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理综化学命题特色与备考策略黄山市屯溪一中 胡征善多年来理综化学命题始终紧扣考试大纲及其说明和中学教学内容,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联系实际,表征能力立意;不偏不怪,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课程标准接轨,更突出地考查了本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坚持考查科学探究能力,尝试设计开放性试题。一、命题特色现以近3年高考理综能力测试题全国卷为例进行纵向分析,并兼顾同年度其他省份高考化学试卷的横向联系,以便找到高考命题的运行轨迹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1、紧扣大纲 突出主干3年来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板块知识分布与分数权重。表1(1) 2007年化学试题的知识板块分布与权重知 识 板 块知 识 点分值权重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组成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的简单离子的判断150.139电解质溶液电解、酸碱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pH的判定120.111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平衡状态、应用坐标图分析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反应速率与平衡移动的关系60.056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数目相等“有得必有失,得失应相等”60.056元素及其化合物燃煤的脱硫技术、酸雨的pH界定、O3对人体产生利与弊在空气中含量的界限、含磷洗涤剂与水体富营养化;等物质的量的物质分解放出O2的量的判断;依据Na+、Mg2+、Al3+、Ba2+;OH、Cl、CO32、SO42、HSO4离子间的复分解反应原理,推断物质的组成270.250有机化学由方框转化推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书写相应化学方程式、确定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并书写其结构简式150.139化学实验利用对焦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考查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150.139化学计算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T同p气体的密度与Mr成反比;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推算120.111表1(2) 2005年化学试题的知识板块分布与权重知 识 板 块知 识 点分值权重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物质结构原子电子层排布、化合价、分子结构、电子式、等电体、晶体类型180.167电解质溶液离子共存、电解120.111化学平衡应用坐标图分析T、p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0.056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60.056元素及其化合物涉及H2、Cl2、 HCl、NH3、NH4Cl、CaC2、CO、N2、Si的理化性质、转化关系及其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240.222有机化学由结构式确定分子式、同分异构体、结构的推定、有机反应的书写150.139化学实验装置原理、反应原理、操作原理的分析;设计、评价简单实验方案150.139化学计算涉及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简单计算;活泼金属与H+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20.111表1(3) 2006年化学试题的知识板块分布与权重知 识 板 块知 识 点分值权重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物质结构晶体类型;元素的原子结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递变规律;运用元素周期律(表)进行推断210.194电解质溶液电解、电离平衡、电解质溶液的电荷守恒式180.167元素及其化合物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限定条件下的置换反应210.194 化学实验利用Na2O2分别与CO2和H2O(g)反应模拟Na2O2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供氧剂150.139有机化学基础含多官能团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判断;观察分子模型、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断、酸性强弱比较、有机反应的书写220.204化学计算有关NA的简单推算;有关有机物燃烧的简单计算110.10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三年来高考理综化学的命题无论是在考试范围和能力要求方面,还是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与分值)方面均严格遵守考试大纲,考查板块知识的分布与比分三年来都基本一致,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表2 (1) 2007年理综化学试题考查的知识与能力题号分值试 题 内 容能 力 要 求 与 方 法 技 巧说 明66有关环境问题燃煤的脱硫技术(CaCO3与SO2的反应);酸雨的pH界定(pH5.6);O3对人体产生利与弊在空气中含量(105%)的界限;含磷洗涤剂与水体富营养化涉及STSE的知识,取材于课本相关内容;考试大纲P188第25题76酸碱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pH大小判断pH与酸碱溶液浓度的关系;盐溶液pH的判断与2004年高考题第10题和1997年高考题第18题相似86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析出Cu的质量电极产物的判断;通过电路中任一截面的电子物质的量相等即n(电极产物)之比等于得到此电极产物时在电极上得失电子数目的倒数之比与高三课本第四单元第一节习题第三.2.题相似96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T同(即 同V同m )下,气体压强p与气体Mr成反比106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因为Cu(IO3)2中的变价元素有Cu2+和I+5,所以最简捷的方法是:从反应物24KI中的I2CuI中的I= 22I失电子的情况来分析反应原理取材于高三课本总复习题第六.3.题关于Cu(IO3)2溶解度的计算116给定等物质的量的物质,判断分解放出O2量的多少根据所给物质的分解,将化学式变形:KClO3KCl3O、KMnO41/2K2MnO41/2MnO2O、H2O2H2OO、HgOHgO,且KClO3是HgO中氧原子数的3倍与1990年高考题相似:等质量KClO3、KMnO4、HgO受热分解产生O2量的判断126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推算因为在量的关系上存在:1个O=1个C + 4个H、1个C=12个H;由(O)= 0.5和Mr150知:分子中含4个O。若分子式为C4H16O4,则不存在此分子;C4H16O4C5H4O4,如:HOOC-CC-CH2COOH与考试大纲P228第26题相似与全国卷第12题同属新意题136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平衡状态;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及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与2005年第12题(也是考试大纲P190第31题)相似2615以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元素周期律(表)的相关知识根据原子(或离子)的结构及其化合物的组成进行元素推断与考试大纲P217第18题(也是2006年高考题卷第26题)相似2715以Na+、Mg2+、Al3+、Ba2+;OH、Cl、CO32、SO42、HSO4离子间的反应,依据复分解反应原理,推断物质的组成根据实验现象,推知离子的组合。由题给条件能快捷切入,推得:B为Al2(SO4)3、D为Ba(OH)2; Al3+与CO32水溶液中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含HSO4的溶液呈强酸性,可溶解Al(OH)3、MgCO3;BaCO3可溶于盐酸。与2004年高考题第28题、考试大纲P229第28题、亦与高三课本第六单元第三节习题第一.2.题相似且与全国卷第27题同源2815利用对焦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考查实验能力考查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推理判断能力。涉及装置的筛选评价与连接、试剂的选择与用途、实验现象描述及分析是1991年高考题的重现2915利用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考查分析推理能力由方框转化推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书写相应化学方程式、确定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并书写其结构简式书写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与2004年高考题第26.(5)题(见考试大纲P220第22题)相同表2 (2) 2005年理综化学试题考查的知识与能力题号分值试 题 内 容能力要求与方法技巧说明66分子的电子式;缺电子分子、富电子分子分子式转化为结构式,由结构式判定历年高考常考知识点及其命题形式76活泼金属与H+反应等n的金属,在同T同p下产生V(H2)正比于金属被H+氧化的价态试题未指明同T同p下,欠严密86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善于假设或直观判定1995年高考原题(第24题)96原子价电子层电子排布及其与元素最高正(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关系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关系及其特例106离子共存H+分别与S2O32、HCO3、AlO2的反应历年高考常考知识点116电解NaCl(aq) 电解原理的应用教材中已有的实验,2004年高考安徽卷和西南卷均考过126T、p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对题给坐标图的观察及分析136乙炔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明确化学计量数与热量的关系;H的涵义与符号、单位新版教材要求,近三年重现率100%2615有关H2、Cl2、 HCl、NH3的性质推断及其书写NH4Cl、Ca(OH)2或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有关物质的性质和题给条件进行有序有效推理2715双原子的等电子粒子;晶体类型的判断;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氧化还原概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结构与性质的推理破题的切入口是双原子等电子粒子2004年江苏高考题2815H+OH-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B),原理为 CO21、对装置图的观察能力;2、对操作原理的分析;3、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4、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5、恒重原理的正迁移原国家命题委员会科研题。市面上盛行,属陈题新编2915以苏丹红一号为载体,考查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1、由结构式写分子式(点数法或法);2、同分异构体的辨认(法)与正确书写;3、有机物结构的推断;4、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辨认,方法类同于2003年江苏高考题象鼻虫四种信息素的组成表2 (3) 2006年理综化学试题考查的知识与能力题号分值试 题 内 容能力要求与方法技巧说明66晶体类型的判断气体降温变成固体分子晶体76同主族(含零族)或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单质和化合物的递变性单质熔点或沸点的判断;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得失电子的关系与1998年高考题第13题相似86有关NA的各种说法的正误判断涉及电子转移的数目、物质的状态判断、分子中所含电子数和一定质量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的判断历年高考常见题型96电解熔融的KCl、MgCl2、AlCl3,析出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电路任一截面的电子物质的量相等即n(电极产物)之比等于得到此电极产物时在电极上得失电子数目的倒数之比虽然电解AlCl3NaCl熔盐也能得到铝,但工业生产铝是电解氧化铝与冰晶石的熔盐,故最好还是用Al2O3。1995年高考题第17题106溶液中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反应情况(有无沉淀)的判断Ba2+、OH、HCO3;Al3+、NH3H2O、OH; Ba2+、2OHCa2+、SO42反应能生成沉淀与高三课本第三单元复习题第二.4.题相似116醋酸的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加入水;少量的NaOH(s)、HCl(aq)、CH3COONa(s)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常规试题126关于茉莉醛化学性质的判断茉莉醛分子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醛基,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与考试大纲P183第37题(也是2004年高考题相似136有关混合物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计算运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求解26 9运用元素周期律(表)进行推断涉及H、N、O、S 元素;由给定的原子个数比确定化学式是由高一课本总复习题第二.19题改编2715限定条件下的置换反应写出满足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20;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的三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原国家命题委员会科研试测题2815运用实验模拟Na2O2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的供氧剂1、对装置图的观察能力;2、制CO2的原理;3、除杂试剂的选用;4、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2923以消毒剂萨罗(Salol)为载体,考查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1、观察分子模型写结构简式;2、比较苯酚、碳酸和水杨酸的酸性;3、确定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数目;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断;5、书写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6、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燃烧计算第(2)题的设问是1991年第40.(2)题的设问:判断苯磺酸、苯酚、亚硫酸三种物质的酸性强弱 从上表尤其是表2(1)中可以得到:几年来高考的化学试题重视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突出考查化学的主干知识核心内容,有利于严格执行考试大纲,有利于引导回归教材,有利于有力有效地遏制“题海”。2、不避陈题 推陈出新从上表“说明”栏中可知:有些高考题就是原来高考曾考过的试题,例如2005年第8题、2006年第9题、2007年第11题等。有些试题则是历年常考的命题形式,如2005年第6、10、11、13题;2006年第7、8、11题;2007年第7、9题等。尤其是2005年和2007年两年的实验题,更属陈题翻新。现分别列出,以资比较:(1)2005年第28题(15分):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NaOH溶液 试样溶液 浓H2SO4主要步骤如下: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 g从分液漏斗滴入6 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 g重复步骤和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疏酸接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的目的是 (5)步骤的目的是 (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此题是原国家命题委员会的测试题,自1994年以来市面上几乎年年出现的经典试题,只是设问有所改变,原题是: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等杂质,利用下图中的仪器装置来测定纯碱中的 Na2CO3百分含量。 1. 空气 2某溶液 3纯碱 4稀H2SO4 5浓H2SO4 6.碱石灰 其实验步骤是:a按上图所示,组装好实验仪器,并检查其气密性; b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设为m1 g);c准确称量一定量的纯碱(设为n g),并将其放入广口瓶内;d从分液漏斗缓缓滴入稀H2SO4 ,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e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量干燥管的总质量(设为m2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上述实验操作d和e,都要求“缓缓”进行,理由是 。若这两步操作太快,则会导致实验侧定结果 。(2) 该实验进行至操作e时,要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装置A中盛装的液体2应选用 。装置A的作用是 。如果撤去装置A,直接向装置 B中缓缓鼓入空气,则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 。 (3 ) 装置c的作用是 ,如果撤去装置c,则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 。(4) 根据此实验,计算纯碱中Na2CO3百分含量的数学表达式为 。后有人在此题基础上,又增加以下两个设问:(1)用上述装置来测定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时,会有较大的误差,需要对其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其原因是 。(2)请再设计两种其他的测定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可选择的主要仪器:托盘天平 烧杯 玻璃棒 铁架台、漏斗(过滤器) 干燥管 酒精灯 烧瓶 蒸发皿供选择的试剂:a. CaCl2溶液 b稀硝酸 cAgNO3溶液d碱石灰e稀盐酸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所用主要仪器(用编号表示)实验需直接测定的有关物理量(用文字说明)这与高考第28题第(2)、(7)两小题的设问完全一致。(2)2007年第28题(15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 ,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其目的是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b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 。 而此题的原型是1991年高考第31题。只是原题中:缺少产生水蒸气和水蒸气与焦炭反应的装置,且B、C中所用的试剂也已给出,其他部分均完全相同;只有两个设问: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确认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_,其理由是_。【分析】化学实验题常涉及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的分析。本题需要了解的实验原理有反应原理和装置原理: 反 应 原 理 水蒸气与灼热的焦炭反应 C + H2O = CO + H2 CO + H2O CO2 + H2(有催化剂反应速率更快) 除去CO2 2OH + CO2 = CO32 + H2O或OH + CO2 =HCO3 检验CO2 2OH + CO2 + Ca2+ = CaCO3+ H2O 检验H2O(g) CuSO4(无水)+ 5H2O = CuSO45H2O (白色粉末) (蓝色)装 置 原 理 直通反应管A、B 无论反应快与慢、反应程度如何,流出的气体中或多或少含有流入的气体 洗气瓶原理 导气管的进出口 长进短出 干燥管原理 干燥管的进出口 粗进细出 沸石的作用 防止液体受热剧烈沸腾 吸收CO2和检验CO2 对选用试剂NaOH(aq)和澄清石灰水的评价3、稳中求变 变不离宗某些化学试题是变中求新,多题同源。(1)2007年第7题与1997年第18题和2004年第10题(选择题,6分)2007年7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 pH=3的硫酸和pH=11的的氨水等体积混合2004年10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A0.01mol L-1醋酸溶液B0.02mol L-1醋酸与0.02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C0.03mol L-1醋酸与0.01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DpH = 2的盐酸与pH = 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1997年18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值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C. pH=3的硫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 pH=3的醋酸和pH=11的的氢氧化钡溶液(2)2007年第29.(4)题和2004年第26.(5)题以及2006年全国卷第29.(3)题和全国卷第29.(6)题(书写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 2007年第29.(4)题 由前面题意推得E的结构(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个。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与B有相同官能团;iii)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004年第26.(5)题 由方框转化推得B的结构(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要求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化合物是1,3,5-三取代苯苯环上的三个取代基分别为甲基、羟基和含有-C-O-结构的基团OCH2COOHCH3OHCHCOOHCH2OH分子式都为C9H10O3 分子式都为C7H6O32006年全国卷第29.(3)题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种。含有苯环;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2006年全国卷第29.(6)题 HOCOOH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酚羟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_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 此外,还有2007年北京卷第25题:写出两个与A(经题意推得A的结构简式为CH3HO-CH2-C-CHO)具有相同官能团并带有支链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_、_。(3)2005年第27题等电体原理的应用就是江苏省2004年高考化学试题第22题的拓展,第29题同分异构体的辨认就是江苏省2003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延伸。现将原题录下,以便比较。2004年高考化学试题(江苏)第22题. 题 1919年,Langmuir提出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1)根据上述原理,仅由第2周期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和 ; 和 。(2)略解析:1、(1)NN、C = O,(若不是仅指分子,还可以是CC2、CN等);O=C=O、N=N=O(若不限定是分子,还可以是N3、O-CN)。2005年第27题: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丁为原子。 (1)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 (3)在一定条件下,甲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丁的元素符号是 ,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丁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 的晶体结构相似。2003年高考化学试题(江苏):人们使用400万只象鼻虫和它们的215磅粪物,历经30多年时间弄清了棉籽象鼻虫的4种信息素的组成,它们的结构可表示如下(括号内表示的结构简式) CHO OHC H CH2OH CH3OH CH2-C-CH2CH2OH CH2-CC=CH2 CH3CH3 以上4种信息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 CHO OHC H【解析】碳原子数相同,少一个碳原子(注意: 和 的区别)。且有三个不饱和度(环构、烯键、醛基);和都有2个不饱和度(环构、烯键),所以,和是同分异构体。OH2005年第29题 同分异构体的辨认 A B C D在给出AD四个选项中,结构式均含 ,此外还含4个C、1个O且A、B、COH中均为2(分别为烯酮式、烯醇式羟基的位置异构体、烯醛式),这与虚线右方完全相同,而D中结构式=1,故A、B、C与2()萘酚互为同分异构体。4、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多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注重联系生产实际如乙烯的工业用途、电解NaCl(aq),关注社会中出现的化学问题(如环境问题、萨罗作消毒剂、达菲是一种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苏丹红是偶氮染料禁作食品添加剂),以拓展化学视野,要求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分析这三年高考的化学试题,我们还发现有如下特色: (1)没有信息给予题。信息给予题是3 + 2高考模式常见试题,尽管在高考大纲中仍有此类题例,但在3 + 理/文综合高考模式中很少见,即使出现也不会很难。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以便学生掌握其方法,但在高考的复习中或质量检测中少用此类试题,尤其是不应在这方面出难题。 (2)第卷中特别关注化学用语的规范应用。年份得分点涉及化学用语的填空分 值所占百分数/ %20073028约5591.720062822约5185.020052620约4880.0 (3)第卷中尝试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例如: 2005年第27.(2)题要求写出CO作还原剂的一种工业用途;第28.(7)题请简述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2006年第27题请写出满足: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且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主族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见下分析);第29.(2)、(4)和(5)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强弱,从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选一种完成指定的方框转化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出根据水杨酸和苯酚混合物完全燃烧的量求算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见下分析)。2007年第27题推出E物质为NaHSO4或Mg(HSO4)2;第29.(4)和(5)的写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和乙烯的一种工业用途的化学方程式。2006年第27题 (15分)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 =化合物(2)+单质(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 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解析 本题限定条件较多,七个主族元素的单质只能组合成 3个“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的置换反应,而中学化学中涉及的置换反应很多,这就需要评价筛选、统摄重合,选择出3个符合题意的置换反应。错误的解答 1、Br2(I2)+H2S = 2HBr(HI)+S,违背条件。2、2Na(Li、K)+2H2O = 2NaOH(LiOH、KOH)+H2;O2+2 H2S=2S+2 H2O;高温SiO2+C= Si+2CO等,违背条件。 高温3、Cl2(Br2)+2NaBr(NaI) = Br2(I2)+2NaCl(NaBr);2Al+FeO3=Al2O3+2Fe; 高温Fe+2HCl = FeCl2+H2;H2(C)+CuO= Cu+H2O(CO或CO2)等,同时违背条件和。4、Si+2NaOH+H2O = Na2SiO3+2H2;2Al+2NaOH+2H2O = 2NaAlO2+3H2等,不符合题给置换反应的通式。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并不唯一。第一组: H+ H2OAl = H2 CO2 F2 = O2 NaOH(S) Mg= C H2S(S2-) NH3 NH3Al(B)= H2 点燃 Cl2= S O2 (纯)= N2 Cl2= N2) 点燃第二组: H2O C= H2 SiCl4 SO2 NH3H2= Si Mg = S Cl2= N2 点燃 HF Si = H2“”为中学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置换反应。就中学阶段而言,第一组中前两个置换反应是确定的,后一个置换反应是可替换的。2006年第29.(2)和(5)题: (2)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5)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n mol,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a L O2,并生成b g H2O和c L 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若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列出x的计算式。_【解析】(2)本题是1991年高考第40.(2)题的再现,都是考查溶液中对质子(H+)的“争夺”“强弱反应规律”。如果将两题融合到一起(比较苯磺酸、亚硫酸、碳酸、苯酚等的酸性),则有: 电 离 出 H+ 的 能 力 依 次 减 弱SO3H H2SO3 HSO3 H2CO3 OH HCO3 H+ +H+SO3 HSO3 SO32 HCO3 O CO32接 受 H+ 的 能 力 依 次 增 强很显然,排在前面的酸可以与排在后面的盐溶液发生反应强弱反应规律(类似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例如:粗实线相连的两种粒子可以反应生成虚线所指的粒子,而虚线相连的粒子不能(或很难)发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对电子的“争夺”,情况与上相同。 (5)苯酚和水杨酸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C7H6O3 + 7O2 = 7CO2 + 3H2O C6H6O + 7O2 = 6CO2 + 3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苯酚和水杨酸按任意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O2或生成H2O的量都不变(都为7n mol或3n mol),因此不能只根据燃烧耗O2量或生成H2O的量来求算水杨酸的量。要求算水杨酸的物质的量只能从生成CO2的量入手:解一、因为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 ,那么苯酚的物质的量为(nx) mol。则有: 7x + 6 (nx)= c / 22.4 x = c / 22.46 n 解二、差量法: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水杨酸完全燃烧对气体体积无贡献,只有苯酚完全燃烧才引起气体体积变化,故有: C6H6O + 7O2 = 6CO2 + 3H2O 气体物质的量减少 1 mol 1 mol (nx ) mol (ac) / 22.4 mol (nx ) mol = (ac) / 22.4 mol x = n(ac) / 22.4 又因为n mol 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O2 7n mol生成H2O 3n mol,所以:7n= a / 22.4 n = a / (722.4) 3n= b / 18 n = b / (318) 将和式分别代入和式,还可得: x = c / 22.46 a / (722.4) x = c / 22.46 b /(318) x = b / (318)(ac) / 22.4 (4)在第卷中,2006年有6题(第68和1012题)均属正误判断;2007年有6题(第712题)均涉及简单的化学计算。例如:2006年有关原子结构、单质的熔沸点递变的叙述、有关NA的说法、有关稀醋酸溶液电离平衡移动的叙述、有关茉莉醛化学性质的叙述的正误判断;常温常压下的气体降温变为晶体,对其晶体类型的判断;等浓度等体积的三种溶液混合有无沉淀的判断。 2007年见表2(1)。 2007年全国卷第12题的计算推理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仔细分析下列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5位烃的分子式是1 2 3 4 5 6 7 8 9 C2H2 C2H4 C2H6 C3H4 C3H6 C3H8 C4H6 C4H8 C4H10 A C6H12 B C6H14 C C7H12 D C7H14【解析】本题要求依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5位烃的分子式”,设问并不难容易推出其分子式。若设问是判断排列在第40或50位烃的分子式,那么凭硬排来推定费时易错。此时应依据排列规律找出通项公式:项 数12 3456789n分 组 x分子式C2H2 C2H4C2H6C3H4C3H6C3H8C4H6C4H8C4H10 从第1项开始每相邻的3项分为一组,依次地有、 组,每相邻的两组中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烃的分子式之差均为1个CH2,因此:第x组中氢原子数最多的烃的分子式为C2H6(CH2)(n/31),经整理后得分子通式为C(n/3+1)H(2n/3+4)。而每组中的烃碳原子数相同,氢原子数相差2个,故:第x组中氢原子数次多的烃的分子通式为C(n/3+1)H(2n/3+2)(式中n为第x组中氢原子数最多的烃的项数,下同),第x组中氢原子数最少的烃的分子通式为C(n/3+1)H(2n/3)。本题将n=15代入分子通式C(n/3+1)H(2n/3+4)中得C6H14,故选B。 若要求判断排列在第40或50位烃的分子式:即先求第42位或第51位该组中氢原子数最多的烃的分子式C15H32或C18H42,然后再求第40位和第50位烃的分子式为C15H28或C18H36。亦可先求第39位或第48位该组中氢原子数最多的烃的分子式C14H30或C17H36,然后从C14H30中加1个C减2个H即得第40位烃的分子式或从C17H36加1个C即得第50位烃的分子式。【巧解】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每组3种物质依次为烷、烯、炔,每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比组号数多1,第15位即为第5组的第3种有机化合物,是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的烷烃,故分子式为C6H14。二、备考策略(一)备考复习的建议多年来的理综能力测试试题各学科均属“拼盘式”,就化学科而言,重基础,不超纲,降难度,求稳定,这给中学化学教学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1、夯实基础 高三复习不宜过早地介入学科间“综合”。根据理综命题主旨,单科是综合的基础,因此,立足学科内综合复习是命脉。如果过多过早地介入学科间综合训练,势必扰乱单科正常复习,且易误导学生心向浮躁,造成基础“松动”。根据化学教学实际,可在化学第三册新课进行的同时以点带面,温故知新,启动学科内复习,务实求真,夯实化学学科的基础。 重组外来试卷。现在市面上高考复习资料泛滥,良莠混杂,干扰回归教材的教学。身陷“题海”,费时低效,无以自拔。且在平时每次考试中,难免有陈题,这不仅使检测成绩失真,还促使学生纷纷扑向“题海”。因此,对外来试卷要精心重组,要精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切合自己学生实际。根据目前高考命题的趋向,建议重组历年高考题,分专题精练精评。2、训练能力能力是构建在知识的基础上的,换言之,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谈不上能力,所以说能力不是空中楼阁。但是不少学生知能脱节,缺乏提炼和处理信息能力,对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迁移、切换、统摄、整合。在平时完成作业、试卷时,依赖思想严重,抄作业对答案,缺乏独立思维能力,所以在考试时无主见乱“蒙”,即使得出正确的结论也犹豫不决,失却自信心。欲提高能力,首先必须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学习,求真务实。其次要在方法上多下功夫。例如,在平时的自测自检中,决不可做一题看一题答案,而是要一套试题完成后再对答案,做错的试题要找出错误的原因,最好建立“纠错本”。对有些试题可转换条件,一题多变,“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对有些试题可找出多种解题方法,做到一题多解,并评价解法之优劣;对同类试题还必须进行归并收敛,使之一法解多题,“九九归一,以法统题”。做题时,不可贪多求难,“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运用不畅,“求难”会使复习费时低效,可能还会挫伤自信心。无论试题有多难,但“难”自基础始,“难”有突破口,“难”会给信息,难题比分少,关键还是基础要牢固,关键还是缜密审题提炼信息,调用知识统摄整合。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不可颠倒了知识的归纳提升与做题的关系,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前者。3、以“本”为本 以“纲”为纲通过三年来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命题的运行轨迹,循此轨迹进行2008年的备考复习是大有裨益的。此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染发考试题及答案
- 古汉考试题及答案
- 护理核心制度及安全试题与答案
-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试题(含答案)
-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黑龙江高级机修木工理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5二手设备买卖协议书附二手设备残值回收条款
- 2025地产劳务合作劳务派遣服务合同
- 2025出租屋承包合同协议书-旅游度假区出租屋经营合同
- 盾构噪音控制方法-洞察及研究
- 保密教育培训课件内容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 课程设计与评价
- 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英语试卷
- 检修案例-MR有载调压开关的吊芯检查全解课件
- 2023年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全套)
- 中国移动多功能厅多媒体系统方案
-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定稿)
- 石料场开采方案
- 2019三福百货品牌介绍51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