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穿越时空,回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a b c d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有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3、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科举制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b.c.d.5、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丘处机为两个孩子取名郭靖、杨康,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勿忘国耻。“国耻”指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辽灭金d蒙古灭南宋6、“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7、中国古代绘画成就斐然,下列画作中与其他三幅风格完全不同的是8、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9、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10、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苏轼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书桌上有写好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条幅墙上挂有宋、金对峙形势图书柜中有印制的书籍三国演义一本接待客人的椅子是方形靠背椅 a b c d 11、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阿保机契丹 b元昊西夏 c阿骨打金 d铁木真辽12、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郑和七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13、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a b c d14、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建立了蒙古国 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灭掉西夏政权 开凿了山东的会通河a b c d15、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蒙古政权的建立 定国号为元 定都大都 灭亡南宋 a. b. c. d.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的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是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等都是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并向游牧民族称臣“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及贸易往来 17、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 b c d18、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19、如果评选1013世纪世界百强行业的话,宋朝领列榜首的行业应该是 a种植业 b丝织业 c造船业 d棉纺业20、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二、判断题21、隋朝开挖了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元世祖时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22、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贤才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23、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4、世界闻名的宋代名瓷“冰裂纹”瓷器,产自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的官窑之中。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根据诗歌内容,据此判断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应是南宋与辽、西夏对峙的时期。26.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三、填空题27、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隋唐时期开凿的 石窟艺术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28、唐代文化成就突出,有“诗圣”美誉的诗人是 ;画技高超,被称为“画圣”的是 。29、女性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励精图治,使唐朝的国力不断增强;两宋之交的女词人 ,风格清新,感情真挚,在宋朝词坛中独树一帜。四、材料与问答 (每题6分,共18分) 30.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2分)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2分)材料三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2分)31材料一:唐太宗说:“目占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历史创新能力培养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2分) (3)材料三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1分)说说此“誓书”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1分)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1分)32、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材料三材料四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 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国出许多专供演出的 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 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一一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1分)(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两宋时期哪一行业 的发展状况?(2分)(4)依据材料四,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2分) 班级 班内学号 姓名 考试号 密 封线内请勿答题市二中15-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历史期中答卷纸(2016.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abaada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ccaadbca二、判断题(对填“a”;错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2223242526abbbbb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 赵州桥 、敦煌莫高窟 、 28、 杜甫 、 吴道子 29、 武则天 、 李清照 四、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30. (1) 唐玄宗 、 注重吏治、任用贤才、提倡节俭 (2) 耕地或犁地 、 灌溉工具 (3) 玄奘 、 大唐西域记 31(1) 开明民族政策 、 (2) 第三种 、 第二种 (3) 澶渊之盟 、 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4) 民族平等和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发展,共同繁荣 32、(1) 经济重心南移 (2) 市舶司 、 (3) 四川 、 商业发展 (4)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城市的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等 班级 班内学号 姓名 考试号 密 封线内请勿答题市二中15-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历史期中答卷纸(2016.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