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调研(一)高二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少的选项是( )(3分)a、乳媪(yn) 蹩(bi)脚 穷兵黩(d)武 怙恶不悛(qn)b、摒(bn)弃 抹(m)脸 如鲠(gng)在喉 纤(qin)尘不染c、低声悄(qio)语 感喟(ku) 岿(ku)然不动 天寒地坼(ch) d、挣揣(chui) 祚(zu)薄 供(gng)职 成绩斐(fi)然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学生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对国家利益要寸量铢称,不可轻易退让。b、中国在地对空导弹方面的努力成果非常有限,甚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同床异梦联手对付前苏联期间引入西方技术后也是这样。c、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阵冷雨。d、那振聋发聩的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浑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对于传说中这种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文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4、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是( )(3分)a、臣以险衅(厄运) 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若望仆不相师(抱怨)b、责臣逋慢(逃避怠慢) 鼓枻而去(敲打) 其制稍异于前(格局)c、却告了相思回避(停止) 请略陈固陋(固执鄙陋) 以稍陵迟(衰颓)d、颜色憔悴(脸色)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而母立于兹(你的)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 , _, _ 。_ ,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送方希则序欧阳修庄子以绅笏为柴栅,班固以名声为缰锁。夫官位爵禄,人之所甚欲,彼岂恶之邪?盖将有感云尔。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勇过乎贲、育,毁誉不以屑,其量恬然不见于喜愠。能及是者,达人之节而大方之家乎! 希则茂才入官,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时不见用,宜其夷然拂衣,师心自往,推否泰以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而几类于昔贤者乎! 余自来上都,寓谒舍,穿履金门者,再见春矣。会天子方向儒学,招徕俊良,开贤科,命乡举,而四方之杰赍贡函诣公车者,十百千数。余虽后进晚出,而掎裳摩趺攘臂以游其间,交者固已多矣。晚方得君,倾盖道涂,一笑相乐,形忘乎外,心照乎内,虽濠梁之游不若是也。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后数日,赍装具舟,泛然东下。以余辱交者,索言以为赠。 夫恢识宇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希则,达人尔,可一言之。昔公孙尝退归,乡人再推,射策遂第一,更生书数十上,每闻报罢,而终为汉名臣。以希则之资材而沉冥郁堙,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不然,何徘徊而若此也?夫良工晚成者器之大,后发先至者骥之良。异日垂光虹,濯发云汉,使诸儒后生企仰而不暇,此固希则褚囊中所畜尔,岂假予说言之哉?觞行酒半,坐者皆欲去,操觚率然,辞不逮意。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亦赋诗以为别,则祖离道旧之情备之矣,此不复云。 (选自欧阳修集,有删改)注贲、育:传说中两位战国的勇士。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数:命运b、推否泰以消息 息:讯息c、后数日,赍装具舟 赍:携带d、操觚率然,辞不逮意 逮:达到7、下列“为”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庄子以绅笏为柴栅b、索言以为赠c、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d、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亦赋诗以为别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以君子轻去就,随舒卷,富贵不可诱。(3分)(2)、以希则之资材而沉冥郁堙,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4分)(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3分)9、作者在文中对方希则流露出哪些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4分)三、古诗词鉴赏(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1011题。栾家濑王 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白石滩王 维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10、请简要赏析“跳波自相溅”一句的妙处。(4分)11、这两首诗的尾句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营造的意境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陈情表)(2)_,报养刘之日短也。(陈情表)(3)_,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4)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长亭送别)(5)_,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6)青山隔送行,_, 淡烟暮霭相遮蔽。(长亭送别)(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记念刘和珍君)(8)_ ,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五、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秋天的心林清玄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13、本文在第段和第段两处都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14、理解下面这句话的含义。(4分) (1)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2分)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2分)15、文章以“秋天的心”为题,“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16、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六、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谈动情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被动的受,情动是主动的动。由感而情,由情而诗,这个程序我们都得遵守。 为什么说感受是被动的受?人活在世界上,由不得他自己。万事万物,每日每时,乱纷纷都到他的眼前来,一一逼入他的感官,叫他回避不了,不受也得受,难受也得受,所以说是被动的受。为什么说情动是主动的动?感受既多,叠累在心,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情是有的,看你怎样处置。熄下去了,就不会有诗了;燃起来了,就可能有诗了。或燃或熄,主动在你。如果那一缕情是合理的,是健康的,那就让它燃起来,“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 动情在先,下笔在后,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郭沫若年轻时求学日本,雄姿英发,写了地球,我的母亲,开启一代豪风。那天上午,他在福冈图书馆看书,诗兴忽来,激动得很,难以静坐攻读。他走出图书馆,到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去,脱掉木屐,跣脚乱走若狂,乃至“率性倒在路上睡着,真想亲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晚辈庸才如我者,从来没有雄姿英发过,更不会在下笔以前动情如此。偶有一二幸获献丑之作,都是在下笔以后才逐渐动情的。对一般初学者,要求他们动情在先,下笔在后,那是苦人所难。真能做到先有感受,下笔以后逐渐动情,就很不错了。 为了使自己动情于笔下,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必须排除周围环境诸种干扰,对眼前与主题无关的事事物物,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求视听寂然,如入无人之境。视听寂然之后,你就从现实的人境跃入笔下的诗境。设想你要写的那些场景事物一一复活,一丘一水都能用灵眼看见,一笑一啼都能用灵耳听见。让模糊了的清晰起来,清晰得可触可感,纵然你写的是朦胧诗。在笔下忘却现实,在诗境忘却人境。写初恋就得忘却鬓边的白发,写黑夜就得忘却窗外的阳光。此时最怕的是邻居吵架和小儿哭叫,或你的贤妻叫你去捅蜂窝煤。写作过程就是醒着做梦,梦被打断,使人心烦意乱,怪不自在,甚至难以重温。听说过可恶的催租人打断诗人的梦,使他未能成篇,只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的故事吗? 常人在床上睡着做梦,梦中笑,梦中哭。诗人在纸上醒着做梦,也会笑,也会哭。完全入梦以后,你的情就会在笔下动起来,你就有可能写出一首感人的佳作“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这是狄德罗的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白居易的话。中国新诗无论怎样变来变去,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也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好,民歌体也好,现代风也好,明朗也好,朦胧也好,你下笔的时候,总要动情才好。情永远是诗之魂,不要忘记了才好。 (选自流沙河诗话,有删改)17、第三段以郭沫若和作者自己的创作为例,论证什么观点?这样举例有何作用?(6分)18、第四段中加点的“诗境”的内涵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6分)19、作者为什么说“情是诗之魂”“情永远是诗之魂”?请结合全文意简要分析。(6分)七、作文(70分)20、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