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山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试卷生物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判断题)和第卷(填空题)三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和第卷4至6页,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题号一 二三总分得分得 分阅卷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不断长高的钟乳石 b.会踢球的机器人 c.焰火绽放的礼花 d.珊瑚虫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都能够由小长大 b.生活需要营养 c.能够繁殖后代 d.能够适应环境3.下列哪项是生物的生命现象 a.木马病毒侵袭电脑 b.大雁南飞 c.海浪拍打堤岸 d.水滴石穿4.“雨露滋润禾苗壮”,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环境能影响生物5.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a.青蛙捕食昆虫 b.松鼠吃蘑菇 c.长颈鹿吃树叶 d.黄鼠狼吃鸡6.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暗时用平面镜 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c.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d.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泉山森林公园 b.彭祖园 c.潘安湖 d.云龙湖的所有生物8.有一种山羊由于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之一,因而山羊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结果随山羊数量的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破坏甚至草原沙漠化。这个事例说明生物a.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d.生物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了反应9.学习了根的相关知识后,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尖的成熟区能吸收水和无机盐b.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能分裂c.根的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d.移栽植物要注意保护幼根和根10.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a.整个植物体 b.绿色的叶片 c.所有绿色的部分 d.只有茎和叶11.大棚种植的白菜喜获丰收,长成白菜的主要原料是a.二氧化碳和水 b.水和氧气 c.水和无机盐 d.二氧化碳和无机盐12.从物质转变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把污染物转变为对人类有益的物 b.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储存起来 c.把气体变为固体 d.是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13.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14.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b.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白天20,夜晚25c.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 d.适时松土、施肥15.右图实验现象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 )a.水 b.光 c.氧气 d.无机盐16.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变量的是a.有光 无光 b.20 30 c.黑暗 潮湿 d.干燥 潮湿17.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已选用了“40”的物镜,如果要把玻片标本放大600倍,此时应选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 a.15 b.10 c.5 d.8 18.我们平时吃的葱、蒜苗,其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这是因为a.只有地上部分具有叶绿体 b.地上部分可获得充足的氧c.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够合成 d.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够合成19.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说:它(绿色植物)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天神),它所获取的光和热,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生辉,你认为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含义是 a.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绿色植物是消费者 c.绿色植物能进行吸收作用 d.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0.在右图所示的密封容器内,绿色植物在富含腐殖质的潮湿土壤中生长,土壤中还有一些小昆虫,在适宜的条件下,瓶内生物能存活较长时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瓶。下列有关该生态瓶的正确说法是a.生态瓶中只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b.该生态瓶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 c.生态瓶中的非生物因素只有空气和土壤 d.该生态瓶可以长期放在阴暗处21.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的大小改变22.小明给花生施肥,可是却出现了“烧苗”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肥料少了,花生缺乏营养 b.肥料多了,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c.土壤板结,花生无法吸收水和无机盐 d.所施肥料不正确,无法被植物吸收23.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主要原因是它能a.减弱吸收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减弱光合作用 d.促进水分吸收24.沙漠中生活的骆驼,蹄子宽大,这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猫头鹰的视网膜上有大量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觉察到黑暗中极其微弱的光亮 b.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 c.有毒的毛毛虫身上大都有艳丽的花纹 d.葱的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25.如果将右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操作的第一步便是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b.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c.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亮,所以应该换用小光圈d.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反光镜和粗准焦螺旋得 分阅卷人第ii卷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26.秋天,树木的叶片变黄并脱落是由于它们不能安全过冬。( )2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28.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适者生存,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29.将显微镜的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发现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 )30.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为了便于观察,可以闭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观察。( )31.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繁殖总是不利的。( )32.茄子幼苗带土移植,主要目的是要更好地保护根。 ( )33.植物的根具有固着植物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34.“合理密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原理和施加“气肥”相同。 ( )35.在一个池塘中,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等生物组成池塘生态系统。 ( )得 分阅卷人第卷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36.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生物与_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它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_和 _。37.对于每个生物来说,除自身以外,周围其他的一切因素构成了影响它的_,这些因素可以是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_,也可以是由周围其他生物构成的_。38.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两种变化:一是物质的转变,即_和_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为结构复杂的_等有机物;二是能量的转变,即光能转变成为_并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中。39.右图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_”填文字) (1)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前,先要对光,转动转换器使_正对通光孔。(2)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b”,用显微镜看到图形是_。若要看的更清晰则要调节【 】 _。(3)若在显微镜中看见的物像在左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_移动。(4)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则可以调节【 】_和【 】_。40.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这一步操作目的是 _。(2)将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与不遮光部分进行_。实验变量为_。实验现象是:遮光部分_。(3)叶片脱色漂洗后再向叶片上滴加_,为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_。(4)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a.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叶绿体的部位才能进行 b.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 c.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产物是淀粉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41.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_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关系。(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提到的成分是_。(3)水稻生长需要较多的含氮无机盐,如果缺步含氮无机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请完成下面有关验证水稻生长需要含氮无机盐的实验。 取生长健壮、状态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 将两组幼苗分别用塑料泡沫固定在a、b两个塑料容器中。 a容器加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b容器加等量不含_的完全培养液。 将两组装置放在有光、温暖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确保水稻能正常的生长,从而能进行_作用合成有机物,观察几日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后做分析。42. 李明同学从网上获知,“蚁巢土”(蚂蚁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他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来探究“蚁巢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一实验步骤:(1)土壤采集:“蚁巢土”: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10cm、深10cm范围的土壤;蚂蚁窝附近的土壤: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以上述方法取土。(2)土壤分装:将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将处理好的、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和第二组花盆。(3)种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状况良好的、大小相同的大豆芽,将花盆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用蒸馏水喷洒。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物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 二实验结果: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对照(如上图)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_;该土样选择在蚂蚁窝附近、且土质和含水量等均相同是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只有一个_ 不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它们的根从“蚁巢土”中吸收了_和_;根能吸收它们的原因是_大于_。(2)上述实验的实验结论是:蚁巢土_。(3)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怎样做?_。(4)就上述实验,提出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_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试卷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bdcbdbcca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caca bbbbd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36.非生物环境 消费者 分解者37.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38.二氧化碳 水 淀粉 化学能39.(1)低倍物镜 (2)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