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沙港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大联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物理学里把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2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的(填“运动”或“静止”)3小宇在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的长度时,特意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度数,如图所示,他发现三种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选填“甲”、“乙”或“丙”),该铅笔的长度为cm4小明想知道自己坐的车的车速,但离司机位置太远看不到车的速度表,又没有戴手表,突然他看到公路旁有“0m”、“50m”、“100m”的标示牌,他想起前几天在学校体检测过自己的脉搏大约一分钟60次,那他两次脉搏时间间隔是s当车从“0m”的标示牌走到“100m”的标示牌,小明测出其脉搏跳了5次估计的车速是m/s5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乙测得的结果是12.8cm,那么,(1)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2)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原因是6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这里的“低”是指,“高声呼喊”中的“高”是指7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8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减弱噪声9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真空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2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13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a长笛b小提琴c手风琴d二胡14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于路程或时间无关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15“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a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b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少c在相同的时间内,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d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短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0分,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4分、20小题6分)17一根长的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能听到几次声音,请说出听到的声音的分别是由什么介质传播的,并解释为什么?18以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的列车时刻表 车次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kmd3011北京始发站21:350分0d3012常州06:2906:318h54min1298d3013上海07:39终点站10h4min1463请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小时?(2)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那么从北京到上海坐此列车需要多长时间?192011年7月1日,南平九峰山脚下“自锚式独塔悬索斜拉”的跨江大桥投入使用,这座大桥主线桥梁全长449m,双向六车道一辆小车匀速过桥时的速度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求:(1)该小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2)小车以此速度通过主线桥需多长时间?20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四、计算题(共16分,每小题4分)21如图,停表的度数是22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d1d2d3d41.73cm1.81cm1.89cm1.81cm则球的直径应取cm23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五、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8分)24八年级(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时间:0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小黄在看课外书籍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两点建议建议一:;建议二:25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理由是:26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秒,1.92秒,2.82秒(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v= +3=方法2:v=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写出一点即可);(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写出一点即可)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沙港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大联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考点】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答案为:物体位置;参照物;相对性【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运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2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静止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填“运动”或“静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参照思想【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以岗亭为参照物,警察与岗亭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警察是静止的;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警察与汽车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警察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3小宇在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的长度时,特意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度数,如图所示,他发现三种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乙(选填“甲”、“乙”或“丙”),该铅笔的长度为3.50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首先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垂直,并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垂直,由图知,甲丙两种读数方法是错误的,乙的读法是正确的;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3.50cm故答案为:乙;3.50【点评】在使用刻度尺对物体长度进行精确测量时,都要有估读值,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小明想知道自己坐的车的车速,但离司机位置太远看不到车的速度表,又没有戴手表,突然他看到公路旁有“0m”、“50m”、“100m”的标示牌,他想起前几天在学校体检测过自己的脉搏大约一分钟60次,那他两次脉搏时间间隔是1s当车从“0m”的标示牌走到“100m”的标示牌,小明测出其脉搏跳了5次估计的车速是25m/s【考点】时间的估测;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已知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可以得到两次脉搏的间隔时间;已知脉搏跳动的次数,可以得到间隔时间,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v=得到车速【解答】解:两次脉搏的间隔时间为=1s,车速为v=25m/s故答案为:1;25【点评】此题第二空为易错题,脉搏跳动5次包含4个时间间隔5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乙测得的结果是12.8cm,那么,(1)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这两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2)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乙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当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时,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是不一样的,记录结果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乙测得的结果是12.8cm,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这两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2)记录结果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乙的结果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为:这两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乙;没有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测量中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且长度测量中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这里的“低”是指音调,“高声呼喊”中的“高”是指响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这里的“低”是指声音比较低,即指的是音调;“高声呼喊”中的“高”是指声音比较大,即指的是响度;故答案为:音调;响度【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7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演员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8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处;传播途中【点评】减弱噪声,一般就是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这三个方面考虑,在分析时要牢牢抓住这三个方面9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声呐【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超声的特点包括定向性强、穿透能力强等,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来方便生活【解答】解: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们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做成了声呐,用来探测海底的深度,或者探测鱼群的位置故答案为:超声波;声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定义的掌握情况,同时要了解超声的具体应用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考点】声音的产生;物理学方法【专题】实验探究题;转换法【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对于微小的振动可以利用转换法对振动进行放大分析观察【解答】解: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会激起水花,也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当敲击桌子时,桌子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直接观察不到,我们可以往桌面上放一些碎纸片,这样会观察到纸片跳动,从而证明发声的桌面在振动;故答案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原因,要求能够利用物理学方法中的转换法分析问题,物理学方法是中考的热点和必考点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真空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c、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d、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三要素,减弱噪声的途径等有关声现象的一些知识,是基础知识的考查12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1)开始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故abc错误;(2)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13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a长笛b小提琴c手风琴d二胡【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观察图形,相同时间内,经过的周期越多,频率越大振动物体往返一次叫一个周期【解答】解:相同时间内,长笛往返了5个周期;小提琴往返了5个多周期;手风琴往返了3个周期;二胡往返了3个周期经过比较相同的时间内,小提琴经过的周期多,振动的快,频率大故选b【点评】通过图形,找出相同的时间内,哪种乐器经过的周期多,哪种乐器振动的快,频率大,音调高对图形正确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于路程或时间无关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考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定性思想【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解答】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关键知道此时速度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15“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a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b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少c在相同的时间内,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d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短【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物体前进的距离,即距离与时间的比值,若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控制变量,如: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或相等路程内所用时间的长短【解答】解: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意思有两个:相同时间内,骑车人比步行人通过的路程大;通过相等路程,骑车人所用时间少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物理意义,应注意理解物体速度大,是指运动快,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多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不在真空中传播;(2)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动的振幅决定;(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靠无线电对话,故a错误;b、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改变了振动频率,所以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正确;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故c错误;d、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利用的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bd【点评】该题各选项分别考查了噪声、声音传播条件、音调和声的利用等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但要逐个理解掌握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0分,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4分、20小题6分)17一根长的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能听到几次声音,请说出听到的声音的分别是由什么介质传播的,并解释为什么?【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简答题;声现象【分析】根据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的传播速度是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慢【解答】答:根据题意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可以听到两次声音,即由于固体传声比气体快,所以第一次声音是从铁管传来,另一次是从空气中传来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听到两个声音是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18以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的列车时刻表 车次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kmd3011北京始发站21:350分0d3012常州06:2906:318h54min1298d3013上海07:39终点站10h4min1463请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小时?(2)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那么从北京到上海坐此列车需要多长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从北京到上海的全程约为1463km,运行时间为10h4min,结合速度公式v=可以求解列车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v=145.3km/h;(2)由v=得,从北京到上海坐此列车需要的时间:t=12.2h;答:(1)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45.3km/h;(2)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那么从北京到上海做此列车需要12.2h【点评】对于这类结合表格考查速度的问题,要从表格中找到相应的信息,依据题意进行求解192011年7月1日,南平九峰山脚下“自锚式独塔悬索斜拉”的跨江大桥投入使用,这座大桥主线桥梁全长449m,双向六车道一辆小车匀速过桥时的速度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求:(1)该小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2)小车以此速度通过主线桥需多长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图中给出的是小车的速度表,因此直接进行读数,即可得到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2)在(1)中得到了汽车的速度,已知行驶的路程,利用公式t=得到时间【解答】解:(1)由图知:速度表的分度值为:5km/h,因此所示的轿车速度为:40km/h=40m/s11.1m/s;答:小车的速度是40km/h,合11.1m/s(2)小车需要的时间为t=40.41s答:小车过桥需要40.41s【点评】解答此题用到了速度的变形公式和单位换算,正确的读出小车的速度是解题的基础20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v=,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答:(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3000m;(2)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四、计算题(共16分,每小题4分)21如图,停表的度数是3min37.5s【考点】时间的测量【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根据秒表的结构和刻度盘的单位进行分析:停表内侧数字的单位是min,外侧数字的单位是s,在1s内有10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0.1s【解答】解: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比较靠近4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37.5s故答案为:3min37.5s【点评】此题属于易错题,指针在37和8中间,具体是7.5s还是37.5s,要根据分针所在位置确定22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d1d2d3d41.73cm1.81cm1.89cm1.81cm则球的直径应取1.84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由于球体不一定规则,球体的直径不一样,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通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先用刻度尺从不同的方向测量球体的直径,再计算各次测量数据的总和,最后用总和除以测量的次数),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题意结合图形可知,1.73cm结果肯定是错误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1.84cm故答案为:1.84【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一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运用能力和对如何测量球体直径方法的了解23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变大,(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推理法【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在研究真空能否传声的时候,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罩内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得到结论:声音不能在没有空气的空间中传播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理想化实验”【解答】解: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使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变大;进一步推断,当罩内完全没有空气时,声音将完全消失,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推理法故答案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变小;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变大;推理法【点评】此题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采用了物理研究问题的推理法和假设法,例如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与上述实验思想非常类似五、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8分)24八年级(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时间:0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小黄在看课外书籍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两点建议建议一:不得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建议二:不得在教室内收看电视节目【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噪声及来源【专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答案开放型【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音【解答】解:小黄在看书,所以此时教室内所有的声音都会影响到他,因此教室内的声音对于小黄而言都是噪音小红在收看文艺频道的节目,所以除了电视发出的声音其他的声音对于小红而言都是噪音教室里是同学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所有的声音都可能成为噪音,所以在教室内要禁止打闹嬉戏,要轻声细语,禁止一些大的声音产生故答案为:(1)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2)不得在教室内大声喧哗;不得在教室内收看电视节目等【点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理解噪音,为了替自己和自己的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室内要尽可能的保持安静25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固体可以传声(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理由是:细棉线没有拉直不能振动,从而不能传播声音【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南京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宪法九版习题及答案 第8章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在线练习
- 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安全管理规定
- 2025浙江台州临海市机关事务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5人(三)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金华市武义县司法局招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特色小镇产业定位区域协同发展研究报告
- 2025上海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招聘专任助理研究员3人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4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说课稿 北师大版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新人教版
- 老人精神关爱计划
- 2025石油交易居间合同石油居间协议
- 初中拔高几何题目及答案
- 2024小学劳动技术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 人保农险理赔员考试题及答案
- 炼钢钢厂辅料管理制度
- T/CECS 10271-2023不锈钢分水器
- 工程项目廉洁培训
- 2025年年中考物理综合复习(压轴特训100题55大考点)(原卷版+解析)
- 井工煤矿智能化管理培训课件
- 以患者为中心区块链在提升口腔治疗效率的应用
- 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