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与正常人.doc_第1页
狂人与正常人.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狂人与正常人 读狂人日记最近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里面的“狂人”给我的印象很深,其实狂人并非真狂,而是带有了某种象征意义。社会上总有那么一群人,被称作“狂人”,他们冷眼看待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正所谓“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他们是精神的先驱者,是先进思想的倡导者,他们先知先觉,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但是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却不被人理解,这类人必定要承受孤独,那又如何,古来的先知哪个不是寂寞孤独的?哪个不是被人当疯子看待?像孔子,屈原,苏格拉底,布鲁诺等人生前受尽磨难,甚至有的还遭受迫害致死。他们往往被视作异类,思想难以被人理解,因为他们达到的思想高度无人能及。可是在他们死后,其思想却慢慢被接受,还日益受到关注,他们本人也都被冠予圣人、先知的称号。他们的言论都具有很高的预见性,若干年后总能得到证实,可是他们却已经“斯人已逝”了。可以说,他们当中没有哪个人能逃脱得了这种命运。后人也是如此。像鲁迅,胡适,孙中山,李大钊等人,他们洞悉现世的黑暗腐朽,身体力行,反对封建、愚昧、落后,追求民主、自由、科学。他们为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极大贡献,推动时代变革的发生。当然,在愚昧无知的民众眼中,他们是疯子,狂人,可是在后人看来,他们不是疯子,而是引领思想风暴的先知,是真正的精神领导者。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深刻,通过塑造一个“狂人”的形象来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作品主人公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表面意思上,“狂人”即疯子,精神不正常者,是一个贬义词,狂人与正常人是相对的。狂人与正常人本无区别,不过是人为规定的。在这个“少数服从多数”的年代,敢于提出异议或是敢于放抗的人,就会被视作“疯子”、“狂人”。但是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并不是疯子,而是具有某种象征性。作者开头就写到“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月光下的人们,往往是最真实的。“狂人”意识到自己以前都是在发昏,现在终于醒悟了。可见“狂人“虽狂,可他还是具有清醒意识的。可以看做是一个先觉者的象征。他有迫害狂想症,总觉得身边的人不怀好意。赵贵翁奇怪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一路上的人交头接耳的议论,张开着的嘴,街上女人说的咬你几口”的话,还有抿着嘴冷笑等侧面描写很好地展现了“狂人”眼里的世界。另外,他还多疑,无时无刻不担心自己被吃,时时保持警惕,“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等等。在狂人眼里,这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街上的人吃人,认识的人吃人,大哥吃人,就连我自己也不例外。“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四千年吃人履历”我认为是代表中国四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可见封建传统根深蒂固,以及对人毒害之深。“真的人”应该就是没有被毒害过的人,也就是那些先知先觉的“狂人”。他们未被世俗污染,因而具有先进的思想。对于这“吃人”的社会,“正常人”早已习以为常了,也许也只有“狂人”才能意识到吧。“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甚至于“去年城里钉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着血舐”。这些可以说明“吃人”的传统古来就有,而且历史悠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鲁迅借狂人之口说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所谓“仁义道德”,不过是封建传统带上的虚伪面具。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愚民思想。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注重个体人格的发展,还有“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一切无非是用于稳定民心,消除异端,以便统治。这无疑会麻木人的心灵,束缚人的思想,人们至今仍无法摆脱这种精神桎梏。人们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却不去反抗,而是安于现状,实在可悲。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中提到中国所处的两个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个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在混乱的年代,人们渴望做奴隶;而在太平的年代,人们却渴望坐稳奴隶的位置。他们害怕有人出来“捣乱”,破坏这种现状,于是会想尽办法打压,打压对象就是那些敢于说真话的“狂人”,而那些打压者正是那些“正常人”。但是时代一直都是前进的,总会有人站出来大声呐喊,于是“狂人”应运而生。狂人发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道理,却迫于社会压力,而不敢大胆揭露,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作者在批判封建传统的同时,对未来仍抱有一丝希望。狂人日记也带有启蒙主义的色彩。通过读鲁迅的作品,很多人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作者创作狂人日记也是想要唤醒民众麻木的意识,把他们从蒙昧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作者对国人的“看客”姿态可谓是深恶痛绝,这明显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在作品中也有涉及。“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大家都过来看“狂人”的热闹,一方面表现了群众的愚昧无知,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正常人”眼里的“狂人”。这些所谓的“正常人”们,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愚昧无知,反而嘲笑“狂人”的疯癫,却不知道自己才真正可笑。鲁迅在创作手法上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比如注重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的刻画,还有大量运用象征主义和写实主义手法。作品始终处在一种阴暗、诡异的氛围之中,人性的扭曲变形,人吃人的现象等,都让人不寒而栗。我似乎看到了卡夫卡的影子。卡夫卡的变形记也是如此,揭露的同样是人性和社会的黑暗面,创造的也都是狂人与正常人对立的世界。在表现手法和主题内容上,两人还是有相似之处的。作为伟大的民主启蒙战士,反传统反专制,揭露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批判国民劣根性,是鲁迅的历史使命,也是其作品的鲜明主题,狂人日记也不例外。其中的“狂人”就是一个带有民主启蒙思想、敢于向世俗社会挑战的封建叛逆者。这类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始终坚持真理,哪怕孤身一人,也要斗争到底。而与之相对的“正常人”,却是封建思想、蒙昧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