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1专题《最后的常藤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1专题《最后的常藤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1专题《最后的常藤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1专题《最后的常藤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的常春藤叶班级_姓名_评价_【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2体味小说的语言特色和“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3学习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帮助他人”的精神,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重点难点】1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常春藤叶内涵,感受作品的主旨。2学会珍爱生命,拥有坚强的信念。【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一、自学质疑(一)结合注释了解作品、作者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二)初读课文,辨清字音、疏通文意。1、给加点的字注音昵n称 苔藓xin 气吁吁x 殡bn仪馆 唠lo叨 咆po哮 瞥pi 见 一筹chu 莫展 邋l遢2、解释重点词语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秋后算账:比喻等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再判断谁是谁非,也比喻事后等待时机进行报复。开门揖盗:开了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来危害自己。一筹莫展:一点儿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儿办法也想不出。3、文本感知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段,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开端(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病情很重。发展(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高潮(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燃起了生的欲望。结尾(51至55节)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病逝,揭示了叶子不落的谜底。二、互动研讨、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小说最撼动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并说说自己的看法。应该是小说的结尾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身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2、是谁挽救了琼珊,让她重新燃起生的希望?答案:(1)苏艾:无微不至的照顾她,鼓励她,用她的友谊温暖她。(2)医生:尽力救治琼珊。(3)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墙上画了最后的长春藤叶,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希望,鼓舞她活下去。(4)琼珊自己:在她得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说“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活下去”。虽然最后一片常春藤叶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琼珊自己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即使有这片叶子也是无济于事。琼珊的康复仅有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小结:最后的常春藤叶唤起了琼珊对生的渴望,给了她活着的勇气。而这片叶子正是贝尔曼以生命的代价画上去的。可见,贝尔曼在挽救琼珊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着力表现的人物也是贝尔曼。 3、“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对琼珊和贝尔曼各有什么含义?(1)对琼珊而言:表层义:叶子的脱落;隐喻义:生命的飘逝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是精神支点,生存寄托。(2)对贝尔曼而言:表层义:绝笔,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4、这篇小说的结局有何特点?结尾是“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所谓“出人意料”,是读者眼看着情节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然而那意外的结局一般来说令人宽慰的,是带着眼泪的微笑。三、写法迁移欧亨利的许多小说结尾都像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一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请写一个小故事,体现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特点。四、检测反馈 二十年后 欧亨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杰米威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杰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 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杰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当然啰!杰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杰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你是杰米威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西部待你怎么样?”“顶刮刮,凡是我要的都给了我。你的变化很大啊,杰米,我从来没有想到你会长得这么高,好像高了两三英寸。”“哦,我二十年以后长高了一些。”“杰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你不是杰米威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 说,“你被捕了,“圆滑的”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溜到我们这边来,跟我们通知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巡警威尔斯写给你的。”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杰米1、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答案:(1)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2)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2、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答案:(1)重视友情,信守诺言;(2)乐观开朗,心直口快;(3)企图逃避法律。3、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