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民间藏瓷鉴定术语都有些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doc_第1页
中国历代民间藏瓷鉴定术语都有些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doc_第2页
中国历代民间藏瓷鉴定术语都有些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doc_第3页
中国历代民间藏瓷鉴定术语都有些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doc_第4页
中国历代民间藏瓷鉴定术语都有些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代民间藏瓷鉴定术语都有些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1. 捡漏:在古玩市场上用低廉价格买到了价值较高的古董。2. 打眼:在古玩市场上由于鉴定失误,把仿品或赝品作为真品购买。3. 掌眼:受人之托,为他人鉴定古董的真伪和艺术价值的高低。4. 金属镶边:瓷器口边有所缺陷(如口磕,毛边等)用金属材料(金、银、铜、锡等)包镶遮盖。5. 窑裂:由于窑内火力不匀,胎体受热不均而出现的裂纹。6. 缩釉:由于胎体不洁,所施釉在烧制过程不能全部覆盖在表面而缩向他处,而露出胎体。7. 纹:因胎胚纹薄,偶受轻微碰触而产生的极细的裂纹。8. 磨口:陶瓷器物口部因磕碰缺损,后人用砂轮将伤口修复平整,或直接锯去部分器身。9. 冲口:器件因冲撞在口边出现的裂痕,这种细小裂痕长短不一,有的甚至不易看出。10. 截口:器件的口部或颈部因碰撞而损坏,而器身完好无损,为保持一定的观赏价值,将损坏的器口或颈部截去,修磨平整。11. 崩口:器件因碰撞而造成口边崩缺。12. 毛口:器件口边有细微损伤、釉面断续剥落,手捋微有毛糙棱刺感。13. 残耳:器件原饰耳部分或全部受损。14. 磨底:器件足底原来挂釉、后因某种原因,有意将底釉磨去。15. 炸底:因投放物件或外部冲击,而致器底产生裂纹。16. 炸肚:器件的腹部因烧制时受热不匀,或烧成后被撞击而形成的裂纹。17. 棕眼:器件烧制过程中,釉面中的气泡受热胀破,而形成的无釉小孔状。18. 刮底:一种不施釉的毛底,在制坯用竹片等工具刮削而成。19. 旋纹:以旋转方式刮制器底、器足而形成的同心圆纹。20. 跳刀纹:以刀或其它工具在放射状刮制器底、器足而形成的跳刀痕。21. 火石红:无釉的砂底上在烧制过程中自然由胎体沁生的浅红色。22. 米糊底:露胎无釉的底足,有较多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23. 猪油白:器物的底足像涂了猪油似的泛白,抚之有光滑如玉的感觉。24. 酱口:明末清初的器物口沿上往往施一种酱黄釉。25. 后加彩:在以前的旧瓷器上加彩绘,低温烧制形成彩瓷。26. 窑粘:瓷器坯体在烧制过程中与其它坯体粘连在一起,出窑后在器件上留下粘连的痕迹。27. 后配:器物的某些原配部件,因种种原因缺失,为保持器件的完美而重新配置。28. 磕缺:器物因碰撞而造成损缺。29. 支钉:瓷器烧制过程中的一种器具,用坯泥或其它耐高温材料制造,用以支持瓷坯。常用支钉有3-7个支钉,支钉有粗有细。30. 垫饼:瓷器烧制过程中的一种耐高温材料,用以垫持瓷坯。常用3-6块。31. 蛤蜊光:瓷器越过百年后釉面自然氧化出一种原素,迎光侧视,隐约可见五光十色。湖南醴陵官润窑艺术瓷厂醴陵市官润窑艺术瓷厂联系电话:86真:86址: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北路(原力生瓷厂内)网址:http:/www.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