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纳米材料的应用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通常由生物识别元件(bioreceptor)和信号转换器件(transducer)两个部分组成。根据生物反应产生信息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信号转换器通常采电化学、光谱、热、压电及表面声波等技术与之相匹配,而由此衍生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光生物传感器等1。因为电化学转换器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易微型化,能在浑浊的溶液中操作等许多优势,并且所需的仪器简单、便宜,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的制备中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合了电分析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它是由生物材料作为敏感元件,电极作为转换元件,以电势、电流或电导等作为特征检测信号的传感器1。与光学、质量和热生物传感器相比,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发展的最快,而且最具有实用价值3。2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介质,与特异性分子识别物质如酶、抗原/抗体、DNA等相结合,并以电化学信号为检测信号的分析器件。纳米材料传感器不仅体积更小、速度更快、而且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好。由于纳米粒子高的比表面积和其本身的生物兼容性,在生物电催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4。 2.1 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从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具体应用来看,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主要包括如下类型:纳米颗粒生物传感器,纳米管、纳米棒与纳米线生物传感器,纳米片以及纳米阵列生物传感器等。其中因为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使得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发展极为迅速5。2.2 纳米颗粒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颗粒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纳米粒子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表面自由能,在吸附固定生物分子方面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用于生物分子的固定,可以增加固定的分子数量,从而增强反应信号4。目前已有多种纳米颗粒材料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所用的纳米颗粒包括TiO2、Au、Ag、Pt、Pd以及SiO2等。Jena等6把纳米金颗粒分散到二氧化硅溶胶凝胶网络中,形成了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该电极和脱氢酶组合成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低电位(-5mV)下对辅酶(NADH)的检测极限低5nM,显示了极高的灵敏度。Chandra等7把纳米金颗粒负载到功能化的介孔交联聚合物之中,制备了可灵敏检测过氧化氢的修饰电极,该电极可以进一步发展为一系列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颗粒增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大大丰富了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内容。然而对于纳米颗粒在这一体系之内所起的具体作用(例如究竟利用的是纳米材料4大效应中的哪些效应)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对一系列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和不同厚度的纳米二氧化硅膜修饰的生物传感器的性能测试研究,发现对于非金属的纳米颗粒而言,提高传感器响应电流的途径可能仅仅是通过增加比表面从而提高酶的有效负载量来实现的。而对于含有金属纳米颗粒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我们认为金属纳米颗粒的存在能够起到加速电极上电子传递过程的作用,从而改变电极反应规律。纳米颗粒修饰的生物传感器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传感器之一。纳米颗粒种类多,制备和形貌控制方法较为完善,与不同的生物相容材料组合而成的修饰电极,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3 纳米棒、纳米线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一维纳米材料中氧化锌纳米棒既具有高的表面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有良好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其应用备受瞩目。Zhang等 8用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并在其上直接固定尿酸氧化酶,构成了新型无电子媒介体的传感器,具有独特的热力学稳定性。Sabahudin等9通过电化学刻蚀和电化学共沉淀固定化酶,制备了单根纳米铂丝生物传感器,在对葡萄糖含量的检测中背景电流低于110-12A,响应时间仅为2s,检测下限达到20M。此种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单个细胞内的生物物质(如肾上腺素、复合胺等),可用于单细胞行为研究和生理学研究。由于纳米线材料的广泛应用前景,相关研究工作还在不断推进之中10。2.4 碳纳米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碳纳米管(CNT)所表现出的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能使得对CNT修饰材料的研究成为目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备受关注的前沿课题之一5611。但是,CNT是由成千上万处于芳香不定域系统中的碳原子组成的大分子,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而且在溶液中容易聚集成束,这就限制了对其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也难于将它纳入生物体系,大大限制了CNT在各方面的应用。许多研究工作就是从改进碳管的溶解性开始的。把碳纳米管分散于Nafion、壳聚糖等高聚物的溶液中修饰玻碳电极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可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Hrapovic等 12把碳纳米管分散到Nafion溶液中,与直径为23nm的铂纳米颗粒复合之后修饰玻碳电极,制备了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这种GC/CNT/Ptnano/GOx传感器对葡萄糖具有很高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在05M5mM葡萄糖浓度范围内具有线性响应关系,灵敏度高达211AmM-1,检测极限可达05M。张凌燕等13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将多壁碳纳米管/辣根过氧化物酶/纳米金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了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Manesh等 14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把包裹了多壁碳纳米管的聚阳离子电解质(PDD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纳米纤维膜,在膜上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得到了一种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具有很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能。本课题组把碳纳米管分散到-环糊精聚合物中,也得到了稳定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纳米碳纤维具有和碳纳米管相似的机械强度和电学性能,也被广泛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Huang等15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热处理过程把钯纳米颗粒负载到碳纳米纤维上。该复合体系经由电化学阻抗谱和循环伏安法证实具有很高的导电能力,并大大加快了电子转移速率,所制备的过氧化氢传感器在-02V工作电压下检测极限低至02M。2.5 纳米阵列生物传感器Yang等16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在聚碳酸酯模板上制备了铂纳米阵列,铂纳米电极密度为5108cm-2,所制备的葡萄糖传感器线性范围非常宽。Chang等17利用氧化铝模板制备了导电聚苯胺纳米管阵列,并把低聚核苷酸探针共价结合到管上,得到了具有极高灵敏度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对低聚核苷酸的检测极限低至10fM。2.6 片状、层状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层状纳米材料被认为是固载生物分子最有潜力的材料之一18。以层状材料为载体固载多种蛋白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电化学和生物催化等领域19。Zhang等20使用二氧化钛纳米片和HRP分子组装而成的生物传感器对过氧化氢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性能,其检测限低、检测范围宽。Xiao等21利用二氧化锰纳米片固定HRP制备了酶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检测极限低至021M。3结束语纳米技术的介入为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十多年发展中已经显示出了优异的性能,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及适于联机化的优点,并具有电分析化学不破坏测试体系、不受颜色影响和操作简便的优势。可以预料,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将在疾病诊断、环境污染物在线监测、食品安全和卫生保健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通过相互交流来达到不断创新,最终发展出技术上能规模化生产、成本优势大、集检测和分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用高效生物传感器。参考文献1 杨海朋,陈仕国,李春辉,陈东成,戈早川.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2009,1(21).化学进展.210-2142 游春苹,吴正钧,王荫榆,孔继烈,刘宝红.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化学传感器. 2 0 0 9,3( 29).3 杨坤.基于一维纳米结构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4唐芳琼,孟宪伟,陈东,等. 纳米颗粒增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J. 中国科学 (B辑), 2000, 30(2): 119-124.5麦智彬,谭学才,邹小勇.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安培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分析测试学报, 2006, 25:1201256Jena B K, Raj C R.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Based on Integrated Assembly of Dehydrogenase Enzymes and Gold Nanoparticles Anal. Chem., 2006, 78:633263397Chandra D, Jena B K, Raj C R, et al. Chem. Mater., 2007, 19:629062968 Zhang F F, Wang X L, Jin L T. Anal. Chim. Acta, 2004, 519:1551609Hrapovic S, Luong J HT. Anal. Chem., 2003, 75: 3308331510Kawashima T, Mizutani T, Nakagawa T, et al. Nano Lett., 2008,8: 36236811Yun YH, DongZY, ShanovV, et al. NanoToday, 2007, 2: 303712Hrapovic S, Liu Y L, Male K B, et al. Anal. Chem., 2004, 76:1083108813张凌燕,袁若,柴雅琴等. 基于多层酶/纳米金固定甲胎蛋白免疫 . 多壁纳米碳管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化学学报(Acta Chimica Sinica), 2006, 64: 1711171514Manesh KM, KimHT, Santhosh P, et al. Biosens. Bioelectron.,2008, 23: 77177915Huang J S, HouHQ, YouTY, et al. Adv. Funct. Mater., 2008,18: 44144816Yang MH, He Y, Shen GL. Biomaterials, 2006, 27: 5944595017ChangHX, Yuan Y, Guan Y F, et al. Anal. Chem., 2007, 79:5111511518Liu A, Wei M, Zhou H.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 myoglobin in titanate nanotubes filmAnal. Chem., 2005, 77: 8068807419Mousty C, Cosnier S. J. Sensors and biosensors based on clay-modified electrodes - new trends.Appl. Clay Sci.2004, 27: 15917720Zhang L, Zhang Q, Li J H, et al. Biosens. The Application of Inorg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5110:2025 EN Electronic fee collection - Interface definition for on-board account us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CC)
- 【正版授权】 ISO 22002-100:2025 EN Prerequisite programmes on food safety - Part 100: Requirements for the food,feed and packaging supply chain
- 北欧知识城电商培训课件
- 校运会面试题及答案
- 氨纶工厂面试题及答案
- 昏迷患者护理试题及答案
- 屈臣氏中国面试题及答案
- 春天高考试题及答案
- 跨境结算考试题及答案
- 保育员考试题及答案
- 医用高等数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南方医科大学
- 中医护理教案
- 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6章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数据安全重要数据风险评估报告
- 四害消杀培训
- 伐木工安全培训
- 旅游业行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方案
- LED外贸英语入门
- 机械图纸识别(修订版)
- 2024年湖北邮政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