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瓦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doc_第1页
凸轮瓦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doc_第2页
凸轮瓦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doc_第3页
凸轮瓦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凸轮瓦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摘要: 分析了凸轮瓦零件的工艺特点,对成形工艺方案进行了比较,确定了合理的成形方案及模 具结构,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模具寿命。关键词: 凸轮瓦;成形工艺;卷圆模1 引言 图1为某型号发动机上的凸轮瓦零件,图2为其展开图,材料为08F和铝的复合体,外层材料为08F,内层材料为铝,料厚2.5mm,要求大批量生产。2 零件工艺分析 从图1零件图和图2展开图可以看出,该零件实质上是一个由半圆形、圆形油孔和J字形油槽组成的圆环形零件,但圆环在卷圆成形时,其接头处为大小两组(共4个)圆形搭接挤压搭紧成形,从而增加了卷圆成形难度。同时由于该零件在卷圆成形后为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其外表面要进行磨削加工,内表面要谴削加工。考虑到料厚的限制,故在卷圆成形时要尽量减小其内外表面的圆柱度误差,以提高后续机加工工序的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3 成形工艺方案分析 根据零件工艺特点,该零件成形的难点是如何协调好各油槽和卷圆成形工序的关系,以及怎样实现卷圆成形时的挤压搭紧,并努力减小卷圆成形零件的圆柱度误差。 方案1采用落料(同时冲出8mm半圆孔)、压印J字形油槽、卷圆预弯、二弯、三弯卷圆成形)、冲7mm孔、芯棒整形的工艺方案。试验发现,此方案冲压工序多,产品合格率低,主要原因是冲8mm半圆孔对后续的卷圆成形工序存在影响,冲7mm孔时对前道的卷圆成形工序也有不良影响。 方案2采用图3所示成形工艺,即落料(8mm半圆孔不冲出)、压印、卷圆(预弯、二弯、三弯卷圆澎形)、芯棒整形、铣床加工8mm半圆孔、钻床加工7mm孔。该方案不但解决了方案1存在的缺点、同时提高了卷圆精度,节约了设备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试验,该方案比较合理。4卷圆成形模具结构 零件经落料、压印油槽后,卷圆成形即成为成形工艺的难点,在卷圆成形时采用了3次弯曲以满足成形要求。 预弯时将条料两侧压弯成R25mm的1/8圆弧;二弯时将经过预弯的工件弯曲成底部为R25mm的半圆形,从而使两侧成U形;三弯卷圆成形时,将经过二弯后的零件直接放入卷圆模中经挤压卷圆使接头处搭紧成形。 图4所示为二弯成形模结构。由于该零件材料较厚,工件弯曲变形大,故防止弯曲回弹和保证模具刃口寿命成为模具结构设计中最大的难点。采用图4模具结构,将2根圆柱凹模镶嵌在凹模镶块中,其两端以固定挡块固定于凹模镶块上,该结构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图5所示为三弯卷圆成形模结构,卷圆采用带芯棒的方式,以保证卷圆时工件的圆柱度。卷圆前将芯棒放入二弯后的预制件,再放入卷圆成形模中卷圆成形,最后在模外取出芯棒。1.上模座 2.导套 3.导柱 4.凹模镶块 5.下模座 6.圆柱凹模 7.固定螺栓8.固定挡块 9.凹模 10.凸模 11.凸模固定板 12.垫板 1.上模座2.凸模垫板3.导套4.导柱5.凸模6.凸模固定板7.凹模8.凹模固定板9.凹模垫板10.下模座 5 结束语 该成形工艺方案成功地解决了零件在卷圆成形时接头处的搭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