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4页
江西省吉安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试卷i、ii卷和答题卡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 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3、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 b c d4、明后期至清初,天主教教会决定派遣教士到东方宣传教义。先后到达中国的知名传教士有利玛窦、汤若望等。此期间,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共翻译书籍约三百多种。除去宗教宣传书籍外,还涉及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中国的老子、易经等也在传教士的努力下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这表明a中西文化双向交流 b中西文化融合c明清士大夫已接受西学 d西学日益改变儒学的正统地位5、“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6、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c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7、图11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造成20世纪50年代末两国粮食产量状况的相同因素是 a政策指导的失误 b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 b自然灾害的影响 8、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这一历史事件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区济特c邓小平南方谈话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9、新中国“世界观”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下重大举措不包括a达成“九二共识”,促成两岸关系的发展b深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加入apec和wto,融入全球化进程d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10、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 b c d11、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说在众多的集会中,激情必定夺取理智的至高权威。如果每个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次雅典议会将都是乌合之众。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a.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b.深受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 c.受到政治演说的情绪影响 d.有较强的迷惑性与欺骗性 12、青年博览2008年11月上半月刊有一段话: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她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灾难b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c工业文明的成果随着哥伦布扩展到美洲d美洲的传统社会随哥伦布的到来遭到灭顶之灾13、法国无神论者让梅叶认为:“为了建立良好的信条,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即正直、诚实和自然地正义的法则,而不要空谈骗子的神话,不要空谈信徒的偶像崇拜经验。”下列对此观点的解释最为恰当的是a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 d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4、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为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15、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d粱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16、晚清时期一个中国驻外使节在日记中写道:“昨夜叛勇已入巴黎,约千万人,哗言鼓噪,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巴黎遂无主矣”。这则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法国大革命 b普法战争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7、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18、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a bc d19、美国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所著罗斯福中,把罗斯福对付国会的方法列举出来如下:“充分利用宪法规定的权力,诸如否决权。选择有利时机。在行政部门草拟议案。几乎需要不断地施加压力,但却要机智巧妙。用人必须审慎。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诉诸国民公断。”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时a并未动摇美国宪政的基础 b选举议院议长时进行干涉c对三权分立制度进行了改革 d国家权力重心在参众两院20、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表明他主张a实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 b取消市场调节作用c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d市场与计划相结合21、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毹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a罗斯福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22、下表是1850年一2050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每年总量为1)上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政府强化对能源消费的控制 b经济发展使能源枯竭c能源消费越来越倚重新型能源 d传统能源的消费陷入停滞23、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这位科学家应该是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24、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25、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你认为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是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的原则 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的原则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的原则 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的原则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中国很长的历史都是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的行政管理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并迅速滋长贪官污吏,导致农民起义。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程。材料二 1618世纪的西方各国不谋而合地选择 了重商主义道路,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和体制制度转型,先后成为世界强国。重商主义具有国家干预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军事扩张主义、殖民主义、鼓励人口增长等政策特征。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经济学家何正斌的300年经济学与30年中国经济发展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经济政策发展经历哪几个“渐进”的阶段?(3分)在第一阶段,以英国为例分析其成为世界强国的内外因素。(4分)(2)请从经济角度说明材料一中所说“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在明清时期的负面作用?。(2分)(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演变体现出什么特点?(4分)27(12分)古代的徽商主要指的是明清时期徽州府(今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籍商人集团,它与北方的晋商构成明清时期雄踞南北的两大商人集团。材料一:以下是史籍记载的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一些情况:徽商又被人称为“儒商”。他们普遍受过儒学教育的熏陶,既重利又重义,以“买卖不成仁义在”、“宁奉法而折利,不饰智而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作为经商活动的信条。徽商“出吴会(苏州),尽松江,走维杨,抵幽燕,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信厚”。徽商除从事商业贩卖外,还在江南苏杭等地投资兴办丝织、制茶、采矿等产业。清代徽商兴办的丝织工场织工达数百人之多。徽商获利最大的是盐业。徽商通过结交官府权贵在南方许多地区获得食盐的专卖权,依靠垄断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材料二:进入晚清,商业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徽商因恪守旧的经营传统日益走上衰败道路。与此同时新兴的江浙商人集团(又称江浙财阀)由于享受越来越多的商业特权而日益强大,最终取代徽商成为中国势力最强的商人集团。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主要特点。(6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徽商衰败的原因。(6分)28(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还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都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材料二使用奴隶和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政治学材料三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有人生而为奴,有人生而为主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且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自由和平等。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材料四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文池思想的灵光材料五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的相悖之处是什么?(2分)(2)运用材料三中卢梭的说法,阐释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因。(2分)(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思想成果有哪些?(3分)(4)材料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29(14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材料二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2分)指出1640年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4分)(3)利用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6分)要求: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紧扣主题,观点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字左右。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acaddacabcc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bcabadccdb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3分)(1)阶段: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主义(自由放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阶段。(3分)英国变强的内外因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处于有利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