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沪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沪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沪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沪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沪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镇江市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厨房里常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面包发霉b煤气燃烧c煤干馏d榨取果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面包发霉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煤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榨取果汁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b石灰水c孔雀石d石油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液氧中只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钙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石油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2分)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b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c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d制造保险丝硬度大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灯丝的用途考虑;b、根据飞机的特点考虑;c、根据化工原料的性质考虑;d、根据保险丝的作用考虑解答:解:a、白炽灯灯丝通电后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熔点必须高,故a说法正确;b、飞机是在天上飞的所以需要质量轻,为了安全必须材料坚硬,故b说法正确;c、化工原料有很多具有腐蚀性的,所以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必须耐腐蚀,故c说法正确;d、保险丝是在短路是断开的,所以熔点要低,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要熟记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并能解释一些常见现象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验满时,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待滤液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解答:解:a、因是气体的验满,所以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而不能放在集气瓶内部,故错误;b、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而图中烧杯没有玻璃棒,故错误;c、图示中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操作正确,故正确;d、用灯帽盖2次,熄灭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故选c点评:题主要考查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了解气体验满的方法,过滤的仪器、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以及酒精灯的方法5人体中缺乏某些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例如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所缺的元素是()a锌b碘c钙d铁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锌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判断b、根据碘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判断c、根据钙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判断d、根据铁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判断解答:解:a、锌影响人的发育,缺乏会食欲,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以错误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所以错误c、钙是构成骨胳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幼儿和青少年缺乏会患佝偻病,导致骨骼畸形,老年人缺乏会患骨骼疏松,所以正确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不但可以指导人的生产、生活,而且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特别是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食品安全知识,能源、环保知识,燃烧、灭火及生产安全知识,材料分类及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等知识更是重中之重6(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氧气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考点:电解水实验;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分析;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考虑;c、根据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分析;d、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解答:解:a、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故a说法正确;b、向待测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b说法正确;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c说法正确;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但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特别是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7(2分)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b空气受热体积膨胀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1体积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小于2体积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解答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现象一般是物质体积或状态的改变解答: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包括分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质量小,体积小;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且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分子之间存在间隔,且间隔的大小与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同种分子性质相同等a、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轮胎内说明空气分子之间有间隔b、空气受热体积膨胀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用分子之间有间隔解答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水和酒精的分子相互进入了对方的间隔,造成总体积减小故选c点评:正确理解分子的性质和应用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2分)(2011日照)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和水下白磷不燃烧的条件考虑;b、根据中白磷燃烧和水的温度考虑;c、根据水的具体作用考虑;d、和不燃烧的原因对比分析解答:解:a、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中白磷符合燃烧的条件,中白磷没有燃烧原因是在水下没有氧气,所以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a正确;b、由热水的温度为80,中白磷燃烧说明白磷已经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故b正确;c、烧杯中的热水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可燃物燃烧的温度,二是隔绝氧气,故c错误;d、和都属于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能燃烧说明达到了着火点,不能燃烧说明没有达到着火点,故d正确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的设计过程,了解了其中水的作用掌握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9(2分)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a用汽油洗去机械上的油渍b为了健康长期饮用纯净水c用明矾做净水剂d用食醋除去水垢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水的净化;酸的化学性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常见的溶解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明矾净水时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d、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使用能使碳酸钙反应的物质除去;碳酸钙可以和酸反应,故可使用酸性物质除去水垢解答:解:a、汽油洗去机械上的油渍是因为油渍能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纯净水中不含矿物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c、明矾能使水中不溶性固体的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加快不溶性固体小颗粒的沉降,故可做净水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醋中含醋酸,醋酸可以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故可以用醋酸除水垢,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现象、水的净化、碳酸盐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2分)与固体溶解度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a温度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c溶剂的种类d溶质的种类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考虑本题解答: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的种类和性质、溶剂的种类和性质、温度有关,而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无关故选:b点评:要熟记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与温度、溶质、溶剂的种类和性质有关11(2分)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所需要的原料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nacl+2h2o2naoh+x+h2则x的化学式为()ahclbhcloco2dcl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以据此推断反应中反应物x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x+h2,反应前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分别为:2个na、2个cl、4个h,2个o,而反应后的物质中含2个na,2个o,4个h,所以比较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和种类可以知道,反应前比反应后多了2个cl,而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知:x中含有2个cl,所以a的化学式为cl2,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判断d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并能够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12(2分)火炬中通常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b丙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丙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d丙烷相对分子质量为44g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分子结构模型图可以看出它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可知其分子构成和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可写出丙烷分子式:c3h8;进而可进行有关计算和判断解答:解:a、丙烷分子是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b、丙烷由丙烷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c、丙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故c正确;d、根据丙烷的化学式(c3h8)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8=44,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d错误;故选c点评:学会仔细读取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并根据模型能直观地看出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构成,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2分)(2009嘉兴)硒(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有一种硒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其中se的化合价是()a+6b+3c3d6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硒的氧化物(se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硒(se)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硒的氧化物(seo3)中硒(se)元素的化合价:x+(2)3=0,则x=+6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14(2分)(2011菏泽)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d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b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a、d的质量比为1: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a的质量解答:解: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18g+1g+2g+32g=26g+2g+12g+x,解得x=13ga、a、d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b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c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b、a、d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b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a、d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b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故b正确;c、c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故c正确;d、反应中a、d的质量比=(18g13g):(32g12g)=1:4,故d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15(2分)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16g,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其充分煅烧至完全分解,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固体全部溶解,则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为()a3.7gb7.4gc14.8gd22.2g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钙元素守恒,混合物中的钙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钙进行分析解答:解:钙元素的质量:1650%=8g,8g的钙元素会转化成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caca(oh)240 748 x=x=14.8g,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对题中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然后找出各个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16(2分)以下关于实验记录的内容中不属于现象描述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摸到瓶壁发热c铁丝在氧气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不属于现象描述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摸到瓶壁发热,故选项说法说法属于现象描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说法属于现象描述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属于现象描述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7(2分)某物质能与水反应,将少量该物质加到饱和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二氧化碳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减小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解答:解:a、该物质与水反应,导致水的质量减少,氢氧化钙溶解的质量减小,导致溶液浑浊,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a错误;b、该物质与水反应,导致水的质量减少,氢氧化钙溶解的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一定减少,故b正确;c、反应后水的质量减少,故c错误;d、若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具体的反应进行分析18(2分)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或说法不合理的是()a装置中玻璃导管内水柱上升,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b实验中a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可以说明微粒是不停运动的c实验中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说明助燃物不仅仅是氧气d实验中可用硫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空气组成的测定;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温度上升,气体膨胀,压强增大,如装置气密性好,会出现水柱或插入液体的导管口有气泡根据浓氨水的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溶于水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镁可以与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发生反应分别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和碳、氮化镁,反应剧烈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混合气体爆炸,而一氧化碳有毒,须尾气处理解答:解:a、为装置气密性检查,导管中水柱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好,正确b、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溶解,而a烧杯中为浓氨水,故为其所挥发出的氨气所溶解,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正确c、镁与二氧化碳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和碳(黑色固体),无氧气参与,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正确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消耗氧气,但同时生成二氧化硫,瓶内压强不变,故用硫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不正确的故d的说法是错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实验的现象分析和实验的安全考点多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要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9(2分)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4bc12h22o11cc6h12o6dc2h5oh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可计算出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9)=6:1,则碳氢的原子个数比是: =1:2解答:解: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可计算出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9)=6:1,则碳氢的原子个数比是: =1:2a、c2h4中碳氢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2,故a正确;b、c12h22o11中碳氢两种原子个数比为6:11,故b错误;c、c6h12o6碳氢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2,故c正确;d、c2h5oh中碳氢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3,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小关键是要学会由物质质量求原子个数比的方法20(2分)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分析:a、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当反应结束,溶液不再变化;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固体先逐渐减少,最后不变,但不会为零;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先逐渐减少,最后不变,但不会为零;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不论是否用催化剂,产生的氧气最后是一样多,但是用催化剂要快一些解答:解:a、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当反应结束,溶液不再变化,故选项正确;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固体先逐渐减少,最后不变,但不会为零,故选项错误;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先逐渐减少,最后不变,但不会为零,故选项错误;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不论是否用催化剂,产生的氧气最后是一样多,但是用催化剂要快一些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制取中催化剂的作用和碳酸钙的性质等,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这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1分)21(4分)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1)2个氧原子2o;(2)3个水分子3h2o;(3)5个氢氧根离子5oh;(4)氧化镁中镁元素呈正二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如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可表示为2o;(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的前边加相应的数字,5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5oh;(4)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呈正二价,表示为,故答为(1)2o;(2)3h2o;(3)5oh;(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不大22(6分)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在“a水、b石灰石、c生石灰、d二氧化硫、e一氧化碳、f氮气”中,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1)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物质c;(2)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e;(3)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d;(4)最常见的溶剂是a;(5)可用作粮食瓜果和灯泡保护气的物质f;(6)可以制造水泥的物质是b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常见的溶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水是最常用的溶剂,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解答:解:(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干燥剂,故填:c;(2)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能用于冶炼金属铁,故填:e;(3)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填:d;(4)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填:a;(5)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故填:f;(6)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用于制造水泥,故填: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23(3分)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断上升目前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双面使用纸张;(3)下列有关化学物质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汽车的高温引擎能产生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b使用无铅汽油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显著降低温室效应c核能发电以铀235为燃料,产生的核废料具有放射性,需妥善处理d对煤进行综合利用既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物质,又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完成;(2)从减少碳的排放角度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考虑;(3)汽车的高温引擎能产生一氧化氮等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使用无铅汽油主要是为了减少含铅化合物的排放;核废料具有放射性,故需妥善处理;煤进行综合利用既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物质,又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解答:解:(1)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有: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3)a、汽车的高温引擎能产生一氧化氮等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故说法正确;b、含铅汽油中的铅是重金属,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使用无铅汽油主要是为了减少含铅化合物的排放;故b错误;c、核能发电以铀235为燃料,产生的核废料具有放射性,需妥善处理,故说法正确;d、对煤进行综合利用既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物质,又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说法正确;故选b答案:(1)ch4+2o2co2+2h2o(2)双面使用纸张(3)b点评:联系当今社会热点是中考的特色,特别的关于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的热点,经常考查到24(6分)右图为a、b、c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1)a、c交点的意义是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2)t3时,a、b、c三者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若在该温度时将45克a放入5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4.4%;(3)如果有a、b的混合物(含少量的b),将a分离出来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3,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交点表示的意义考虑;(2)根据溶解度的大小比较方法、溶解度的含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本题;(3)根据物质提纯的方法考虑;(4)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升温后溶质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解:(1)交点的意义是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a、c交点的意义是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2)从t3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边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3时,a、b、c三者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由于a在该温度时溶解度为8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40g,所以在该温度时将45克a放入5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4.4%;(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较大,所以将a分离出来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4)因为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所以a=bc,所以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升高温度后a、b的溶解度都变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还是a=b,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后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所以三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仍为:a=bc故答案为:(1)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2)abc;饱和;44.4%;(3)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4)a=bc点评:本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交点表示的意义;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提纯物质的方法就不同25(2分)河水、井水中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所以有的河水、井水的硬度较大这是因为caco3遇到了自然界中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得到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有:一写,即写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二配,即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三等,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之后划等号;四注,注明反应的条件解答:解:caco3遇到了自然界中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得到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种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caco3+h2o+co2ca(hco3)2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质量守恒定律,属于化学用语的考查,要注意配平本题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同学们要认真分析,理解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要忘记配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中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6(10分)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集气瓶(2)实验室选用a装置能制备的气体是氧气,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o2+mno2,试管口还要放棉花团;(3)制取co2可选用b发生装置,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4)若用装置c收集某气体,该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5)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若选用f装置收集氨气,应从b(选填“a”或“b”)通入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2)根据提到在试管口加什么物品猜测,应该是加棉花团,所以是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的;(3)根据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选择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验满(4)c装置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以能够收集的气体一定要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则为不能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5)氨气是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固体加热制得的,所以反应装置应该选用有酒精灯的a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f装置收集时依然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所以是短进长出解答:解:(1)图中是用于添加液体的长颈漏斗,是集气瓶(2)由于问到在试管口加什么物质,所以结合所学内容应该为棉花团,所以应该是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所以应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在试管口加棉花团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颗粒随气流进入导气管(3)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反应,可选取b作为发生装置;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满(4)若用装置c收集某气体,由于c装置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该气体一定是密度小于空气,且不能和空气中任一组分发生反应此处要求回答的是物理性质(5)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由于反应是固体加热条件下完成的,所以发生装置为a由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当用f装置来收集时,应该选用向下排空气法,即短进长出,从b进入氨气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集气瓶(2)氧气;2kmno4k2mno4+o2+mno2 棉花团(3)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4)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5)a b点评:实验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27(4分)某同学欲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1)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2)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会导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于15%的原因可能是ab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所用天平的砝码生锈了c盛装溶液的试剂瓶中有少量10%的氯化钠溶液d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中时,有部分氯化钠固体散落在实验桌上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正确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2)导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于15%的原因可能是:称量溶质称多了(砝码锈蚀),量取水时量少了(量水时俯视读数)解答:解:(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操作方法为:1、计算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倒入烧杯中3、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2)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但量取到的水正好偏小,溶质不变,溶剂小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大;b、砝码生锈了会导致称量的氯化钠偏大,溶质偏大,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盛装溶液的试剂瓶中有少量10%的氯化钠溶液,与配好了的10%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中时,有部分氯化钠固体散落在实验桌上,会导致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也会变小故答案为:(1)称量,溶解; (2)ab点评:解答本题主要从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入手,与溶质和溶剂有关,溶质称多了或量取水时量少了都会使结果偏大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28(3分)找规律(用化学符号填空):(1)nh3n2nono2kno3(2)cco2caco3caoca(oh)2(3)ch4oc2h6oc3h8 oc4h10o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排列规律(2)该组物质是按照物质间相互转化进行排列的(3)该组物质均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且符合cnh2n+2o这个通式解答:解:(1)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即该组物质是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故未知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应小于0价,熟悉的含氮元素的物质中,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题意(2)仔细观察,该组物质是按照物质间相互转化进行排列的,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3)该组物质均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且符合cnh2n+2o这个通式,故横线上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故答案为:(1)nh3;(2)co2;(3)c2h6o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同学们寻找物质的排列规律的能力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整合、归纳的能力29(7分)下图中都是初中化学常接触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关系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乙是气体单质,e、f、丙为黑色固体(注: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co;g:caco3;乙:h2;(2)写出图中有编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o2;:fe3o4+4co3fe+4co2;若丁是红色固体,则:fe+cuso4cu+feso4;(3)上图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2个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叙述的关键,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且a生成b和甲,所以a为过氧化氢,b为水,甲为氧气,f为催化剂二氧化锰;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乙为氧气;e和丙均为黑色固体,且丙和氧气反应生成e,所以丙为铁,e为四氧化三铁;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d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加入溶液y生成白色沉淀g,所以y为氢氧化钙,g为碳酸钙;c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且c由氧气反应生成,所以c为一氧化碳;铁和溶液y反应生成h和丁,且h为浅绿色溶液,所以h为可溶性的亚铁盐,带入验证即可解答:解:(1)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且a生成b和甲,所以a为过氧化氢,b为水,甲为氧气,f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且为黑色固体,所以f为催化剂二氧化锰;b生成气体甲和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乙为氧气;氧气和黑色固体丙生成黑色固体e,所以丙为铁,e为四氧化三铁;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d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溶液y中生成白色沉淀g,所以y为氢氧化钙,g为碳酸钙;氧气反应生成c,c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为一氧化碳;h为浅绿色溶液,所以h为可溶性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带入验证,符合题中转化关系;(2)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为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3fe+4co2;若丁为红色固体,则为铜,反应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3)上图中符合化合反应的由: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和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共2个故答案为:(1)c:co,g:caco3,乙:h2;(2)2h2o22h2o+o2;fe3o4+4co3fe+4co2;fe+cuso4cu+feso4;(3)2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答案,然后顺推、逆推或向中间推的方法得出其它答案,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六、综合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30(15分)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