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1).doc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1).doc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2014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庞朴,著名学者,思想家,中国哲学、史学家。 2、探寻背景: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分析。3、释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可见,本文主要阐述了二者的概念和区别。庞朴认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二、预习要求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生字词注音。媲( )美 昙( )花一现 惰( )性 攻讦( )斑驳( )陆离 钳( )制 咀嚼( ) 自戕( )刮垢( )磨光 蜕( )除 有史可稽( ) 一蹴( )而就烙( )印 威慑( )2、解释词语,疏通文意。抱残守缺:明日黄花:昙花一现:余风遗响:一蹴而就: 3、整体感知: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三、文本研习,合作探究。1、研读引子部分:思考:什么是传统?(用原文回答)作者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差别,说成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该如何理解?3、研读“传统文化”部分: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划出重点词句,下定义,训练概括能力)4、研读“文化传统”部分: 思考:什么是文化传统? (可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文化传统是如何形成的?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5、研读“财富与包袱”部分: 思考:应该如何看待传统?读文找出作者的观点。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既然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呢?四、当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媲美() 角逐() 攻讦() 应运而生()b.烙印() 咀嚼() 嫉妒() 一蹴而就()c.褒贬() 负荷() 昙花() 有史可稽()d.倔强() 束缚() 涮肉() 味同嚼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决裂 禁忌 推祟 时过境迁 b.威慑 发掘 整和 与时俱进c.惰性 时髦 蜕除 余风遗响 d.提倡 原型 污垢 消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的辉煌成就,搅热了中国的体育幼教事业,许多家长都想好好培养孩子,希望孩子能成为体育界的明日黄花。b.他不愿摘掉肩上那枚显露身份的少将肩章,摆出一副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架势。c.这款手机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效应,人们争相购买。然而时过境迁,不足十个月光景,这款手机就被人们遗忘了。d.巴塞罗那市区没有一座超高建筑,只是完整地保留了古代建筑的格局,而且对古建筑也不粉饰刷新,仍裸露着断砖残瓦,显得斑驳陆离,一派古老沧桑。4、根据文意,请分别给“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下定义。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讨论你所了解的传统文化。 如:传统习俗: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团圆赏月 传统建筑:四合院、兵马俑、皇家园林、徽居 传统文艺:诗词歌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