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化学实验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功能,而化学概念是“双基”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学好化学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清晰、深刻的化学概念。 对照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将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和补充,明晰了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顺序,设计出探究溶液的形成、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探究酒精能否溶于水、联想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四个版块,同时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了三组对比实验,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第三版块的自主实验设计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而且还使学生的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的认识,把溶液放在自然生活和社会背景下学习,使教材更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一课题主要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教材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作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把对溶解过程的理解,从微观角度解释溶液的形成过程作为本课题的教学难点。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1.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3认识溶解现象: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4能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学会运用对比的思想来设计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注意合理分工,提高效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小组讨论与探究实验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演示实验的仪器、药品,学生分组实验的仪器、药品五、教学过程设计1新课导入聆听美妙的音乐,欣赏着优美的画面,把我们带入了海的世界,你们去过海边游泳吗? 尝过海水是什么味道的?(多媒体展示一组与大海有关的图片并配以优美的音乐)我们熟悉的海水就是一种溶液,那你们想知道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溶液的形成(板书课题) 。首先,请同学们动手完成下面的实验:(投影活动标题1)2合作探究一:探究溶液的形成(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投影实验内容)实验小组实 验 内 容1组(1)向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2)向盛有泥土的小烧杯中加水,用玻璃棒搅拌2组(1)向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食盐,用玻璃棒搅拌(2)向盛有水的试管中,滴加4-5滴植物油,振荡两组实验中我们所得到都是溶液吗?想一想: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是怎样形成的?(2)教师点拨,学生理解蔗糖分散到水中形成蔗糖溶液,食盐分散到水中形成食盐溶液从微观角度分析:蔗糖分子分散到水分子中形成蔗糖溶液;钠离子、氯离子分散到水分子中形成食盐溶液引导学生观察烧杯中的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分析总结出这两种溶液的共同特征(此处教师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辅助学生理解溶液的特征)学生总结: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总结概括出溶液的初步概念,但是还不够完善,这时教师再次借助学生实验及学生生活经验给予进一步引导)(3)教师演示:将学生配制的两种溶液混合,分析溶液的形成过程;同时借助新课引入中提到的海水帮助学生分析溶液的形成(以此引导学生理解“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溶液”) (板书:溶液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过渡:了解了溶液的形成过程,也知道了什么是溶液,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你所配制的蔗糖溶液或食盐溶液,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了? 水充当了什么角色?(学生对于蔗糖或食盐溶于水没有太大的疑议,答案较为肯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给出化学上的专有名称,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溶液就是由溶质、溶剂两部分组成的)【板书】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4)判断溶质、溶剂(投影:【相信你会知道】)溶 液溶质(溶解前状态)溶剂(状态)氢氧化钠溶液碘 酒稀硫酸稀盐酸过渡:了解了溶液中溶质、溶剂的确定方法之后,我们再来思考一下: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动手完成下面的实验:(投影活动标题2)3合作探究二: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投影实验内容)实验小组实验1实验21组将1-2粒碘加入到5ml水中,振荡将1-2粒碘加入到5ml汽油中,振荡2组将1-2粒高锰酸钾加到5ml水中振荡将1-2粒高锰酸钾加入到5ml汽油中,振荡 (教师引导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引导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溶质或溶剂种类改变时,物质溶解能力有何变化,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2)教师讲述:影响物质溶解的内在因素主要与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此处可以补充讲解影响物质溶解的外在因素)过渡:酒精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物质,它能溶于水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实验来证实你的观点。(投影活动标题3)4合作探究三:酒精能溶于水?(1)教师演示实验1(投影实验内容)实 验 内 容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1)向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注入酒精,观察现象(2)(边演示边讲述:酒精与水的混合是否有明显的现象,酒精溶于水了吗? 你是如何判断的? 那你如何利用老师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对比说明酒精能溶于水,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理由)(2)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动手完成学会进行验证(3)迁移应用:能否借助于前面所完成的实验,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能溶于水。(此处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要善于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现有资源来为自己服务,为教学服务)(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用实验二中的高锰酸钾溶液;用实验二中的碘水等)过渡:你知道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投影展示有关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图片)5活动4:说说溶液的用途 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你运用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你还有哪些困惑?(学生自由表达所学、所感。所悟)7随堂检测(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知识情况及教学目标达成情况)8布置作业(1)列举5种日常生活中的溶液,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并写出溶液、溶质、溶剂的名称(2)通过网络查询,进一步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实际出发,为整个教学服务。新课的引入之所以选用海水,主要因为连云港是靠海的城市,学生对于大海比较熟悉,并且大多数的学生都有到海边游过泳或尝过海水味道的经历,这样引入主题比较自然而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化学实验的操作水平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和补充,并且设计了溶液的形成、溶解的影响因素比较、乙醇溶于水的三组对比实验,利用化学实验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清晰、深刻的化学概念,同时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本课中溶液概念的建构是一个教学重点,教师利用学生分组实验中得到的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进行了引导和分析,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溶液的形成过程,通过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溶液的概念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但是这个概念并不完整,于是教师又在此基础上将学生手中的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进行混合,再次引导学生分析混合后溶液的形成过程,并且借助于海水的形成引导学生理解“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溶液”,此时学生才理解了溶液完整的概念是什么。其他几个概念的得出也是通过实验来分析完成的。 通过这节课的执教和教学设计,让我意识到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去感知一个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销售流程管理及客户服务指南
- 小学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讲评方案
- 新概念英语二册课程详细教案
- 工业污水治理技术方案汇编
- 中高考备考心理辅导方案
- 第5课《设计汽车标志》(教学设计)长春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2024年幼儿园安全管理手册
- 六年级下册作文题目及范文
- 2025-2030中国数字人民币场景拓展与商户接入报告
- 2024年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大全
- 东芝电梯CV180故障诊断
- GB/T 31186.1-2014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第1部分:描述模型
- 退伍军人职业规划课件
- 生物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
- 调查研究方法与调研报告写作讲义课件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
- 干燥综合症的中医治疗冯兴华公开课课件
- 关于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函(模板)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
- 大金D型水冷螺杆机说明书
- JJG 700 -201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