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检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检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检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检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一次战役是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2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220年曹操建立魏国 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政权c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 d诸葛亮派船到达夷洲3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的是a曹军大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 b对手诸葛亮足智多谋c孙刘联军共同抗曹 d曹操的兵力不足4对赤壁之战的叙述不确切的一项是 a曹操想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天下 b赤壁之战发生在淝水之战以后c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 d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5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6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一个诸葛亮”,可见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下列事件与诸葛亮无关的是 a全力辅佐刘备,完成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b重视发展生产c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d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7“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中的汉王正位的时间是在a208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8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位于北方的政权是 a洛阳 b魏c蜀 d吴 9魏蜀吴三国中最后称帝的人物是 a曹操 b刘备c曹丕 d孙权10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中,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c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11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a以少胜多 b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c以众胜寡 d战术上采用火攻方式获得成功12成语是我国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退避三舍a b c d1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 种植玉米 牛耕和粪肥的推广 小麦的种植a b c d14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我国古代稻田耕作开始使用绿肥是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唐朝 15下列现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的是 a北魏的建立 b江南的开发 c赤壁之战 d北魏孝文帝的改革16历史上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开始于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东晋南朝 d南北朝17对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胡人汉服”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北方少数民族有穿异族服装的喜好。a b c d18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后,对我国历史产生影响最大的是a鲜卑 b匈奴 c羌 d氐19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秦国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c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2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b增加财政收入 c巩固自己的统治 d学习汉族文化21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都是以我国古代一位大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这位大数学家是南朝的 a华佗 b张衡 c祖冲之 d贾思勰22魏晋南北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列人物既是一位数学家也是一位天文学家的是 28下列搭配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蔡文姬蒿里行 b王羲之兰亭序c张择端女史箴图 d曹操七哀诗29下列绘画作品中,属于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的是 女史箴图 步辇图 清明上河图 洛神赋图abcd30小明同学要利用假期去参观龙门石窟,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城市a西安 b开封 c洛阳 d大同二、非选择题(共30分)31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9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1)图一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他是谁?你知道他在数学方面有哪些成就吗?(2分)(2)图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你知道其作者生活在哪个时期?(1分)(3)图三中的著作是哪一领域的科技著作?(1分)(4)图四著作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本人被后人称为什么?(2分)(5)上述图片中的人物或著作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有哪些?(3分)32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8分)(1)上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是_;是_;是_;是_;是_;是_。(6分)(2)图中示意图反映的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33阅读下列材料:(5分)材料一 (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稀),饭稻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或火耕而水耨(锄草),不待贾(买空)而足无积聚而多贪。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请回答:(1)材料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材料一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2分)(2)导致材料二与材料一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4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自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的“魏主”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少数民族皇帝,他是谁?(1分)(2)材料一反映是“魏主”决定将都城从平城迁往何处?(1分)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迁都吗?(2分)(3)材料二反映的是“魏主”改革的哪项内容?你还知道他有哪些改革措施吗?(2分)(4)上述两则材料中“魏主”的举措在历史上有何作用?(2分)31(1)祖冲之;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一千年。他还写了一本数学专著缀术。(2)北朝(北魏和东魏)时期。(3)地理学专著。(4)兰亭序;他被后人称为“书圣”。(5)图一中的祖冲之生活在南朝时期,图二的著作是北朝的贾思勰所作,图三的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这三者都是南北朝时期的。32(1)是宋,是齐,是梁,是陈;是北魏,是北朝。(2)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33(1)材料一描写的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人们放火烧荒,商业也不发达;而材料二描写的江南则地广野丰,农业发达,粮食充足,手工业也非常发达。(2)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从东汉末年,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纷纷逃往江南地区,西晋以后,更多的北方人前往南方,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4(1)魏主是指北魏孝文帝。(2)迁往洛阳;因为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听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