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咳嗽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儿科学-咳嗽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儿科学-咳嗽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儿科学-咳嗽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儿科学-咳嗽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咳嗽 概述 定义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咳嗽症状为主症的肺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称之气管炎 支气管炎 有声无痰谓之咳 无声有痰谓之嗽 概述 发病情况 季节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冬春二季发病率高 年龄 小儿皆可发病 以婴幼儿为多见 小儿的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 预后转归 一般预后良好 部分反复日久不愈 病情重者可进展为肺炎喘嗽 概述 历史源渊 素问 咳论 皮毛者 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气 邪气以从其合也 伤寒论 中有详细咳嗽分证论治 有小青龙汤 麦门冬汤等经典处方 医学入门 首次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小儿咳嗽首见于 诸病源候论 小儿杂病诸候 嗽候 嗽者 由风寒伤于肺也 肺主气 候皮毛 而俞在于背 小儿解脱 风寒伤皮毛 故因从肺俞入伤肺 肺感微寒 即嗽也 幼幼集成 咳嗽证治 将咳与嗽进行了区分 指出 凡有声无痰谓之咳 肺气伤也 有痰无声谓之嗽 脾湿动也 有声有痰谓之咳嗽 初伤于肺 继动脾湿也 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皮毛口鼻风寒咳嗽风热风热咳嗽乳食不节脾虚失运痰湿内生化热痰热内蕴气虚咳嗽内伤禀赋不足正气不足素体虚弱阴虚咳嗽 久病迁延 易受外邪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小儿咳嗽的特点 病因多由感受外邪 内伤乳食生冷所致 内伤咳嗽相对较少 肺脾虚弱是本病的主要内因 症侯相对单纯 治疗易于康复 一般预后良好 部分反复日久不愈 病情重者可进展为肺炎喘嗽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1 好发于冬春二季 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 2 病前多有感冒病史 3 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4 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 可闻及干啰音或不固定的粗湿啰音 5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病原学检查6 X线检查X线胸片显示正常 或肺纹理增粗 肺门阴影增深 鉴别诊断 肺痨 以低热 咳嗽 盗汗为主症 多有结核病接触史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气道排出物中找到结核菌 胸部X线检查显示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改变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明显的支气管结核病变 顿咳 初期与外感咳嗽相似 但往往起病2 3天后咳嗽日渐加剧 日轻夜重 逐渐进入痉咳期 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 咳毕呕吐痰涎 伴鸡鸣样回声 属于传染病 有一定传染性 肺炎喘嗽 发热高 气急咳嗽喘促 鼻煽痰鸣 肺部可闻及中 小湿啰音 胸透或胸片可见斑片影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首先辨别外感 内伤 外感咳嗽 发病较急 咳声高扬 病程短 伴有表证 内伤咳嗽 发病较缓 咳声低沉 病程较长 其次辨虚实 外感咳嗽多属实证 内伤咳嗽多兼有不同程度的里证 且常呈由实转虚或虚中夹实的证候变化 再次辨寒热 咳嗽痰白清稀 咽不红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白腻 多属寒证 咳嗽痰黄粘稠 咽红 舌质红 苔黄腻 或见苔少 多属热证 治疗原则 宣降肺气为基本治疗原则 宣肺化痰相辅相成 治肺不忘治脾肾 外感咳嗽忌早收敛 内伤咳嗽忌过滋腻 证治分类 风寒咳嗽主证 起病急 咳嗽频作 声重 咽痒 痰白清稀治法 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方药 金沸草散加减寒邪易于化热 出现风寒夹热证 杏苏散加大青叶 黄芩 证治分类 风热咳嗽主证 咳嗽不爽 痰黄粘稠 舌质红苔薄黄 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治法疏风解热 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加减 肺热重者按痰热型咳嗽辨治 风热夹湿 咳嗽痰多 胸闷汗出 舌苔黄腻 脉濡数 加薏苡仁 半夏 茯苓宣肺燥湿 证治分类 痰热咳嗽主证 以咳痰多 色黄粘稠 难以咯出 舌苔腻 脉滑数 热重者发热口渴 烦躁不宁 尿少色黄 大便干结 痰重者喉间痰鸣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证治分类 痰湿咳嗽主证 痰多壅盛 色白而稀 湿盛者胸闷 神乏困倦 纳食呆滞 治法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 证治分类 气虚咳嗽主证 常为久咳 尤多见于痰湿咳嗽转化而成 咳嗽无力 痰白清稀 偏肺气虚者气短懒言 语声低微 自汗畏寒 偏脾气虚者面色苍白 痰多清稀 食少纳呆 舌边齿痕 治法健脾补肺 益气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味 证治分类 阴虚咳嗽主证 干咳无痰 喉痒声嘶 常由痰热咳嗽转化而来 阴虚重者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 舌红 脉细数 热伤肺络者咯痰带血 阴津耗伤 无以上承者口渴咽干 治法养阴润肺 兼清余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其他疗法 中药成药 小儿宣肺止咳颗粒每服 1岁1 3袋 每袋8g 1 3岁2 3袋 4 7岁1袋 8 14岁1 5袋 1日3次 用于咳嗽风寒外束 痰热郁肺证 急支糖浆每服5 10ml 1日3次 用于风热咳嗽 蛇胆川贝液每服10ml 1日2 3次 用于风热咳嗽 半夏露每服5 10ml 1日2 3次 用于痰湿咳嗽 罗汉果止咳糖浆每服5 10ml 1日2 3次 用于阴虚咳嗽 6 猴枣散适于痰热型咳嗽 7 复方鲜竹沥适于痰热型咳嗽 另外还有蛇胆陈皮散 祛痰止咳颗粒等 预防与调护 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加强体格锻炼 增加小儿抗病能力 避免感受风邪 预防感冒 避免与煤气 烟尘等接触 减少不良刺激 经常变换体位及拍打背部 以促进痰液的排出 饮食应给予易消化 富营养之食品 婴幼儿尽量不改变原有的喂养方法 咳嗽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