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风靡(m) 谛听(d) 镂空(lu) 悖(bi)论b. 老鸹(gu) 潋滟(lin) 猬集(wi) 龟裂(jn)c. 虬干(qi) 倏然(sh) 愚氓(mng) 温馨(xn)d. 斟酌(zhn) 嶙峋(ln) 红桧(hu) 参禅(chn)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3d电影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讲述的是解放军与土匪斗智斗勇的故事。b. 新的一年,反腐怎么干?势头会减弱吗?习近平于1月13日给出了答案。c. 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d. “在扬州,冬天一旦有雨水生成,虽然天气预报的温度不低”, 陈大爷说,“可是觉得寒气一阵阵地透到身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 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仅需要循循善诱的影响、春风化雨的熏陶,更需要制度、规矩来“保驾护航”b.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c. 2015年1月以来,中国多地奶制品企业停止向个体奶农收购牛奶,牛奶滞销导致一些奶农不得不将新鲜牛奶倒掉,真是令人饮泣吞声。d. “月亮险”、“雾霾险”、“摇号险”、“高温险”近两年,林林总总的奇葩险种已经成了热门的互联网金融形式之一。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以清朝扬州盐商为题材的历史剧大清盐商凭借“正剧范儿”在央视八套收官,赢得了观众的口碑。b. 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使被许多人羡慕的“铁饭碗”被打破。c. 2015年,江苏省将出台振兴校园足球,创建一批校园足球特别学校和特色县。d. 据调查,到2014年止,江苏省百岁老人近万人左右,其中女性是男性数量的三倍多。5、下列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枣核是萧乾的散文,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访友中解开对友人索要生枣核的疑团的过程,反映了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b.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在南京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c.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d.治水必躬亲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深刻地指出了治水中利与义的关系,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说明了只有躬亲、勤廉才能治好水的道理。6、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炎黄子孙历来有着chng( )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常集中表现为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山川、草木、人物,总是yng( )绕在心头。过去有些准备漂洋过海谋生的人在离乡背井的时候,总要怀chui( )一把“乡井土”,并b( )生珍藏。7、根据课文填空(9分)金沙水拍云崖暖, 。(毛泽东 七律 长征)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过零丁洋)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8、综合实践活动。(10分) 【活动一】品味名著。(5分)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的记忆。 他还受过瓦西里神父无数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些极小的事情,神父就把他赶出教室,有时好几个星期天天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来不问他功课,因此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跟别的几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道到神父家去补考。他们在厨房里等候的时候,他就把一撮烟末儿撒在复活节蒸糕用的面团上。文中的他是指 ,人物出自作家 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一直都是青少年的学习榜样,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 精神和品质【活动二】语文实践(5分)(1)2014年9月上旬,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庆祝扬州建城2500周年主题宣传口号征集评选活动。请你对下列投稿中的宣传口号进行投票,你会选择哪一个?理由是什么?(2分)展两千五百春秋,传名城扬州文化。扬州2500年,读你千遍不厌倦!我选择_ _(填序号);理由_ _(2)下图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标志“扬州印”,你能根据图片介绍它的含义吗?(3分) 二、阅读理解(54分)(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10题。(6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9 “赚得行人空喜欢”一句,有的版本作“赚得行人错喜欢”,“错”与“空”,你更喜欢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10本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3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注虎丘:苏州名胜。 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钩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月色人户 ( ) (2)鱼可百许头( ) (3)相与坐石台( ) (4)偕访仲和(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红粉笙歌 /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治水必躬亲)b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 / 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c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 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d不若山空人静 /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14作者喜爱的虎丘的特点是什么?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7分)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b,有删改)15.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16.文章的最后一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文中加点字“实验表明”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分) 18.“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看到这一段歌词,结合选文,给你的爸爸妈妈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时间越来越快的问题,并联系生活,说说你从歌词中得到的启示。(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6分)化在母亲掌心的糖晓余去年夏天,我带上儿子回到老家。老家有年过八十的奶奶,喜欢吃核桃,我给她买了一盒核桃仁。那些看着我长大的乡邻们,见远嫁的我回来了,会不时地过来坐坐,聊聊我小时的趣事,打听我现在的生活情况,又告诉我儿时的朋友现在何处,生活如何如何。这天上午,住在奶奶家后面的一位大婶也过来坐,她女儿是我童年的好友。闲聊时,奶奶把我带来的核桃仁拿出来吃,又抓了一大把递给她,她十分客气地在一番推托感谢后接下了。在后来将近一个钟头的说话中,我和奶奶都吃了许多核桃仁。那位大婶,她从一片完整的核桃仁上掰下一小块放在口里,细细慢慢地吃了许久,就再也不吃了。我有些奇怪,叫她不要客气,吃完了再抓,她很坚决地拒绝了,让我不要讲礼。我向来大而化之,见她不吃,也没有太坚持,就这样,一直坐到她离开,那把核桃仁,她都没有再动。那么炎热的夏天,我心想,核桃仁该被汗湿了吧?大婶走后,我起身去后面的房间拿书看,透过那扇小小的窗户,我看到:大婶正站在自家小小的厅屋里,身边围着三个十岁上下的孩子,我知道那是她的外孙,其中就有我朋友的孩子。孩子们的小手都伸向外婆,而她正一个个地把核桃仁分发给他们,三个孩子分光了外婆手中的核桃仁,坐到门槛上用心地数,开心地吃,而他们的外婆,从门后拿出扫帚弯腰扫地,脸上极其平淡地没有任何表情。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怕被她看到会尴尬,赶紧缩回了身子。依稀记得童年的我,许多次和哥哥骑坐在门槛上,满怀喜悦地分一颗妈妈带回来的硬硬的黑红黑红的水果糖,不知道也不管糖从哪儿来。我总是紧盯着哥哥用手小心地剥开已经和表面化了的糖粘到一起的糖纸,眼巴巴地看他把糖放进嘴里用力咬成两半,再吐出来比较一下,大小差不多,这才各自拿一小块,甜甜地吃,妈妈这时在哪儿,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只知道那块化了的糖是如此的甜。及至求学在外,每次放假回家,妈妈和奶奶会把积攒了好久的东西拿出来给我们吃,她们留了许久的,也总不过是化成一团的糖,变了味的饼子,长了霉的点心,蔫了干了的水果等等。常常会抱怨她们:自己吃了啊!不用留着,都放坏了。可是她们依然一年一年地留。结婚后,有一天带孩子去婆婆家,婆婆招手让儿子跟她到房里去,我悄悄跟进去看祖孙俩玩什么花样,结果看到的是天下母亲都玩的游戏:婆婆从枕头边拿出一个用手帕包得好好的饼子,笑眯眯地塞给我儿子,大概是哪家新媳妇上门按老规矩分发的,也不知道放了几天了。母亲和婆婆已经先后去世,我也很少再吃糖了,连儿子都不爱吃,家里的糖果总是放到化成一团,然后扔掉,到后来索性不买了。大婶手中汗湿的核桃仁,妈妈掌心软化了的水果糖,婆婆枕头边放干了的饼子,那样的香和甜,是买不到的。19.标题“化在母亲掌心的糖”包含了哪些含义?(4分)_ _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几件事。(3分)_ _ _ _21.第节中,“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_ _ _ _22.第节中,“妈妈这时在哪儿,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这时候“妈妈”在想什么呢?请用第一人称写出此刻“妈妈”的心理活动。(要求:想象丰富,合情合理,60字左右)(5分) 三、作文(60+3分)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能够让我们拍手叫好的人和事,我们可以为自己点赞,为同学点赞,为那次勇敢点赞,为曾经的自信点赞,为失败的那个他点赞,为最美的教师点赞,为路边的一株花点赞让我们拿起笔来点个赞 请以“ ,我为你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初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检测试答案【活动二】(1)示例:选择;理由:运用了对偶手法(1分),写出了扬州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1分)。选择;理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扬州比作一部百读不厌的书(1分),写出了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人的吸引力。(1分)。(2)图的上方以世界闻名的瘦西湖五亭桥代表扬州,体现了扬州的地方文化特色。中间的数字“2500”被处理成了卷云纹,是春秋瓦当上的“羊”纹,借喻吉祥之意,且“羊”和扬州的“扬”同音,指明了扬州2500年的厚重历史。(能答出中间的数字“2500”, 指明扬州具有2500年的厚重历史,即可得分。)“2500”下部的波浪线指代扬州的母亲河古运河。(每点1分。)9(共3分,两种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错”比较好(表明态度1分),因为“错”字表明了“行人”的“喜欢”是一种暂时的错误(写出词语的意思1分),比“空”更直接(效果1分)。“空”比较好(表明态度1分),因为“空”字不仅包含了行人意会错误的意思(写出词语的意思1分),还突出地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更生动形象(效果1分)。10(3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意思对即可)11(共4分),(1)户 (门 ) (2)可(大约) (3)相与(一起 )(4)偕(一起)12(3分)b13(6分,每题2分)(1) 只是少了两个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得分点:但、耳) (2)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得分点:蒙络摇缀、披拂) (3) 我一生造访虎丘仅仅两次,(就这两次)就看见了虎丘的本色! (得分点:过,度) 14 (共2分) 月色美好;幽静(2分)。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