.科技含量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资本主义扩张性的具体表现 c.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 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体系4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产生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下列属于的是a电力工业 b钢铁工业 c制造业 d棉纺织业5某报纸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