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邮刊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初探224112 江苏大丰三圩中学 朱天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集邮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许多邮刊在编者、读者、作者的共同呵护下,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邮刊是记录邮学研究成果的载体,是邮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说的一样:“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对婚姻也罢、生活也罢,大都如此”邮刊编者就是城中人,而其他集邮者就是城外的看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集邮者心中都有一个办邮刊的梦想,如果条件允许,创办一份邮刊,既可以展示自己和同好的收藏研究成果,又可以扩大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呢?但邮刊的创办绝非一蹴而就,通常的情况是好事多磨,其中的甘苦只有编者自己知道。制约邮刊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稿源,二是资金。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邮刊就无法进行可持续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稿源的掣肘来源于诸多原因,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应该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邮刊成为人们互通有无、交流信息的工具,人们通常从邮刊上获得相关知识,将自己的收藏所得或疑惑形成文字在邮刊上发表,求得同好的呼应或答疑解惑。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集邮网站的兴起特别是集邮论坛(bbs)的飞速发展,给个人集邮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人们通过扫描仪等输入工具完整清晰地呈现图片,通过论坛的实时发帖交流,第一时间获得同好的意见和建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加迅捷和稳妥,信息量更加丰富。几乎所有的集邮门类都可以寻找到相对应的集邮网站,如综合类的快乐集邮论坛和941集邮论坛、邮史研究类的华邮网论坛、极限集邮类的极限集邮论坛、邮政用品类的邮政用品论坛、文献集邮类的文献集邮论坛等,栏目设置细致合理,可以容纳几百甚至上千人同时上线交流,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一部分热衷于邮文创作的作者将阵地转向互联网,同时享受着信息化带来的快乐,这自然使邮刊的一部分稿源流失。稿源的流失还来源于同质化邮刊的不断涌现,相互之间形成了竞争的局面。如邮史研究类的集邮刊物从久负盛名的中国邮史、中国邮史研究、邮海史林等,新近创办的延陵邮刊后来居上,几种刊物的栏目设置及稿件要求大多相当,造成稿源的紧张。极限集邮类除了三巨头极限集邮者(现名中国极限集邮)、极限集邮、极限邮讯,还有若干地方性和个人主办的同题材邮刊,如江苏地区就有无锡极限、江苏极限、连云港极限、极限研究(方守中、蔡虎平主编各一种)、苏州极限之友、姑苏极限(郑炜、德清主编各一种)、极限邮苑、徐州极限、彭城极限等二十多种,这些刊物均发表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章,形成了稿件不敷分配的局面。各种民间邮会分会会刊的出版也造成了稿件的分流。如中国邮史研究会各地会员不断增多,许多地区的会员活动频繁,相约成立了江苏金坛分会(2008.11.8)、大连分会(2009.4.19)、浙江分会(2009.9.20)、湖南分会(2010.3.27)、川渝分会(2010.10.30),其中江苏金坛分会出版分会会刊金沙邮刊大16开2432页季刊共7期,浙江分会出版中国邮史浙江2009、2010年16开刊两本,每期106122页,湖南分会出版中国邮史湖南2011年刊大16开150页。这些分会会刊栏目设置和征稿要求大体与总会会刊中国邮史类似,发表了一大批邮史类研究文章,许多在总会会刊投稿的当地邮文作者将投稿首选改为本地分会会刊。中国邮史的发行周期由双月刊改为季刊再到2011年地半年刊,一方面是由于精力人手有限,其实与稿源的日渐枯竭不无关系。邮刊的出版从版面编排硬件的购置、邮刊的印刷发行、稿酬的发放,无一不是金钱垒砌而成的结果,没有强大的资金链作为支持,一种刊物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定行而不远。在邮刊发行中如何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成为每个邮刊编者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威胁到邮刊的生死存亡。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解放思想、换位思考,灵活变通方为上策。互联网的兴起,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通过网上互动,邮刊主编更加清晰地展示邮刊的图片,能够吸引一部分潜在的读者和作者,同时,邮刊的栏目设置、 写作要求更加具体化、细致化,有利于作者投稿和编读沟通。一些在论坛中引起广泛参与和讨论的帖子,其本身的含金量很高,有着鲜明的独创性和学术性。许多邮刊编者巧妙地把这些讨论的话题变为自己邮刊的文章,就笔者所见,山东集邮论谭杂志曾经编辑过许多论坛讨论的热点话题,获得了读者的好评;中国邮史研究会曾在网站上开展“网上秀邮品”活动,然后将其中富有学术性的帖子整理成文在会刊中国邮史上发表,楼主的帖子与网友的跟帖一一呈现,原汁原味;中国集邮报改版后辟出网络集邮专版,所有文章均采自网络,提高了刊物的质量,拉近了与网络读者的距离;省级邮刊中的宁夏集邮也辟出专栏,采编宁夏集邮网中的相关帖子,关注网络热点问题,提出对宁夏集邮的建议和展望。这些刊物的成功说明,网络集邮为传统集邮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尊重网络著作版权,与发表人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下,是可以扩大刊物来稿量和影响力的。对于因为同质刊物不断涌现而带来的稿源减少问题,笔者认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形势下,刊物的信誉和质量是刊物的生命线。信誉卓著、编读畅通的刊物常常能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刊物的特色不能丢。编者办刊的定位要准确,特点要鲜明,要办成业界首屈一指的专项刊物。如查阅中国邮史资料,人们首选中国邮史,查阅当代邮刊资料,人们首选邮刊与主编,这些都是长期坚持特色办刊的结果。一些没有特色的刊物,会被淹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二、主编的内功不能丢。主编应该是自己邮刊集藏门类的行家里手,在稿源枯竭时,能够冲锋陷阵,独挑大梁。邮乘中周大王的生花妙笔,留下了许多堪称经典的文章;现代集邮、中国邮史的草创初期,麦国培先生挑灯夜战,绞尽脑汁,化身无数,使刊物保持了高标准、严要求;集邮文献撷英中王建平先生呕心沥血,将自己的藏品化成了无数惠泽邮人的文字;生肖集邮中周治华先生身先士卒,将自己的集邮理念融入作品,润物细无声。这些刊物与主编的人格血脉相通,物我相融,主编成为刊物的灵魂和化身,刊物之幸、读者之幸。三、作者的酬谢不能丢。邮刊的作者为邮刊的出版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创作出的一篇篇文字无一不是心血凝成,对于作者的尊重,就是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对于作者的感谢方式多种多样,有些有经济实力的刊物以现金方式发放稿酬,如东吴邮学杂志、延陵邮刊、圣地邮刊等;有些书刊回馈作者,如中国邮史、中国邮史研究、邮刊与主编等;有些不定期寄赠封片作为感谢,如烟台集邮、乌海集邮。无论何种方式,均能提高作者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刊物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在正刊出版之外编辑出版增刊也是扩大稿源,缓解稿荒的妙招。在正常出版的期刊之外,以增刊形式出版专著或文选,既可以集中展示研究成果,还可以解决出书难问题,可谓一举三得。笔者所见,上海邮戳研究会除出版邮戳研究通讯外,编辑出版了上海邮政日戳图谱、上海必能宝DM300邮资机符志图录等邮戳研究图书;广州戳封研究会除出版会刊戳封外,编辑出版了广州邮戳志、中国临时邮戳图鉴等多部集邮图书;邮刊与主编研究会除出版邮刊与主编刊物外,出版了邮缘、淄博集邮、集邮之友影印本,2005邮刊图录等重要的邮刊研究参考资料;郭润康集邮研究会、邮缘联谊会分别出版了会刊文章的选集,为丰富集邮文献,传播集邮文化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这些做法都值得邮刊编者吸收和借鉴。关于邮刊的资金来源向来是困扰邮刊编者的大问题。所有依靠外来资金注入发展邮刊的做法最终会无法有效维持。大家熟知的远到当代集邮的停刊、近到邮戳研究的拖期出版,杳无音讯;国邮史记、圣地邮刊的无奈停刊,资金来源的制约都是主要原因。纯邮学刊物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选择。一是合作办刊。在不改变刊物风格的情况下,出租部分版面与需要刊登广告或宣传的读者合作出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所看到的伊林先生的伊林邮刊和邮刊与主编与多家邮刊合作出刊,取得了互利双赢的效果。江南邮学会副刊平方集邮与集邮文献撷英创刊初期的对倒出刊,也为集邮文献撷英后来的一飞冲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文售合一。在困难时期将纯邮文刊物改为邮文、售品二合一,既可以减少出刊的成本,又能通过通讯售卖获得利润,促进刊物更好地发展。如新瑞邮学研究会会刊新瑞集藏曾经将邮文篇幅大幅减少,通讯拍卖大幅增加,度过了困难期,从而为创办现在的纯邮文刊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天津的新中国邮品研究会会刊传邮一直走邮文售品合刊的路子,运行良好。三是创办副刊。如果不愿意将纯邮文刊物与售品合一,创办售品副刊也是不错的选择。笔者熟悉的中国邮史在创刊初期除了采用邮售合一的刊物出版方式外,又创办了通讯拍卖副刊;新瑞集藏改版为纯邮文刊物后,单独出版的新瑞拍卖成为业界关注的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天线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计量检定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药炮制新配方鉴定报告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放射技术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城管监察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印刷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汽车轻量化车身材料市场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跨境支付系统安全评估与改进措施报告
- 深度探讨2025年废弃矿井资源再利用技术路径与产业创新驱动策略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食品检验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GB/T 30230-2013运动水壶的安全要求
- GB/T 24267-2009建筑用阻燃密封胶
-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表格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收益还原法课件
- 执业风险与棘手医患纠纷防范与处理
-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模板课件
- DBJ50∕T-342-2019 工程建设对既有建(构)筑物安全影响评估标准
- NBT-4701焊接工艺评定中英文格式-填写范本-20
- 远洋航线设计、航法及气象导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