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送别怀远诗导学案(1).doc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送别怀远诗导学案(1).doc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送别怀远诗导学案(1).doc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送别怀远诗导学案(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送别怀远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送别怀远诗的特点。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 3、掌握鉴赏送别诗及规范答题的的方法。 4、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相应的艺术鉴赏水平。 考查重点1.熟悉本题型的题型特点和考查能力要求 2.储备相关知识,掌握答题方法 真题热身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年江苏卷)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1)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答: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 考点解析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其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词浅情深。 怀远诗,指表现对远方亲友、故土的思念之情的诗歌。“怀远诗”与“离别诗”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与“离”“别”二字相关。 鉴赏指导 1了解常见意象 送别诗的常见意象有:杨柳、日暮、月、长亭、南浦、酒、秋等。 2把握诗歌风格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3、了解送别诗的常见内容及主题倾向: (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 (2)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 (4)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5)其它倾向。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 4、了解送别诗的常见抒情方式及其它表现技巧。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送别诗运用的手法很多,鉴赏时应重点注意常见的方法和技巧,如融情于景、烘托、以乐景衬哀情、想象(虚写)、比喻待等。 例题演绎 【例1】赠友送别类1.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 答: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5分) 答: 【例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2)“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4分) 答: 方法归纳 1弄清诗中送别的主体和客体(即“谁送谁”)。 2尽量了解送别的相关背景。 3充分利用诗中的关键意象。 4学会巧妙使用诗中体现情感思想的关键性词语。 课后巩固 1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2007年高考湖南卷)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10年天津卷)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10年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