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1.识记:宪法的含义。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宪法规定。我国宪法的构成。2.理解: (1)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列举我国宪法的有关条款,说明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二)能力目标:结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或规范,初步具备识辨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或公民个人行为是否违宪违法的能力。能够对照社会与生活实际,大体说明宪法对我国公民各项自由和权利的有关规定。(三)思想觉悟目标:深刻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树立宪法至上观念。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核心也是依宪治国,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写传宪法,勇于维护宪法。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学难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三课时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都是以“人治”为主导的社会,甚至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法律得不到应有尊重,尤其在“文革”中遭到践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日益清晰,那就是要形成一个以“法治”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复习提问(1)“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法治社会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既然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一切公民的行为都必须以宪法为最高准则,于是就产生了法制社会的两个重要取向:在制度层面上的规范政府取向和在观念层面上的权利本位取向。在中国长其和法律观念中,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上,一直是强调“义务”而忽视“权中国人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奋斗,也是为了建立一个人民享有充分权利的社会,改变长期以来受剥削和压迫的状况。导入 新课梁启超说:“国家,譬犹树也;权利思想,譬犹根也为政治家者,以勿摧压权利思想为第一义;为教育家者,以养成权利思想为第一义;为私人者,无论士焉、农焉、工焉、商焉、男焉、女焉,各自坚持权利思想为第一义。” 三、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板书)1.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提问:(1)什么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公民的基本权利?(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只有得到法律确认才是合法权利,才能得到保护。宪法是根本大法,由宪法确认的公民权利是基本权利。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和政府有保证其实现的责任。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24项条款中,涉及公民权利的条款有18条,规定了公民20多项自由和权利,涉及政治、经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宗教信仰、批评建议、控告检举、劳动、休息、养老、抚恤、保护妇女儿童、婚姻家庭等方面,内容十分广泛。2.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系(板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非写进宪法就完事大吉了。相反,必须有相应配套、切实可行的法律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1)立法保障(板书)1978年以来的20年,是我国法制建设突飞猛进的20年,尤其是近5年(19931997年)来,八届人在常委会通过了117件法律和有关法律总是的决定,占20年立法总和的1/3以上。 提问:1978年以来,我国通过的与保证公民权利有关的法律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a.政治、民主权益保障类:刑事诉讼法(1979年)、行政诉讼法(1989年)、集会游行示威法(1989年)、民事诉讼法(1991年)、国家赔偿法(1994年)等。b. 社会、经济权益保障类:妇女权益保障法(199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2年)、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1990年)、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婚姻法(1980年)、继承法(1985年)、革命烈士褒扬条例(1980年)、退伍兵安置条例(1987年)、军人抚恤优待条例:(1988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禁止使用童工规定(1991年)等。c. 教科文卫权益保障类;义务教育法(1986年)、职业教育法(1996年)、学位条例(198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1988年)、专利法(1984年)、著作权法(1990年)、食品卫生法(1995年)等。正是以上这些法律确保公民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得以实现。(2)司法保障(板书)有了这些具体而明确的法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就有章可循,但法律的实施还得靠司法系统,包括以律师、检察官、法官、舆论监督力量等一整套的社会力量相配合。我国宪法将审判权赋予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设立民事、刑事、经济和行政审判庭。公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相应的审判庭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依法进行审理,保证公民合法权益。举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年,我国五千多万名城市消费者受到侵害,其中,93.9%受到劣质产品侵害,78.4%受到商业欺诈行为损害,14%受劣质服务侵害;98.5%的消费者蒙受了经济损失,约合68亿元,涉及1/4城市家庭,平均每户损失447元;43.6%的人受到心理伤害,而43.2%的消费者受欺诈后的态度是“忍了”,直接找经营者退换或索赔的只占32.7%.举例二:1995年,青岛人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厦“知假买假”,并向商家索赔,拉开了他闻名全国的“打假”序幕。他打假依据的就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获双倍赔偿。但是,王海打假并不顺利。同样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王海买假是不是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该不该接受法律保护,一直存在争议。在有些地方,王海和“王海”的追随者面临败诉。1997年,为将“打假”行为扩大化,王海又成立了专门“打假”的“大海公司”,从消费者行列迈到经营者行列中,使“打假”行动更具争议。现在,王海已成为中男最有急议的人物之一他的“打假”行动,既受到广泛赞扬和支持,也引起巨大非议。问题与思考:怎样看待“王海现象”?他的“知假买假”行为应不应该得到法律运支待?法律既是由人制定的,也是由人来执行的,而人自下而上在广泛和环境和复杂的系统中,使至高无上的法律每日面临着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中最为复杂的一面。在司法保障方面,我国律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内容见教材126页)小结公民权利的保障是国家权力保障的基础。我国法律在使公民权利合法化、保证公民基本权利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无论是立法系统还是司法系统,都在向现代化社会的方向迈进,法制建设在顺利进行。巩固新课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市和平区面向甘肃白银会宁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东莞市谢岗镇政府第一食堂招聘厨师长、副厨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四川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招聘事业编制人员7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招聘事业单位人员4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火锅店入股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6篇
- 2025河南驻马店市新蔡县公益性岗位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醴陵市法院系统招聘真题
- 2025年河北承德辰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0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江苏南通市海门区民政局招聘包场镇民政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甘肃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几月份发布?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贵州民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XJJ 077-2017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员工股权激励分红协议
- 2025年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真题试卷(附答案)
- 供水二次加压设备配置方案
- 农村夜晚昆虫课件
- (2025年标准)投资清退结清协议书
- 《钢筋桁架楼承板应用技术规程》TCECS 1069-2022
- 2025江苏银行线上笔试题库及答案
- 焊接电极管理办法
- 电焊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