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 史 试 卷 考试范围:必修1、2、必修3(119课) 考试时间:2015.11.12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 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2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眴窄的一隅,生活着近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4义和团领袖于栋成在布告中写道:“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自道光以来,焚烧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由此看义和团运动( )a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起因是八国联军侵华c使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d形成了现代民族意识5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认为:“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唯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不必穷兵黩武,徒苦人民。”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 a民主共和 b联俄联共 c三权分立 d联省自治6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71863年11月,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清政府曾授予赫德以多种 头衔:按察使衔(1864年三品)、布政使衔(1869年二品)、头品顶戴(1881年)、三 代正一品封典(1889年);1911年追封他为太子太保。据此可知( ) a清政府彻底放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晚清涉外官员的设置呈新旧交替的特征 c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标志着主权的沦丧 d赫德为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所作贡献甚巨8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 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 ) 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 b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 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 d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9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 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由此可见( )a民族危机加剧是产生这种观点的历史背景 b认同西方文化价值并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 c对西学采取选择性的价值认同与认异态度d是天朝上国狭隘观念在文化上的集中体现10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说:“古者井田养民,其田皆上之田也。自秦而后,民所自有之田也。上既不能养民,使民自养,又从而赋之,虽三十而税,较之于古亦未尝为轻也。”这反映出作者的主旨是( ) a呼吁健全的社会保障 b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 c主张限制自耕农经济 d抨击封建土地所有制11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 a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c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1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28年)、“实业建设程序案”(1931年)、“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3年)、“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37年)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a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b有效借鉴了美国罗斯福新政c主要缘于与中共对峙的需要 d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完善13下表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经济发展情况表(各项指标排名情况)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总产值53221机器制造业42121电力107432煤64343钢55433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a苏联依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完成了全面工业化 b苏联经济指标排名的提升缘于西方发生经济危机 c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现代化发展 d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失衡14读1953年至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新中国经济发展始终充满曲折 b经济形势最好的年份是1958年c1961年的经济总量最低 d80年代末增长减缓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5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1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为新的理论体系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18“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人生而平等” b“美德即知识”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是万物的尺度”19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这说明( )a文艺复兴的实质因工业革命被普遍认识 b文艺复兴的内涵在近代欧洲被不断丰富 c启蒙运动推动了欧洲学者对文艺复兴认识的深化 d16世纪的欧洲人并未自觉意识到文艺复兴的到来20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者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 b.民主体制的普通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人民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1“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b c d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23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24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毛泽东提出了“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建立新中国后必须与社会主义苏联结盟b初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c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提供理论准备d打消民主人士中尚存的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252013年6月,“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下列能证明中国载人航天能力的最早事件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 d2007年“嫦娥一号”飞临月球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0分,其中26题18分、27题12分、28题20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造成(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是中国人“在传统以内变化”的历史观今天西方人从19世纪继承来的是发展的理想,而明清时代的中国人所看到的是在遥远过去的理想模式。这种对两汉唐宋伟大时代的缅怀是随着对蒙古人的痛恨而来的,外来的统治激起了对整个外来事物的敌视,逐渐这种看法对中国文明以外的任何东西毫无兴趣。这种对外部世界的厌恶随着中国人生活中内省意识的增强而来从那时起,一定程度的对外部世界害怕和轻视的混合感情以及过分强调中国人独有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民族中心主义,最后这支配了中国的对外关系,使中国对外来的刺激有了思想和心理上的免疫力。一般而言,一个民族主义集团因为害怕被其他一些集团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淹没而维护自己的特性和优越性,因此民族主义好像与总的纷争和不安全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相比中国人没有表现出文化上的自卑感,他们或许害怕政治上的征服,但对文化上的征服连想也不去想。因此,中国的排外性与完全相信自己文化的优越性结合在一起,中国不是作为一个文化小单位,而是作为一个大的民族中心主义的世界作出反应,甚至在其军事力量相对落后于这个世界的边缘地区时仍然非常相信自己文化的优越。因为有这些与民族主义的异同之处,我们称中国人先前的这种态度为“文化主义”。 据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 我们今日要把中国失去的民族主义恢复起来,用此四万万人的力量为世界上的人打不平,这才算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天职。列强因为恐怕我们有了这种思想,所以便生出一种似是而非的道理,主张世界主义来煽惑我们。说世界的文明要进步,人类的眼光要远大,民族主义过于狭隘,太不适宜,所以应该提倡世界主义我们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得来讲世界主义我们要发达世界主义先要民族主义巩固才行。由此便可知世界主义实藏在民族主义之内。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化主义”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2)分析中国“文化主义”的历史影响(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民族主义的变化。(8分)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以降,江南市镇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时期,工商业蓬勃发展。多层次市场的形成,市场经济的活跃,刺激了这一地区经济与社会更加繁荣。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苏州,成为全国最为奢华的城市。苏州的奢侈风尚,逐渐弥漫于邻近个府县、各市镇。康熙淞南志说,自明朝以来“人有恒产,多奢少俭”,入清以后,“饮食服饰竞以奢靡相尚”。如徽州盐商“入则击钟,出则连骑,暇则招客高会,侍越女,拥吴姬,四坐尽欢,夜以继日,世所谓纷华盛丽非不足也。至其子弟,靡不斗鸡走狗,五雉六枭,捐佩外家。”面对这股奢靡之风,明中叶松江人陆楫在蒹葭堂杂著中提出了“奢能致富”的观点。他认为“先富而后奢,先贫而后俭”。“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吾未见奢之足以贫天下也。”还说“余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则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与陆楫同时代的苏州人顾公燮也认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反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奢华之风是由于社会上普遍的轻商贱商导致其内心的自卑为了获得他人的重视和羡慕进行自我夸耀和自我表现。 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等(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奢华之风出现的背景(6分)材料二 到近代,新型工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文化的形成,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冲击与影响更加突出。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尽管达官贵族和富商大贾不乏奢侈的消费现象,但就社会舆论而言仍然是以崇俭抑奢居主导地位,那么到近代则开始有社会舆论公开反对一味提倡崇俭,并且主张鼓励消费。1877年2月28日申报发表的题为论治世不必偏重节俭的文章说:节俭“可行诸三代以上,不能行之三代以下也”。“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民国初年,有人从社会发展的新角度指出“社会愈文明,习惯愈奢靡”“世界愈文明,则人类愈奢侈。”这种奢靡风气也受到了某些舆论的批评。1913年5月,时报就曾专门发文批评奢华为了抵制这种过度的奢侈消费娱乐观念,民国初年上海有人发起了成立俭德会,强调“导民以俭”。1912年5月,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曾亲自通令崇俭禁奢,希望官绅富商“倡导朴素,化及全国”。更有甚者主张“兴实业以救奢靡”,认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实业,自制各种生活用品,否则“虽节俭而难自振”。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奢侈消费观念在近代发生的变化(4分)并简析近代奢侈消费观念的历史影响。(2分)28、(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团使华,中英之间发生了所谓“礼仪之争”。清廷要求英使行外藩朝贡天朝的三跪九叩礼,英使以维护对等之独立英王的荣誉加以拒绝,结果是马戛尔尼行单膝下跪礼。英使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商在宁波等处贸易等要求,遭到清廷的全部拒绝。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法国人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写道:“英国人认为他们的权利,在于根据西方制订的规则让中国向国际贸易开放。马戛尔尼的一切做法都在否认中国文化的有效性。拒绝叩头,讨厌盘膝而坐,见到日常生活的场景傲慢地感到可笑,这些意味着:认为不能有几种文明,只有一种文明,即西方的文明。” 摘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材料二 1784年,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同意英美之间订立一个互惠商约,但是,英国船主们却强烈反对,谢菲尔德勋爵撰书宣称,根据邦联条例第九条规定,“ 国会不得签订商业条约以限制各州对外国人课以与本州人民同等的进口税及关税,或禁止任何种类货物或商品进出口之立法权。”因此,不存在美国用自己的关税或航海条约对仍然控制着美国市场的英国贸易进行报复的危险,美国国会在谈判商业方面的权力并不比调整州际贸易的权力更大,签订互惠商约毫无必要。后来制定的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第三项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合众国与外国、各州间及与印第安部落之通商。”按照最高法院法官马歇尔的解释,商业不仅仅是贸易,“它是双方的相互交往”,是美利坚合众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国会的触角已伸到远离商业的领域,即国会有权控制州际交往的各个方面。 摘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三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也把它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同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在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将突出表现为国家对阶级斗争的调节作用,而不是阶级压迫的作用。“一国两制”使大陆和港澳台同胞团结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旗帜下,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突出了我国统一战线的民族的、爱国的性质。允许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同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同时并存,因而“一国两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的更充分、更长时期内、更高层次上的利用。 摘自陈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英“礼仪之争”反映的本质问题。(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邦联条约相比,1787年宪法关于美国国会权力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意义。(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上的发展贡献。(8分)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 史 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adadbbbcdaa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bcdbccbbdc二非选择题(50分)26、(18分)(1)基本内涵:强调中国文化的优越性,轻视外来文明;主张以文化的兴衰作为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2分)形成原因:中国特有的历史观;对现实政治困境的反应;文化中内省意识的增强;中国长期以来相对于周边地区的巨大文化优势;明清专制主义的强化;宋明理学的官方化。(4分)(2)历史影响:是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之一;造成了日益狭隘的视野,是明清闭关锁国的重要文化背景,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范文8篇
- 廊坊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园林中心招聘园林养护综合专员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六安金寨县人民医院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度湖北省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20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河北中医药大学选聘工作人员2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土地预定买卖合同(13篇)
- 孝亲敬老的演讲稿(集锦15篇)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计算硬件架构边缘计算边缘计算设备优化集成方案报告
- 商场文员工作总结
- 高中化学374个必备知识点
-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试程序
- 武汉天河机场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舟山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
- 湿陷性黄土湿陷量计算表
- 丝杠安全操作保养规定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 大众蔚揽保养手册
- 急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