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涵义。 2.掌握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3.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4.了解结晶现象和结晶方法。【学习重点】1.掌握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2.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习难点】1.掌握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2.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中的能力叫做_。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内因_和_,外因_。2在_、_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该溶质的_,能继续溶解的叫做该溶质的_。3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如下4在一定_下,某固体物质在_g溶剂里达到_时所能溶解的_,叫做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5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_;结晶的方法有_、_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相关试题分析1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b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变式训练2:某物质(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 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 g水,又析出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是比原溶液稀 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点拨总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有何关系?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简便方法是什么?活动二、溶解度概念应用的相关试题分析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00g水中溶解20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g b在20时,把20g nacl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c在20时,把20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d在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 nacl恰好饱和,则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变式训练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增加溶剂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c. 将30g硝酸钾投入到7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一定是100gd. 5g食盐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变式训练2: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点拨总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是什么?(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为例说明)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气体呢?活动三、溶解度曲线应用的试题分析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ct 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60 时,100 g水中加入12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的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式训练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1 a和b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至t2之间b曲线以下区域为a、b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对于a与b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变式训练2: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浓硫酸 b硝酸铵固体c氧化钙d氢氧化钠固体变式训练3:n溶解度/g 0 t1 t2 t3ambc右图为、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m点表示的意义是_。2、当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3、当温度为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4、如果分别把a、b、c放入100g 水中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5、若要把混在a中的少量c除去,应采用_法;若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_法。pmn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右图为例说明)曲线上的p点表示_。两条曲线的交点m表示_。图像中的n点可以表示_。曲线a表示_。曲线的倾斜程度可表示_。降温结晶(又称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何变化的溶质从水溶液中析出?蒸发结晶呢?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检测】1(2011扬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b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则此温度下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1.6%c60时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5gnacl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蒸发nacl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2(2011苏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36g,将30 g氯化钠放入50 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 g溶液c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3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10 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30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4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溶解度gabt2t1ca温度/ob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5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质量相等的溶质c将t3时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往t3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加入乙,乙不能溶解【课后作业】1右图为a、b、c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 (1)t3时,a、b、c三者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若在该温度时将45克a放入50克水 中, 形成的溶液是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2)如果有a、b的混合物(含少量的b),将a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3)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下表列出了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1)由上表可推出kno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kn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2)在20 时,把40 g kno3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再加入100 g水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石亲子营地活动方案
- 古代姓氏考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试题讲解及答案
- 港台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 社会帮扶行动协助承诺书(8篇)
- 企业行政管理常用文件管理工具
- 法学民法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405.1-2024 《蚯蚓养殖和治污改土技术规程 第1部分:蚯蚓养殖和粪污处理》
- 电子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职称评聘工作管理制度
- 三腔空肠营养管构造及护理
- 2025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DB31/T 1367-2022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价规范
- 2025年(第一季度)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加密)
- 贵金属废料提炼合同协议
- 中国传统木工工艺课件
-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内容
- 淋巴瘤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模具部的组建和管理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