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3.9说“木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3.9说“木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3.9说“木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 说“木叶”一、知识与技能: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古诗句。 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歌语言的特点和鉴赏方法有所感悟。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四、教学重难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课前知识准备: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祖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和中国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专于中国文学史,尤其擅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统一起来。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典文学专著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空间的驰想等。林庚对陈子昂、李白等具有浪漫风格的初唐诗人及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巅峰-盛唐诗歌情有独钟。他的专著诗人李白和盛唐气象凭着诗人特有的艺术感悟,用诗一般的语言对盛唐时代的是个风貌做了十分精彩的阐述。他认为,盛唐诗体现了一种“开朗的、解放的”“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骨干的“少年精神”,这种精神,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乐观的奔放的旋律”。“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是林庚对盛唐诗歌所做出的极为传神的概括,抓住了盛唐诗歌的精髓,是不同反响的创见。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 袅袅( ) 灼灼( ) 皋( )征戌( ) 瘐( ) 翩( ) 荃( ) 2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划出文中引用的诗句,思考体会诗句的内涵。 第一课时把握文章内容,运用比较的方法,体会诗歌中使用不同词语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一 、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提炼每一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把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二、分析第一部分,利用文中所引诗句引导学生思考: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树:整体, 庞大 叶:密密层层,枝叶飞动充满生机,浓阴匝地 丰润饱满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木叶: 落叶翩飞,空阔绵密 落木:叶已落尽,辽阔苍茫 带有清秋的疏朗 有着深秋的寂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感悟诗歌意象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意蕴。联系文中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导入新课:课文解读:一 读课文46段。思考: “树叶” “木叶” 和之间有什么异同? 说“木叶” 特征 意味 场合 木:木质的树干 落叶的因素 空阔 秋风吹落 黄色 干燥的质感 古典诗歌语言 树: 繁茂的枝叶 饱满 枝叶吹动 富于暗示性 枝叶绿色 树干褐绿色 浓阴密密层层二 本文不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作者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提示:作者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是为了说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从“木叶”到“落木”,又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 三 小结: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四 练一练,品一品。在下面的一组诗歌中填补“树或木”。碧玉妆成一( 树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树 )寒梅白玉条,迥离村路傍溪桥。( 树)( 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木 ) 落雁南飞,北风江上寒。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深。草( 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枯(木 )傍溪崖,由来岁月赊。 五 下面我们借着林庚先生教给我们的方法,自己来体味古诗中这些耐人寻味的意象。拓展延伸,品悟赏析:鸣: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啼: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号: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月满秋夜长,惊鸟号北林 韦应物叫:归期渺邈徒怀想,怨鸟花梢叫月频董嗣杲出草乱萤时自照,叫空孤鸟暗飞回 张鎡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杜牧课后作业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感情色彩。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的精妙语言。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方法,任选一个意象,进行体味赏析。梅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柳韩翃在寒食中写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清代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隋代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