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吉安五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共15道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蜡烛熔化b冰雪融化 干冰升华c剩饭变馊 高粱酿酒d灯泡发光 铁锅生锈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盛液体的烧杯放在火焰上直接加热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c将实验中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4下列物质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瓶口出现水雾,燃烧产物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木炭b蜡烛c铁丝d硫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装药品;检查气密性;固定装置;加热;收集气体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6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b燃烧得更旺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7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核内中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8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a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b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c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d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9区别氯酸钾、高锰酸钾、硫三种物质,最好选用()a加热法b观察法c溶解法d称量法10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天灾相应的括号内,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个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a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c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d1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石 蜡 b冰水混合物 c高锰酸钾 d13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二氧化碳+水碳酸 d14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c它们都是原子 d15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水分解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b水分解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c水分解的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d三、填空题16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2)硫在氧气中燃烧:()(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7按要求填空(1)符号h可以表示 (2)o2可以表示 (3)4na+表示(4)铁元素(用化学符号表示)18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且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可生成亚硫酸;它还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分别归纳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9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而采取的两个主要措施是和20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红磷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一些性质?试写出两种(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否”)理由是21已知锶元素的符号为sr,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问:(1)锶原子核电荷数为,锶元素位于第周期(2)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形成的锶离子符号为22某黑色固体a和白色固体b共热生成c和d,而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将黄色固体粉末e加热后放在d物质里能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已知氯酸钾是白色固体,推测上述物质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d f(2)写出a和b生成c和d的文字表达式:(3)写出d物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化学性质:23阅读下文:在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有硫化氢气体逸出回答:(1)具有臭鸡蛋气味,这属于硫化氢的(填“物理”、“化学”)性质(2)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可选用(填“制氧气”、“制氢气”)的气体发生装置,收集时可用法(3)硫化氢有污染,我们要除去它最简便的方法是四、实验题(7分,每空1分)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按下列要求填写内容(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2)制气体前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3)写出在实验中除加热和正确使用酒精灯之外的两条导致实验失败或影响结果的注意事项: (4)在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氧气收集的速度很缓慢,其原因可能是(写两条): 五、计算题25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计算:(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黄曲霉素b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江西省吉安五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共15道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2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蜡烛熔化b冰雪融化 干冰升华c剩饭变馊 高粱酿酒d灯泡发光 铁锅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只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剩饭变馊有新物质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高粱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灯泡发光是由电能转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锅生锈有新物质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盛液体的烧杯放在火焰上直接加热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c将实验中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液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常见的用于加热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验室剩余的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烧杯能进行加热,但必需垫上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瓶口出现水雾,燃烧产物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木炭b蜡烛c铁丝d硫【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则可知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则可知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a、木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b、蜡烛燃烧后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正确;c、铁丝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故c错误;d、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物质燃烧产物的分析,掌握常见可燃物的燃烧产物是解题的关键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装药品;检查气密性;固定装置;加热;收集气体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进行分析,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 3、把装完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集气体【解答】解:制取氧气的步骤是: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入药品,3、把装完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故选:c【点评】制取氧气的步骤切记七个字:查、装、定、点、收、离、熄,难度不大6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b燃烧得更旺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液态空气的容器盖打开时,首先蒸发出来的是氮气,随后才是氧气;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液态空气的容器盖打开时,因为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首先蒸发出来,随后才是氧气,因为氮气不助燃;隔绝了氧气,因此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的上方时首先遇到氮气因为缺氧熄灭;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和空气中气体的沸点的不同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7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核内中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时,容易失去电子;多于4个少于8个时,容易获得电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稳定【解答】解:a、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质子无关,故此项错误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此说法正确c、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无关,此项错误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无关,此项错误故选:b【点评】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核外电子的得失趋向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8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a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b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c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d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包括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排空气法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就用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就用向下排空气法【解答】解:a、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故选项错误;b、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项错误;c、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既可以用排水法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项正确;d、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有时还要考虑气体是否与水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还要记忆气体的三种收集方法,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区别氯酸钾、高锰酸钾、硫三种物质,最好选用()a加热法b观察法c溶解法d称量法【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氯酸钾、高锰酸钾、硫三种物质的颜色不同进行解答【解答】解:氯酸钾是白色固体、高锰酸钾是暗紫红色固体粉末、硫是黄色固体,所以三种物质的颜色不同,可用观察法进行解答鉴别故选:b【点评】区别物质时利用性质差异,选取现象明显的变化进行区别,有些反应无明显的实验现象,不适合用来区别物质,这是鉴别题的一般规律10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因为a、b是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所以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先得到氧气,a后得到氧气【解答】解:a、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但却是从一开始就有氧气生成是不正确的,应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有氧气生成,故b错误;b、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故b错误;c、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并是在b产生氧气一段时间后生成,故c正确;d、分析图象可知a反应从一开始就有氧气产生,比b要先得到氧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设计的知识点是关于催化剂的知识,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即可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天灾相应的括号内,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个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ca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c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d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不能快速倾倒【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剩余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b、根据取用药品三不原则考虑;c、根据取完药品的处理方法考虑;d、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瓶,故a错;b、取用药品时,不能直接接触药品,不能尝药品,不能直接闻药品,故b错;c、取完药品时,要立即塞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方便下次使用时,能看到药品的名称,便于取放药品,故c对;d、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不能快速倾倒,防止倾倒到试管外面,故d正确故选c,d补充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不能快速倾倒【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a石 蜡 b冰水混合物 c高锰酸钾 d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石蜡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c、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d、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答案为:a;空气【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13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a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二氧化碳+水碳酸 d碳+氧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水碳酸,该反应不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d、碳+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合理即可)故答案为:a;碳+氧气二氧化碳(合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a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c它们都是原子 d它们的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或核外电子数相同等,合理即可)【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模型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三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判断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解答】解:a、由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三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10、13,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微粒,故选项说法错误c、三种粒子中第一种: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第三种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且核外电子数相同等(合理即可)故答案为:a;它们的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或核外电子数相同等,合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5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ba水分解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b水分解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c水分解的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d水分解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等【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故说法正确;b、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说法不正确;c、水分解过程中,原子数量均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重新组合故说法正确;d、水分解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等故答案为:b;水分解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等【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对相关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三、填空题16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镁+氧气氧化镁(化合反应)(2)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合反应)(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以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解答】解:(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镁+氧气氧化镁,属于化合反应;(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属于化合反应;(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镁+氧气氧化镁;化合反应;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合反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点评】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时,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要正确,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17按要求填空(1)符号h可以表示氢元素 1个氢原子(2)o2可以表示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1个氧分子(合理即可)(3)4na+表示4个钠离子(4)铁元素(用化学符号表示)fe【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1)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h可表示氢元素和1个氢原子(2)o2可以表示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1个氧分子,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等(合理即可)(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na+表示4个钠离子(4)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fe故答案为:(1)氢元素;1个氢原子;(2)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1个氧分子(合理即可);(3)4个钠离子;(4)fe【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且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可生成亚硫酸;它还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分别归纳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解答】解: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化学性质表现了有毒,能与水反应,能与碱反应;故答案为: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要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区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9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而采取的两个主要措施是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和铁丝绕成螺旋状【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提高铁丝的温度,采取了两个措施即: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铁丝绕成螺旋状;故答案为: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铁丝绕成螺旋状【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红磷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掉(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一些性质?试写出两种难溶于水氮气化学性质稳定(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否(填“能”或“否”)理由是炭粉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基本不变【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解答】解:(1)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掉;故填: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掉;(2)根据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水倒流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只有五分之一,若氮气易溶于水,则倒流入瓶内的水几乎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因此氮气是难溶于水的;红磷燃烧一会熄灭了,说明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填:五分之一;难溶于水;氮气化学性质稳定;(3)炭粉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故不能将红磷换成炭粉故答案为:否,炭粉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强基本不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稍大21已知锶元素的符号为sr,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问:(1)锶原子核电荷数为38,锶元素位于第5周期(2)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b(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易失去(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形成的锶离子符号为sr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模型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1)由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锶原子核电荷数为2+8+18+8+2=38;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锶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锶元素位于第5周期(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也应为2,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但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尽管a原子与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与锶原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锶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r2+故答案为:(1)38;5;(2)b;sr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2某黑色固体a和白色固体b共热生成c和d,而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将黄色固体粉末e加热后放在d物质里能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已知氯酸钾是白色固体,推测上述物质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d氧气 f二氧化硫(2)写出a和b生成c和d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写出d物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氯酸钾是白色固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硫是黄色固体粉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氧气能够供给呼吸,能够支持燃烧【解答】解:氯酸钾是白色固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硫是黄色固体粉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因此a是二氧化锰,b是氯酸钾,c是氯化钾,d是氧气,e是硫,f是二氧化硫;(1)d是氧气,f是二氧化硫故填:氧气;二氧化硫(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故填: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氧气的一个很重要的化学性质是能够支持燃烧故填:支持燃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各种物质的性质,才能够判断物质之间相互转化时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可以进行各方面的判断23阅读下文:在通常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有硫化氢气体逸出回答:(1)具有臭鸡蛋气味,这属于硫化氢的物理(填“物理”、“化学”)性质(2)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可选用制氧气,或制氢气(填“制氧气”、“制氢气”)的气体发生装置,收集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3)硫化氢有污染,我们要除去它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净化(除杂);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3)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硫化氢气体【解答】解:(1)具有臭鸡蛋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这属于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故填:物理(2)制取硫化氢气体不需要加热,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不需要加热,因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可选用制氧气,或制氢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硫化氢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填:制氧气,或制氢气;向上排空气(3)硫化氢有污染,我们要除去它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填: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 What a Bad Dog!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1b典范英语(Good English)
- 8 材料的巧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广西版五年级上册-广西版
- 8趣味游乐园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鲁教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鲁教版(五四制)
- 精准农业病虫害监测机器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绘图用喷枪延长管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策略分析
- 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 2025-2030口腔种植体集采政策影响与民营医疗机构转型策略报告
- 森林经营与环境保护方案
- 代账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 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控与管理要点
- 半导体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2025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防磨格栅安装及检验规程
- 自来水安装施工合同4篇
- 输血常识试题及答案
- 省级职业技能大赛2024(高职组)口腔修复工艺赛项规程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白象食品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