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 ·.pdf_第1页
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 ·.pdf_第2页
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 ·.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2006 4 案例 本版主持 水鱼E ma i l zsy y w t d c o m c n 点拨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或 技巧 在中国古已有之 但是将其 上升为语文教学论 甚至成为一种 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 则当推著名 特级教师蔡澄清 语文教学通讯 1982年第2期发表蔡澄清的 重在 点拨 文中正式提出 点拨教学 的观点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演 变 点拨教学 已成为广大语文教 师耳熟能详的一个理论概念和课 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点 拨教学的内涵十分丰富 蔡澄清老 师曾用10句话40个字从5个方面加 以概括 依纲据本 因材施教 这是 实施点拨教学的基本依据 相机诱导 适时点拨 这是 实施点拨教学的最重要要求 也是 点拨教学的精髓 点其要害 拨其迷障 这是 实施点拨教学的工作内容 画龙点睛 举一反三 这是 实施点拨教学的主要方法 提高效率 发展能力 这是 实施点拨教学的主要宗旨 也是其 必然归宿 关于 点拨教学 的具体操作 方法 蔡澄清老师将其归纳为三个 阶段 六大步骤 即 准备阶段 吃透两头 摸清 障碍 认清方向 选准突破口 实施阶段 相机诱导 适时 点拨 讨论交流 理解消化 双向反 馈 总结提高 发展阶段 迁移训练 举一 反三 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 点拨教 学又有五大类型 即 导入性点拨 研究性点拨 鉴赏性点拨 反馈性 点拨 迁移性点拨 但是 蔡澄清老师从来没有把 自己创立的点拨教学法看作是一 种具有多少阶 多少步的统一模 式 他始终认为 点拨教学有 法 而无 模式 强调点拨教学生动灵 活 富有变化 也正因为如此 点拨 教学在不同的教师手中 体现出不 同的风格 下面 我们以浙江富阳市永兴 中学优秀青年教师章林华执教的 大自然的语言 一课为主 结合其 他三位青年教师 浙江东阳吴宁中 学王秋珍老师和施牡丹老师 浙江 温州市实验中学陈柳老师 的同课 题教学案例 对语文点拨教学法加 以新的解读与阐述 一 生动的情景再现 情景具有一定的情绪触发和 心理暗示作用 一个人身处在不同 的情景之中 会对某个问题或某个 对象产生不同的想象联想 从而形 成自己独特的看法 运用点拨法教 学 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情景再现 使学生如历其境 感同身受 在此 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 发展思维能 力 培养创新精神 创设情景的方 法很多 常见的是教师通过言语 挂图 音乐 多媒体等手段来创设 例如章林华老师上课伊始 即 让学生说说校园中的自然景象 这 种导入通过刺激学生的记忆表象 形成一种特定的情景 使学生在进 入文本之前 就有所感悟体验 接 着 章老师又通过配画及背景音 乐 将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的信息归 纳后投影显示 春 大地渐渐回暖 冰雪化了 草木长了出来 各种花开了 燕子 回来了 夏 布谷鸟叫着 植物开始孕 育果实 秋 果实熟了 植物叶子渐渐 变黄 落下 冬 雁南飞 昆虫都不出来了 到处是衰败的草 北风和雪来了 耕地 杏花开了 种谷子 桃花开了 案 例 思 考 蔡伟 点 铁 成 金 拨 雾 见 日 例 析 语 文 点 拨 教 学 法 17 2006 4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 案例 本版主持 水鱼E ma i l zsy y w t d c o m c n 割麦插禾 布谷鸟开始叫了 这种借助音画与文字符号结 合创设的情景 具有显著的点拨深 化的作用 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聆听 大自然语言的目的 可以说 能成功采用点拨教学 的教师 都善于设置情景 营造氛 围 有效点拨 再如东阳吴宁中学王 秋珍老师在教学结束前播放了儿歌 小燕子 小燕子 穿花衣 年年春 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它为啥来 燕子 说 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这一儿歌 所提供的情景 使学生对大自然的 语言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永兴中学 的另一位教师施牡丹则在各个环节 引入大量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代诗歌 如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 柳风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 别样红 等 来再现情景 这种迁移 性点拨 起到了加深学生对 大自然 语言 理解的作用 二 巧妙的问题设计 亚里士多德说过 思维从对 问题的惊讶开始 学习生于疑 一 切发明与创造也是以问题为基础 的 问题设计成为现代课堂教学改 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语文点拨 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启发诱导往 往是通过不同的问题来实现的 但 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效的 都能产生点拨诱导的作用 在教学 实际中 我们发现 为数不少的教 师虽然在课堂中提出了大量的问 题 但由于问题难易失度 对象不 清 目的不明 因而 不但没有达到 启发引导的作用 反而抑制了学生 的言语思维 妨碍了学生的自主发 现 影响了课堂教学成效 由此可 见 问题质量的高低 决定了点拨 教学的成败 点拨教学强调 依纲 据本 因材施教 实际上要求教师 深入文本 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 的实际来设计问题 例如 章林华老师在教学中虽 然问题提的并不是很多 但每一个 问题都源于文本 而且经常采用追 问的方式 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和启发作用 如在学生回答了 举 例子 的说明方法后 章老师追问 道 为什么别的几个因素都用一 个例子 而说明经度的差异时用两 个例子 这一追问就是十分有效 的点拨启发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举例子 这一常用说明方法在文 本中的作用 以及作者具体使用中 的独特处理 而王秋珍老师的课堂教学则 主要是通过问题来贯穿的 她在课 堂上提出了大量的问题 但多而不 乱 恰到好处 她所设计的问题角 度不同 难易有别 紧扣文本和学 生的实际 具有相当的启发性 例 如 大自然会给我们展示哪些内 容 提供什么信息 物候来临有 什么特点 也就是说物候现象的来 临取决于哪些因素 这些因素能调 换次序吗 但是 语文点拨教学并不只局 限于教师向学生发问 更重要的是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生疑发问 正如 爱因斯坦所说的 提出一个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在这 一点上施牡丹老师做得特别成功 她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时刻注意点 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而学生在质 疑过程中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问 题 1 文中有的地方用一个例子 有的地方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举例 的多少要依什么而定 2 用散文 的语言去写说明文 会不会使说明 文的准确性降低 3 课文第七段 中说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 候鸟 也来得越晚 南半球是不是也是 这样的 4 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直 接告诉读者什么是物候 而是先介 绍大量的物候现象 5 现代科技 这么发达 为什么还要靠自然现象 来提高农业生产而不用天气预报 来提高农业生产 学生之所以能提 出如此之多高质量的问题 在于施 老师善于以问激思 例如在课文解 读结束之际 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 题 现在假如你和课文作者 编者 有一个面对面对话的机会 就课文 内容 你会向他们提什么问题 或 者你能给他们什么更好的建议 这个点拨性提问迫使学生在阅读 理解的基础上 去寻找自己的问 题 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 精确的时机把握 点拨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 不 是想什么时候点就什么时候点 想 怎样拨就怎样拨 而要注意点拨内 容是否恰当 点拨方式是否对头 点拨时机是否适宜等 如前所述 点拨教学讲究 相机诱导 适时点 拨 也就是说 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 无论是问题的提出 还是活动 的安排 都要看准时机 当点则点 当拨则拨 如果不能发现并把握时 机 胡点乱拨 那么 点拨教学就不 可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在具体的课 堂教学中 多数教师对点拨的内容 往往能够把握 但何时该作何种点 拨 却经常心中无数 可以说 衡量 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 有一个前 提条件 就是看他能否做到 不愤 不悱 不启不发 只有学生处于愤 悱时期的点拨 才是最优化点拨 章林华老师在进行教学点拨 的过程中 就特别注意时机的把握 例如 章老师把全文的教学分为四 大板块 聆听 界定 探索和运 用 由于四大板块之间呈现由表及 里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阶梯状结 构 因此 章老师在每一板块起始 都先由一个精当的问题带出 这些 问题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转接作 用 又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的兴趣 如果这些问题不是出现在这些关键 之处 而是随意安排 其作用将随之 大减 甚至有可能起反作用 温州市实验中学陈柳老师 同 样十分注意点拨时机的把握 她在 教学中不追求面面俱到 而是注意 抓住关键 以点带面 例如 她要求 学生缩写课文 并将缩写后的文字 与原文进行比较 适时适宜地提出 一个精当的问题 我们用了200字 左右就可以把关于物候的知识讲 出来了 为什么原文用了那么多的 18 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2006 4 案例 本版主持 水鱼E ma i l zsy y w t d c o m c n 篇幅呢 看似一个平常的比较题 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突破这一个 点 学生也就基本把握了全文的基 本内容 说明语言与说明方法 更 重要的是 由于这是在学生缩写基 础上提出的问题 学生已有相当的 体验 因此大家都觉得有话可说 立显点拨之成效 四 有效的活动安排 有些教师误以为点拨教学就 是教师在语言上进行启发诱导 因 此 只要注意语言的修养和教学语 言的设计就能实现成功的点拨 当 然 教师简明扼要 画龙点睛 举一 反三的语言运用是点拨教学的一个 重要原则 但是实施点拨教学的主 要宗旨在于 提高效率 发展能力 换言之 点拨教学是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的教学 通过点拨教学可以 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帮助学 生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审美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 仅靠 教师的语言指导是远远不够的 点 拨教学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 学有效地安排一些活动 如吟唱 表 演 画画 讨论 辩论等 与单纯的言 语点拨比 辅之以教学活动的点拨 更具冲击力和向心力 可以极大地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促使 学生心口耳鼻及四肢协调发展 从活动的丰富性来看 也许章 林华老师的课没有多大优势 因为 章老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文 本 自主发现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读读议议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 但 在教学结束之时 章老师引入了欣 赏农谚 寻找农谚 研究大自然的语 言中所蕴含的物候知识这一活动 起到了极好的总结与迁移的作用 这样的点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和研究意识 同样 王秋珍老师也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时 安排了一项 采集民谣 农谚并理解其中的物候 知识这样一个活动 以调动学生自 主学习的积极性 综观章老师和王老师的活动 设计 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教学活 动紧扣文本 符合学生心理特征 且能抓住文章的关键 能够帮助学 生拨开迷障 深入问题核心 五 科学的课堂评价 为数不少的教师仅仅把课堂 评价看作是维护课堂秩序 控制学 生课堂行为及强化课堂教学知识 的一种手段 因此 在使用课堂评 价时较为随便 常常变成简单的表 扬或批评 事实上与问题设计相 同 课堂评价也是语文点拨教学的 重要方面 只不过问题设计重在引 导学生去探索路径 寻求解决之 法 而课堂评价则重在问题解决以 后的强化与再引导 前者的点拨较 为显性 甚至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而后者较多体现为隐性点拨 更具 潜移默化的作用 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较少采 用一对一的评价方法 一般都是在 学生自由发言结束时 作小结性的 评价 而且其评价也不明确指出学 生发言的正误优劣 而是采取延伸 补充的方法 以此拓展学生的视 野 启发学生作更深层的思考与理 解 例如在5位学生比较了教师的 归纳语句与作者的表达从而说明 文本中的表达好在哪里以后 章老 师作了一个小结性评价 用生动 形象 富有文学表现力的语言来介 绍一些科学知识 使我们在获得知 识的同时 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 再如当教师通过不间断的追问 帮 助学生搞清了决定大自然在各地 发出不同声音的因素后 同样作了 一个小结性评价 说明事物 不仅 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安排好说明的 顺序 而且还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 法 如果我们运用了简明 生动的 语言和恰当 简便的说明方法 那 么复杂的事物 深奥的知识或抽象 的事理 也变得通俗易懂 妙趣横 生了 这两个评价的目的都不在 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价值评 判 而在于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 作出新的有效的点拨引导 当然 语文点拨教学也不排斥 直接采用肯否语句的课堂评价方 法 关键在于这些肯否语句应当与 点拨性的问题或话题结合起来 而 不能单纯地机械地进行肯定否定 因为 简单的肯否语句容易导致学 生接受疲劳 在这方面 王秋珍老 师的教学显得特别成功 一方面她 不断地调整肯否定语句的表达方 式 从而保持评价的灵活性与生动 性 另一方面 她在每一次评价之 后 常常进行新点拨提示 例如 找得非常到位 请问同学们 文中 的语言和我们平时所用的语言有 什么不同 严谨 给物候学下了 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 那么 该怎 样利用物候知识来安排农事呢 同学们找得挺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