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pdf_第1页
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pdf_第2页
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pdf_第3页
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pdf_第4页
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塑料应用 2 0 0 6 年 第3 4 卷 第8 期 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 余阿龙1杨海洋1 2肖鹏1 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4 1 2 0 0 1 2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福州3 5 0 0 0 7 摘要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过程中两种准确控制玻纤含量的方法 这 些方法可以快速调节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生产时的玻纤含量 降低机头料的废品率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同时可以 迅速更正因原材料更换批次所引起的玻纤含量的波动 能为现场指导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生产 稳定产品质量提供 快捷而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挤出长玻纤玻纤含量控制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日益广 泛 玻纤是目前塑料工业中用量最大 应用最广的 增强剂 J 几乎所有树脂都可以用玻纤来进行增强 改性 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能大幅度提高材料 的强度 模量及耐热性能而使其具有抗损伤能力强 成本低等优点 不过玻纤的加入会使材料的脆性增 大 密度发生较大的变化H 因此大规模生产中 为避免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波动 其玻纤含量 的准确控制非常重要 用双螺杆挤出生产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过程中玻 纤加人方式可分为长玻纤加入和短玻纤加人两种 其中 短玻纤加入方式通常通过侧向喂料装置准确 称量来精确控制玻纤含量 但用长玻纤加入方式生 产增强复合材料时 玻纤含量的控制主要是依据多 次测试结果并调整设备的各项工艺参数来实现 要 获得合适的玻纤含量和最大产量 并不是一次 两次 调节和测试所能达到的 有时要经过多次试验和调 整各项参数才能满足要求 因而使得调整周期变长 降低了生产率 增加了产品成本 笔者经过长时间 的试验探索及理论推导 得出两种适合长玻纤加入 方式生产时现场快速调节玻纤含量的方法 大大减 少了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生产时开机的机头调试料 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 还可充分利用挤出设备的生 产能力 l 实验部分 1 1 原料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 B T L 2 1 0 0 特性粘度 1 0d L g 江苏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玻纤 E C l 4 2 0 0 0 北京市通州兴旺玻璃纤维 有限公司 1 2 设备 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K s 一3 6 型 昆山科信橡塑 机械有限公司 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R Y 一7 5 型 南京瑞亚高聚 物装备有限公司 电子计数台秤 量程1 5 0k g 福州富日谢之宝电 子有限公司 箱式电阻炉 上海市康路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 3 玻纤含量控制原理 双螺杆挤出机通过长玻纤加入方式生产玻纤增 强复合材料的玻纤含量控制原理见图l 喂料双螺杆转速调节 单位时间喂料质量M l 长玻纤股数胛的调节实现单位 时间玻纤加入量成倍的增减 一定玻纤含量的 增强复合材料 图1 挤出长玻纤复合材料的玻纤含量控制原理图 1 4 试验测试 1 基于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喂料速率与喂料螺 杆转速成正比的关系 J 测试P B T 在该加料设备上 在某喂料转速K 下单位时间的喂料量阢 并以此计 算单位喂料转速下的喂料量肘 2 基于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玻纤加入量与主机 螺杆转速成正比的关系心J 测试在合适的玻纤股数 n 时 在某主机螺杆转速 下单位时间玻纤的加人 量耽 并以此计算单股玻纤在单位主机螺杆转速下 的加入量峨 3 测试在喂料转速为U 主机螺杆转速为E 玻纤股数为n 时 单位时间内复合材料的产量M 1 5 理论分析 为了更方便 直接地显示玻纤控制工艺 笔者通 收稿日期 2 0 0 6 一0 5 2 4 万方数据 余阿龙 等 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 4 7 常以 坎 U 凡 来表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工艺参 数 根据1 4 测试数据 玻纤含量 的计算方法如 下 职 职 1 即 nK 鸩 nE 鸩 K M 2 化简得 1 一 n M 2 c K M 3 式中 玻纤含量 n 长玻纤股数 K 主机螺杆转速 r m i n K 喂料螺杆转速 r m i n 坞 单股玻纤在单位主机螺杆转速下的加 入量 r M 单位喂料螺杆转速下的喂料量 g r 从 1 2 3 式可以看出 与玻纤含量相关 的有n 屹 K 肘 五个参数 其中n 屹 K 主要 通过人为来调节 而 M 则是与机器相关的两个 因素 对于同一机台是一定的 图2 是在K S 一3 6 型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上测得 的P B T 喂料转速与单位时间喂料量的关系 其斜率 是一常数 则可算出对于堆积密度一定的同种材料 而言单位喂料转速下其喂料量M 是一常数 咖 婪 登 扈 譬 趔 岳 喂料转速 r m l n 图2 单位时间喂料量与喂料转速的关系 此外 对同一机台而言 将单股玻纤在单位主机 螺杆转速下的加入量鸩可表示如下 鸩 1 T 印 7 4 式中 D 螺杆直径 m p 玻纤的线密度 k g m 3 7 螺杆直径的有效系数 叼 O 此时的工艺为 x K x K n 推导如下 n K 鸩 坨屹坞 K M 万方数据 4 8 工程塑料应用 2 0 0 6 年 第3 4 卷 第8 期 屹鸩 x n K 鸩 x K M n x 鸩 n x K 鸩 x U M 当X 1 时 则是为了充分利用资源 将设 备的产能发挥到最大 当通过调节喂料与主机转速来提高设备利用率 时 可能因初始玻纤股数加入不当而出现主机转速 已达限额 而设备电流仍然较小的情况 此时可固定 主机转速K 通过再添加n 股玻纤来提高产量 当 然喂料转速也相应提高到K 则有 f 1 一 1 n 屹鸩 c E J lK M l I 1 一 n n 屹坞 K M 解方程得 K K 1 n 凡 即此时可将工艺调整为 K y l 1 n n n n 利用此方法一般经过一次测试计算便可以将玻 纤含量控制在 1 的波动范围之内 而且可实现在 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不间断的调节 且操作起来快 捷方便 1 6 2 喂料调试法 通过测量某种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在 某生产设备上某一喂料转速下的喂料速率 然后与 已知该机台生产某玻纤含量的通用工艺相比较 再 通过正比关系来反推该复合材料生产所需的喂料转 速 从而确定该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笔者 将其称之为喂料调试法 该方法使用的前提就是要通过实验确定某机台 某种玻纤含量复合材料的通用生产工艺做参考 它 的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假如玻纤含量为 的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通 用生产工艺为 K n m 为在主机螺杆转速为虼 时生产玻纤含量为 的复合材料时稳定的喂料速 率 g m i n 则生产任何玻纤含量为 的玻纤增强 复合材料时 只需调节喂料转速 使其在单位时间内 的喂料量等于通用工艺中的喂料速率m 则以此材 料为基体树脂在此机台上生产玻纤含量为 的玻 纤增强复合材料时的工艺就可确定 具体可根据喂 料速率与喂料转速成正比的关系来得出需要的结 果 因此以长玻纤加入方式生产玻纤含量为 的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时 可先任意选择一个喂料转速 K 测出该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在单位时间内的喂料 量肘 如此可从如下正比计算式得出该机台在喂料 速率为m 时的喂料转速K7 矿l m y l 肘即y 1 矿l m 朋 则实际生产时手动设定的工艺为 K K M 几 此外在已知某机台生产玻纤含量为 的复合 材料的通用工艺时 还可综合两种方法中的计算公 式 算出生产玻纤含量为 的复合材料的通用工 艺 此方法测量过程相对玻纤减量法要复杂一点 但经过多次检验 该方法的准确率更高 理论与实际 测量结果的重合性很好 根本原因在于该方法免除 了其它因素的干扰 如玻纤减量法中成品料的水分 就无法一下子除去 导致其理论与实际的偏差 此 外该方法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大降低机头 料的数量 甚至对于某个从未进行过的试验 也可一 次性将玻纤含量控制在 l 的偏差范围之内 1 6 3 生产验证 以下是以P B T 为基体树脂通过长玻纤加入方 式用双螺杆挤出机生产不同玻纤含量的玻纤增强复 合材料时 分别用两种玻纤含量调试方法对其进行 了调节 并对理论计算与实践结果的偏差进行了比 较 如经过试验测试得到P B T 在K S 一3 6 型挤出机 上单位喂料转速的喂料量为1 4 3 r M 当主机 螺杆转速为3 0 0r m i n K 喂料螺杆转速为4 2r m i n K 长玻纤加入4 股 H 时 玻纤增强P B T 复 合材料的玻纤含量为3 0 此时通过长玻纤加入 方式以K S 一3 6 型挤出机生产玻纤含量为3 0 的玻 纤增强P B T 时的经验设定工艺为 3 0 0 r m i n 2 r m i n 股 同时用K S 一3 6 型挤出机生产玻纤 含量3 0 的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通用生产工艺表 示为 3 0 0 r m i n 6 0 0 g m i n 4 股 则玻纤具 体调节示例如下 1 玻纤减量法应用譬如玻纤更换批次后用 K S 一3 6 型挤出机重新开机生产玻纤含量3 0 的玻纤增强P B T 时 开始设定工艺为 3 0 0 r m i n 4 2 r m i n 4 股 此时通过玻纤减量法测得玻纤 含量为2 8 9 甜 则可用提高主机转速来纠正 通过理论计算主机转速为 坎7 1 一 1 一 3 1 6 r m i n 将生产工艺调节为 3 1 6 r m i n 4 2 r m i n 4 股 待生产再次稳定后按国家标准中塑料 灰分通用测定方法得出的结果为3 0 0 8 与计算 结果非常吻合 万方数据 余阿龙 等 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 4 9 2 喂料调试法应用由于用K S 一3 6 型挤出 机生产玻纤含量3 0 的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 通用生产工艺为3 0 0 r m i n 6 0 0 m i n 4 股 则用其生产玻纤含量3 0 的玻纤增强尼龙 时 首先调节喂料 测得喂料螺杆转速为4 2r m i n K 时尼龙的喂料量为6 3 4 r M 再按喂料调试 法计算合适的喂料螺杆转速为 K m M 3 9 7 r m i n 即可将生产玻纤含量3 0 的玻纤增强尼龙的 工艺调整为 3 0 0 r m i n 3 9 7 r m i n 4 股 待 生产稳定后 同样按国家标准检测玻纤含量为 2 9 8 3 实践检验结果与理论有着很好的重合性 这两种用双螺杆挤出通过长玻纤加入方式生产 增强复合材料时 玻纤含量的调试方法经过验证 实 践结果与理论非常接近 说明两种调试方法有效可 行 而且方法简单易懂 容易为生产操作人员所掌 握 因此非常适合于指导生产 2 结论 1 提出了通过长玻纤加入方式采用双螺杆挤 出生产玻纤增强复合材料造粒过程中 快速调节玻 纤含量的两种方法 并可根据需要与不同的现场情 况随机结合使用 2 结合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两种解 决玻纤含量波动的方法高效 实用 简洁 准确 能在 开机前或开机后很短的时间内将玻纤增强复合材料 的玻纤含量控制在 1 的误差范围之内 特别适用 于业内同行指导通过长玻纤加入方式生产玻纤增强 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1 黄锐 唐志玉 曾邦禄 等 塑料工程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0 2 张向南 玻纤增强塑料中玻纤含量的控制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1 9 9 7 9 5 3 6 M E T H o D SO FD E B U G G I N GF A S T L Yo FT H EC o N T E N To FL O N GG L A S SF I E RD iT H E P R o C E S So FP R o D U C T I O NO FG L A S SF I B E RR E I N F O R C E DP L A S T I CC o M P o S I T E S S h eA l o n 9 1 Y a n gH a i y a n 9 1 一 X i a oP e n 9 1 1 z h u z h o uT i m e sN e wM a t e r i a l7 r e c h n 0 1 0 9 yc o L t d z h u z h o u4 1 2 0 0 l C l l i n a 2 C o l l e g eo fC h e m i s t r ya n dM a t e r i a l ss c i e n c e F u j i a nN o n I l a lu n i v e r s i t y F u z h o u3 5 0 0 0 7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T w om e t h o d so fc o n t r o l l i n ga c c u r a t e l yt h ec o n t e n to fl o n g 一鹊sf i b e r si nt h ep r o c e s so fp 1 o d u c t i o no fd a 8 sf i b e r G F r e i n f o r c e dp l a s t i cc o m p o s i t e sb yt h em e t h o do ft w o s c r e we x t m s i o nw e r ep u tf o r w a r dt h r o u g l lt e s t s 粕d 山e o r e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 G F c o n t e n t c o m p o s i t e sc o u l db ea j u s t e dq u i c k l ya n dt h ed e f e c t i v ei n d e xw 鹊d e c r e 鹊e d w h i l et I l eu t i h z a t i o nf a c t o ro ft h ee q u i p m e n tw a s i n c r e a s e d b yt h e s em e t h o d T h en u c t u a t i o no ft h ec o n t e n to fl o n g 垂鹊sf i b e rc a u s i n gb ym a t e r i a lb a t c hc h a n g ec o u l db ea d j u s t e dq u i c k l y I tw a se m c i e n tt oc o n t m Ut h eq u a l i t ys t a b i l i t yo ft h eG Fr e i n f o r c e dp l 黯t i cc o m p o s i t e s K E Y w O m se x t m s i o n l o n gd 踮s 肋e r d a L s s 砧e rc o n t e n t c o n t m l l i n g 北京星埂凌他莲赫料奇限公司 美国大湖化学公司指定经销商 十溴联苯醚 十溴二苯乙烷 环保阻燃剂 四溴双酚A 适于 A B s 聚溴化苯乙烯 P B S 一6 4 H w 适于尼龙 聚酯 热稳定性好 不析出 苯氧基四溴双酚A 碳酸酯 齐聚物 B c 一5 8 B c 一5 2 适于P c P B T P E T P c A B s 合金 且热稳定性好 磷酸酯 无卤阻燃P c 用 系列阻燃剂 抗氧剂 1 0 1 0 1 6 8 D S T P 3 3 0 G P 一4 5 2 4 5 T B M 6 3 0 0 湖南嘉星锑业公司专售商 三氧化二锑 锑酸钠 塑料用 硫化锑 粉 块 锑锭 阿托菲纳 阿科玛 指定经销商 核一壳增韧剂M B S E 一9 2 0 C 2 2 3 A C R D 4 4 0 D 3 2 0 和三元共 聚增韧剂 聚酯或尼龙专用 A x 8 9 0 0 L O T A D E R 4 7 0 0 L O T A D E R 3 2 l O E M A E B A 等 本公司还销售 P O E 乙丙胶 S B S S E B S E A A 超韧尼龙增韧剂 P c A B s 合金相容剂 接枝P P 接 枝P E 常年招聘销售人员 万方数据 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双螺杆挤出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玻纤含量快速调试方法 作者 佘阿龙 杨海洋 肖鹏 She Along Yang Haiyang Xiao Peng 作者单位 佘阿龙 肖鹏 She Along Xiao Peng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 412001 杨 海洋 Yang Haiyang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 412001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 材料学院 福州 350007 刊名 工程塑料应用 英文刊名 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 年 卷 期 2006 34 8 被引用次数 2次 参考文献 2条 参考文献 2条 1 黄锐 唐志玉 曾邦禄 塑料工程手册 2000 2 张向南 玻纤增强塑料中玻纤含量的控制 1997 05 相似文献 10条 相似文献 10条 1 期刊论文 孙利民 申长雨 杨云珍 可控制纤维取向的长玻纤增强塑料管材挤出机头 工程塑料应用2004 32 6 介绍笔者发明的两个关于长玻纤在线挤出增强管材机头的专利 描述了这两个机头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其特征为 机头可安装在现有通用的挤出机 上 使用普通的聚合物粒料 在粒料塑化熔融后在线混入一定长度的玻纤 能使熔体分子和玻纤沿所挤出圆形管材的管壁螺旋取向 2 会议论文 Schwendemann Martin Klein D LFT热塑性塑料长玻纤在线配混生产工艺 2008 本文简述了D LFT长玻纤配混工艺具有的优点 介绍了D LFT长玻纤配混工艺的核心设备 ZSK双螺杆混炼机主要包含的单元 分析了双螺杆配混机 的工作原理 并对高度自调节模口的挤出工艺 高度自调节模口的挤出制品优点进行了论述 对其快速便捷的安装和调试进行了探讨 3 会议论文 贾明印 于建 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2009 长纤维增强技术是实现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达到高性能化目标的重要技术之一 己引起国内外科研单位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分析和研究了长 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最新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 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遣粒技术 G LFT 长玻纤增强在线配混并直接挤出成型技术 E LFT 长玻纤增强在线配混并直接模压成型技术 D LFT 长玻纤增强在线配混并直接注射成型技术 S LFT 4 会议论文 高红松 余木火 韩克清 长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界面纳米结构的研究 2005 低粘尼龙66 切片经挤出机熔融挤出 在自制的浸渍装置中浸渍玻纤后经水冷却并切粒制得预浸料 然后将其固相缩聚 取不同时间固相缩聚的样品 用甲酸将样品中尼龙66 充分溶解 并经多次过滤 洗涤 烘干 用SEM 观察玻纤表面 是不同固相缩聚时间的玻纤表面的SEM 照片 从Fig 1 中可以看出 纯玻纤表面光滑 表面偶联剂在电子显微镜下无法分辨 预浸料中的玻纤有少 量接枝物 但预浸料经过固相缩聚后 玻纤表面的接枝物明显增多 且基本为纳米尺寸分布 当固相缩聚时间达30h 时 玻纤表面的接枝物已呈连续均 匀分布 可推测玻纤表面的偶联剂KH550 具有的胺基和羟基可能与尼龙66 的端胺基和端羧基发生原位接枝反应 而进一步的固相缩聚会促进表面接枝反 应发生同时使得接枝链不断增加 5 期刊论文 赵福珍 ZHAO Fu zhen 塑料挤出机自动配料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1 27 7 详细介绍了自行开发设计的双螺杆挤出机配料用电子减量秤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及软硬件开发 6 期刊论文 刘学习 庄辉 程勇峰 程振民 戴干策 LIU Xue xi ZHUANG Hui CHENG Yong feng CHENG Zhen min DAI Gan ce 长玻纤增强PET工程塑料的性能研究 塑料工业2006 34 12 利用实验室自主开发的在线混合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生产设备 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PET LFT PET 并与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短玻 璃纤维增强PET SFT PET 进行了力学性能对比 结果表明 LFT PET的各项力学性能显著优于SFT PET 在玻纤质量分数同为30 时 LFT PET的拉伸强度为 SFT PET的1 5倍 弯曲强度为SFT PTT的1 4倍 冲击强度为SFT PET的3倍 7 期刊论文 国外动态 塑料工业2001 29 3 导热聚合物 由Chip Coolers公司开发的导热聚合物称为CoolPoly 导热率达100W mK 铅的导热率达210W mK 铜的导热率达400W mK 可作为金属的替代物 它们较轻约 40 该材料是以聚烯烃 尼龙 PC LCP或PPS为基材 含有约80 的填料 这些填料包括纤维 粒子或陶瓷 碳黑球粒 该公司推出12种注射级和挤出级 树脂 另外还开发了10种新产品 LNP公司去年首先在市场上推出Konduit配混物 导热率达10W mK 公司称在简单的平板平衡模型中 再进一步提高导热率对于平板两边的温差几乎没有影响 该配混物的基材是PP 尼龙6 尼龙6 12 PPA或PPS 公司称该配混物为金属替代和制件积成化打开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机会窗口 公司的产品系列按照 二层次配置 一组产品含有陶瓷填料 提供中等的导热率 约2W mK 如需要可将表面电阻率降到10 103 第二组产品含有碳纤维 热导率可达10W mK 与 此同时 由产品应用厂家开发了第三类产品 它们是Peregrine工业公司制造的游泳池加热器 通常该游泳池加热器是由铝制造的 但由于热交换液体对铝有 强腐蚀作用 铝加热器的重量约5kg 而塑料加热器有150片叶片 每片热交换叶片厚0 6mm 重量近2 15kg 公司开发的导热配混物是以液晶聚合物与公司称 为专利碳质物填料制成的 该填料比碳纤维更便宜 导热率约25W mK PolyOne公司介绍了该公司新型Thema Tech配混物产品系列 它是以几种工程塑料为基材 导热率约60 12W mK 采用不同用量的填料可以对热膨胀系数进 行精细控制 RTP公司开发了一种以聚烯烃 包括TPO 苯乙烯弹性体 SEBS 尼龙66 PC PPS和LCP为基材的导热聚合物 对PP基材 热导率0 7W mK 表面电阻率大于 102 对LCP基材 热导率约18W mK 表面电阻率103 Mapleston P Mod Plast 2000 77 11 36 薄壁挤出采用CO2发泡 通用树脂挤出发泡采用CO2发泡剂占有市场一席之地 早期主要在挤出中密度或高密度薄壁型材 管子和片材时采用 重量一般减少20 40 Trexel公司 的Mucell发泡工艺是将临界CO2在高压下注入熔体中 在刚离开口模CO2复原成气体时 就形成直径小于30 m的无数小孔 生成微孔泡沫 Rapra工艺公司透 露了另一种利用临界态CO2的方法 该方法制造的泡孔直径在100 200 m之间 该公司采用重力传递混合器将临界态CO2混合在聚合物中 采用该方法可使 LDPE HDPE LLDPE和PS以及一些工程树脂如PEEK PPS发泡 采用附加的冷却工艺也可用于SMA树脂的发泡 最适合的发泡密度范围为0 4 0 7g cm3 所产 生的泡孔很细 直径100 200 m Leaversuch R D Mod Plast 2000 77 10 28 单中心活性催化剂无规共聚PP 采用单中心活性催化剂生产无规共聚PP很快会由日本JPC公司工业化 该产品的商品名为Wintertec 据称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在大型工业化装置中采用茂金 属催化剂生产的无规共聚PP 该产品具有高的结晶度 超级劲度和阻湿性能 材料的熔点125 比通常的mPP低约10 其他的特点是材料有超级光泽度 133 好的滑爽性 改进了透明性 Leaversuch R D Mod Plast 2000 77 10 32 PP薄膜加工助剂 氟聚合物加工助剂主要用于PE薄膜的挤出 其特性有减轻熔体破裂 咬模和减少凝胶的形成 但由于PP树脂的流变特性和PE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需对氟聚 合物加工助剂加以改性 Dyneon LLC公司推出的 Dynamar FX5911X 用于PP流延膜和BOPP可保持口模清洁 由原来每2 4h清模1次延长为3 5d清模1次 并 降低了加工温度和压力 同时 采用氟聚合物加工助剂对印刷性能 热封性能 涂复性能和其他薄膜性能无影响 Amos S Mod Plast 2000 77 10 131 增韧薄膜 Equistar公司推出一种新型的 LLDPE HMWHDPE树脂用于增韧薄膜市场 公司推出的LLDPE树脂称为Petrothene GA 605 密度0 930g cm3 熔体指数 0 6g 10min 树脂具有综合的劲度 强度性能 它能与标准的LLDPE和HMWHDPE共挤出 产品用于替代丁烯系LLDPE或己烯系LLDPE 该公司推出的新型 HMWHDPE是 Alathon XL3805 密度0 938g cm3 熔体指数0 05g 10min 树脂改进了透明度和撕裂强度 另外HMWHDPE和Equistar现有的超己烯LLDPE的共混 物称为Petrothene Select系列 薄膜综合了LLDPE的落锤冲击强度和撕裂强度及HMWHDPE的劲度 Anon Mod Plast 2000 77 10 141 燃料电池双极板导电复合材料 Premix公司的子公司Quantum复合材料公司开发了一种导电耐腐蚀复合材料称为Pemtex 采用注射成型 燃料电池厂家可以成型双极板 这是燃料电池最基 本的构件 它是一种将注射工艺与Pemtex材料相结合的新工艺 一种价格低 可大量采用的热固型工艺 Anon Plast Eng 2000 56 11 36 新型PS树脂Styron A Tech PS的加工厂家及使用部门要求PS具有更好的性能 如高的生产率 宽的加工范围 较小的产品壁厚和较高的力学性能 由Dow化学公司推出的Styron A Tech新型PS树脂是冲击改性的新树脂 对橡胶粒子的形态进行了特别的调节 从而改进了PS基材的耐应力分布 Styron A Tech1110在具有高冲击强度的 同时 有极高的光泽 适于器械 冰箱和冷冻机的应用 它可替代中抗冲ABS树脂 Styron A Tech1120可在保持流动性和冲击强度关键性能的同时 具有极 高的光泽 它特别适于制作大型器械 Styron A Tech1200是为包装市场开发的新产品 其特点是在热成型时壁厚分布较均匀 Terneuzen D L Kunststoffe plast europe 2000 90 4 37 由弹性体生产接枝共聚物 日本Idemitsu石油化学公司宣称由聚烯烃弹性体研制开发成功一种接枝共聚物 它可作为复合材料的基材或用以制造耐热弹性体 据称该聚合物耐腐蚀 易 于和其他树脂混合 公司的研究和开发组织曾开发过具有高间同立规度的苯乙烯系聚合物 随后通过共聚开发了间同立规苯乙烯系共聚物 但与其他树脂 的相容性不好 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为了改进树脂的劲度和伸长性能 以及相容性 公司采用以下方法 1 通过苯乙烯系单体的接枝共聚得到侧链上带有双 键的高分子量聚合物 2 通过乙烯基封端的大单体的嵌段共聚生产嵌段共聚物 公司已申请接枝共聚 生产方法及组分的专利 Anon High Performance Plastics 2001 1 3 抗氧剂和金属钝化剂 Great Lakes化学公司在其聚合物抗氧剂系列中增加了一种固态有机磷酸酯和金属钝化剂 商品名分别为Alkanox P24和Lowinox MD24 前者在添加量较低 时 对颜色和熔体流动都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能提高PP HDPE LDPE LLDPE 苯乙烯树脂 PVC 聚酯 弹性体和粘接剂的长期耐热性 后者是一种具 有受阻酚抗氧作用的金属钝化剂 它可在自动氧化过程中对聚合物提供保护 特别是在过渡金属离子如催化剂残余存在下 对聚合物起氧化保护作用 另外 Lowinox MD24还可用于电缆绝缘层 Anon High Performance Plastics 2001 1 3 PPS汽车燃油组件 由Mannesmann VDO公司开发的最新汽车燃油组件是采用聚甲醛和PPS聚合物制成的 该材料对腐蚀性燃油有极高的耐腐蚀性 POM选用Hostaform系列中的 一种 PPS是Ticona公司生产的Forton系列中的一种 该组件要求与汽油接触 最高使用温度60 与柴油接触 最高使用温度110 插件是由40 玻纤增强 的Forton 1140L4注射成型 然后采用聚甲醛贴面成型制成的 Anon High Performance Plastics 2001 1 9 允许与食品接触的抗静电剂 Uniquema是抗静电剂AtmerTM的生产厂家 该抗静电剂被美国FDA认可可用于与食品接触的包装 允许的使用量为模塑和挤出PP的0 1 该产品是一种合成 环氧胺类 它像水一样透明是一种低粘度的液体 可广泛用于聚烯烃膜和注塑制品 也推荐用于PS Anon Additives for Polymers 2000 10 11 2 聚丙烯 酚醛基聚合物相容剂 适合于PP和工程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的新型相容剂在等规PP和尼龙6共混物中进行了评价 该相容剂由PP和在PP上接枝的酚醛聚合物构成 研究了相容剂结 构对相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分子量PP和高分子量酚醛聚合物嵌段生成的相容剂最有效 使用质量比为7 5 的相容剂 可使分散相尼龙的粒子尺寸明显减 小 对应的力学性能改性也十分明显 Borve K L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0 75 3 564 成本较低的长纤维配混物 一种新型的增强热塑性塑料称为Advanced Fiber Compounds ADF 据说它综合了短玻纤增强塑料的易加工性和低成本及长玻纤增强塑料 LFRT 的结构特 性 它是由RTP公司推出的 由于它是由申请专利的改性挤出配混工艺而不是由熔融拉挤成型生产的 因而不会侵犯LNP公司的专利 对纤维含量也不会受到 法律的限制 ADF纤维长度据报告可以与LFRT的一样 一般为12 7mm 成本约比LFRT降低20 Anon Plast Techno 2000 46 10 27 高流动性尼龙 由DSM工程塑料公司推出的新型高流动性尼龙是专为汽车和电子元件开发的 第一个产品名为Stanyl High Flow 46HF5040 是一种40 玻纤增强的尼龙 46 据说 螺旋流动长度和拉伸强度能与液晶聚合物相竞争 但成本下降约50 以上 Stanyl High Flow 46HF5040 达UL94V 0级 厚0 8mm 再生料用量被 UL认可可到100 其焊缝强度是LCP的3倍 从而可保证接插件制造商在成型后直接插入接线片而不会有开裂的风险 新型Akulon超高流动性增强尼龙6据称在玻纤含量比相同时 其流动性比标准尼龙6提高25 30 玻纤增强Akulon超高流动性尼龙6其粘度仅比未填充的标 准尼龙6高10 同时保留了标准级尼龙6相同的机械性能 较快的成型周期 更平滑的表面和模塑成型压力 Akulon超高流动性材料有各种颜色 玻纤添加量 比在30 50 还可提供特殊需要的不同玻纤含量比的树脂 Anon Plast Techno 2000 46 11 31 耐生物柴油的聚甲醛 目前 在欧洲采用的生物柴油中含有菜子油甲基醚 它比标准的柴油有更强的酸性 较强的酸性使得生物柴油对聚甲醛或其他塑料具有更强的活性 特别是 在高温时 Ticona公司推出聚甲醛共聚物Hostaform C 13031 XF 该材料改进了与生物柴油接触 在高温100 长期使用时的耐化学和耐冲击性能 其断裂 伸长率也比以前的品级提高了40 据Ticona公司称 该材料能保证汽车商不必要用价高的PPS来替代聚甲醛制造燃油系统部件 Anon Plast Techno 2000 46 11 31 聚碳酸酯薄膜 Bayer公司推出三种PC薄膜 一种是Makrofol DPF 1069 用于CD和DVD光盘的表面保护层 以防光盘表面刮伤和污染 该薄膜的光程差在30nm以下 透光率达 90 公司提供不同厚度的PC薄膜 最薄的可在0 075mm以下 另一种高性能薄膜是Makrofol DPF 5003 公司经3年研究 表明该薄膜是耐候 耐UV光和耐磨 损 其性能和高质量的汽车漆相同 加上该薄膜提高了平整度和降低了雾度 似乎可在汽车内饰件中应用 第三种薄膜是Makrofol DPF 5004 它是以 Makrofol EPC薄膜 一种增强性能级复合材料 为基础 EPC薄膜第一层耐化学 耐UV和耐污性好 第二层可印刷 DPF 5004除保留这些性能外 还改进了平整 度和降低了雾度 这些特性使得该薄膜成为工业和商业信号市场的理想材料 Anon Eur Plast News 2000 27 9 68 汽车燃料电池和照明设备新材料 BMC 940导电热固性模塑料是由BMC公司推出的新产品 该公司把注意力集中在质子离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市场的需求 推出的新产品是成型双极板的理想 材料 它十分平整 耐压缩蠕变和耐化学和耐温性好 每辆汽车的汽车燃料电池质量在50 100kg之间 公司的BMC 324是一种不饱和的 高光泽的材料 是汽车照明设备设计的理想材料 它可省去含有有毒溶剂和昂贵氧化剂的高光泽涂料 Anon Automotive Plastics Formerly Molding Sys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