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环合制备2-氯-5-氯甲吡啶.pdf_第1页
直接环合制备2-氯-5-氯甲吡啶.pdf_第2页
直接环合制备2-氯-5-氯甲吡啶.pdf_第3页
直接环合制备2-氯-5-氯甲吡啶.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接环合制备直接环合制备 2 氯氯 5 氯甲吡啶氯甲吡啶 温自强 高中良 周彦峰 邱继平 2 氯 5 氯甲基吡啶 简称 CCMP 或 PMC 是合成新烟碱类杀虫剂的 重要中间体 也是生产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近几年由于吡虫琳和啶 虫眯己成为大吨位的品种 2 氯 5 氯甲基吡啶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今后的生产和消费仍具有较强的走势 早期国内生产 2 氯 5 氯甲基 吡啶常以3 甲基吡啶或苄胺和丙醛为原料反应制得2 氯 5 甲基吡啶 再侧链氯化得 2 氯 5 氯甲基吡啶 但氯化反应为自由基反应 所得 产物为 2 氯 5 氯甲基吡啶 2 氯 5 二氯甲基吡啶 2 氯 5 三氯甲基 吡啶以及 2 氯 5 甲基吡啶的环上氯化产物的混合物 给产物分离造 成很大的困难 近些年大部分企业己转用环戊二烯 丙烯醛路线来生 产 此路线为美国瑞利 公司开发 通过环合反应直接制备 2 氯 5 氯甲基吡啶 避免了氯化 过程中产生副产物 产品纯度可达 95 以上 采用这条路线后 所有 原材料国内都有生产 工艺简单 合成总收率高 产品纯度高 经济 效益显著 2 氯 5 氯甲基吡啶分子式为 C6H5CI2N 分子量 162 02 纯品为 无色结晶 熔点 35 36oC 沸点 88 90oC 400Pa 工业品为橘红色液 体或粘稠状 环戊二烯 丙烯醛法制备 2 氯 5 氯甲基吡啶是通过一系 列加成和解聚反应生成 2 氯 2 氯甲基 4 氰基丁醛 简称 CCC 再在 三氯氧磷作引发剂下直接环合制得 2 氯 5 氯甲基吡啶 反应方程式 如图 1 新典化学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www 108 32 新典化学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www 108 32 在此反应中 2 氯 2 氯甲基 4 氰基丁醛先环化为烯胺 然后在未分离 状态下进行缩合反应而生成 2 氯 5 氯甲基吡啶 我们用正交实验的 方式优化了制备 2 氯 5 氯甲基吡啶的反应条件 并对反应溶剂进行 了考察 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实验部分 仪器与试剂 仪器 GC9700 型气相色谱仪 2X2 型旋片式真空泵 JJ 1 型电动 搅拌器 试剂 2 一氯一 2 一氯甲基 4 一氰基丁醛的 DMF 溶液 纯度 50 以上 自制 三氯氧磷 甲苯 二氯甲烷 N N 一二甲基甲酰胺 纯度 90 以上 均为工业品 实验操作 向四口瓶中加入 2 氯 2 氯甲基 4 氰基丁醛的 DMF 溶液和一定 量溶剂 搅拌升温至反应温度后缓慢滴加三氯氧磷 滴加完毕保温 2 小时 气相色谱跟踪分析测得 CCC 含量 0 5 时反应结束 向反应液 中加入冰水淬灭未反应的三氯氧磷 缓慢滴加 25 的碳酸钠溶液调节 pH 值至 7 8 静置分液 下层为水相 上层为有机相 有机溶剂萃 取水相 合并有机相 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 无水硫酸钠干燥 减压 蒸馏先脱溶剂 后精馏得目标产物 2 氯 5 氯甲基吡啶 气相色谱检 测纯度 称重计算收率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新典化学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www 108 32 新典化学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www 108 32 为了选取进行反应最适宜的溶剂 分别考察了二氯甲烷 N N 二甲基甲酞胺 DMF 甲苯作为溶剂的效果 并分析比对了各种溶剂 的优劣 选取出最适宜的反应溶剂 反应条件优化 以正交实验的方法优化了 2 氯 5 氯甲基毗咙的反应条件 采用 的是三因素三水平 L9 33 正交表 如表 1 结果与讨论 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采用不同溶剂 测得的实验结果见表 2 反应物三氯氧磷和 CCC 在水存在下都会发生其它副反应 所以此反 应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 从反应收率上看二氯 新典化学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www 108 32 新典化学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www 108 32 甲烷作溶剂效果最好 从产品纯度上讲甲苯的效果略低于二氯甲烷和 N N 二甲基甲酰胺 三者都到达了 90 以上 但是二氯甲烷沸点较 低 40oC 在反应温度下会有强烈回流 对冷凝水要求较高 而 N N 二甲基甲酰胺的沸点又较高 152 8oC 减压蒸馏时要求较高的真空 度 回收困难 综合以上考虑使用甲苯作溶剂最为合理 实验测得甲 苯的最佳用量为 CCC 重量的 3 6 倍 正交实验 正交实验的结果见表 2 2 氯 5 氯甲基吡啶的收率以 CCC 计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由实验结果看出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反应收率逐渐增大 可见 温度是反应的一个关键因素 超过 90oC 以后 反应收率提高的己不 是很大 而且溶剂甲苯的沸点较低 温度过高反应难以控制 所以较 佳的反应温度是 90oC 新典化学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www 108 32 新典化学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www 108 32 滴加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正交实验结果可知 反应收率随着滴加速度的加快先增后减 滴 加太慢反应进行很慢 滴加过快时又会造成飞温 大量反应液会不断 涌上回流管中 严重影响了反应 为了缩短反应时间并保证反应正常 进行 滴加时间以 5 6h 为宜 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从实验看出 2 氯 氯甲基 4 氰基丁醛与三氯氧磷物质的量的配比 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较大 结果证明 POC13与 CCC 物料配比为 1 2 1 时收率最高 再加大 POCI3的用量收率增加很少 所以二者的最佳物 质的量的配比为 1 2 1 结论 综上所述 此步环合反应最适合在甲苯中进行 反应结束后容易 回收 由正交实验得出了最适宜的反应温度 滴加时间和物料配比 以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