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归园田居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归园田居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归园田居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归园田居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7课 归园田居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1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陶渊明生平及作品。 2、学会诵读,感受诗的意境美。 3、借助注释,整体感知内容过程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解读意象,品味意境 2、引导、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目标 1、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欣赏之情 2、学习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不随俗苟合、葆有本心的品格2学情分析 我所教班级属普通高中的普通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较薄弱,通过学生个人积极参与达到有所学的目的很难,所以,我调整为以我的教学为模板,让学生从我解读诗歌的思维和方法中得到一定领悟,进而运用到自己的诗歌鉴赏中去,由此来引导、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的能力。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诵读 2、抓住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品赏田园情趣之美,。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 2、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思和韵味。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九江本土最著名大诗人东晋陶渊明又一力作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对于我们九江人来说,可仿改一句广告词,那就是“九江人都知道”。到底知道多少,我们不妨重拾一下!活动2【讲授】作者及作品回顾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外祖父孟嘉,桓玄、刘裕,督邮刘云)营造了一个让后人陶醉却让陶公心碎的世界,因为他的现实世界是等级分明,征伐不断,污秽不堪的!描绘了一个隐姓埋名,安贫乐道,以酒为友,以读书、著文自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富贵,不改初衷的隐者的自画像。以农村生活、山林风景为其内容,清雅素淡,文字质朴,晓白如话,给或绮丽或玄虚的南朝诗坛吹来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明确:1、强调“私谥”靖节2、以人生中几个重要人物为点,串起人生浮沉3、以梗要的形式加深对陶氏作品的认识(知人论世,夯实积淀,做好铺垫)活动3【讲授】说诗 归园田居的(其一)是陶公诀别官场的宣言书,是他走向新生的美好蓝图,千百年来隐逸文化从这儿生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陶公诗意的田园!(加深学生对作品份量的认识,强化学生读诗的积极性和对本诗的关注度)活动4【活动】读诗 以古筝曲出水莲为背景音乐教师借助音乐范读学生在音乐氛围里自由诵读学生齐读,大致能背诵(诗词教学吟诵为其根本,反复吟咏,自得其味)活动5【讲授】品诗 1、释题:1、“归园田居”这个题目你如何解读?。(出示幻灯片)明确:全诗行文脉络尽在“归”“居”二字2、认真品读以下诗句,试着说说你所品读到的信息(出示幻灯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内容:交代归隐园田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既有本性“爱丘山”的根本原因,也有不随俗韵、“守拙”不变初衷和“误落”尘俗、迷途知返等直接原因,还有“羁鸟”“池鱼”思归情结的形象诠释。语言玩味:语言玩味:“适”“拙”二字有玄机,你来说说?“羁鸟”“池鱼”若换成“飞鸟”和“鱼儿”又将怎样?“尘网”一词你又有何感触?“适”含逢迎、圆滑之意;“拙”则相对于“巧”而言,自然想到是投机取巧、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巧”属世人,而我独守“拙”性。平静中见诗人对世风不愠不火地讽喻!羁鸟,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指身受困,更有因仰慕自由而心神的憔悴;池鱼,囿于方寸之间,自由受困。飞鸟、鱼儿又怎能表达个中滋味!“束缚”、“受困”、“丧失自由”官场生活,生动形象。3、细读以下诗句,说说你所读到的(出示幻灯片)方(义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荫蔽)后檐,桃李罗(罗列)堂前。暧暧(昏暗的样子)远人村,依依(轻柔缓慢地飘升)墟里(村落)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内容:诗人所居的田园的风情,也是隐者们所追求的至境。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令你动情的信息(出示幻灯片)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有田、有房,就有了农人安身之本,乐业之资。不求斗米之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何其自由,何其惬意!)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堂前屋后,春来红花绿叶,夏至浓荫匝地,秋到瓜果飘香,清新怡人令人陶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人不经意地捕捉到横卧的村落和直起的青烟,这一横一直线条组合,不知让多少后人效仿!静静的村落,缓缓飘起的炊烟,一静一动,令隐者销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吠鸡鸣,何其祥和,何其静谧!安居乐业,乱世之人,何其想往。乱时之世,偏偏却是“千里无鸡鸣”。)小结(出示幻灯片)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看似随手拈来实则韵味无穷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会忘记“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穷困,也会忘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有的只有祥和、静谧、恬淡、闲适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注重远景近景搭配、动与静相衬、动植物的相依相生、视觉与听觉的交织。把一幅农村风情图描绘得令人回味无穷!研读最后四句,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出示幻灯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内容:居住田园的感受。凸显出一种睽违已久的喜悦、闲适和自由,表达自己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结构:照应前文,“久”对应“三十年”,”樊笼”对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