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专题一 地理图像的判读和运用.doc_第1页
001专题一 地理图像的判读和运用.doc_第2页
001专题一 地理图像的判读和运用.doc_第3页
001专题一 地理图像的判读和运用.doc_第4页
001专题一 地理图像的判读和运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地理图像的判读和运用第1课 地球地图【考点再现】1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3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课前思考】1、在绘制学校、省区、国家、大洲等不同区域的平面图时,应怎样选择比较适宜的比例尺?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如何判断方向?【能力预测】1读(右图)中甲、乙两幅世界著名三角洲图,判断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A甲大于乙 B乙大丁甲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某航空大队搞模拟飞行,计划从B地飞往A地,此时的昼夜状况如图所示,图中ACB为晨昏线,飞机从B地起飞时,太阳正位于当地东方地平线上。读右图,回答23题。2从B地到A地飞行最近的路线,应该沿ABMA线 BBDA线 CBEA线 DBCA线3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应为 A正午12时 B18时 C子夜0时 D22时4.下图左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纬度为70,且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0;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题。(1) 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是 (2)这一天,某中学进行日影观测,上图右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旗杆某个时刻的日影长度,其中乙、丙为此日日出日落时旗杆的影子,甲与乙的夹角和甲与丙的夹角相等。下列甲处影子所指示的方向是 ,乙影子出现的时间(地方时)是 :(3)一飞机准备从Q点起飞,M点降落,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飞行方向保持不变 B航线是按QM两地间最近距离飞行C飞机将飞越太平洋上空 D此日后,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要点突破】要点一、经纬度的划分,经纬网的综合运用(一) 经纬度的划分1经度:国际上统一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0经线算起,向东属于东经(E),越向东,经度值越大;以西属于西经(W),越向西,经度值越大。以西经200和东经160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2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北半球向北极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极纬度增加。以赤道、30、60和极点划分低、中、高纬度。(二) 经纬网的综合运用1利用经纬网判断地理区域熟练掌握重要的经线、纬线所经过的主要行政区和地形区;大致勾画出与图中已知的经线、纬线相邻近的重要经线和纬线;结合海陆分布特征进一步判断该经纬网图所表示的地理区域。2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所示范围大小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的弧长约是111km;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km;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kmcos该地纬度;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幅相同的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3利用经度差值进行时差计算根据经度判断所属时区;从西12区自西向东到东12区,每经过一个时区,区时增加一个小时;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图24利用经纬网判断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在经纬网光照图上,晨昏圈一定与南、北半球对称的两条纬线圈相交,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交点的纬度在数值上相余。如图2中晨昏圈分别与北极圈、南极圈相交于O、P点;太阳直射点是G点。G点的纬度与O、P点的纬度之和为90。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是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其地方时是12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时。如图2中G点的地方时为12点;B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点;D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18点。每日每条纬线都共有24个小时,以晨昏线为界,根据昼半球中的昼弧所跨经度计算昼长时间,根据夜半球中的夜弧所跨经度计算夜长时间。如图2中2326N纬线圈此日的昼长为FGH弧所跨的时间,夜长为FEH弧所跨的时间。光照图中的日出、日落时刻就是该点所在的纬线圈与晨线、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时刻。如图2中B、F点都为日出时刻,D、H都为日落时刻,但它们的经度不一样,所以地方时也不一致。例题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2题。1飞机由地飞往地的最短航线是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B任何一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C地位于地的东北方 D、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点间的距离要点二 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公式:比例尺一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一般是千米,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应用: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及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量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比例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运用 a.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比例尺所表示的两点间的实际距离,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它不考虑两点之间的地势的高低。 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判断。比例尺在等压线图中的运用 (比例尺在等压线图中的运用和在等高线图中的运用原理是基本相同的) (2)方向 (3)图例和注记(注记:横写从左到右,竖写从上到下)例题 读ABCD四幅等到高线图,其等高距分别为50米、200米、250米和1000米,其中坡度最大是( ) A B C D【课堂演练】1关于下图中各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处附近多珊瑚岛 B处位于我国宝岛台湾,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C和处水平距离大约为1100千米 D处附近河口每年中秋节前后出现壮观的潮汐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3题。2据图2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A陆地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3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4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国家:甲是_,乙是_。(2)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图,其所示区域范围较_,图示内容较_。(3)就五带而言,甲区域位于_带,乙区域位于_带,图甲区域位于图乙区域的_方向。(4)图甲国家南北距离大约是()A290千米 B190千米C400千米 D600千米专题一 地理图像的判读和运用第1课 地球地图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结合甲、乙两幅图,回答12题。1两幅图相比较()A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B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C两图比例尺相同D两图所示地区范围相同答案: A2下列有关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B地之间距离比地之间距离长C四地均位于我国季风区D乙图描述的地理事物更详细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3时34分(当地采用西四区区时,且为夏令时),智利发生特大地震,震级为里氏88级,震中位于南纬3548,西经7242海域。据此并读右图完成34题。3此次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 ( )A2010年2月26日15时26分B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哥本哈根图1C2010年2月27日18时34分D2010年2月28日2时34分4图中城市至城市的海岸线约长( )A232千米 B410千米 C671千米 D728千米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09年12月7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据此回答第5题。5右图中岛屿为丹麦最大岛屿,面积约7000平方千米,图上面积为28平方厘米,则图比例尺约为( )A1:50000 B1:500000C1:5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0千米右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68题。6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两地均位于东经度C.地位于a区域东南方向 D.地位于地西北方向7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A与 B与 C与 D与8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 )A.a B.b C.c D.d二双项选择题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两国的临海分别是()A红海 B地中海C波斯湾 D阿拉伯海10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四季如春、植被茂盛C地势低平、矿产丰富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图6右图为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完成1112题1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AP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CP为山坡上的小丘 DQ为山坡上的小丘1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A200P300B300P400C100Q200D200Q300三综合题13.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经纬度位置:甲 ,丙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 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位于寒带的有 ,位于温带的有 。(3)甲位于乙的 方向,丙位于甲的 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 ,其最短距离应 (大于、等于、小于)2 222.2千米。(4)丙、丁之间的距离 (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第2课 等值线图【考点再现】总结等值线的阅读规律,熟练阅读各种等值线地图【课前思考】1、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 2、怎样依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能力预测】读右图(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且abbc。读图,说明下列有关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4为等温线图,等温线弯曲为地形所致,则该处是山脊B若图4为等高线图,则B处气压比C 处低C若图4为等压线图,则该地天气晴朗,A点吹偏北风D若图4为低空等压面图,则该处垂直气流为上升气流要点二 等高线图的运用1.地面坡向的识别:垂直于两条等高线的最短线段方向,即斜坡方向(指向低处)。2.运用:选择修建水库和坝址,应选择以下条件:一是有集水区和排水区,以口袋形的洼地或开口盆地为最好,即口小肚子大的地方,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源。3.选择建筑道路的地方时,以选择地面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避免经过山区、沙漠、沼泽、河谷等工程量艰巨的地方。4.当选择城镇时,一般应在地势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比较便利、具有污染环境的工厂的上风向和上水源的地方。5.发展农业,山地、丘陵宜以林业为主,开辟梯田应选择在坡度平缓,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的地方。6.绘制地形剖面图例题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丙段公路的走向为_。(2)甲、乙、丙三地中,能目测图中海拔在400米以上公路车流状况范围最远的是_。(3)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公路呈“之”字形分布,请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4)图示地区乙地公路南北两侧的山坡地植物生长状况有何差异。要点三:等温线的判读与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南向北等温线的数值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反之北半球。2.判断地表类型(陆地、海洋)或判断月份(1月、7月):无论南北半球,1月份,陆地上的等温线都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都向北弯曲。7月份,陆地上的等温线都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都向南弯曲。3.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4.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5.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例题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 积温”图,完成12题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2图中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 B C D 要点四 其它等值线图的判读1.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气压水平分布情况)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判断风向及风力大小;分析天气变化2.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把图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说明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等降水量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且能显著的反映经度地带性规律。3.等震线的判读:等震线上地震裂度处处相等。例题 下面两幅天气预报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数字表示气压值(百帞)和气温值()。读图回答12题。12009年3月17日香港的最高气温较16 日有明显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吹偏南风,受暖空气影响 B受海风影响,气温升高快 C受高压脊控制,大气保温作用强 D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2分析图中资料可知( ) A我国大部分地区16、17 日均受高压控制 B30N附近海域17日高压势力减弱 C上海16日与17 日均吹偏北风 D渤海海域17日风速减小【课堂演练】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 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 B.KMOP线C.KMNQ线 D.KRQ线2. 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PT线 B.KMNQPT线C.KLOPT线 D.KST线图3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读图回答问题:3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A4000、3000B6000、7000C6000、3000D4000、7000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B位于山顶甲的_,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其理由是什么?(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5)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第2课 等值线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正确表示了潜水的运动方向B.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C.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20米 D.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山脊2.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中打井最方便有利的地点为 ( )A. B. C. D.右图为我国沿30 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地势,年太阳辐射, 7月均温B.地势, 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C.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地势D.年太阳辐射,地势, 7月均温4.关于a、b、c三地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曲线的值较高,主要是因为的值低 B.a地的地热能较为丰富C.b地曲线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海陆位置的影响 D.c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据此完成56题。5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 )A甲、乙; B乙、甲; C甲、乙;D乙、甲; 6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 )ABCD读右图,完成78题。7、图中Q地的年降雪日数可能是 ( )A8天B12天C9天D4天8、造成P地一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该地 ( )A盛行风背风坡,气温较高B地势较高,气温较低C降水量少,气温较低 D有河流流经,气温较高二、双项选择题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第9题。9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 )A79米 B89米 C82米 D97米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和“地形剖面图”,完成1012题。10图中 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 A a B b C c D d11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 B C D12若该地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计划蓄水位可达海拔175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水位时,小部分面积被淹没,将出现一个岛屿 Ba、b、c、d四个居民点,只有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 C最高水位时,将出现两个小岛,b、C、d三地将被水淹没Da、b、c、d四个居民点都可以搬迁,a、b、c三地将被水淹三、综合题13下图为某半岛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图中某地气候资料表,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4.524.826.928.730.229.227.727.327.728.728.026.3降水量/mm0.00.00.02.012.0592.682.487.307.61.023.02.0(1)沿图中L绘制地形剖面图。(2)简述图中地区的地形特点及东西两岸大陆架的特点。 (3)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其主要的分布区,并分别说明理由。 (4)该地气候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分析原因并指出解决措施。第3课 地理图表图表的判读与运用【考点再现】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判读和分析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课前思考】 在绘制地理事物的特征、绝对数、时间和空间分配规律、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绝对值及局部与整体的比例等图表时,应如何选择合适的地理统计图?【能力预测】福州三中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问题。1图中不同地方初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 D地形2.下图是“中国2008年农业产业结构和中国2006年农业用地结构图”,图中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A.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B.退耕还林的效益差C.粮食生产效益高 D.畜牧业合理发展3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4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 ;B区域 。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资金 劳动力 技术、管理 原料、燃料 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要点突破】要点一:地理图表类型(一)常见的统计图表及其绘制1、地理表格:是统计数据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它往往表示地理事物或现象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差异性或变化特征。2、坐标图平面直角坐标:常见的有折线图、 曲线图、柱状图、点状图、玫瑰统计图等 (2)平面正三角坐标:与一般的直角坐标示意图不同,该统计图用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作为“三角坐标系”来表示三个变量。三角散点统计图常用来表示某一地理事物中各分类项在总量中的比例关系。3、结构图:常见的有:扇形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圆环统计图、面积统计图。4、复合统计图:是把几种含有地理要素内容的统计图叠加在一幅图上。它可以是同一类型的统计图的叠加,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叠加,有些甚至是多种地理要素内容叠加在同一幅图上。如气候资料统计中常用的 “某地气温与降水月份分布图”5、变式图:是把已知形式统计图的内容用另一种形式的统计图来表达,判读时只要我们了解了各类统计图的功用,掌握了常见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便能触类旁通,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对新图做出正确的判读。6、统计图的绘制,绘制地理统计图是必备的基本技能,绘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恰当、准确地设立符合题意要求的坐标系统或分割几何图形。(2)按照统计数据及图形特点,准确定出控制点的位置。(3)设计合适的图例,细心绘画图形,并添加必要的注记。(4)在绘制柱状图时,必须注意柱状体的宽度相等。(5)绘制曲线图时必须注意用平滑的曲线。(6)绘制折线图时两点之间必须是直线,每两条线的接合处要有折角。(二)常见的地理示意图常见的地理示意图有:地理要素变化过程示意图(主要有气温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月份分配图;河流流量过程图;经济发展概况图;人口增长趋势图等);地理要素相关联系示意图(主要有国家或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图、工业或农业布局因素关系图、人口的各种构成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等);地理要素因果关系示意图(天体系统图、食物链图、货流图、流程图等。表示地理事物或系统之间联系与因果关系图);地理要素模式或结构示意图(主要有世界洋流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承压地下水的自流水盆地示意图等);景观图示意图(主要有自然带的景观图、名山古迹的素描图或图片、断层和火山喷发、典型地质现象的景观图、环境问题图片等);地理漫画(地理漫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图画)(三)地理分布图1、重要经纬线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和国家2、重要区域图中的经纬线例题 读经纬线简示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位于大陆西海岸,判断33(纬线)YX180117W120E1.当Y地在一年中夜最长的时期A.X地正处于多雨季节B.Y地正处于多雨季节C.X地水稻播种季节D.Y地小麦收获季节2.当X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最大的时候A.Y地时间比X地早一天B.Y地时间与X地同一天C.Y地时间比X地迟一天D.Y地与X地时刻相同, 日期不同要点二:地理图表判读地理图表判读要领:首先看清图表名称,明确图表主题内容,其次看清图例、标记、表头,审清图表表达的确切含义;分析图表时先看全局与大势(基本特征),再看局部与细节(反常或特殊之处)。要提取与问题有关的关键信息,不要被无关信息所迷惑;读统计图表时,要确定好对应关系,注意地理事物数值的属性、单位、大小、极值、特征值、转折点、随时空变化规律等,要特别注意不能仅凭感觉,一定要根据读取的准确数值来判断;根据不同地理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关性;必要时辅助作图,图图转换,化繁复抽象为简单直观。如画剖面图、把局部图添补完整、作模式图等。知识回顾,寻找依据,在读图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回顾与题目要求相关的知识,紧扣题意,准确答题即针对具体问题,答案简明,答出要点。例题:右图表示全球及南、北半球月均气温变化与冰雪覆盖面积的对应值,回答12题。1图中a点表示A南半球的7月份 B北半球的1月份 C全球平均状况的1月份 D全球平均状况的7月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小于南半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 B由于冰雪的反射,大气温度明显上升 C据估算,全球冰雪融化后,世界海平面将上升20一30米 D从全球平均状况来看,全球平均气温1月较7月低【课堂演练】下图中甲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全年各月平均风向频率),乙为雨量与风向关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雨量),读图回答第1、2两题。1.某地风向与雨量的相关情况,正确的是( )A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B吹北风和南风时,雨量最少C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D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2.如该城市要建设一火电厂,则最佳区位应在城市的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右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第3题。3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4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右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表6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