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5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熟练背诵。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教学札记教学难点:赏析诗中的名句。一、预习 导学1、 积累生字词字音碣石( )澹澹( )竦( )峙( )萧瑟( )天涯( )词义沧海:澹澹:萧瑟:星汉:见:次:2、 你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吗?曹操:王湾二、学习 研讨 第一课时 学习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一)古诗鉴赏技巧:在鉴赏的过程中,要读题,有些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要读人,了解作者经历、背景、思想,要读注,注解往往提供一些帮助理解诗词的信息,然后读诗,析词义、析句义、析意境、析形象、析写法。(二)观沧海 曹操1、创设情景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注意字词读音 掌握朗读节奏 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想一想,议一议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教学札记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是想象的?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赏析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小结:整首诗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三)次北固山下 王湾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2、感知内容学生朗读,讨论下列问题:3、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5、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6、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7、诗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8、赏析名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三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四拓展延伸作业: 1、你是怎样评价曹操的?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3、朗读并背诵两首诗歌。教后感七年级语文教案课型:15古代诗歌四首课时:2 主备人:路航 审核:七语备课组 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熟练背诵。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教学难点:赏析诗中的名句第二课时学习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一钱塘湖春行(一)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现当代作家的写景类文章,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作者通过写景,抒发了自己对各个季节的感情。但是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的国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古代的文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那么今天我们来看古代的文人是怎样描绘描绘四季的景色的。导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教学札记(二)作者介绍解题白居易,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在课文注释中划出,掌握相关文学常识)从古诗的题目钱塘湖春行你能得到什么信息?(三)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四读法”第一遍 读准字音第二遍 读时注意节奏 (七言律诗一般分为三个节拍)第三遍 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 (古诗朗读与现代诗歌朗读的不同之处拖音)第四遍 读出情感 (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学生练习用上述方法朗诵古诗,男女生比赛读(四)赏析古诗1作者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说说作者如何描绘这些景色的?这些景色体现出春季的哪个时令段?是早春,盛春还是晚春?为什么?2几处能否改为处处,谁家能否改为家家?为什么?3“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在于抒情,作者把西湖的早春美景描绘的如此明丽美好,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诗中哪个词能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情感?(五)巩固练习教学札记1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的细节描写)如“水面初“早莺”“ 新燕 ”“浅草”“争暖树”,“暖树”者,向阳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2内容总结:全诗以“ ”字为线索,从 起至 终。以“ ”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 之情。(六)学了这首古诗,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描绘西湖的名句?二天净沙 秋思(一)作者介绍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 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二)解题天净沙 曲牌名 秋思 题目 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那么到底思什么?我们一起来看古诗(三)合作探究1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2散曲有哪些景物?这种写法也叫白描,想想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这首小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四)赏析名句散曲中写人的一句是: 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五)学生齐读,读出诗人的情感六、总结有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今天我们共同欣赏学习了这两首好诗,想必已感受到些许生命的愉悦,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读天下美文,做少年雅士”。好不好?教后感15课古代诗歌四首参考答案第一课时 二3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912):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这是作者见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三 3 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4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5“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做铺垫。 6新年到来,正是举家团圆之时,而自己孤身在外,漂泊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7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此句描绘了新旧交替,时序变化的自然之景,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情景交融,蕴含哲理。 四 1历史中的曹操也是一代枭雄,他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多才多艺之人。 2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江风和顺,一张风帆高高地悬挂着。人的心胸顿时变得开阔,忘记了心中的忧愁和烦恼。第二课时 一(二)诗人描写的是春天西湖的美景和游春的乐趣。 四 1春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白沙堤 诗人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早春西湖的景色。 诗中“早、新、几处、谁家”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 2“几处、谁家”极言初春,表明莺、燕数量还不多,与“早、新”相照应。如果换成“处处、家家”就不能体现这一点。3诗人描写了西湖的明媚风光,抒发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五)2行 孤山寺北 白沙堤 春 喜悦之情 二(三)1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