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测评(三)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窈窕(yo)举酒属客(zh)嫠妇(l) 横槊赋诗(s)b虚诞(dn) 舍于其址(sh)渔樵(qio) 倚歌而和(h) c癸丑(u) 流觞曲水(shn)激湍(tun) 游目骋怀(chn) d褒禅(bo) 夫夷以近(y) 瑰怪(u) 所罕至焉(hn) 【解析】a项,“槊”应读“shu”;c项,“湍”应读“tun”;d项,“瑰”应读“u”。【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亦足以畅叙幽情幽:幽深内藏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期许b纵一苇之所如 如:相似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酾酒:斟酒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简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名:命名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尚:尚且而又不随以怠 怠:停止【解析】a项,“期”,至、及;b项,“如”,往;d项,“怠”,懈怠。【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肴核既尽,杯盘狼籍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abc d【解析】此题采用排除法,排除即可。“白露”,文中的意思是“白茫茫的水气”,今义是节气名。“十一”,文中的意思是“十分之一”,今义是数字的意思。“学者”,文中的意思是“学习的人”,今义是“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b谬其传而莫能名者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与山僧饭讫而去【解析】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b项,名词用作动词,弄错。c项,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答案】d5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死生亦大矣仰观宇宙之大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月出于东山之上客有吹洞箫者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然力足以至焉a/b/c/d/【解析】为状语后置句,为判断句,为定语后置句,为宾语前置句,为省略句,既是判断句,又是用“于”表被动的被动句。【答案】d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孔子以“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发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发展。在这种理解下,“新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但“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是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先秦“诸子百家”到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每每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因而,“新子学”视野中的“国学”将是一个思想多元性与时代发展和谐一致的图景。“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它给“国学”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内容上的囊括,而是结构性的革新:“国学”将由单向封闭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交互动态的多元开放结构。简单而言,在“新国学”的结构中,各种学术之间多元、平等、互为主体,没有谁统摄谁、谁依附谁的问题。在这种体系之下,经学和儒学并不占据垄断地位,不再是其他学术确立自我和位置的依据与标准,只是复合多元、动态构成的学术生态中的一个重要但又普通的组成部分而已。因此,今后的“国学”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孤景,而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新子学”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新子学”在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认知基础上,认为“国学”是变化发展的,但每一代“国学”的思想本质是相同的。b面对当前多元复杂的社会,我们应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即“新子学”。c“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不同时期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d“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它整合了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给“国学”带来的是结构性的革新。【解析】a项,“但每一代国学的思想本质是相同的”错,属无中生有。b项,混淆了“新国学”和“新子学”的概念,把二者等同为一体。d项,“它整合了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错,原文是“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把未然说成已然。【答案】c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这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b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并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c当前多元复杂的社会使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促使“新子学”应运承载了“新国学”的真脉。d从浅层次看,“新子学”没有摆脱在旧“国学”中的位置,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解析】a项,张冠李戴,依据原文,“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是“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的前提,而“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c项,把未然说成已然,说“应运承载了”错,原文只是说“将应运承载”。d项,说法过于绝对,缺少必要的限制词,原文是说“仿佛没有摆脱”。【答案】b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要求儒学支配其他各家,所以它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b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儒家学说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人的倡导,说明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c“新子学”重视不同时期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所以它将是一个思想多元性与时代发展和谐一致的图景。d在“新国学”的体系下,经学和儒学并不占据垄断地位,不再是其他学术确立自我和位置的依据与标准,当前社会正在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解析】“当前社会正在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错,原文是“今后的国学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孤景,而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答案】d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曾国藩吾湘乡,当乾隆时,人才殷盛。邓笔山为云南布政使,罗九峰为礼部侍郎,而谢芗泉先生为御史,三人者皆起家翰林,而御史君名震天下。是时和坤柄国,声张势厉。家奴乘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御史君巡城遇焉,捽之出,而鞭之,火其车于衢。世所称“烧车御史”者也。其后二十年,御史君之子果堂,以河南县令卓荐,召见。上从容问曰:“汝即烧车御史之子乎?”不数月迁四川知府。又十余年,而谢吉人邦鉴复以进士出为江南县令。吉人,御史君之孙,而知府郡之弟之子也。将之官,其常所酬酢者,或为诗送之。吉人乃索予为序,而乞言以纠其不逮。于是拜手告曰:“子今长人矣!四封之内,尊无与二。堂上颐指,堂下趋者百人。所识穷乏仰而待命,设馆以延宾友,貌敬而情离。即有不善,彼所谓趋者,待命者,貌敬者,或知之而不谏,或谏焉而不力。吾以其身巍然处于众人之上,而聪明识量,又诚越而倍之。前有唯后有诺,于是予圣自雄之习,嚣然起矣!而左右之人又多其术,以餂我。内之傲者日胜,外之欺者日众,兹其所以舛也。昔者,宓子贱治单父,孔子曰:子何施而众悦?对曰:此地民群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而禀度焉,皆教不齐所以治人之道。孔子叹曰:其大者乃于此乎!有矣。鲁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好善优于天下。东汉庞参为汉阳太守,先候隐居任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抱儿孙伏户下。参会其意,曰: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故古人之学,莫大乎求贤以自辅。小智之夫,矜己而贬物,以为众人卑卑,无足益我。夫不反求诸己,而一切掩他人之长而蔑视之,何其易与?诗曰: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月无,或哲或谋,或肃或艾。谓求贤而终不能得者,非笃论也。今震泽宰左君青峙,吾湘乡之贤者也。任侠而不矜,谙事而不计利害。子往试求之,必有所以益子者,友仁以砺德,利器以善事。既以上绳祖武,又以绍诸乡先辈之徽。无弃尔辅,员于尔福。青峙,子之辅也。抑吾闻江南为仕宦鳞萃之邦,或因青峙而得尽交其贤士大夫,是尤余所望也。”(选自曾国藩文集,有删改)【注】跂:诱惑,讨好。不齐:宓子贱,名不齐。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和坤柄国柄:执掌b参会其意 会:领悟c非笃论也 笃:确切d又以绍诸乡先辈之徽 绍:介绍【解析】绍:继承。【答案】d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捽之出,而鞭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或知之而不谏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c棠不与言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d莫大乎求贤以自辅 樊哙侧其盾以撞【解析】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b项,代词,代指前文中的“不善”/代词,“我”。c项,介词,“和”。d项,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修饰。【答案】c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作者对谢吉人的期望的一组是()四封之内,尊无与二子往试求之一切掩他人之长而蔑视之谙事而不计利害既以上绳祖武,又以绍诸乡先辈之徽因青峙而得尽交其贤士大夫abcd【解析】是说谢吉人做江南县令后的地位。是作者批评的行为。是说左青峙的。【答案】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讲述“烧车御史”谢芗泉先生的故事,有赞扬谢吉人是名门之后,期望他继承祖父德行的意图。b作者以长者身份,告诫谢吉人不要因为做了县令就颐指气使,应注意“巍然处于众人之上”带来的危险。c作者讲述庞参做汉阳太守时拜访任棠的故事,是期望谢吉人能像庞参那样,寻求贤能之士来辅助自己。d作者向谢吉人推荐左青峙,是因为左青峙明白事理却不计较个人得失,与仁者交朋友,以此来磨炼德行。【解析】“与仁者交朋友,以此来磨炼德行”是作者对谢吉人的期望。【答案】d【参考译文】我的家乡湘乡县在乾隆时人才众多。如邓笔山做云南布政使,罗九峰做礼部侍郎,而谢芗泉先生做御史,三人都是翰林出身,并且谢御史名震天下。当时和坤执掌国政,声势煊赫。他的家奴坐着高大的车子,横行于集市,肆无忌惮。御史巡视城区遇见他们,把他们抓出来鞭打,在大路上烧了他们的车子。被世人称为“烧车御史”。那以后二十年,御史的儿子果堂,因为做河南县令成绩好被举荐,受到皇帝的召见。皇上悠闲地问他:“你就是烧车御史的儿子吗?”没有几个月,果堂就升为四川知府。又十几年过去,谢吉人邦鉴又以进士的身份出京做江南县令。谢吉人,是御史的孙子,知府弟弟的儿子。吉人将要赴任,那些平日里与他有交往的人,有的写诗为他送行。吉人于是向我索求赠序,请求我赠言来纠正他不足的地方。于是我拜手告诉他说:“你现在做官了,四境之内,你是最尊贵的。公堂上颐指气使,公堂下跟随的有百人。认识你的穷人都仰望着你等待命令,准备好馆舍来邀请宾客朋友,他们表面上尊敬你,实际上却并不亲近你。如果你有不足的地方,那些跟随你的人,待命的人,表面上尊敬你的人,有的知道却不劝谏你,有的劝谏你却不尽力。因为自己高高地处于众人之上,而智慧见识器量又确实远远地超过他们,前后都有唯唯诺诺的人,于是自以为了不起的习惯就得意地产生了。而身边的人多想尽办法来讨好我。心中的傲慢一天天地增多,外面欺骗你的人一天天地多起来,这就是出现错误的原因了。从前宓子贱治理单父,孔子说:你用什么方法让民众高兴?宓子贱回答说:这个地方有五个人的才能超过了我,我侍奉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他们都会告诉我治理单父的方法。孔子赞叹说:原来你治理好单父的原因是在这里啊!鲁国让乐正子执政。孟子说:爱听好的意见,治理天下就绰绰有余了。东汉庞参做汉阳太守,先去拜访隐士任棠。任棠不与他交谈,只是把一大棵薤白(即小蒜),一盂水放置在门前,自己抱着孙儿伏在门旁。庞参领会其中的意思,说:放一盂水是要我为官清廉,置一大棵薤白,是希望我敢于打击豪强,抱儿子在门旁,是希望我开门抚恤孤儿。所以古人学习,没有比寻求贤人来辅助自己更重要的了。耍小聪明的人,自夸而看不起人,以为众人平庸不足道,对自身没有帮助。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一律掩盖别人的长处而看不起别人,这是多么轻率啊!诗经说:国家虽然没法度,人有聪明的或糊涂的。人民虽然不富足,还有有智慧有谋略的,有敬谨的有能治国的。说寻求贤能的人却最终不能找到,这不是确切的评论。现在的震泽县令左青峙,是我家乡的贤者。他帮助他人却不自夸,明白事理却不讲个人得失。你去试着拜访他,一定有对你有益的,希望你与仁者交朋友来磨炼德行,用精良的工具来做好事。希望你既能继承先辈功业,又能继承家乡前辈的美好品德。不要抛弃你的辅助,它会为你造福。左青峙,他就是你的辅助。我听说江南是官员聚集之地,或许你因为结识青峙能够结交所有江南的贤士大夫,这更是我所期望的。”第卷(表达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吉人乃索予为序,而乞言以纠其不逮。译文:_(2)内之傲者日胜,外之欺者日众,兹其所以舛也。译文:_(3)小智之夫,矜己而贬物,以为众人卑卑,无足益我。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索”“乞”“逮”,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兹”“舛”,第(3)句中的关键词语有“矜”“卑卑”。【答案】(1)吉人于是向我索求赠序,请求我赠言来纠正他不足的地方。(2)心中的傲慢一天天地增多,外面欺骗你的人一天天地多起来,这就是出现错误的原因了。(3)耍小聪明的人,自夸而看不起人,以为众人平庸不足道,对自身没有帮助。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8分)春日闲居徐通草阁春方暮,柽阴日未斜。蜗涎分断壁,莺语并邻家。曲坞藏修竹,轻云覆落花。卑栖有至性,长此卧烟霞。【注】柽(chng):即柳树。卑栖:居于低下的地位。烟霞:山水胜境。(1)颔联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是如何写的?(4分)_【解析】这首诗的颔联选取了“蜗涎”“莺语”作为意象,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山村暮春图景。作答时,要结合诗句进行必要的解读。【答案】蜗牛爬过的断壁上,留下银白色的蜗涎,深黑的墙壁被一分为二。院内院外,一片莺啼之声。这是一幅美妙静谧的山村暮春图景。此联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先写“蜗涎”之静,后写“莺语”之动,以静显动,以动衬静。(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这首诗的尾联中“长此卧烟霞”体现了诗人甘于淡泊的情怀,也写出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答案】尾联用“卑栖”“至性”“长此”“卧烟霞”等表达自己甘于淡泊、出尘拔俗的志趣和愿意永远过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仰观宇宙之大,_,所以游目骋怀,_,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2)寄蜉蝣于天地,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3)然力足以至焉,_,_;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第(2)句容易出错的字是“粟”和“臾”,第(3)句为“己”。【答案】(1)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2)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3)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致命的江南潘向黎读诗可能尚不明显,读词,简直触目就是“江南”。对这个词有着强烈的偏爱,觉得它唤起的是湿润而明媚的印象,而且连它的字形都那么亭匀有致,音节也那么悦耳动听。六岁时第一次到杭州,于是对江南的最早的印象就是那柔柔的柳丝、明媚的西湖,还有父母温暖的双手。那真是绝好的启蒙教育。有人说,在历史上“杏花春雨江南”总不是“骏马秋风塞北”的对手,纤柔的南方一次次败给骁勇的北方。如果这是宿命,我想大多数江南人宁可接受这样的命运,也要守着江南,寸步不离,永不叛逃。最早记得的是白居易的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关于江南流传最广、最艺术的广告。而最浓艳销魂的是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写给江南的情书,表达的已经是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的爱恋了。韵味深长、风神独具的是皇甫松的梦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在烛火黯淡的光线下,在有着美人蕉图案的屏风边,诗人梦见了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夜雨潇潇,诗人(或有人)在船上吹着笛子,桥上传来低低的吴侬软语。这是个笼罩着迷蒙烟水气的世界,既温暖又惆怅,既迷离又清新。这是画境,是诗境,也是梦境。江南如果仅仅使人难忘难舍、魂牵梦萦,那还不足以称“致命”。但是江南似乎真的是“致命”的。它可以使人放弃前途。辛弃疾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水龙吟)”提到的季鹰,名叫张翰,西晋人。世说新语识鉴篇说他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就说:“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弃官南归。这就是著名的莼鲈之思的典故。后来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看清形势的聪明人脱身的借口,但是谁能否认,莼鲈之思,也是张翰决定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始终相信,江南作为人性的栖居之地,有着这样的魅力,让人平息尘心俗念,放弃对仕途经济的热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这种选择的另一个版本,稍涉香艳而已。它可以使人放下刀戈、率众来降。丘迟的一篇与陈伯之书,是一篇招降书,写得文采斐然,情景交融,动人心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率八千人来降。与其说这是文学的胜利,不如说这是江南的胜利。它甚至是江山变色、生灵涂炭的缘起。柳永的望海潮将江南的繁华旖旎写到了十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传说金主完颜亮读了这首词,慕西湖胜景,就起了挥鞭渡江、立马吴山之意。我不怀疑江南有这样的吸引力,会让人起觊觎之心,但是将王朝的覆灭,归罪于一阕词,未免荒谬。朱东润先生说得公允:“说金主亮受一词的影响而发动南侵,原不足信;但于此可以说明这首词描绘之工,流传之广。(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但是这都是前尘往事了。留下来的只是关于江南的美丽的咏叹,只是关于江南的千古传说。江南,是一个文化的空间,一个人性的空间,是中国人永远的梦境。在这里,我们滤去了现实中的不洁、不美、所有的缺憾,只留下山明水秀、草长莺飞,才子佳人,美酒佳茗虽然那些笙箫吟唱的烟波画船已经去得很远。(选自才女书百篇女性散文经典)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a江南不让塞北,且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笔下永恒的主题,他们不仅在诗词歌赋中浓缩了这一意象,而且经过竞相歌咏,渐渐形成了一种诗学传统。b“江花”“江水”承载着江南特有的招牌景致,而“垆边人月”“皓腕霜雪”等场景散发着中国文化最深处的芬芳气息,引发了无数人有关江南的心事与情思。c“让人平息尘心俗念,放弃对仕途经济的热衷”,作者借解释张翰隐退的原因,表明自己顿悟世事、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d“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一句,说明了乡思、乡愁是陈伯之心中最柔软的一角和最本能的情感,同时也是他人生的最终归宿。e作者穿越历史的时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南的美景,抒发了对江南的爱恋之情,并从人性和文化等方面阐释了江南的精神内涵。【解析】a项,“江南不让塞北”有误,与原文第二段“有人说”的观点相矛盾;c项,“表明自己人生态度”有误,此处只能说明作者认同江南的魅力。【答案】ac17作者为什么说江南“使人难忘难舍、魂牵梦萦”?请简要分析。(4分)_【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梳理各段内容,找出作者在文中列举的与江南相关的材料,然后归纳出要点。【答案】江南给了作者儿时“绝好的启蒙教育”。终身守望着江南、爱恋江南是大多数江南人的“宿命”。古代文人赞叹江南的名作丰富了江南的人文内涵。江南所具有的“温暖又惆怅,迷离又清新”的独特气质和意境,让人迷恋。18文中大量引用了与江南有关的古诗文,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_【解析】本题考查“引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从内容上来看,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从形式上来说,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答案】古诗文的引用能够生动、凝练、有韵味地展现江南的美,让读者在品读中深切感受江南的深刻内蕴、独特意境。充分展现我国古诗文的魅力,吸引读者关注作品中人物的行事,获得人生感悟,丰富了文章的内涵。19本文以“致命的江南”为题,意蕴颇深,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生活实际对此进行探究。(6分)_【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标题的探究能力。要紧抓“致命的江南”中的“致命”二字,挖掘出江南与个人、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体味江南文化的重要价值。【答案】本文以“致命的江南”为题,意蕴主要有二:江南与个人、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莼鲈之思”使张翰弃官南归;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丘迟的书信,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率八千人来降;金主完颜亮读了望海潮,慕西湖胜景,对江南顿起觊觎之心。江南业已化成中国人斩不断的血脉。江南具有一种精致、雅洁、温润的文化气质,是文化的空间,是人性的空间,是国人的梦境,更是人们心中真、善、美的存留,是人类最美好的事物和情感的寄托。人们走进江南,便与江南融为一体。六、(12分)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文意补写文末两处画线处的内容。(每句不超过12字)(4分)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高达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而在阅读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对此,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两个感叹:一是_,二是_。【解析】“两个感叹”源于前文的内容,从上文的“没时间读书”和“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来着手即可得出答案。【答案】一是“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或 “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二是 “最该读的书没人读”。21请以“海上生明月”“千里共婵娟”“月是故乡明”三句古诗词串联一段文字,表达一个明确而又集中的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引用除外),不少于60个字。(4分)_【解析】这是扩展语句的一种类型,要注意主题“明确而又集中”,三句古诗词要组合成一种意境。【答案】(示例)“海上生明月”,望着这一轮玉盘似的圆月,忽然意识到又是一个三五之夜。在秋风的吹拂下,在白露的滋润下,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从脑中迸出。家乡可好?父母是否康健?他们是否也在望着这轮明月思念远方的我呢?想回家的感觉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回去是不现实的,那就来一点无奈的安慰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2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4分)_【解析】(1)介绍漫画的内容,实际上是考查对漫画的理解能力。要介绍一幅漫画,一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二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就本幅漫画来说,应该先介绍钢铁“竹林”,再介绍熊猫。(2)揭示漫画的寓意时,一要认真阅读漫画,二要联系现实,看漫画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揭示了什么。【答案】(1)画面由林立的钢铁管道和一只熊猫组成。钢铁管道根根竖立,每一根又是由一节节的钢管连接而成,看上去就如同竹子一般。这样,充满整个画面的,就是一片钢铁的“竹林”了。一只熊猫在“竹林”里徘徊,好像在寻找什么。(2)漫画揭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老李的朋友老张慕名从南方来到哈尔滨看冰灯,他惊诧于哈尔滨冰灯的晶莹、剔透、玲珑和璀璨,滔滔不绝地赞美。朋友说:“真羡慕你啊,每年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终止不定期劳动合同的规定与操作流程
- 项目立项案例题目及答案
- 叉车考试科目一的题目及答案
- 物体打击试题及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Grammar 分层作业(含答案)
- 营销策划岗位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
- 物流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型钢租赁合同
- 物流的试题及答案
- 网络系统维护记录日志表
-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 体育与健康《立定跳远》教学课件
- 煤炭贸易基础知识
- 中医养生秋季篇课件
- 金属冶炼中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 华为战略规划BLM业务领导力模型应用实战
- SMT主管岗位工作职责
-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数学真题含解析
- 2024年分割公司股权离婚协议正规范本
- 苏教版四上劳技表格式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