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中学高中历史《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江西省宜中学高中历史《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江西省宜中学高中历史《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江西省宜中学高中历史《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江西省宜中学高中历史《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自主学习】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理论:_经济理论2特点:普遍奉行_的经济政策,实行 。3作用:出现了经济发展的“_ _”。4调整:70年代初,欧美各国出现“_”现象,各国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_”。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_和 ,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_ _ ,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3发展:二战后普遍实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4作用:使穷人受惠,对 _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_;_;_;_。(2)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_的部门。(3)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和_的提高,扩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_ _,使经济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2美国出现“新经济”(1)原因: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2)含义:以_为基础,以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3)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合作探究】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方式新变化的表现有哪些? 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方式新变化应如何认识 ? 探究三:概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课堂训练】1.下列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完二战后美国经济状况后得出的一些观点,正确的是( ) a.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b. 里根任总统时美国出现“新经济” c. 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出现“新经济” d. 科技革命是推动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2. 二战后随着国家的发展,英国人自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这句话是指( ) a. 经济发达,高枕无忧 b. 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 军队强大,无惧外敌 d. 大规模国有化政策3. 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b. 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 c. 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d. 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4. 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 a. 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迅速交替 b. 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革命一触即发 c. 经济发展滞缓,与通货膨胀并存 d. 经济危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5. 下列不同时代生产发展速度的数据表深刻地揭示出( ) 时代原始社会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平均速度每万年高12每百年提高4每年提高3左右每年高10左右a. 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 b. 社会生产力呈匀速上升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生产发展存在平均速度【课后练习】1下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的照片,它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 ) a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 b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c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d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2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gnp年增长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19681972年4.3%3.2%4.8%19731975年2.4%5.3%9.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 取了( )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a b c d3“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经英国济发展4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5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c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d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新变化6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7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改革社会制度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a b c d8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根据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呈增长的总趋势b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经济发展缓慢c该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d国家干预经济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9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西方引发了一股“马克思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这一现象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a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c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经济的国有化程度10. 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a b c d11.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1976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至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 )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12.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安全网”的出现( )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反映了分配的社会化趋势 抑制了民众生产积极性a b c d13二战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b西方福利国家发展c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d出现了“新经济”14“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理论的提出及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b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15战后发达国家采取由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方式,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区别在于( )a是否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是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c是否在经济运行中起作用 d是否有国家所有制企业二、主观题16阅读下列材料:表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以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基数,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国别19511981195119601961197019711980联邦德国5.28.64.72.8美国3.43.23.83.1日本7.87.911.24.8法国4.85.05.63.7英国2.52.82.91.8 表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以1950年的工业生产值为基数,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国别19511981195119601961197019711980联邦德国5.49.95.31.8美国4.04.05.03.2日本11.016.213.84.4法国4.56.44.93.0英国6.18.87.23.5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请回答:(1)两张表格中的数字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对比两张表格,你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材料二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材料三 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材料四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