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1)司马迁总课时数第 节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2学习蔺、廉二人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3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协作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2学习蔺、廉二人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协作方法。教学参考教学参考书 ; 网络相关内容授课方法思考、讨论、引导、点拨教学辅助手段多 媒 体无专用教室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我们读书作文时,经常遇到“完壁归赵”“负荆请罪”等成语。这些成语的出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些成语典故,学到一些文言知识,而且还能受到古人那种勇敢机智的品质以及识大体、顾大局的爱国情操的激励,从而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感。二、简介作者和史记。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广泛游览,实地考察;艰难发愤。武帝天汉三年(前),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简介时代背景:1.初步了解课文相关内容,激发学习兴趣。2.结合“学案”了解作者与作品常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公元前四世纪,战国“七雄”征战不已。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秦国多次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历史事实。四、阅读课文,思考回答:1、提问: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几件事?明确:按时间顺序写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2、提问:这三件事充满了矛盾冲突,能说说每件事各围绕什么矛盾展开的吗?明确:“完璧归赵”写的是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写的是辱赵与尊赵的斗争;“廉蔺交欢”写的是私怨与国事的矛盾。作者在矛盾中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而所有这些矛盾又都挂在对秦斗争这条主线上。学习这篇课文要始终抓住这个重点。3、提问:文章是在矛盾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全文贯串了怎样的矛盾?明确:全文贯串了两种矛盾:一种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一种是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一始,秦恃强讹诈,赵国处境危急,矛盾十分尖锐。廉蔺二人一切为了自己的国家,彼此间并无私人恩怨。而后,随着赵秦间的矛盾几经缓和、紧张、缓和,蔺相如地位的不断上升,廉颇同他的矛盾便日益紧张。蔺的退让忍辱感动了廉颇,二人终于成了刎颈之交,矛盾消除,共同为国效劳,赵、秦间的矛盾也趋隐伏。五、分析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廉蔺其人。第二部分(3-7)完璧归赵。第三部分(8-10)渑池相会。第四部分(11-12)将相交欢。六、试着疏通全文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3.结合“学案”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4.诵读文本分段范读正音齐读自读感悟5.小组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