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饰文化.doc_第1页
蒙古族服饰文化.doc_第2页
蒙古族服饰文化.doc_第3页
蒙古族服饰文化.doc_第4页
蒙古族服饰文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键词:蒙古族 服饰 特点 文化内容提要:各民族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蒙古族服饰有着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从其构成来讲,有帽子、袍子、坎肩、汗褟子、腰带、裤子、套裤、靴子、鞋等。这些服饰“构件”,由于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职业分工以及环境季节的不同,就像草原上盛开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各具特色。但蒙古服饰也像草原上的鲜花,顺应北方气候,扎根于温馨的土地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其中,男装倾向于浑然大气,女装呈现为精美丽。加之,五彩缤纷的佩饰,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由大方而不缺细琢精雕的沉稳风格。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古老传统的民族。他继承了亚洲草原几千年来的游牧文明传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民族的服饰文化影响。公元1206年,铁木真用武力统一蒙古高原的游牧部族,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从此,蒙古高原上出现了一个地域性统一共同体蒙古族。广袤的草原,无垠的天空,辽阔的北方大地造就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民族形象的标志,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缩影。 蒙古族服饰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服饰具体包括长袍、腰带、靴子、帽子、首饰等。由于环境的差异,形成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如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乌珠穆沁、苏尼特、察哈尔、鄂尔多斯、乌拉特、土尔邑特、和硕特等数十种服饰。2004年“蒙古服饰艺术”被文化部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40个试点项目之一。 蒙古族长袍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男袍一般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春秋时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则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的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佩刀、火镰、烟盒等饰物。 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 蒙古摔跤服也是蒙古族重要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服饰因其部落不同,又呈现出不同的服饰装束,即使同一部落,也往往因为居住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有千秋。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 如果没有深入地了解蒙古族服饰,它看上去就只是一件衣服,当你对蒙古服饰进行过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后,你会发现,蒙古族服饰文化内涵深厚,吸纳大自然,同时也反映大自然,它每一个角度和方面都凝聚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明锐说。 蒙古族特别的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另外,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褒衣博带,即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由于军事上的胜利和版图的扩展,欧亚两洲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云集蒙古地区,这在客观上为蒙古族服饰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物质材料,达到了“他们的日常服饰都镶以宝石,刺以金镂”(世界征服者史作者志费尼所言)程度。大蒙古国和元朝是对亚洲草原几千年的游牧文明进行规范,并把它提高到封建制高度的创新时期。因此在服饰领域也不例外,规定了很多制度,如蒙哥汗于1252年、忽必烈汗于1275年都颁布了法令。其中包括官场礼服质孙服的穿着规定以外,从皇帝到百姓,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穿着什么样的服饰都做了严格的规定。1368年,元朝统治者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蒙古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而变化多端的“北元”历史时期。北元政权同明朝政府打打和和的同时到了阿勒坦汗时期与中原建立了固定的商贸关系,土默特和东部出现了农业种植区,部分蒙古人改变了游牧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全面引进西藏佛教,蒙古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这两件大事在表达审美意识的服饰文化中得到了体现。北元晚期在蒙古服饰中出现的另一个较大变化是各个部落服饰开始形成,这与蒙古故土上存在的“六万户”行政制度及其相对稳定的区域游牧方式有关。 近、现代的蒙古服饰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三种变化。从明末开始逐渐形成,而到清朝中期基本定型的农、牧混合型生活方式成为了部分蒙古人的谋生手段。传统的长袍、大靴子显然不适合农业生产,于是产生了有所保留蒙古传统风格的新型“三段式”服饰上衣、裤子和鞋。清朝末年,随着满清统治的结束和蒙古封建势力的衰弱,服饰等级趋于消亡,贵族和庶民服饰之间开始相互融合。除此之外,西方工业文明渗透到蒙古地区,上个世纪20年代,蒙古知识分子就开始穿着西服革履。 各民族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蒙古族服饰有着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从其构成来讲,有帽子、袍子、坎肩、汗褟子、腰带、裤子、套裤、靴子、鞋等。这些服饰“构件”,由于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职业分工以及环境季节的不同,就像草原上盛开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各具特色。但蒙古服饰也像草原上的鲜花,顺应北方气候,扎根于温馨的土地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其中,男装倾向于浑然大气,女装呈现为精美丽。加之,五彩缤纷的佩饰,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由大方而不缺细琢精雕的沉稳风格。 有关蒙古服饰方面的历史文献颇为丰富。蒙鞑备录(1221年)、黑鞑事略(1237年)、柏朗嘉宾蒙古行纪(12451247年)、鲁布鲁克东行纪(12531255年)、史集、世界征服者史、元史舆服志、蒙古及蒙古人(18921893年入蒙古饰物、中国古代服饰史等中外的经典著作都程度不同地介绍或分析了蒙古人的服饰文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内蒙古各旗县的地方志陆续出版(约80多部),加之各种刊物上发表的介绍性文章(约200多篇),蒙古族服饰文化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国已故学者哈宁布先生于19931994年,在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刊发的蒙古服装史和内蒙古已故学者普日莱桑布编著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蒙文)是这个时期介绍和研究蒙古服饰方面的拳头性产品。此书是在上述两部专著的基础上重新编著的,并且部分引用了书中提供的黑白图。蒙古服饰的汉语名称以内蒙古自治区民委主持编写的蒙汉合璧插图简写本蒙古民族服饰(内蒙古科技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中的术语为标准,也采用了部分照片。极具民族和地区特色的蒙古服饰是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服饰与草原自然环境,牧区社会生活组合成为一道靓丽的景观,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了蒙古民族的风俗和民情。草原风情旅游业,把蒙古服饰做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在考察中仍然发现蒙古服饰时装化,舞台化、趋同化等现象十分严重。文化上的深层挖掘不够,各地区各部落服饰的开发不够等诸多缺陷。丰富性是蒙古服饰的第一大特点,蒙古人生存的蒙古高原地区的冬季慢长而寒冷,人们不仅使用各种面料而且还需要用各种贵重的皮毛来制做衣服,再加蒙古民族居信的地域辽阔多样和部落众多。因此蒙古服饰以其种类、数量之分,而在国内外各民族中算得上丰富多彩的一族。豪华性是蒙古服饰的又一大特点。蒙古民族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游牧经济,人们把好多财产转变成金银珠宝以服饰的形成随身携带在身上,因此蒙古服饰显得珠光宝气,十分豪华。尤其由游牧文化的开放性特点决定,蒙古服饰极为华贵张扬。文化性是蒙古服饰的又一大特点,以蒙古帽为例,帽顶子象征一个人的气质或朝气,帽缨子象一个人的兴旺与发达,帽檐象征一个人的气运的升腾和飞黄,帽子后边的飘带象征着为主人招唤福气。以蒙古袍为例,白色标志纯洁和吉祥,红色标志温暖和热情,蓝色标志辽阔和雄伟,绿色标志繁衍和生息,黄色标志灿烂和崇高。因此蒙古服饰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也极为丰富。蒙古服饰的功能性特点也十分突出,以蒙古袍为例,具有多功能性特点,白天可以穿着,晚上可以当被子盖,而且穿着快速方便和完全适应马背生活的要求。以腰带为例,同样具有多功能性特点,使蒙古袍紧贴人身起保暖作用,而且保护骑马人的内脏不受颠簸,还可以在腰带悬挂刀剑,弓箭、火镰等物件,便于游牧和征战中随时使用。以蒙古靴子为例,它能护踝壮胆,防止骑马时磨破小腿部,同时在草原上行路时保护脚部,防止被荆棘撕破裤腿或虫蛇袭击。蒙古服饰的艺术性装饰特点也十分突出,以男女蒙古袍为例,不仅色彩鲜艳丰富,而且都要滚边镶边,用金银做扭扣。以男女装饰为例,主要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翡翠、琥珀、绿松石、青金石等重要材料制作,把蒙古民族服饰的艺术性,装饰性、使用性、保值性和随身携身性特点体现的特别突出。蒙古服饰具有部落特点,由于蒙古民族分布地域广阔,部落众多,加工各地区的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和差异,促成了各地区和各部落蒙古服饰的一定区别。总之,蒙古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许多独具风彩的衣冠军服饰。蒙古服饰完全适应了蒙古民族生存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和海拔高、地形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符合了蒙古民族从事的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和社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