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7讲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讲义 浙科版.doc_第1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7讲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讲义 浙科版.doc_第2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7讲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讲义 浙科版.doc_第3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7讲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讲义 浙科版.doc_第4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7讲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讲义 浙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讲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考试标准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2)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3)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有关激素的作用(4)甲状腺激素的作用(5)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6)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7)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aaaaaaaaaabb考点一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1体液调节的特点:反应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泛。2甲状腺激素(1)种类(2)作用(3)分泌异常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4性腺分泌性激素(1)性腺(2)性激素的作用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2)激素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3)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4)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5)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均只能以注射的方式使用()(6)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7)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8)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既可以作用于垂体,也可以作用于甲状腺()(9)几乎所有的细胞都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10)不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受体()(11)因为激素和大部分酶一样都是蛋白质,所以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12)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13)下丘脑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2请思考与激素的来源和化学本质相关的问题(1)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吗?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吗?提示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2)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还能继续保持活性吗?提示不能,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3如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丙是甲状腺,则a和b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如果丙是性腺呢?提示如果丙是甲状腺,则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如果丙是性腺,则a和b分别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2)如果切除腺体乙,则a、b、c的含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过量注射激素b,a和c的含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切除腺体乙,b和c的含量均减少,a的含量会增加;过量注射激素b,则c的含量会增加,但激素a的含量会减少。(3)根据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育能力。提示性激素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所以缺乏促性腺激素后性器官会萎缩,甚至会失去生育能力。题组一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化学本质的辨析1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生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酶不具有调节作用,具有催化作用,a错误;几乎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b错误;激素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如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的生长,c错误。2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三种激素,下表表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生理反应:注射的激素生理反应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三种激素的化学名称分别是()a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d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答案a解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体内含量过高时,血糖浓度过度降低,会出现低血糖症状;生长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骨的生长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以增加产热量。题组二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分析3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切除垂体及胰腺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答案a解析切除胰腺及垂体后,机体自身不分泌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故可以研究外源激素对本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该实验有对照实验,切除胰腺及垂体前即为对照,b错误;该实验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生物体重的维持方面起协同作用,c错误;激素在体内属于微量化合物,过多会导致实验失败,d错误。4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大鼠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如下:若干大鼠按实验要求分为2组。对甲组大鼠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滴注等量的0.9%nacl溶液,从滴注开始测定2h内大鼠的耗氧量并记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预计甲、乙两组大鼠平均耗氧量为甲乙b实验时甲组应选用雌性大鼠,乙组应选用雄性大鼠c实验时每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d本实验的给药方式也可用饲喂法代替静脉注射答案b解析由于甲组大鼠注射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代谢的作用,故甲组耗氧量应大于乙组,a正确;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甲、乙两组应选用同性别大鼠,b错误;每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正确;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用饲喂法,d正确。题组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模型分析5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缺碘时激素和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b若含量低于正常值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和c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d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激素分泌过多答案b解析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a正确;若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则反馈作用下丘脑和垂体,和分泌减少,b错误;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c正确;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d正确。6.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b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c怀孕母亲缺碘时,c的分泌量会下降dc的分泌量过多,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减少答案a解析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知,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a错误;c为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b正确;缺碘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c正确;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属于负反馈,因此c的分泌量过多,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减少,d正确。题组四利用图解分析下丘脑的作用7垂体主要由前叶和后叶两部分组成,其中垂体后叶没有激素合成能力,它所释放的激素由下丘脑产生。下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中表示结构,af表示激素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中属于垂体后叶的是b血糖浓度高时,f的分泌会减少c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可作为感受器的组成部分d若给动物饲喂含有大量c的食物,下丘脑合成并分泌a的量将减少答案d解析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所以可判断为前叶,a错误;激素f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但激素e只作用于肝脏,所以可判断激素f为胰岛素,激素e为胰高血糖素,所以当血糖浓度升高时f的分泌会增加,b错误;结构为胰岛,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属于效应器,c错误;激素c可以被直接吸收,如果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激素c,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激素a的分泌,d正确。8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卵巢只分泌雌激素b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和(或)两种激素的分泌c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d图中的a最可能是生长激素答案a解析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a错误;根据激素分泌调节中的反馈调节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分泌激素和(或),b正确;图中的b和c分别是胰岛细胞和胰岛细胞,虽然它们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由于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所以含有相同的核基因,c正确;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所以图中的a最可能是生长激素,d正确。1酶和激素的几个易混点(1)化学本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激素有多肽、蛋白质(如胰岛素)、固醇类(如性激素)或氨基酸的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等。(2)产生细胞:活细胞(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但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产生。(3)作用:酶的作用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促进或抑制)生命活动。(4)作用部位: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发挥作用,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激素要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调节其生理过程。2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1)常用实验方法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2)示例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a饲喂法b摘除法和注射法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3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方法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如果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之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减少,之前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增加;三个结构所分泌的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如果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增加(减少),则该激素之后的激素分泌要增加(减少),该激素之前的激素分泌要减少(增加)。4对机体稳态中下丘脑功能的分析(1)作为感受器:如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降,维持水分代谢平衡。(2)传导:如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3)作为效应器具有分泌功能水盐平衡过程中,可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体温调节过程中,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4)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等。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考点二血糖调节1比较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不同项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细胞胰岛细胞胰岛细胞本质蛋白质多肽靶细胞肝脏、肌肉等各种组织细胞肝细胞作用(1)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2)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1)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使血糖升高(2)促使脂肪分解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胰岛素能促进三个血糖去路,同时能抑制三个血糖来源()(2)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3)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4)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5)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6)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胰岛素制剂缓解症状()(7)当血糖浓度过高时,部分血糖可以转化为某些必需氨基酸()2请绘出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相对变化坐标曲线图。答案如图所示3如图表示激素分子作用的机理。(1)如果激素是胰岛素,从激素和受体两个角度解释糖尿病发生的可能原因。提示激素:胰岛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受体: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2)因为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而发生的糖尿病,能否用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这种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但是由于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后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题组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分析1下图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以及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血糖的去路发生了障碍,导致了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b人体在进食后4个小时左右的时候,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肌糖元和肝糖元的分解c在三个血糖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向d血糖浓度过高时,转化成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答案b解析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的靶细胞缺乏受体,导致血糖的去路发生障碍,从而使得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a正确;进食后4个小时左右,主要依赖肝糖元的分解补充血糖,肌糖元不能补充血糖,b错误;血糖的三个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c正确;血糖转化成的氨基酸是人体自身所能合成的,所以为非必需氨基酸,d正确。2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c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d胰岛素促进等过程答案d解析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它的作用是降低血糖;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它的作用是升高血糖。三个过程都是使血糖降低的过程,胰岛素能促进这些过程的进行。在肌肉细胞中,不发生过程。题组二血糖调节过程分析3下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b激素和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c激素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抑制糖元分解,激素引起糖元分解d激素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激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答案b解析激素、激素分别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饭后半小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可作用于肝脏,其中胰岛素抑制肝糖元分解,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分解;胰岛素作用于全身,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说明激素调节具有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4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影响胰岛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b若靶细胞受体缺损,会导致血糖含量升高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蛋白d靶细胞接受激素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浓度上升答案b解析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其主要靶细胞是肝细胞,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糖蛋白)结合,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引起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最可能的刺激是血糖浓度降低,该刺激可以直接刺激胰岛细胞。题组三血糖调节曲线模型分析5如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c2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元开始分解所致答案d解析血糖可转变成肝糖元和肌糖元,肝糖元能转化成血液中的葡萄糖,但肌糖元不能再转化成血液中的葡萄糖,d错误。6如图为某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a胰岛细胞受损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元答案c解析从图示看出,基因突变鼠在运动后血糖浓度低,因此可能缺乏胰高血糖素或其受体;而胰岛细胞受损时,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会出现高血糖症。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1)在血糖的三个来源中,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是主要途径;在血糖的三个去路中,血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2)血糖浓度过高会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但血糖浓度过低时,只有肝糖元分解补充血糖。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血糖调节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其中既有神经调节途径也有体液调节途径,总结如下: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3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分析(1)图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2)图2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去判断,波动范围在80120mg/100m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b为正常人,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病患者。(3)图3表示进食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变化曲线,根据进食后曲线的波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考点三(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1目的要求: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2实验原理:葡萄糖试纸如果遇到葡萄糖溶液,硫酸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浅蓝色会变成棕红色;反之不变色。3材料用具:试管5支,试管架,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葡萄糖试纸,模拟的尿液样本两份。4方法步骤(1)取5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4、5,并放在试管架上。(2)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ml不同的液体。1号:清水;2号:葡萄糖溶液;3号:蛋白质溶液;4号:甲尿液;5号:乙尿液。(3)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液体,滴2滴在葡萄糖试纸上。在记录表上记下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如果颜色没有变化,就写无反应。(4)重复步骤(3),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4种溶液,在记录表中记录每次测试的颜色变化情况,将试验结果填入记录表。5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试管1号2号3号4号5号装入液体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甲尿液乙尿液测试情况无反应棕红色无反应无反应棕红色(1)甲尿液检测结果显示正常。(2)乙尿液显示出病人是糖尿病患者。(3)1号试管内清水作为对照;2号试管内是葡萄糖溶液,为的是与葡萄糖试纸进行显色反应。(4)3号试管的作用是为了说明蛋白质溶液不与葡萄糖试纸发生显色反应。深度思考(1)据所学分析,健康人体是怎样保持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的?提示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首先是由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使血糖浓度不超过0.1%; 其次是由于肾小管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使之重新入血。(2)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吗?为什么?提示仅凭一份尿液样本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因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