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豫中学高三生物复习必修2 第四单元 第三讲 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原创题)科学研究发现有“自私dna”之称的转座子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和最为丰富的基因。“自私dna”在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具有遗传效应b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的c基因突变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dna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解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答案:b2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自然选择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解析:马和驴的后代不可育,因此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3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建立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一个处于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进一步减少时,其根本的潜在危险是丧失遗传多样性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消失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也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解析:对于一个较小的种群,随着其数量的减少,若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有可能由于不适应环境而灭绝;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由于存在杂合子,该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下降,但不会消失。答案:a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基本方向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可见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它是一个漫长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进化历程。答案:d5(原创题)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发生了隔离发生了基因频率的变化发生了自然选择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 bc d解析:连续自交n次,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基因频率没有改变,故没有发生进化。答案:c6某高等植物种群以严格的自花传粉方式繁殖。aa频率在逐年降低,原因是aa个体的生活力比较弱,平均每代约有3%的aa个体不能生活到生育期。下列与该种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种群以异花传粉的方式繁殖,aa将不会有淘汰过程b人为救助aa的个体,可促进该种群的进化caa被淘汰的过程可理解为该种群进化的过程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使该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对稳定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平均每代约有3%的aa个体不能生活到生育期,会导致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而aa被淘汰的过程可理解为该种群进化的过程。答案:c7卫生部一项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的细菌出现耐药性,如果被这样的细菌感染,则会因其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病菌发生了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d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实质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解析:人体的免疫力是人体本身的一种防御机能,是由人体的免疫系统决定的,与抗生素的使用无关。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未必会产生新物种。答案:d8(2011南通模拟)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的某些个体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三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自然条件下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据题干信息可推知:甲、乙、丙属于三个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乙、丙两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甲、丙两个种群之间虽然存在生殖隔离,但它们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故它们的基因库组成中有些基因种类相同,有些基因种类不同,基因库组成并非完全不同。答案:b9(多选)(2011徐州质检)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发生了进化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64%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隐性个体aa的频率为0.64,则a的频率为0.8,a的频率为0.2,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20.20.80.32;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若a基因频率变化为0.4,则a的频率为0.6,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aa、aa)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为0.4220.40.60.64,即64%。答案:acd10(多选)(2011镇江质检)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解析: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条件,但有些生物没有地理隔离也会形成新的物种,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答案:ab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6分)(2011苏州模拟)下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多样性。(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由此可知,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_。(4)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_,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_作用。解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2)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该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从而也说明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地理(生殖)隔离。(4)两个种群中种群1中基因型为aa的黑色个体明显较多,说明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工业污染较为严重,这样的环境对甲虫起了选择的作用。答案:(1)遗传(2)基因突变提供原材料基因频率(3)基因交流地理(生殖)隔离(4)1选择12(24分)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1)假设:_。(2)实验步骤: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_地区b;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与浅色蛾若干;_;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表地区项目浅色蛾黑色蛾工业污染区a释放数400500回收数32150b释放数500600回收数6030(4)结论_。(5)分析与讨论: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已知桦尺蛾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蛾,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a实验步骤:_。b结果与分析:_。解析:根据实验题目可知,单一变量为工业污染区与非污染区;要做到随机分组和平均分配;树皮的颜色与蛾颜色一致时,就是一种保护性适应;探究显隐性时,要注意实验结果的全面性,黑色雌雄个体相交,后代可能全部为黑色,也可能黑色、浅色都有。答案:(1)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合理即可)(2)非工业污染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3)见下图(4)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占优势(5)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停歇在树干上不同体色的蛾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a.选择f1的雌雄黑色蛾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b若后代出现浅色蛾,则黑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黑色蛾,则黑色为隐性性状(合理即可)教师备选题13(2011南京调研)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解析:种群的基因库指同种生物构成的同一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甲岛和乙岛都有不同的鸟类。答案:c14下图表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间种群平均喙长的变化和该地区种子(该种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喙短的地雀仅能吃不硬的种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喙长的地雀和喙短的地雀由于捕食种子的差异,属于两个物种b1976年中期至1977年间,由于经常啄食硬度较大的种子导致地雀喙长度增加c地雀的平均喙长在23年间增加是种子硬度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d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预测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会迅速变短解析:喙长的变化只能说明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在自然选择中喙短的被淘汰;在1978年时种子虽然硬度很低,但因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故此时低硬度的种子对喙长的地雀无选择作用,喙长的地雀与喙短的地雀生存机会均等,因此相关基因频率不会明显变化。答案:c15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解析:(1)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2)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为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知识练习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 2025年医保政策知识测评试卷:医保政策宣传与试题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
- 2025年安全生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真题模拟库
- 2025年室内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模拟卷:室内设计作品集评审与评价标准试题
- 2025年北京市某中学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考试真题含答案
- 新能源企业2025年危机公关案例分析及策略优化集锦报告
- 2025年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题库-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与体育
- 2025年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模拟卷:资产评估师法律法规试题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文学传统:文学作品中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 收费站岗位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鼻炎的培训知识课件
- 高三运动会课件
- 法语幼儿教学课件1
- 钩针课件教学课件
- 班组长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海上风电场安全培训课件
- 前列腺增生科普课件
- GB/T 13090-2025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 2025年财务核算招聘笔试模拟题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6《算盘》课时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